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指向思维的道德与法治课堂②】智慧评价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评价例谈

发布于 2021-05-23 10:24 ,所属分类:政治考试学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家裴斯泰洛齐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思维能力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优质的课堂评价不仅能发挥其本身具有的激励、引导、反馈等作用,而且有助于拓展学生的主体思维,实现思维进阶。基于此,我们尝试立足其教学价值,尝试探索课堂评价的要点、策略,力求用智慧评价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一、评价导向明确具体,促进思维深度


小学低年段儿童具有明显的“向师性”,具有一种共同的心理意识,即对教师充满特殊的依赖感和信任感。[2]教师的评价语会对儿童的品德发展和行为养成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也因此,激励性评价成为道德与法治课堂常用的评价方式。

但是,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我们经常听到诸如“某某,你真棒”“某某,你真行”等简单的评价。这样“满堂夸”的评价看似充满正能量,却流于表象,缺少了让学生了解自己之所以被表扬的实质性点评,难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只有具体的评价才能提供明确的思维导向和价值指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

1.具体追问,引发深度思考

在“我们有精神”(一年级下册)一课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人让你觉得特别有精神呢?”学生回答:“解放军叔叔很有精神。”教师指着解放军的图片肯定学生:“瞧,他们确实很有精神!”这样的简单评价仅仅肯定了学生的答案“有精神的人”,却忽略了“有精神的人是什么样的”的具体引导,无法激发学生对“有精神”的具体表现作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对于“我们有精神”,一年级儿童的理解比较简单,其思维停留的基本的外在表现上,如坐得端正、声音响亮等。教师的评价不能停留在简单的判断或证明上,而要从内容上进行点拨和启发,让学生获得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具体指引,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升。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对于学生的回答“解放军叔叔特别有精神”,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后,要进一步唤起其生活经验,激发学生主动表达的愿望,如:“你觉得解放军叔叔的什么样子让你觉得有精神?”有了具体内容的引导,学生自然会找到思考的方向,聚焦“有精神的样子”,自然会发现:解放军叔叔站岗时会“站得笔直”,很精神;敬礼时目光“炯炯有神”,很精神;升国旗时“动作整齐划一”,很精神……如此,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有精神”的内涵,领悟到内在和外在精神相结合才是真正的有精神,这将有助于学生改进自身的行为习惯,追求良好的精神面貌。

2.导向明确,深化价值辨析

在教学“挑战第一次”(二年级下册)一课时,教师一般都会设置诸如“挑战智慧环”等游戏体验,之后,请挑战成功的学生分享经验。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的评价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如果评价语都是夸奖学生“真厉害”“真棒”,对于以直觉、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而言,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

“挑战第一次”通过挑战体验经验的回顾与分享,重在引导学生懂得挑战对成长的重要意义,进而增强学生自我挑战的积极体验,坚定其勇于挑战的品质。因此,教师的评价必须具有鲜明的引导性,引领学生深入辨析挑战对于自身的成长价值。

当学生分享自己的挑战经历时,教师的点评应该有所侧重地引导学生具体思考挑战的价值,如:

“——大家听了你们的分享都很佩服你们呢!”

“——为你们的团结精神点赞!”

“——老师觉得你一定是一个勇敢的挑战者!”

……

不难发现,当教师评价的方向从“体验成功的喜悦”转向“做勇敢的挑战者”时,学生会在教师评价的引导下萌生进一步挑战的动力和勇气,乐于探索挑战者应该具备的品质。这样富含导向性、情感性的积极评价更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乐于展开深度思考和价值辨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德”的自觉性,并付诸实践。





二、评价激发生活联想,拓展思维广度


小学道德与法治将“回望”作为重要的方法论,注重唤醒和激活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引领学生从“经验”中发现道德意义,并实现已有经验的拓展与提升,才能实现过去、当下与未来生活的有效链接,引领与提升学生的道德生活。而联想、拓展等主体思维的发展必然内蕴其中。因此,有效的课堂评价往往能激发学生走进更广阔的生活场域展开联想,拓展思维广度,切实帮助学生丰富与提升生活经验,从而更好地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

“正确认识广告”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第9课,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广告的特性,学会有意识地辨别和筛选广告信息,增强对广告信息的辨别能力等,着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在教学本课第一个内容“无处不在的广告”时,教师请学生搜罗身边带有广告的物件,在课堂上作分享。学生的“发现”一般都包括印有广告的扇子、拎袋、伞、文具、衣服、教室里的电器等。显然,由于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思维停留在狭窄的自我生活圈中,往往只会留意到身边的、具有显性特征的广告。

于是,教师在学生分享后点评道:“除了这些印刷类的广告,你在生活中还发现了哪些类型的广告?比如公交车、地铁上,你留意过那里有广告吗?”如此,用“提示性”评价将学生的思维拓展至更广阔的生活场域,学生立刻回忆起每天上学路上都会看到的、听到的广告,包括公交车车体广告、地铁里的视频广告,有学生还联想到电视剧、体育比赛场的隐性广告等。

通过教师的拓展性点评,激发了学生回忆与发现更多生活现象的积极性,丰富了学生对广告的认知和理解,引导其更全面地思考和认识广告的显性和隐性形态。由此,学生自然认识到广告“无处不在”“形式多样”“与生活息息相关”。





三、评价促进应用迁移,提升思维高度


“正确认识广告”一课包括“无处不在的广告”“广告都可信吗”“学会识别广告”三个内容,紧扣时代主题,着重引导其学会理性看待广告,增强对信息的辨析与判断能力,提升媒介素养。这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自觉、有意识地整理其生活经验,提升道德理性,为进一步促进其道德行动奠定基础。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应用与迁移等思维过程,引领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实现思维进阶。

在“正确认识广告”一课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小学生的思维比较简单,容易出于个人经验和好恶,坚持“不喜欢广告”,对广告的形式等产生厌烦情绪。如此,课堂将很难引导其学会理性看待广告,增强其辨析与判断能力。例如,在教学本课第二个内容“广告都可信吗”时,教师设计了课前小调查:“你觉得广告可信吗?”多数学生初次谈到广告时都表示比较厌烦。此时,教师的点评没有停留于调查问题本身,而是鼓励学生讲述相关生活经历。在此基础上,以评价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同学们确实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跟着广告走并不一定能让我们都满意,联系你的购买经历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结合学生的购物经验,现场统计学生注重的广告因素(见下图)。


如此,搭建起课堂与学生购物经验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他们会因为广告里有喜欢的明星、诱人的画面或有趣的故事等,而产生购买的欲望,而这些都是广告的“秘密招数”。教师通过适时点拨,促进学生思维的视角从简单而狭隘的厌烦走向开阔,由单一走向多样,帮助学生“发现”广告的秘密,学会辨析纷繁复杂的信息,理性看待广告。

在此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情境——“小雨爷爷因为生活在边远的农村,桔子卖不出去快要坏了,非常着急”,出示相关网络视频,启发学生制定广告方案,帮助小雨爷爷解决问题。学生在策划中不断对比、分析,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创意广告,努力解决这一“难题”。在此过程中,学生自然发现了广告的作用和价值,不再有抵触情绪。而学生在运用所学广告知识,尝试解决问题过程中,自然实现了分析、综合、应用、迁移、创造等高阶思维的发展。

德育归根结底是“学德”的问题。[3]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始终要起到引导、辅助、支持作用,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学习。这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丰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应用、迁移,乃至创新等,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实现高阶思维的发展。而这一过程正是学生独立思考、充分探究的自主“学德”过程,需要教师为其创设自主道德学习的情境与支持性环境。教师在课堂评价引导中,要注重为学生走向思维进阶创造条件,提升学生的思维高度。

教师精准、生动的评价语,饱含着真情,叩动着孩子们的心弦,引发心灵的共鸣,使孩子们“亲其师,信其道”。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不断精进评价用语,发挥评价的激励、引导与拓展作用,助力学生美好的道德成长。




(作者单位:南京市东山小学)




本文原刊于《中小学德育》

2021年第4期




扫一扫或长按ErWeiMa可直接填写订单详细信息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