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讯 | 2021年跨学科视域下的外国语言文学学术研讨会暨首届国际人文社科跨学科研究高端论坛(第3号会议通知)

发布于 2021-11-07 23:12 ,所属分类:中小学语文学习资料


2021年“跨学科视域下的外国语言文学学术研讨会”暨“首届国际人文社科跨学科研究高端论坛”

(第3号会议通知)


新时代背景下,外国语言文学的学科地位及其重要性更加凸显,在促进中华文化传承与对外传播、加强与世界各民族各文明交流互鉴、服务我国国家战略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科交叉融合是当前人文社科学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的跨学科特性也日趋显著。为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推动诸学科深度融合,以期为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提供更广阔的视角和更丰富的方法,促进相关领域的人文社会科学为人类发展做出更大的知识贡献,绍兴文理学院在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学术组织的支持下决定于2021年11月26-28日举办“2021年跨学科视域下的外国语言文学学术研讨会”暨“首届国际人文社科跨学科研究高端论坛”。自第1号会议通知发布以来,学界反响热烈。现推出确定出席会议的主讲嘉宾发言题目及个人简介,欢迎广大师生莅临盛会。



01

会议主题与议题


本次会议主题为“跨学科视域下的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主要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大数据背景下的语言教学与决策研究

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发展现状与政策研究

3. 疾病叙事与外国文学中的共同体建构研究

4.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外经典文本对比研究

5. 传播学视域下的对外话语体系建构

6. 中华传统文化外译与传播研究

7. 新技术背景下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创新

8. 思政教育视域下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9. 语言哲学视域下的外语教育发展回溯与展望

10. 传统外语学科与区域国别研究的互动关系

11. 外语学科视域下的具体区域/国别研究新进展

12. 区域国别研究视域下的外语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02

主讲嘉宾及题目

(按姓氏拼音排序)


翻译学

黄友义


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


胡开宝


智能文学翻译的创造性与局限性


祝朝伟


翻译的话语等效与对外话语传播体系创新


辛红娟


概念流变与意义增殖:《道德经》之“道”在美国的译介与接受



语言学

王文斌


语言特性差异与翻译


李德俊


文本的情感及基于语料库的文本情感分析


彭利贞


礼貌驱动的汉语道义情态表达



外国文学

陶家


现代主义美学的跨文化期待:

论迪金森对席孟儒家文明论的继承和超越


王逢振


种族、身份和散居文化


朱振武


外语学科的跨界研究理路



外语教育

梅德明


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语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


俞理明


思政视阈下的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


付安权


语言哲学视域下的外语教育发展回溯与展望



区域国别

刘鸿武


中国区域国别学与国际战略传播学的互动互构


Gert Grobler

China and Africa Cooperation o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Science Studies


Yoro Diallo

Building Chinese Studies from African Perspective to Promote China-AfricaCooperation and South-South Cooperation




03

主讲嘉宾简介

(按姓氏拼音排序)


胡开宝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院长,兼任Routledge“应用语言学研究前沿”(Frontiers in Applied Linguistics)系列丛书、Springer“语料库与跨文化研究”系列丛书(Corpora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主编,担任《中国外语》《中国翻译》《山东外语教学》和《当代外语研究》等学术期刊编委。长期从事语料库翻译学和话语分析等领域的研究,在SSCI、A&HCI和CSSCI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10余篇,在Springer、Palgrave Macmillan等国内外知名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10部。主持包括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16项。


黄友义

中国政协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主任、全国翻译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全国翻译研究生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外语中文译写规范和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部际联系会议首席专家,《公共外交季刊》编委会副主任、《大中华文库》副总编辑。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际翻译家联盟副主席、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兼总编辑、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任、中国翻译协会秘书长、《中国翻译》杂志主编。长期参与党政文献对外翻译,从事对外出版和国际传播。


李德俊

博士,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匿名评审专家,《外语研究》主编。多年来一直从事语料库语言学、翻译学和词典学的教学和研究,主持并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著有《平行语料库与积极型汉英词典的研编》《语料库词典学:理论与方法探索》等。译作《在我坟上起舞》广受好评,《英汉美文小品》被译林出版社作为“双语译林”图书推广。在《外国语》《现代外语》《中国翻译》等国内权威和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参编的《语言学高级教程》为国内语言学领域的畅销教材。


刘鸿武

教育部政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浙江省“非洲研究与中非合作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外交部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委员、浙江省特级专家。早年留学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创建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翻译馆、中非智库论坛,出版学术著作20多部,发表论文200余篇,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全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非友好贡献奖,当选“感动非洲的十位中国人”。


梅德明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国际教育考试与境外教材评价服务中心主任,上海市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出国培训部主任、海外合作学院院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外语教育与课程建设、国家外语政策与规划、口译理论与教学等研究。著有《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百科全书》等专著、译著、教材、辞书等60余部,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10余套。


彭利贞

复旦大学博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汉语言研究所、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汉语史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语言学期刊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共同主编,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句法学、语义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出版专著《现代汉语情态研究》《从语义到语法》,译著《认知语言学导论》,发表《论一种对情态敏感的“了2”》《论对外汉语教学语言》《论使宾动词》《论语义的溢出与隐入》等学术论文,参与撰写论著5部,主持国家社科会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


陶家俊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文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人文研究所西方批评理论博士后。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英语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语学科评议组秘书长,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文学、西方批评理论、后殖民研究、文化研究、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重点及一般项目、省部级、国际合作和横向科研项目10多项。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奖等奖项多项,在CSSCI、A&HCI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


王逢振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国际美国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和英国文学研究会的常务理事,比利时Authorship杂志编委。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曾先后任美国加州大学(UCI)批评理论研究所、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人文研究中心和美国杜克大学批评理论中心客座研究员,多年从事批评理论研究和文化研究,曾多次到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从事研究和讲学。出版专著八部,译著十二部,主编了《知识分子图书馆》《先锋译丛》和《詹姆逊文集》,另有Globalization and Indigenous Culture, Dialogues on Cultural Studies等。


王文斌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机构“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语言学学科评议组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外语教育学”学科建设首席专家。曾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英国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13篇,出版学术专著8部、学术译著5部。


辛红娟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浙江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研究、典籍外译研究。主持国际合作交流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教育部社科基金课题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课题1项、省级教学、科研课题10余项,获省级教学、科研奖12项。在《中国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国际汉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出版论、译、编著30余部,累计出版文学、文化类译著300余万字。


俞理明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6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任上海交通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主任。2002年获加拿大政府颁发的加拿大研究特别奖,2008年被评选为多伦多大学杰出校友,2010年发起组建中国教育语言学研究会并被推选为会长。主要研究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问题、二语习得的学科属性研究和双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等,在国际和国内重要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译著和各种教材10多部,包括教育部文科规划在内的省部级项目多项。


祝朝伟

南京大学博士,现任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中国翻译协会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翻译人才评价与高校教学促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核心团队成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常务理事,重庆翻译学会常务副会长,重庆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翻译》《英语研究》等多家刊物编委,《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等多家刊物审稿专家,主要从事当代西方译论、翻译教学及当代西方文论研究,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6项,在《外国语》《中国翻译》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教材1部,编(译)著13部。


朱振武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翻译学科带头人。担任北京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认知诗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秘书长、上海市外国文学副会长兼翻译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国际文化学会副会长等。主持国家重大项目“ 非洲英语文学史”和国家重点项目“当代汉学家中国文学英译的问题与策略”以及其他科研项目20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中国翻译》等重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著作20部,编著80多种,译著30多种;主持译介的丹•布朗系列文化悬疑小说及相关中英文著作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约罗•迪亚洛

(Yoro Diallo)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非洲法语国家研究中心主任、非洲博物馆馆长。早年毕业于巴黎第一大学(索邦神学院)博物馆学专业,从事博物馆学和非洲文化艺术研究逾三十年,曾任国际博物馆理事会马里委员会主席、马里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后投身外交事业,曾任马里驻中国大使馆第一参赞;现积极推动建“非洲的中国学”,在非洲法语国家发表文章数十篇,积极传播中国治国理政经验和减贫发展经验,积极推动中非发展合作。


格特·格罗布勒

(Gert Grobler)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南非籍高级研究员,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欧美司原代理副总司长,曾任南非驻日本、西班牙、安道尔、马达加斯加等国大使,其外交生涯还遍及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在南非外交系统工作近半个世纪,是南非外交史特殊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亲历了旧南非和新南非各近四分之一世纪的发展历程。自其在浙师大非洲研究院工作以来,积极指导青年教师和学生的非洲研究工作,并深入中国民间,考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多次在国际舆论场合使用多种语言为真实中国形象发声,驳斥西方媒体涉华不实报道,传播中非合作好声音。



04

其他事项


(一)会议时间及报到地点

会议时间:2021年11月26日—28日

报到地点:绍兴饭店(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环山路8号,0575-85155888)


(二)会议费用

线下会议费用1200元/人,在校研究生凭证600元/人(线上会议费用400元/人,在校研究生凭证200元/人)。线下会费含会议餐费及资料费,往返交通和住宿费自理。本次会议委托张家界博文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协助会务工作,收取会费并出具发票。请于2021年11月10日之前将会费汇至下面指定账户:

开户单位:张家界博文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张家界大庸桥支行

单位账户:1909 100409 100045796

汇款时,请务必在汇款备注栏中注明“单位+姓名”字样,在参会回执里填写开具发票的单位名称和纳税人税号信息,后续即可领取会费报销发票。


(三)报名方式

在2021年11月10日前,请将会议回执填好后发至会议邮箱sxu2021.au;优秀论文推荐到国际期刊Asia-Pacific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上发表。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卢春英 18815945026

    谢小伟 13957568323

会务组邮箱:sxu2021.au

论坛群:扫描下方的ErWeiMa





附:

参会回执及评奖论文格式下载链接及ErWeiMa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u84AZJO2Az-EtPggZ6Rwg

提取码:51ch


更多资讯:

本次会议第1号通知

本次会议第2号通知



END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