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1 数列考查特点分析 4由递推关系式求通项公式的四种题型
发布于 2021-08-18 20:22 ,所属分类:高考数学学习资料大全
学生易错点 1:第(I)问忽略说明
错因剖析:代数变形,忽略了严谨性。
应对策略:代数变形的严谨性不是通过检验来实现的,因为检验只能否定多出来的情况,无法找出少的情况,学好代数变形,核心在于把握方向,关键在于等价性,一定注意每一步是否具有等价性,比如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数,考察这个数是否为 0;去分母,注意不为0;平方,注意被开方数的正负,这些隐含着的范围一直跟随每一步代数变形。
学生易错点 2:第(II)问,很多学生按照方法一,计算错误。
错因剖析:不要归结为粗心,而是计算能力不够。特别是含字母的指对数运算不过关。
应对策略 1(提高运算能力):强化运算、运算不跳步、规范书写(草稿本都和大题解答过程一样)、及时独立纠错、注意关键步骤。
应对策略 2(根据题目条件灵活选择,对 的多次应用):如法二,这一处理方式早在 2008 全国 2 卷第 2 问出现过。
点评 3:虽然对数列的认知和考查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比如弱化由递推关系式求通项的难度,强化从函数的观点看数列,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否定数列以前所有的命题思想和考查方式,纵向看数列考察方式的变与不变,有助于形成对数列的正确理解,理解全国卷的命题思路。2017年 3 卷再次考察此题,全国卷特别突出由前 n 项与的关系求通项的考察,考察频率非常高,考察方式非常完善,为了避免 a1 带来的错误,设置了通项公式的形式。
四、给出两个数列的关系求通项公式
点评:第(I)问给出了一个复杂的含有 的递推关系式,并不要求从代数变形的角度去求解,而是回到方程的思想求基本量。第(II)问是考察学生对等比数列的认知以及求和公式的运用。
点评:方程的思想求基本量,注意不要误把等比数列当成等差数列进行计算,第(2)问当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中项数较少的情况下,直接写出所有项数,从而避免讨论 q=1 ,注意到二次方程有双解的情况。
参考:《高观点下全国卷高考数学压轴题解题研究三部曲》
《研究高考试题的视角与案例》
《全国卷高考数学函数压轴题研究》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