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班祖恒 ‖ 家乡那条河

发布于 2021-11-11 17:46 ,所属分类:散文阅读园地

点击原文

我们




家乡那条河
文/班祖恒


我老家那个屯子旁边,流淌着美丽温婉的八中河,她是珠江水系西江干流黔江段支流郁江上源驮娘江支流。
广西田林县者苗乡有个八中屯,八中河就是以这个屯子命名的。她的源头来自田林县两个乡:一个源头在平塘乡境内的沙坡东麓,另一个源头在原板桃乡(2005年6月并入潞城瑶族乡)的平里背山南麓,分别为东、西走向,流至八达屯汇合,至平些屯又与者苗河相汇,最后在者苗乡与八渡瑶族乡交界处注入驮娘江。
水是生命之源。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说,先辈选居住地的首要条件是靠近水源,于是沿河便有很多村屯。小河就像母亲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子女——临河而居的人们。
自我记事起,在我的印象中八中河两岸林木葱郁,这青山便造就了绿水,八中河因而常年丰腴清澈干净,河水可以随手捧起就喝,即使是水量最少的深冬初春,浅滩里的河水也会漫过膝盖。如果是冬季,坐在竹筏上从水面往下看,可以看见潭底伏在沙石上栖息的鱼儿。
我的老家位于八中河下游,离驮娘江不足10公里,因而驮娘江里的鱼溯河而上,这个河段里的鱼非常多,叫上名的或叫不上名的,起码有30多种。儿时的我们,常常在河里游泳、摸鱼、钓鱼、看鱼,八中河成了我们的乐园。
我们从五六岁便随大人下河洗凉玩水,七八岁就能独立游泳了,除了上课时间和父母交待需要忙活的家务,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泡在河里,学狗爬,玩仰泳、蛙泳,或潜入水底捉迷藏。雨季发大水的时候,我们更是尽情冲浪,在起伏的波浪中锻炼胆量,提高技能,从来没有溺水的事故发生,长大后个个成了捕鱼、游泳的好手。
游泳之余我们会变着花样,到潭头潭尾水浅处,甚至潜入潭底深水处,把手伸入石洞里摸鱼,或是带着鱼竿到急水处拉竿钓鱼,每次都有不小的收获,归家时每人都会提着一大串用芦苇枝穿着鱼鳃的鱼。既不游泳也不捕鱼的时候,便是看鱼。屯子旁边那个深潭岸边有一大棵牛奶果树,树冠很大,树枝发达,成熟的牛奶果又香又甜,我们便爬到树上摇晃树枝,然后津津有味地观看一群群争食牛奶果的鱼们。
最令我难忘的还是我们当地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前几天的闹鱼活动。那时候,屯子里各家各户约定一个时间,把家里的茶麸拿出来,在火上烧烤后,用臼舂或木锤捣碎,再用火灶里的木灰与之拌匀,装入箩筐,每户一名壮男挑到河潭潭头。把箩筐在浅滩一一拦河摆好,让水把箩筐里的茶麸泡透,然后摇动,让茶麸水渗出来,流往河潭里。不久,鱼便开始醉晕随手可捉,得到的鱼集中起来按户等额分配。
茶麸水流到下游后,鱼也会慢慢醉晕,捕捞不再归公。于是男女老少纷纷到河里捞鱼,整个闹鱼活动相继好几个河潭,持续好几天,得到的鱼很多,一时吃不完便制成鱼干,闹鱼成了“三月三”热闹的前奏。用茶麸闹鱼,对人畜无害,这样的闹鱼活动年复一年,始终年年有鱼。
当时生产队利用往年洪水冲积成的岸滩,砍去芦苇和其他杂草垦成菜地,在厚实肥沃的黄沙土上种上白菜、萝卜等蔬菜和黄瓜、香瓜等瓜类。放暑假后,我们这些协助老爷爷、老奶奶们晒谷的学生,便按队长的安排一起去采收,然后由保管员按户头分配。有时候,在河里游泳肚饿的我们,常常到地里偷瓜吃,即使有人看见,只要不往家里带,谁也不会责怪。
八中河支流的小河小溪有40多条,整个流域有571平方公里,居住着大大小小近百个屯子,灌溉的田块不知其数,这些田块种出了香喷喷的白米饭,养育着数千各族群众。
别的不说,光是我们屯子,通过八中河灌溉的那燕,就有近百亩,种出的粮食足够全屯群众食用。记得小时候,因为那燕位置比较高,近处难以筑坝引水,于是生产队便从县城买来水轮泵、铁管,在公社水利员组织安装后把水抽入水槽灌溉到田里。但是,遇到雨季,大水不是冲毁引水坝,就是冲坏水轮泵,短时难以维修,耽误了农田灌溉。后来,生产队只得下决心,组织群众奋战一年多时间,建成了一条近两公里长的水渠。可是,一到雨季山洪暴发,水渠也照常被水冲毁,维修起来更费力。前些年,政府给群众建起了电灌站,那片农田得以旱涝保收。
温婉的八中河也有“暴躁”的时候,每到雨季,总有一段时间发大水。我们的屯子是在河的西岸,而公路、田地在河的东岸,群众出行和生产只能利用竹排渡河,十分不便。
“三夏”大忙,群众到那燕收谷子,只能用竹排驮劳力、驮农具、驮谷子秧苗过河,给生产平添不少困难,甚至发生危险。有一年夏收,有一天群众到那燕收谷子,上游突发大水,一张竹排正驮几个妇女到河中间,河水突然暴涨,撑竹排的人体力不支,整个竹排被冲下险滩,流入下面那个深潭,好在竹排宽大没有翻,最后在大家奋力抢救下得以安全靠岸。
入冬后,河水虽然只有膝盖深,但河水很冷,为了方便群众过河,每年都要摊派各户一个劳动力采伐木料,搭建跨河便桥,群众苦不堪言......


上个月的一个周末,我回了一趟老家,顺便看望嫁到邻屯的妹妹。邻屯与我们屯同在八中河西岸,政府正在给邻屯建铁索桥,两边的桥墩刚刚搭好,只待拉通钢索。原先是政府先给我们屯建铁索桥,邻屯先建水漫桥,隔几年后我们屯又建了水漫桥,现在邻屯也建了铁索桥,这样既有水漫桥又有铁索桥,不论冷天还是发大水群众都能高枕无忧了。
在与邻屯亲友的聊天中有个村干说,现在整个需要跨过八中河的屯子都建起了水漫桥,尤其是在平些屯这个地方,属于福达至者苗的交通要道,早在十多年前就建起了两个车道宽的跨河大桥,群众出行、生产十分方便。
坐在一旁的一位老爷爷感慨地说:“我活了八十多岁,生活了很多年代,见证了八中河和沿河群众生活的巨大变化,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共产党才做到啊!”



END





作者简介:

班祖恒,男,壮族,广西田林人,广西百色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乡村》《齐鲁文学》《西部风微刊》《田林文艺》《今日作家》《百色文艺》等报刊、网络平台。




征稿启事


《今日作家》以发现作家、培养作家、展示作家、宣传作家为己任,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学创作而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各种题材、各种体裁、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各种形式的作品都在征稿之列。


征稿要求


1.小说、散文、杂文、随笔、报告文学等文字稿每篇一般在3000字左右,特别优秀的可酌情放宽,但以不超过5000字为宜;诗歌等分行型作品包括多首组控制在100行以内;

2.来稿一律以电子文本为主,谢绝纸质稿件。每篇来稿,请在文末添加200字之内的作者简介,并配作者照片一帧;

3.投稿需《今日作家》平台,所投稿件需要原创,无稿费,打赏费用10元以上部分发放给作者(第一周),10元以下不再发放;不接受其他平台设置原创的作品;

4.平台对年度支持者的作品免费整理排版、装订成作品集,赠送作品集5册;

5.为了便于搜集管理所有稿件都以邮箱形式投稿。凡《今日作家》来稿,采用与否,一律在七个工作日内通知,若未得到采用通知者,作者可另行处理。

投稿邮箱:3043223205@qq.com

编辑:lianhe3001 今日作家~文妹

2020年1月7日


扫一扫

添加编辑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