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热点素材:高考作文开篇设置方法及例文解析、强化练习(上)
发布于 2021-11-04 13:56 ,所属分类:高中作文素材大全
点击箭头指向的蓝色字体我哦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作文亦如此。总的来说,开头有“三求”:“深”、“美”、“简”。
一、“深”
即深刻,指具有一种意味深长的韵味,一种深度,一种高度。
1、引用式:
这种方式最易采用,不仅开篇可用,全篇亦可用,以彰显文化底蕴。注意:引用要准确。
(1)引用名言+阐释分析+亮明观点。
【例】诗人海顿曾言:“人的最大痛苦就在于苦求而不得。”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但是,拘囿者死,超脱者生。你可见那破篱下的蔷薇静株,超越围篱,香气馥郁,别样鲜红!
——《蔷薇出篱别样红》
(2)引用故事+阐释分析+亮明观点。
【例】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盲人走夜路,手里总是提着灯笼缓缓前行。人们很好奇,不解地问:“你又看不 见东西,为什么还提着灯笼走路啊?”盲人回答说:“我提灯笼是为了给别人照路,避免他们撞到我。”
世界并不是一个人的世界,她需要世界中的每一个人去维护。当你心中只有自己的时候,你可能把麻烦留给了自己;当你心中想着他人的时候,可能他人也在不知不觉中方便了你。——《心中有他人》
———————————————————————————————————————
2、设问式:
开头设置疑问,或反问,或设问,往往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引人深思。
【例】青瓷缸中溶溶水影,养的是水仙清丽;污泥塘里深深沼洼,养的是白莲洁净。倘若人品是哺育艺术的土壤,为何白莲见不到泥土色,闻不见土壤气?性情急徐固然可从字里行间略窥几许,而人品一说,实难揣测。然而我们欣赏艺术,并非一定要读作者生平,只要骨子里渴望开出一朵好花。
——《殊途同归》
【例】一百年前,中国青年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孕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一百年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书写了一篇又一篇壮丽诗篇。今天,中国青年又当如何呢?当代中国青年当传递五四火炬,挑起时代大梁,实现强国之梦!
——《传递五四火炬,实现强国之梦》
着眼五四运动、爱国精神起笔,以设问方式引出观点,点明当代中国青年责任,入题简洁,观点鲜明。
——————————————————————————————————————
3、对照式
(1)类比式(起兴式):
先举一个自然界中的例子,然后根据相似性表明观点。
【例】蝴蝶带着无色的翅膀破茧而出,以翼为光屏,在阳光沐浴下,获得色彩斑斓的华衣。我们同样有着对阳光的渴盼,怀着本真的初心降临于世,以心为画布,由流光绘彩,得到多彩的人生。
然而,蝴蝶的翅膀在显微镜的观察下依旧保留了纯洁的颜色,而我们身处这五光十色滚滚红尘中,是否还保留了那颗本真的初心?
——《握紧初心,笑迎阳光》
【例】蒲公英放弃了母亲温暖的怀抱,插上翅膀,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于是遍及天涯海角;雨滴放弃了天空中游荡的自由,化作甘露亲吻万物,于是百花嫣然,万物蓬勃……放弃,并不是不作为,恰恰相反,有时只有适当地放弃才能更好地作为。
——《放弃才能更好地作为》
【例】一抔土只有融进巍峨的泰山,才能享受五岳至尊的光环;一朵浪花只有融入奔腾的江河,才能汇入广阔的海洋;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伟大祖国的怀抱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我把自身融进祖国的江河》
(2)对比式:
先举一个相反的例子,在分析相对性表明观点。
【例】曾看过这样一句话:不要在走路的时候高仰着头,因为那样会踩到狗屎;也不要总是低着头,因为那样会撞到树。前者是盲目自大,而后者却是自卑。为人处世,自大就会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自卑则会自怨自艾,缩手缩脚。正确的态度应当是,既要自信,也要懂得谦卑和敬畏。
——《自信与谦卑》
——————————————————————————————————————
4、定义法——具体的定义(点题)+分析句+观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高铁“霸座”,到公交“互殴”;从国外机场霸道“维权”到景点乱画“到此一游”……
发生在公共场所的这些不文明行为乃至违法事件,受到公众和媒体的普遍谴责,也引发了关于社会文明的思考。为此某报推出“如何提升我们的社会文明”征文活动,希望在我们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中,引导人们思考人的现代化问题,推动构建与我们不断提升的物质文明相适应、与我们的大国身份相匹配的精神文明素养。
请参与这次讨论,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表达你的看法。
【例】
莫让群氓泛滥
群氓,指现今社会中一人所行之错事,多数人趋之若鹜。特点表现为同质均一心理意识,他们拒绝理性而复杂的思考,对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只简单地选择两个极端,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误。既然大家都那样做,那恶行似乎也就成为了理所应当之事。
莫让群氓泛滥,才能推动与不断提升的物质文明相适应的社会文明,才能提升与大国身份相匹配的精神文明。
—————————————————————————————————————
二、“美”:
即美感,就是开头的语言或文采斐然,或意境深远,或情趣盎然。
(1)排比式。
【例】那一个年代,风里来雨里去,只为温饱;那一个年代,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那一个年代,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解放生产力。还记得1981 年 4 月 12 日中国第一家超级商场……经济复苏,思想解放,一片繁忙景象!人们自豪地把 20 世纪 80 年代的改革开放比喻为“春天的故事”,那一曲《春天的故事》是否还萦绕在你的耳畔?
——《山青水绿铺远路》
【例】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苏武的一根竹杖,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早已映入史册,成为民族的精神瑰宝。若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
——《谈意气》
——————————————————————————————————————
(2)比喻式。
【例】如果生活是海,那么欲望如潮。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欲望,就像大海不能不涨潮一样,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假如世人都没有欲望,就会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就会缺少热情、缺少投入、缺少追求,那么他的生活画卷将是多么的苍白乏味啊!问题的关键在于,涨潮也有落潮时,如何把握住自己的欲望尺度,不让欲望泛滥成灾,才是明智之举。
——《人生有度方坦然》
(3)意境式
【例】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魂牵梦绕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念着它。逢年过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惦念它。离得久远了,使人愁肠百结。不论历史的车轮如何转动,故乡永远是人心中不灭的灯火。
——《不灭的灯火》
——————————————————————————————————————
三、“简”:
即简明,就是开篇语言简洁,短小精悍,直奔主题,使人一目了然。
开头要点扣材料,是保证作文切合题意的好方法。可以概括为直接式:概述材料+精辟分析+亮明观点。
【概述材料方法】:
(1)摘引材料关键句,发表自己的看法。
(2)精炼概括材料核心内容,于核心处立意。
(3)从材料涉及的关键角度切入,提出自己的看法。
【直接式开头分类】
明扣:指由概述材料内容而引发议论,揭示材料本质内涵,提出中心论点。
暗扣:指不直接引述材料,以其他材料的引述来引申论题,生发中心论点。
(一)明扣的写法类型
1、截取关键语句,引申议论,提出论点。——忌:断章取义,离题万里。
关键句是指所给材料文字中直接指向主题内涵的含义深刻的议论句等。
【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唐代诗人王湾的名句。诗句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诗句在描绘大江日出的壮美意境中,形象地昭示出新、旧事物更替的客观辩证之理。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开头】
《告别“旧”我,迎接“新”生》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意思是: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诗句形象地昭示出新、旧事物更替的道理:只有告别旧事物,才能迎来新事物。人生亦如此,只有告别“旧”我,才能迎接“新”生。
2、简洁概括材料,阐释分析,提出论点。——忌:撇开材料,另起炉灶;简单抄袭,一笔带过。
这种方法适合于言简意赅的言论型材料或情节紧凑的故事性材料等。
【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藤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开的。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肉豆的那些纠结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挑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他们长大,摘下瓜和都来吃就好了。”
要求:1、选准角度,确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字数不少于800字。
【开头】
《不忘初心,成就人生》
“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小孩想要分辨两者不同,却扯断了枝条,然作为食物,茎叶纠结又有何大碍呢?既然当初种植之时是为取其实而啖,那么在生长过程中就该不忘初心,顺其自然,不应因现状复杂变化而改变人生前行的方向。所以,人应该不忘初心,坚守自我,成就人生。
《丝瓜和肉豆,形式与内涵》
丝瓜藤蔓与肉豆茎须长在了一起,小孩执意要将它们分开,而大人阻止了小孩的行为说菜是为了吃的。对于对任何事都充满好奇的小孩来说分辨丝瓜与肉豆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想还事情一个真相;而对于只重结果的大人来说,能吃到瓜与豆才是最重要的。这体现了大人与小孩思维的差别。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若视前者为形式,而后者则可以视作是内涵;若将这个问题放到柴米油盐的生活之中来说,我们便会由此想到——形式并不重要,内涵才是一切的本源。
gongzhong号,请扫描ErWeiMa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