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自信

发布于 2021-08-12 13:32 ,所属分类:初中数学学习资料大全


本文为“第三届数学文化征文比赛”参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点击图片查看第三届数学文化征文比赛通知,欢迎大家积极投稿!


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自信

作者: 黄红梅
作品编号:043

摘要: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是当代各学科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在其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是非常必要的。初中数学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兴趣等合理渗透传统文化内容,借由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深化数学教学内容、丰富数学教学形式,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心、自豪感。


关键词初中数学;文化自信;传统文化


引言


文化是以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绵发展的核心,尤其是在当代网络化社会背景下,来不同国家的文化不断传入中国,这在一定程度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冲击。此时,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承担起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将数学知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学习中启迪学生心灵,使学生能够深刻、全面了解本民族文化内涵,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逐渐提升中学生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与复兴提供支持。


1 文化自信与数学教育概述


文化自信就是一种自信,但是这种自信更具基础性、更加广泛、更加深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拥有5000多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容、形式也在不断丰富。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是当代中学教育的根本任务。


在数学学科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数学家也做出了杰出贡献,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小故事,恰恰可以反映出数学学科的魅力,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丰富性。初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其中的文化素材,能够将数学知识点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让数学课堂变得更有魅力

传播数学,普及大众
长按识别ErWeiMa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身边的朋友
点击发现更多好玩的数学。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