“放翁”陆游
发布于 2021-04-20 03:00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必备常识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深度解读
陆游活了85岁,从呱呱坠地之日到奄奄一息之时,宿命般被伤国之痛纠缠着,他是南宋的伤心歌手,做梦也写诗。而墙上挂着他的宝剑,他拔剑舞中庭,剑锋北指,可惜空有一身剑术。陆游在南郑挺戈杀死过猛虎,却未能一展平生抱负,“上马击狂胡”。
几十年辗转十万里,每天写诗,他是被称作“小李白”的,后来学杜甫,笔剑双绝,诗语顿挫。他的书法,也给人以飞沙走石之感。
唐琬。这个名字是陆游心中的另一个伤痛,六十年不能消。青梅竹马,青丝红颜,她却落得孤坟向黄昏……
两大伤痛怎么能承受?于是放浪形骸,放纵山水,放声大笑或放声痛哭。积郁太多,如何不放?
陆放翁三个字,倒比他的本名传得更广。
他是绍兴人,绍兴当时叫山阴。
两个陆游:一个念念不忘北宋,一个时时追忆唐琬。陆游这个名字与爱国不可分。所以有必要先看他的时代背景。
北宋怎么就变成南宋了?这是由于宋徽宗,还有蔡京之流。
北宋九个皇帝,徽宗最不成器,太能玩儿了。他是典型的风流天子兼败家子,宫内宫外,变尽法子取乐。徽宗是书法大粗,首创了妩媚而飘逸的瘦金体,徽宗又是丹青妙手,团扇面书画尤其出色。奸臣蔡京,这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常与徽宗切磋。北宋末年,四十来岁的宋徽宗忙着糜烂,朝政付与蔡京。蔡京已经79岁了,耳背眼花,写字毛笔都拿不稳,索性将大权交给三个儿子。父子把持朝政,小人又培植小人。当时京城民谣吼道:“打破筒(童贯),拔了菜(蔡京),便是个清凉好世界!”
女真族的统治者窥探着,虎视着。女真原是黑龙江流域的游牧民族,受北辽统治。长期的氏族社会,等级森严,战斗力强,其中的一支完颜氏势力渐大,立国为金,与辽朝耶律大石分庭抗礼。
北宋至徽宗朝后期,已逾150年,金国仅10年。宋金联手击败共同的敌人北辽,宋廷收复了幽云十六州。徽宗很得意,认为自己完成了宋太宗的未竟大业。徽宗大搞庆祝活动,金人却在盘算,吃掉这块更大的肥肉。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七日,金兵攻北宋,迅速拿下燕京进军太原。朝廷震动,百官失色,宋徽宗下令:“不准妄言边事。”
十月十七日陆游出生,是日淮水大风雨。
十二月分两路进军的金兵会师于汴梁城下,徽宗慌忙撂挑子,做了太上皇。太子赵桓继位,是为宋钦宗,改元靖康。金兵强攻汴梁,打得并不顺手,京城里的“二帝”却吓得屁滚尿流,要割地求和。太学生愤怒,在一个名叫陈东的学生领袖的带领下,抗议朝廷卖国,上千学生聚集10万民众奔走呐喊。钦宗迫于形势,将蔡京、童贯等人贬出京师。蔡京老贼未至贬所就一命呜呼了,五天无人收尸。童贯被毒酒赐死。
靖康元年的太学生请愿活动,令天下人肃然起敬。当时岳飞20出头,陆游在摇篮中,辛弃疾尚未出生。
金军继续强攻开封城。靖康二年四月,金人在汴梁立了一个傀儡皇帝张邦昌,带领数万俘虏北撤。俘虏包括徽钦二帝、王公大臣、嫔妃、宫女、民妇、倡优、士卒和各类能工巧匠。另有金银珠宝、文物典籍无数。车马出城走了三天三夜。
长长的俘虏队伍中有一个弯身走路、东张西望的瘦高个,人称“秦长脚”的,后来摇身一变做了宰相。他叫秦桧。
靖康二年五月,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宣布继皇位,是为宋高宗,改元建炎。即位不久,一路南逃。
几年后,南宋小朝廷在杭州站稳了脚跟。变杭州为临安,取临时安乐窝的意思。改元绍兴,绍兴的地名源于此。绍,始也。兴,中兴。
陆游的父亲陆宰,时任京西路转运副使,负责后勤工作。战乱中举家南撤,陆游未满周岁。陆家老老小小多达百口。陆游有两个哥哥。母亲唐氏,是宋神宗时宰相唐介的孙女。唐氏分娩前曾梦见秦观,因秦观字少游,于是她和丈夫商量,给儿子取名陆游,字务观。
陆游的童年弥漫着书香,宋代士大夫家庭一般都这样。《宋史》说,陆游“年十二,能诗文”。
少年陆游读陶渊明,读到痴迷状态。过两年,又迷王维、岑参。陆宰教育陆游不可因北宋的文明败给女真的野蛮而置书卷于不顾。
陆游孩提时代学过剑术。他后来写诗称学剑40年。是什么东西促使他学剑的劲头大增呢?是家里来的神秘客人,是客人们激烈的举止和言论。陆宰的朋友几乎都是朝廷的恢复派,主战派:一定要收复北方领土,打回汴京去。可是宋高宗不这么想,他是个投降派,享乐派。
秦桧到临安,三个月当上副宰相,喊出“北人归北,南人归南”的口号,一副投降派嘴脸,却暗合高宗心意。
而陆游是听着岳飞、宗泽、韩世忠的传奇故事长大的。陆游十岁前后,家里几乎每天有造访父亲的客人,客人当中有文官也有武将,他们大步流星而来,慷慨激昂而去。
陆游十七岁这一年(1142年),发生了一件令他刻骨铭心的事,岳飞被皇帝的毒酒赐死,岳云、张宪被斩首于市。精忠报国的臣子,百战百胜的将军死在宋高宗手上。
高宗与敌人签下和约,俨然大功告成,从此高枕无忧,模仿徽宗大肆享乐,吊诡的是,这宋高宗却活了八十多岁,娱乐到死。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陆游成长期的精神环境就是这样。
唐琬是陆游的舅舅的女儿,她与陆游犹如林黛玉之于贾宝玉。唐琬的外祖父唐介做过宰相,可见她生于高门望族。和陆家一样,唐家为避战乱,从中原迁到江南的山阴,两家人往来密切。后来陆游娶唐婉,婚姻幸福。然而陆游的母亲出来捣乱,对唐琬没个好脸色。他们的婚姻大约持续了两三年。婚姻在最幸福的时刻中断,陆游另娶王氏,唐琬改嫁赵士诚。
于是有了惊心动魄的沈园邂逅。
时隔多久不详,当在两年以上吧。他们在风景优美的沈园不期而遇,彼此默默相望,目光怎么也挪不开。赵世诚主动向陆游打招呼,置酒款待。两个男人躬身施礼,瘦了一圈的唐琬俏立在风中,杏眼明亮。偏偏是春天,偏偏在沈园。爱情悲剧的各式经典形态,应有尽有。陆游终于撑不住,情如井喷。当场挥毫在沈园的一堵墙壁上写下《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的文字太凝练,太具有穿透力。唐琬被击伤,她和了一首《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琬死,不过二十几岁。时人记载说:“未己,(唐琬)怏怏而卒。闻之者为之怆然。此园后更许氏,淳熙间,其壁犹存,好事者以竹木护之。”
过了五十多年,陆游还在为唐婉伤心。一再写诗,字字动人。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陆游十九岁曾到临安考进士,没考中。过几年再考,省试拿了第一名。殿试却榜上无名。秦桧做手脚,安插孙子秦埙,黜落“喜论恢复”的陆游,陆游气得毛发倒竖,但又能如何?
“绍兴和议”以后,秦桧开始了他的独相期,长达17年。投降派一手遮天,谁要说打过淮河收复北方失地,秦桧就对他不客气。血性男儿受压抑。
陆游读书,写诗,交朋友。此间他做了爸爸。妻子王氏虽不如唐婉风流蕴藉,却能生孩子,生下一个男孩儿,又生下一个男孩……陆游乐得眉开眼笑。
陆游跟一位叫曾几的大诗人学诗,收获不小。曾几是个老头,是硕果仅存的江西诗派元老。江西派为北宋黄庭坚所创,写诗重技巧,在炼字、创意、对仗、音韵方面十分讲究。江西派苦苦学杜甫,易得皮毛而难得精髓。为什么不学李白呢?陆游是在四十多岁以后意外地变成“小李白”的,十几年学杜甫,倒学成李白了。这也表明:陆游身上有李白式的迷狂。
陆游三十四岁始做官,担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宁德待了一年,调福州。不久,又调到临安做敕令所删定官,负责起草法令。他认识了一个叫周必大的朋友,互相欣赏,又住隔壁,往还中有不少趣事。这位周必大,日后官至丞相,在宋孝宗面前延誉陆游。二人一生交厚。周必大比陆游小,倒死在陆游前头,陆游为他写祭文。
陆游骨子里是个文人。
绍兴三十一年(1159年),金主完颜亮南侵,打过了淮水。完颜亮率兵60万,号称百万兵,分两路同时进攻川陕和荆襄、淮南。宋高宗在枢密使张浚的鼓动下,勉强同意迎敌。其时秦桧死去多年,朝廷主战派抬头。川陕有吴璘,荆襄有刘琦,两位名将对敌人构成很大威胁。然而金兵来势汹汹,宋军王权部败于合肥,高宗闻战报,立刻慌了神。其实战争的局面对完颜亮的军队并不利。金兵成分复杂,将帅长期不和,而宋军反而同仇敌忾。曾一度收复西京洛阳。
陆游调到枢密院任编修官,等于进国防部做秘书。他紧张战事,在关键时刻刘琦呕血身亡,完颜亮被他的部属完颜雍杀死。江南百姓都以为宋军会会乘胜追击,然而朝廷的行为却让人们失望,高宗将江淮宣抚使的职位给了他的心腹杨存中,主战派张浚却受到排挤。完颜雍得到喘息之机,迅速扑灭中原义军,南宋的大好战机稍纵即逝。恢复成泡影。陆游仰天长叹,几日茶饭不思。
十二世纪的六十年代初,对皇帝,对陆游,都是命运的转折点。五十七岁的宋高宗不得不让位给养子。他曾有个独子,死了,南渡后又不能生育。龙椅上他听到金兵就心惊肉跳,于是赶紧叫太子担大梁。三十六岁的太子登基,是为宋孝宗。
高宗退位后又做了二十几年的太上皇,每日花销巨万。孝宗早请示晚汇报,尽孝为先,国事为后。孝宗出身卑微,尽管也姓赵,与皇室沾点亲,祖辈却只是北宋时期的一介县丞。宋高宗选他做太子,看中了他卑微的心理特征。
孝宗资质本不错,既有理想,又有修养。这样的人当皇帝自然想要有一番作为。孝宗改元隆兴。起用张浚为右丞相兼大都督,统帅军队。朝廷主战的声音忽然大起来了,于是有了隆兴元年(1163年)的被张浚北伐,却打得很别扭,先小胜后大败,十天就结束了,史称南宋“儿戏般的十日战争”。张俊上表请求朝廷责罚,孝宗仍然让他掌兵权,要保住这一面主战的旗帜。此间陆游升为镇江通判,镇江是大州,是战略要地,而通判为一州之副,参与军政大权,并有监督太守的职责。陆游的机遇到了,三十九岁,正年富力强,懂文化的宋孝宗对她印象颇佳,善军事的张大帅命他连日相随。然而……
一部南宋史,由太多的“然而”所组成。
绍兴十年,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召回兵临汴京城下的岳飞;隆兴二年,又是这个高宗,从幕后伸出太上皇的脏手,罢免张俊。宋孝宗有苦难言。
八月,一代抗金名将张浚,迎着萧瑟秋风踉跄回老家,死在途中。过了二十二年,年届花甲的陆游愤怒未消,《书愤》云: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下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跟随张浚巡视江淮的那些日子,陆游一生不忘。
两年后,陆游在南昌通判任上遭弹劾,罪名是:“结交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可见朝廷已成一边倒的局面,主张收复失地的臣子反倒有罪。宋孝宗打了败仗又签和约,顾不了许多了。
几年来,陆游竭力鼓吹迁都建康(今南京),把“行在”摆到前线,振军威,鼓士气,结民心。然而投降派控制朝廷,迁都的声音在短时间内消失大半,陆游被朝廷撤职。
报国无门。仕途无望。四十出头的陆游,只身、匹马、孤剑,从江西南昌打道回浙东的山阴。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咏梅》词,不妨视为陆游自己的写照。
陆游在南昌掉了官帽,骑码回老家山阴。这些年做官有了一点积蓄,他在鉴湖边重新盖了十来间房子。陆游四十多岁了,已是几个孩子的父亲,新宅虽然称不上豪华,但环境优美:“无庐烟树间,正占湖一曲。”
他在乡间的日常情况更靠近陶渊明,且看陆游的名篇《游山西村》:
莫笑田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官身不存,精气神在。山阴的乡下他一呆五年。
陆游又做官了,朝廷有他的名字。新任丞相陈俊卿,曾经和陆游同在张浚的幕府干过,陆游一纸贺信去,讨得一顶官帽来。仍是做通判,却通判到蜀中的夔州去。蜀道很难,陆游感慨的说:“少年亦慕宦游乐,投老方知行路难!”
在夔州一年多,陆游被调往川陕交界处的南郑,这是意料中事,朝廷正酝酿着对金作战。南郑(今陕西汉中)是宋金对峙的西部前线。朝廷往西线集结兵力,准备从大散关一带向金兵发动攻击。四川宣抚使王炎节制诸路兵马,陆游只身快马赴南郑,不忘写诗:“我行山南已三日,如绳大路东西出。平川沃野望不尽,麦陇青青桑郁郁。”
陆游入王炎幕府,做了高级参谋,杀敌的机会来了。
陆游从夔州到南郑已是第二个秋天了,封烟不起,内心焦灼。后来王炎突然被朝廷调走了。他升官了,主持枢密院,相当于国防部长,可他心里清楚,枢密使的位置,不过是为他安排退休的一个体面的中转站。
陆游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英雄受命离开前线,到天府之国去了。事实上前线已不复存在,东西两线无战事。
成都太舒服了,范成大后来做了地方长官,陆游又是闲职高官,诗人与诗人,艺术、生活都富于异乎寻常的想象力。《宋史·陆游传》云:“陆游与范成大以文字交,不拘礼法。”可见陆游在成都的放浪,燕饮无度。然而,放出问题了。眼看要去嘉州做正式的“市长”,却突然接到朝廷的处分通知:陆游“燕饮颓放”,不得出任嘉州知州,改任“提举台州桐柏崇道观”。按宋制,提举某道观,等于领干俸。台州他不用去的。这事对陆游打击不小。他写诗说:“罪大初闻收郡印,恩宽俄许领家山。”从此自号陆放翁。别人也这么叫他。
一纸诏令下,陆游别四川。
他已经五十几岁了,孝宗处分他、放他两年之后又重用他,让他提举福建常平茶盐公事。经济工作他并不陌生。举家向南,离开陆游心目中的第二故乡。
此后若干年,辗转福建、江西、湖南做官,孝宗不只一次单独召见他,听他谈军事,谈内政。调他到中央工作,官至礼部郎中,朝廷四品大员。范成大、周必大先后做丞相,他们都是陆游的老朋友。
宋高宗赵构死在德寿宫,陆游没有写一个字。后来孝宗驾崩,他写下三首悼念的词作。这些细微处见证了陆游的大品行。
孝宗去世,光宗登台。这人是惧内的典范。南宋小朝廷离北方国土是越来越遥远了。
陆游从65岁到85岁,常居绍兴20年。家在鉴湖北岸。西山村又在望了。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
我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陆游过了70寿辰,朝着80慢慢走了。陆游每天手不释卷,他的书斋叫“老学庵”。
他曾卷入一场为权倾天下的韩侂胄写《南园记》的舆论风波,甚至有人指责他趋炎附势晚节不保。这议论显然偏颇。当时就有许多人为陆游申辩。韩是主战派,陆游一直和他关系不错。韩立新园,请陆游作记,陆游一挥而就,事情就这么简单。
有个重要细节:辛弃疾任浙东宣抚使,兼知绍兴府,多次探望陆游,相谈甚洽。辛弃疾不忍见老人居所简陋破旧,几次提出为老人重修宅院。陆游拒绝了。陋室如旧。
陆游很少去绍兴城了,并非走不动。
唐琬。沈园。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留给我们的,是怀念恋人的千古绝唱。
临终绝笔,挥向他一生牵挂的中原。《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两个陆游合而为一:眷恋唐琬的陆游,怀念北国的陆游。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