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朱自清】仲玉龙?:朱自清先生笔下的亲情

发布于 2021-11-22 19:49 ,所属分类:散文阅读园地



朱 自 清 小 荷 文 学 奖



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题名





朱自清先生

(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


【导读】今天是朱自清先生诞辰123周年纪念日。提起“朱自清”三个字,多数人都知道他是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若从亲情角度剖析,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篇什中,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给亡妇》《儿女》《寄三弟》等诗文和日记,则折射出他对亲人、家庭细腻而真挚的情愫,表达了他对生活、心境的思索和感悟,是倾诉、是对话,贮满诗意,激荡心灵。先生笔下的亲情,呈现的是情感的力量、心酸的泪水、不屈的奋争和担当的责任,让我们贴近了他的心灵之门、认识了他的另一面。




朱自清先生笔下的亲情

仲玉龙


今年是朱自清先生诞辰123周年。提起“朱自清”三个字,多数人都知道他是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若从亲情角度剖析,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篇什中,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给亡妇》《儿女》《寄三弟》等诗文和日记,则折射出他对亲人、家庭细腻而真挚的情愫,表达了他对生活、心境的思索和感悟,是倾诉、是对话,贮满诗意,激荡心灵。先生笔下的亲情,呈现的是情感的力量、心酸的泪水、不屈的奋争和担当的责任,让我们贴近了他的心灵之门、认识了他的另一面。


为子:《背影》的背后


1917年冬,南京浦口火车站,一位父亲沉重的背影,深深烙印在儿子的脑海里。八年的埋藏,沉淀出散文《背影》,朱自清把对父亲的无限思念,倾泻在字里行间。文中先生所流的四次泪,不仅流在八年前的浦口火车站,也流在此前和以后的日子里。

这是心酸的泪——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父亲变卖了部分家产,又借了3千银元高利贷,才勉强办完丧事,先生和二弟朱物华历时30年才还清。父亲从扬州邵伯镇典史做起,曾任徐州榷运局长,任上“交卸”回老家扬州,一家老小八九个人的经济来源彻底断了。先生在《说扬州》里写道:“光复(1911年)的时候,父亲正病着,让一个高等流氓(徐宝山,时任扬州分府都督)凭了军政府的名字,敲了一竹杠。”内外交困,先生心中投下了一片阴影。先生读北大预科时自取字“佩弦”,提前一年报考本科,又提前一年毕业,进入中学任教,挑起养活家庭的重担。1921年夏,先生回母校省立八中(今扬州中学)任教,难堪的是,他的薪水自己拿不到,由学校派人送到他父亲的手上,加上受到其他委屈,干脆走人。父亲觉得儿子不顾他的老面子,盛怒之下,把儿媳武钟谦和孙子赶回她的娘家。

这是感动的泪——

看到父亲“显出很努力的样子”,即使在丧亲、失业、典卖、借钱这样“祸不单行”的境遇中,父亲并没有怨天尤人,仍一如既往地爱护着自己的孩子,哪怕是买几个橘子。先生在《诗多义举例》一文里写到:父亲给他取名“自华”、字“实秋”,寄托着期望。在这个书香世家,父亲从小就对他督教很严,送他到私塾读书。父亲常常一边喝酒一边翻看他的卷子,看到私塾先生给以好评圈点,就点头称好,顺手奖给他几粒花生米或一块豆腐干;若是评语不好,便斥骂,顺手将卷子扔进炉膛。如此几年间,先生对经史国文等国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妻武钟谦和两个孩子在扬州去世,先生没能回扬,都是父亲操办的丧事。和武钟谦所生的6个孩子都曾在扬州生活一段时间,由父母带着,先生由衷感激。

这是牵挂的泪——

父亲放心不下朱自清,朱自清放心不下父亲。父亲写信说“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先生读到此处,“泪流不止”(《写作杂谈》)。1928年冬,散文集《背影》出版后寄回扬州,父亲仔细读着《背影》这篇散文,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冰释前嫌。还在浙江春晖中学教书的时候,父亲曾写信关照他爱护好孩子,说:“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先生为这句话哭了一场。1937年12月,扬州沦陷,先生在日记里记载:“我为采芷(大女儿)的命运忧虑,希望父亲与孩子们平安无事!”

这是思念的泪——

父亲背影常在眼前闪过。“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先生在《冬天》一文里回忆晚上父亲跟他们哥儿三个围着桌子坐,眼巴巴望着“小洋锅”里的白煮豆腐,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寥寥几笔,意味全出。1924年秋,先生在日记里记载“晚梦父亡,大哭而醒”。1936年暑假,先生回扬州为母亲举行出殡仪式后再也没能回扬州。1945年父亲去世,先生给孩子们回信说:“我本打算回扬一行,但因路费太贵,只好放弃此意,因此暂时不能和你们见面,心中很难过的。”

这位“说话不大漂亮”有点“迂”的父亲给予了先生无私的爱。父爱如山,父爱是暖光。


朱自清的父亲与朱自清的二子“闰儿”、二女朱逖先、三女朱效武于1935年在扬州合影。


为夫:《给亡妇》的倾吐
“一见你眼睛,便清明起来。”

朱自清先后有两个妻子,一个早逝,一个善终。

先生18岁考入北京大学。那年冬天,父母在扬州给他与同龄的扬州名医之女武钟谦举办婚礼。先生在《择偶记》里写道:“妻嫁过来后,说相亲的时候早躲开了,看见的是另一个人。”嫁到朱家,武钟谦坚强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夫唱妇随。先生在北大读书时,她换了陪嫁的金镯子给丈夫交学费。后来跟父亲闹别扭,先生带着妻儿在外面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先生以武钟谦为原型创作的小说《别》《笑的历史》,描写了主人翁“在那屋里始终如死地沉默着”。“几时能让我再能像‘娘在时’那样随随便便、痛痛快快的笑一回呢?”一段温情而艰难的婚姻生活,让人怅然若失。在《冬天》里,先生写到一家在台州时上课回家,“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着望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妻“满自在”。这里有甜蜜的爱情,有圣洁的亲情,让人想起小鸟等着大鸟归巢享用美食的情形。在操持家务、经济窘迫、养儿育女、家族冷遇、战争动乱等苦难折磨下,武钟谦积劳成疾,在医院检查时肺部竟烂了一大窟窿。医生劝她住院静养,她又舍不得花钱,先生便安排她们母子回扬州静养。一个月后,武钟谦病逝于家中。

1932年10月的一个晚上,先生以书信体挥泪写了《背影》的姐妹篇——《给亡妇》,深情绵邈地细诉亡妻武钟谦生前的种种往事,酸楚浓醇,一字一泪,凄婉动人。全文用了138个 “你”(“谦”“你们”),怀念妻对孩子们的好、对他的好。且慢读两段——

“你的短短的十二年结婚生活,有十一年耗费在孩子们身上;而你一点不厌倦,有多少力量用多少,一直到自己毁灭为止。你对孩子一般儿爱,不问男的女的,大的小的。也不想到什么‘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只拚命的爱去。”

“在浙江住的时候,逃过两回兵难,我都在北平。真亏你领着母亲和一群孩子东藏西躲的。你不但带了母亲和孩子们,还带了我一箱箱的书;你知道我是最爱书的。在短短的十二年里,你操的心比人家一辈子还多;谦,你那样身子怎么经得住!你将我的责任一股脑儿担负了去,压死了你;我如何对得起你!”

这轻声细语家常话中蕴含着何等真挚、何等哀伤,对亡妻的爱与不舍背后,隐藏着深深的思念和哀悼难怪当时的有老师一讲起这篇文章,“总听到学生中间一片欷嘘声,有多少女孩子且已暗暗把眼睛揉搓得通红了”(李广田《最完整的人格》)。次年清明节,先生怀念武钟谦:“今年身已成孤客,千里魂应忆旧俦”(《悼亡》)。西南联大复员后,他作《重过清华园西院》:“三年与此住,历历总堪悲;相从十余载,耿耿一心存。”

鲁迅说过,“母爱的伟大真可怕”。这位无我无私的“傻”妻子,为自己的孩子和丈夫奉献了一切。

武钟谦去世一年后,在朋友的劝说下,先生与陈竹隐交往。陈竹隐是成都人,比他小6岁,是“五四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新女性。让她接受这样一个有五六个小孩的男人,“心里也有过矛盾和斗争”,但“像他这样一个专心做学问又很有才华的人,应该有个人帮助他”(陈竹隐《追忆朱自清》)。最终她还是说服了自己,放弃当艺术家的理想。恋爱期间,先生写了75封信给她,其中写道:“你像一颗水晶球,上面栖不住半星儿尘土。”“一见你眼睛,便清明起来。我更喜欢看你那晕红的双腮,黄昏时的霞彩似的。谢谢你给我的力量。”“你现在是唯一能够鼓励我的人!”先生欧游回国后,与陈竹隐在上海杏花楼酒家举行婚礼,文艺界知名人士叶圣陶、丰子恺等前往祝贺。婚后回扬州探望父母和子女,回到清华园,过了几年清苦而又温馨的日子。抗战全面爆发后,先生到了长沙临时大学,收到陈竹隐寄来的18大样书籍材料后,在日记里特别加了一句“尤应谢竹”,在衡山上吟出绝句“百折千回只忆君”。在西南联大,由于生活困难,先生安排陈竹隐带孩子们到物价相对便宜的成都娘家居住。西南联大8年,他仅回成都5次,多因女儿受重伤或孩子生病。先生去世后,陈竹隐作祭文说:“儿女天涯,散而难聚;甘苦患难,历久弥坚;秋风泱泱,秋思茫茫。”清华园照顾陈竹隐在图书馆工作,协助整理先生的书稿,出版《朱自清全集》。1990年陈竹隐去世,享年86岁。


1947年,朱自清、陈竹隐夫妇和子女在清华园宅前合影(左侧是友人)。


为父:《儿女》情深


朱自清与武钟谦生有6个孩子,与陈竹隐生有3个孩子。做了父亲,才懂得其中的艰辛。“我有九个孩子。叫我痛心的是死了第二个女儿!还有一个男孩不到一岁就死在扬州。其余亡妻生的四个孩子都曾在扬州老家住过多少年。”(《我是扬州人》)先生在《父母的责任》一文里说:“不应该将子女只看着自己的后嗣而教养他们,应该将他们看着社会的后一代而教养他们!”

为了生计,为了教学,为了心爱的文学事业,先生常把孩子们丢在扬州家中。每次回扬,总要带点糖果、玩具给孩子,租船到城外的瘦西湖、平山堂,泛舟登临。在身边的孩子免不了分心,常常显得不耐烦。1928年,先生在《儿女》一文中对5个孩子幼时的争吵、笑料、特点作了细致生动的描绘,或悲或喜地道出了他对妻儿的惭愧、怜爱与责任,透露出他从怕做父亲、讨厌做父亲,到喜欢做父亲、认真做父亲的心灵历程:“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悚然了。”“一个媳妇,跟着来了五个孩子;两个肩头上,加上这么重一副担子,真不知怎样走才好。”孩子们打闹哭鼻子是常有的事,先生沥陈自己如何用“老法子”以“残酷”的手段对待孩子:“不由自主地,我的沉重的手掌便到他们身上了。妻说我的手太辣了,真寒心呢!”“想着孩子们受过的体罚和叱责,始终不能辩解——像抚摩着旧创痕那样,我的心酸溜溜的。”“若照这样下去,孩子们也便危险了。近来我也渐渐觉着自己的责任。我想,第一该将孩子们团聚起来,其次便该给他们些力量。耐心料理他们,让他们渐渐知道怎样去做人才行。”“从此好好地做一回父亲,便自称心满意。”可以说,在那“变动不居的时代”,围绕儿女这根“藤”,先生实现自身的蜕变。《儿女》是在告诫天下所有“不成材的父亲”“从此好好地做一回父亲”。武钟谦回扬州后,先生“平生六男女,昼夜别情牵”(《忆诸儿》)。在扬州的孩子们经常穷构思之力给先生写信,他常带着欣慰与鼓励的语气回信说:“你们又进步了!”孩子们总会高兴一时。

1933年8月,陈竹隐生下第一个男孩,也在这一月份,先生托亲友把在扬州的长子朱迈先、长女朱采芷接到北京读高中、初中。“卢沟桥事变”后,朱迈先回到扬州中学读书后,担任中共扬州特委支部书记,和江上青等人组织“江都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开展抗日宣传活动。父子失散整八年,先生在《大公报》上登载启事,寻找朱迈先的下落,三个月后收到朱迈先来信感到“甚快意”,并催促他早点成婚。

《荷塘月色》里的那个“闰儿”是先生的二儿子朱闰生,高中肄业后想从事新闻工作,先生介绍到南京一个报馆谋职,并写信谆谆嘱咐处事为人之道:“多读各方面书籍以充实自己;别让工作征服了身体,要培养身体征服工作。”先生关照朱采芷和女婿专程到报馆看望闰生。分别时,朱采芷把戴在手腕上的手表摘下来送给弟弟。朱闰生回忆说,他患伤寒昏迷,小妹朱效武竟然相信古人“割股疗亲”之说,从手臂上生生剪下一块肉煮了汤给他喝。

“可爱”也好,“呆瓜”也罢,做一个仁慈的父亲,培养孩子们的“胸襟与眼光”,“便是极贤明的办法”,先生如是说。

2018年3月,笔者和先生的嫡孙朱小涛在南宁从先生大儿媳傅丽卿、大孙子手中接收捐赠给扬州朱自清故居的、先生在1948年5月得知添了大孙子时写的家信,以及陈竹隐送给傅丽卿的一块手表,顿时领悟到,什么是“儿女情长”!


2018年3月,笔者和朱自清的嫡孙朱小涛在南宁从先生大儿媳、大孙子手中接收先生得知添了大孙子于1948年5月写的家信。


为兄:《寄三弟叙永》的手足情

朱自清兄妹4人,他是长子,大弟物华、二弟国华和小妹玉华出生在扬州。四兄妹在瘦西湖畔度过了难忘的童年,又同赴云贵高原,经历了国破家亡的苦难岁月。

朱物华曾任北大、西南联大教授,上海交大教授、校长。家境穷困时,先生与父亲力争,朱物华终于能到上海交大就读。在清华时,先生买不起皮袍御寒,朱物华便购新皮袍一件赠之。西南联大期间,先生和朱物华分别在文、理学院教书。西南联大复员,他建议朱物华受上海交大之聘,兄弟分别,备极依恋。朱效武成家后,朱物华夫妇把他们接到上海居住生活。先生写信给闰儿:“伍儿到上海,想来扬州不好住了,唉!但是累着二嫂,我们写信要道谢。”

朱国华毕业于厦门大学法律系,1946年春 “法曹”叙永县时,先生从西南联大寄去长诗《寄三弟叙永》:“同生四兄弟,汝与我最亲。”深情回顾兄弟交往与感情,并告诫他:“去岁官叙永,法曹人所尊。宿愿一朝副,当思惠吾民。”西南联大期间,朱国华多次背着沉重的书袋,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走着泥泞小道,将先生从北京带出的教学用书送到他手上。先生深为感动。朱国华回忆:他曾入继同族朱姓家,但待他苛刻,先生极力反对,支持他摆脱过继关系,并出面收回入继凭据。朱玉华年幼由父母许配某氏,长大后听说此人品行不好,先生耐心说服父母,几次去信向对方表明意见,终于解除了婚约。先生还把玉华接到宁波教书的地方读书,后又送她到南京一女中读完中学。先生去世后,弟妹皆撰文深情怀念。

“兄弟既具,和乐且儒。”(先秦《常棣》){图五}


为“己”:《那里走》的无奈与奋争


在那动乱的年代,面对教学教研繁重任务和家庭沉重负担,先生心绪不宁,“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况且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活,也不忍丢下了走自己的路。”1928年2月,先生写成了长文《那里走》,对处于时局下的自己的思想性格作了认真严肃的剖析。家分几处,一人薪水几处花,只得拖着常犯的严重胃病,拼命工作、拼命写作,“著书都为稻粱谋”(清龚自珍)。北大毕业时,先生“硬了心肠将结婚时父亲给做的一件紫毛水獭领大氅(《背影》里的那件紫毛大衣)当了”,正好14元买了新版《韦伯斯特大字典》(《买书》)。他在日记里多次写道:“又借钱,愧甚!”“被风吹散了的,被雨滴啐了的,只剩下踯躅,只剩下彷徨”(《转眼》)。西南联大期间,为了养家糊口,先生将留在北京的部分书籍托付俞平伯变卖,并托付俞平伯分次将款寄到扬州老家。先生在日记里记载,先后卖掉留声机和唱片、网球拍、行军床、一片半窗帷布、橡皮管、墨盒、皮外衣、砚台和字帖。这些作为欣赏的、日常的奢侈品,也被生活的重担给剥夺了,卖得只剩几只空箱子了。朱物华送的皮袍纽扣都掉了,他便缀上不同色彩的布条系着;为御寒,竟穿着云南马夫穿的毡披风!挚友来往,终因阮囊羞涩,只能出“秀才人情”。

因为有爱在,先生“什么时候都了了玲玲地知道,记住,自己是怎样简单的一个人”(《论无话可说》)。“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论诚意》)。早在上大学期间,先生在《光明》诗中就说:“你要光明,你自己去造!”他在长诗《毁灭》中幡然醒悟:“从此我不再仰眼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步踏在泥土里,打上深深的脚印!”叶圣陶在《与佩弦》一文里描绘朱自清:“行步急遽,仿佛有无量的事务在前头…‘永远的旅人的颜色’。”在生命最后那些日子里,先生集成一副联语:“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压在玻璃板下,以自策励。

沈从文在《不毁灭的背影》一文中说:惟把其为人也,温美如玉,外润而内贞这几句作为佩弦先生身后的题词,或许比起别的称赞更恰当具体。一个作家的伟大之处,常人品性英雄气质更重要。先生人如其文,在做人方面比文章还重要;先生的人与文,必然活到许多人生命中,坚实永久。




【作者档案】

仲玉龙

仲玉龙,朱自清研究学者,一级调研员。曾任扬州市文物局党组书记,扬州市文广旅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发表研究朱自清文章《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今晚”到底是哪晚?》《抹不去的背影》《朱自清在扬州创作作品析》《只有“远方”才有“诗”——朱自清在哈尔滨》《朱自清先生在长沙临时大学的三个月》《朱自清先生的“号”》《朱自清先生笔下的亲情》等。

插图 扬州朱自清纪念馆提供









朱 自 清 小 荷 文 学 奖








东海县是闻名中外的世界水晶之都,在这里,诞生了一位文坛巨匠、中国著名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
毛泽东评价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体现出高贵的民族气节。
他的《背影》《绿》《荷塘月色》《春》《匆匆》等耳熟能详的名篇,语言清丽凝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在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感情,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2018年,为纪念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东海县人民政府、连云港市教育局、《儿童文学》杂志社、《江苏教育报》编辑部等联合发起成立朱自清小荷文学奖组委会,设立“朱自清小荷文学奖”,并举办首届“朱自清小荷文学(散文奖”评选。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1300多位小作者积极参与、踊跃投稿,评选出了大量优秀作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2020年,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自清文化,培育文学新秀,朱自清小荷文学奖组委会举办了第二届朱自清小荷文学奖评选。
评选活动启动以来,得到了国内广大教师和青少年学生的广泛、热情参与。共收到北京等20个省、市、自治区的大、中、小学生参评作品5179篇(首)。经专家评审,评出小荷红水晶奖(一等奖)20名、小荷黄水晶奖(二等奖)50名、小荷蓝水晶奖(三等奖)100名、小荷白水晶奖(优秀奖)300名。18个团体获得优秀组织奖。300多教师获得优秀辅导奖。获奖作品体裁广泛、内容丰富,其中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童话等,充分展示了孩子们独特的视角、细腻的情感和一定的文学素养。
自清文学浓浓情,小荷已露尖尖角。《第二届朱自清小荷文学奖获奖作品选》已顺利面世,旨在分享第二届朱自清小荷文学奖的活动成果,引导国内外更多的青少年文学爱好者参与到朱自清小荷文学奖活动中来,共同感受文学的魅力、努力实现文学梦想。
羽山风劲,温泉水滑。一代文化巨擘朱自清先生从东海走向了世界,给世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学宝藏和崇高的精神丰碑。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渐行渐远,但其智慧光芒和人格魅力却历久弥新、经久不衰。
朱自清小荷文学奖评选,将以崇敬朱自清风骨、传习朱自清作品为己任,继续引领广大青少年享受朱自清文化的熏陶与滋养。期待涌现出更多更好精品佳作,彰显少年气质、时代印迹。
2022第三届朱自清小荷文学奖再会!






欢 迎 参 与

敬请扫描下面ErWeiMa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