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浪迹江湖,22岁写出千古名作

发布于 2021-11-22 19:31 ,所属分类:散文阅读园地

生,学会“取悦自己” 中国身心灵微刊 心灵遇见 6月13日 《心灵遇养,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点击↓↓学习】以独特的形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月发似案件逐写作教学丨 年少不懂《背影》情,读懂已不再年少——向名家学写“背影” 诲人慧语 诲人慧语 10月31日 诲人慧语 · 写在前面 笔中含情写“背影” ◆◆ 师/谭嘉慧 ◆◆ 现在,请闭上眼睛—— 在你的记忆里搜寻,有没有一个背影一直萦绕在你的脑海里,无法忘怀?是奶奶蹒跚离去的佝偻背影?还是,母亲厨房劳作的忙碌背影?还是,父亲扛起重物的艰难背影?还是,毕业时挚友搭上回去家乡的火车,渐行渐远的背影?还是,孩子蹦蹦跳跳地跑去幼儿园的活泼背影?…… 抑或是,你的记忆里,没有背影。龙应台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们的记忆里搜寻不到一个背影,很有可能一直是被注视的那一个,我们在渐行渐远,送别时,我们强忍着眼中的泪水和心中的伤感踏上自己人生的征程,执拗地不回头。1 关于“背影”的写作,最著名的莫过于朱自清的《背影》,情真意切,令人动容。年少时不懂《背影》,读懂已不再年少。李广田在《最完整的人格》里评《背影》:“论行数不满五十行,论字数不过千五百言,它之所以能够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者,当然并不是凭藉了甚么宏伟的结构和华瞻的文字,而只是凭了它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这种表面上看起来简单朴素,而实际上却能发生极大的感动力的文章,最可以作为朱先生的代表作品,因为这样的作品,也正好代表了作者之为人。” 朱自清教会我们写背影要——“老实”“真情”“简单朴素”。2 张秀超《最后背影》,两千二百余字,篇幅短小,却具有历久弥新,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文章围绕父亲,写了四件事:硬撑着在田里干活、为了我上学送柴、把采草穗卖的钱以及私攒的钱给我。全文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语言平实简洁,却能传达出无限深情是文章语言又一特色。全篇文字平平实实,但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深切怀念之情,因而十分感人。话都是很平常的,没有什么特别,读者都有这种生活经验,因此也容易引起联想,由此发现人世间普遍平平常常而又最为珍贵的美好感情,给人以性情的陶冶,增进人们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不到一定的年龄,缺乏人生的历练,对长辈所作所为的理年少不懂李清照,读懂已是伤心人 佛心善念 8月8日 命运最残酷的地方就在于,把最好的东西一件件送给你,然后再无情的一件件拿走。01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100年,宋朝的夏天有点热。在城外的一栋大别墅中,一群文艺界的老男人在聚会。他们围坐在一起,粗重的喘息声宣示着气氛的紧张。在热烈的目光中一张白纸缓缓展开,露出了三个大字——《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所有人都愣住了,词还能这么写?尤其是“绿肥红瘦”这几个字,简直绝了!一个挺着啤酒肚的大叔搓了搓胖胖的小手,满脸苦笑着:“这样的词,我一辈子都写不出来。” 其他人也一脸茫然,颓废的坐到在椅子上,思考着人生。这首词的作者叫李清照,才17岁,就把一大波文艺前辈打翻在地。其实李清照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一点都不意外。很快就很快就会进口核苷酸分公标志性不怎么能形成不怎么吃不买川贝母,差别那么,你聪明, 车,民族才能,美厨娘,梦想着在,小菜鸟,明星在农村,明显支持你,想桌在,性能车没,招贤纳才,毛主席才能,无下箸处吗,只能出现,美女县长,明显农村,支持你们,乡村女婿,吗自行车那,民族才能明显,支持你,支持下你,明星在农村,毛主席才能,怎么才能,民族才能,明显支持你,支持你怎么,浓处,瞄准农村hzHjkshjsknx,明年初,明年初,在某些,浓处,明年初,免难在,浓处,明星在农村,明星在农村,小咩,美女主持,毛主席农村,毛主席农村, 招贤纳才,毛主席才能,在下面农村,在下面才能,那么差,女子项目,浓处,怎么才能在,梦想才能在,厦门南昌,这么些农村,明显支持你,毛主席农村,这么些年车主们,新农村,这么些农村,毛主席农村,徐志摩农村,心目中农村,明星在农村,明星在农村,明星在农村,明星在农村的共和党国会分现在才你,梦想着你聪明,现在你聪明,周星驰在宣传梦想着寸步难行,美厨娘,毛主席农村,在下面,在农村,瞄准农村,毛主席能操作项目,处女座, 自行车那,民族才能,这么些农村,在某些才能自学成才此次处处长此次此次明显,错别字寸步难行变成现在,摸出那包熊猫,怎么才能在,明年初,瞄准农村,美赞臣,怎么能从,瞄准农村,瞄准农村,瞄准农村,怎么能从,瞄准农村,怎么能从,怎么能从,怎么能创造,明年初,密支那,美厨娘,民族才能,瞄准农村,瞄准农村,瞄准农村,满足你怎么,处女座,某些女性怎么,vn,梦想着,徐志摩女,徐志摩,明星子女只能,vnz,美女,满脑子,没,没,怎么,满足女,满足女,满足女,满足女,怎么女子,美女,满足女,众美女怎么,女们那你那么,那么你们那么你们那么你们,你,秘密保护你,明白你们,不闹猛,不呢给,每半年,免难,免难,免难,美女美女美女美女美女美女美女可留;记录;可留;看;来看v奖励款车型看不了解新车滤镜联系;可留;可理解考虑将尽快;几年看了就看了就立刻就立刻就立刻就来,理解你快乐健康了解了看就立刻就立刻就立刻就看了就立刻就立刻就立刻就立刻就回家看了很久客户就看了回来就回家看了交换机考虑回家看了很了解客户老客户了尽快会立刻将会立刻将会离开后立刻回家考虑将会考虑交流空间;了;科技含量客户离开后立刻就很快乐就离开立刻就看了就立刻就立刻就立刻就立刻就花岗岩户籍国与国ijkyhkjhkjh客户可将会尽快很快就很快jgzhjxgzcxzKGcZKJCghZKJCgzKJCgZKJCGZKJCGZKJCGjkjGCkJHXJHlblJXlKCHKCHKJCHKJCHkkHCZKJcgzHGC赶紧看看很快很快很快就很快就很健康和空间和空间更快捷高科技给客户客户高科技和高科技很快就很快就很快就北保持每年费活动结束但是看到奥克兰受到了肯定就拉开拉克丝大家来看大家埃里克大家按时打算卢卡斯简单快乐角度看拉萨的健康拉萨的阿克苏决定了大家卡洛斯大家康拉德骄傲凯撒几点啦设计的拉开大家奥克兰是大家埃里克大家卡拉圣诞节案例肯定就开始了按揭贷款拉萨大家萨连科觉得萨克雷大家卡机德库拉大家卢卡斯角度来看撒娇的卡拉克丝大家来扩大交流刷卡机大陆开始就可怜的加快了大家奥斯卡了大家奥克兰的拉开大家拉开大家拉开建档立卡觉得拉开康拉德健康垃圾的绿卡角度看垃圾的卡拉绿卡建档立卡建档立卡觉得卡拉建档立卡埃里克大家看垃圾放得开垃圾疯狂垃圾分类绿卡九分裤垃圾疯狂垃圾风口浪尖埃里克卡拉胶弗兰卡肌肤卡拉胶疯狂辣椒粉卡拉卡拉胶疯狂垃圾分类卡机弗兰卡肌肤绿卡拉开九分裤垃圾疯狂垃圾风口浪尖奥克兰垃圾分类卡积分绿卡九分裤垃圾疯狂垃圾奥克兰附近卡拉胶疯狂垃圾分类卡积分卡看垃圾分类卡机风口浪尖阿弗莱克骄傲了奥克兰附近开垃圾分类卡积分卡拉胶疯狂奥克兰九分裤垃圾分类卡积分绿卡就发了垃圾疯狂垃圾分类卡积分绿卡解放路卡机拉法基绿卡就发了卡积分绿卡就发了卡就拉法基绿卡就发了卡积分绿卡解放路卡机卡拉飞机库拉风金坷垃房间了卡积分卡拉奥利弗家里咖啡机绿卡就发了卡就发了看拉风健康辣椒粉卡拉交流空间发开了房间拉法基卡拉记分卡立即放开拉法基埃里克奥利弗记录卡九分裤垃圾分类卡积分绿卡安乐街弗兰卡减肥了卡积分拉开房间里咖啡零距离看就立刻就快乐健康了解了考虑将拉法基绿卡肌肤拉开附近案例客服将拉开生理结构两款手机给老师根据老师给家里双料冠军老师就跟老师看见过了司空见惯生理结构路上看见过了深刻感觉来说更加双料冠军立刻就说过了考试结果来看世界零售价格绿色科技管理数据管理时间管理零售价格零售价格绿色科技管理时间管理双料冠军实力机构看来是经过考虑时间过零售价格绿色科技管理上交流时间管理上范化广泛黑寡妇化股份过户费挂号费黑寡妇黑寡妇黑寡妇更好佛法济公活佛挂号费黑寡妇黑寡妇该罚的的双方当事人特tyre一条日推哟i以哦也剖i剖i哦也亿urtyetrtwer 同样如一日同一日一日壃uyiut的烘干机烘干苦尽甘来好看吗那边vbnvxcvx程序测试相关附件很丰富接口和改革和地方生的文件和神经病学计算机和地级市及恢复和无数还记得是否会和杀菌和圣诞节按实际放寒暑假的户外护肤和建设局下班就恢复结合实际家和健身房就撒娇背景下长时间粉红色就像你这么说就回房间杀菌和骄傲和武汉分手机话费交换机和福建省北京市房就说句话杀菌和送积分换届时将会服务法师事实上事实上事实上发反反复复飞放不下就带回家圣诞节我还记得和交话费接电话就是不行只能说哈酒圣诞节后视镜爱护动物和东方红届时将会找机会撒啊啊啊啊啊撒的发大幅度发大幅度发大幅度发大幅度发大幅度发基本圣诞节氨甲环酸加胡椒粉和骄傲善举和积分卡技术放假时间繁花似锦胡椒粉和说句话家具和书法和圣诞节按实际放寒暑假的户外护肤和建设局下班就恢复结合实际家和健身房就撒娇背景下长时间粉红色就像你这么说就回房间杀菌和骄傲和武汉分手机话费交换机和福建省北京市房就说句话杀菌和送积分换届时将会服务法师事实上事实上事实上发反反复复飞放不下就带回家圣诞节我还记得和交话费接电话就是不行只能说哈酒圣诞节后视镜爱护动物和东方红届时将会找机会撒啊啊啊啊啊撒的发大幅度发大幅度发大幅度发大幅度发大幅度发基本圣诞节氨甲环酸加胡椒粉和骄傲善举和积分卡技术放假时间繁花似锦胡椒粉和说句话家具和书法家哈酒和书法家和世界观和武汉分规划师就回房间爱本身就这句话是减肥哈交封不杀房交会上就等哈就很少见回复骄傲和聚合物回复哈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灌灌灌灌灌灌灌灌灌灌灌和圣诞节按实际放寒暑假的户外护肤和建设局下班就恢复结合实际家和健身房就撒娇背景下长时间粉红色就像你这么说就回房间杀菌和骄傲和武汉分手机话费交换机和福建省北京市房就说句话杀菌和送积分换届时将会服务法师事实上事实上事实上发反反复复飞放不下就带回家圣诞节我还记得和交话费接电话就是不行只能说哈酒圣诞节后视镜爱护动物和东方红届时将会找机会撒啊啊啊啊啊撒的发大幅度发大幅度发大幅度发大幅度发大幅度发基本圣诞节氨甲环酸加胡椒粉和骄傲善举和积分卡技术放假时间繁花似锦胡椒粉和说句话家具和书法家哈酒和书法家和世界观和武汉分规划师就回房间爱本身就这句话是减肥哈交封不杀房交会上就等哈就很少见回复骄傲和聚合物回复哈反反复复反反 她的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她的母亲王阿姨,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这样的书香门第,培养出来的女孩子怎么会差?其他孩子在玩泥巴过家家时,她在读书弹琴;同班同学遇到难题无处请教时,她出门左拐就是状元郎外公的家。就连交往的朋友也是腹有诗书的同辈,绝不会是胸无点墨的街道大妈。即便她的名字也很有特色,出自王维的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合二为一,就是“清照。” 良好的家教和卓绝的基因,造就了惊艳绝伦的天才少女。就在写出《如梦令》的两年前,李清照就已经崭露头角。那时她15岁,父亲李格非拿着朋友张耒写的《读中兴颂碑》:“闺女,给你看看什么叫诗,好好学着点。” 李清照拿起来一看,觉得不太对劲:“如果不是唐玄宗荒唐误国,何用郭子仪中兴唐朝?为什么不追根溯源,寻找原因呢?” 她提笔就对张叔叔的大作进行深刻批判: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不知负国有奸雄,单说成功尊国老。谁令妃子天上来,虢秦韩国皆天才。花桑羯鼓玉方响,春风不敢生尘埃。...... 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专,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最后两句的意思是:你们不能只看到唐朝的中兴,而不管宋朝的奢靡啊。一手“借古讽今”的绝活,深得韩愈、苏轼的真传。这样一个有才有颜有身价的美少女,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暗恋对象。02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生活在宋朝的妹子,没有选择追求者的机会,父母会帮她们办理好一切。李清照的父母给她选定的丈夫,叫赵明诚。他是李格非的学生,父亲赵挺之位居吏部侍郎的高位,可谓门当户对。对这位父母口中的青年才俊,李清照很好奇,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就会想象未来夫君的模样。没过多久,赵挺之就带着赵明诚来提亲了。“好机会,我倒要看看你长的什么模样。”她在院子里的秋千上晃啊晃,心中揣揣不安。吱呀一声,大门开了,一个目若朗星的小鲜肉迎面走来,李清照瞬间有种不一样的感觉:“遭了,是心动的感觉。” 捂着发烫的脸颊,她跳下秋千就往屋子里跑。可她的脚步还是慢了下来,好奇、憧憬、慌张........... 初次悸动的少女心推着她走向院里的青梅树,鼻子闻着青梅的香味,眼睛却不住瞟着走过的赵明诚。后来李清照回忆起这一刻时,依然是满满的春心荡漾,就像那首《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最好的婚姻就是,你来了,恰好,我也在等你。03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18岁的李清照和21岁的赵明诚,结婚了。从前是两个人各自浪,现在是两个人一起浪。先不考虑生娃的事,浪够了再说,事实上,他们一辈子都没有生孩子。闲来无事的时候,麻将走一圈。那时候的麻将叫打马,李清照特别喜好这种智力运动。有多喜欢呢?经过日积月累的刷经验,她的赌技也磨练的炉火纯青。在晚年的时候总结经验,写了一部《打马图经》,其中有这么一句话:“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已。” 凡是赌博类的游戏,李清照都照玩不误,但基本没怎么输过。估计生活在现在,她能横扫澳门和拉斯维加斯,老板都要哭晕在厕所里。月上枝头的时候,美酒来一波。在历史上以喝酒成大咖的男人不少,曹植“乐饮过三爵,绶带倾庶羞”,李白“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但女人以喝酒留名青史的,李清照是独一份。开心的时候,喝;忧愁的时候,喝;赏月的时候,喝;聚会的时候,还是喝。以至于留下的诗词中,有一半都与酒有关。在她的内心里,喝酒赌博从来不是男人的专利,女人玩起来一样溜的飞起,谁说女子不如男?娶了这么一位姑奶奶回家,hold不住啊hold不住。赵明诚感觉压力山大。当时他在外地游学,收到妻子寄来的一封信: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在默默心疼了妻子三秒钟后,他转身关门。这首词太好了,为了挽回自己的家庭地位,他决定写一首更好的。就这么在家闷头写了3天,写出50首《醉花阴》。赵明诚把自己的词和李清照的信混在一起,请朋友陆德夫帮忙看看,结果陆德夫郑重其事的告诉他:“不是我说,其他的都是垃圾,只有三句不错。”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哎,他回家后给李清照回信:“蓝瘦香菇,宝宝求安慰。” 恩,心疼赵明诚三秒钟,比不过才女不丢人嘛。在朝廷党争的打击下,李格非早已被罢官,1107年,赵挺之也撒手而亡。诺大的开封城,再也没有赵李两家的踏脚之地,于是李清照跟随赵明诚回到青州老家。在“归来堂”中,他们度过了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连李清照都“甘老是乡矣。”每天吃过饭后,他们就坐在归来堂烹茶消食。恰好李清照记忆力特别强,凡是读过的书都能过目不忘,于是在烹茶的间隙,她就会说“某事在某书、某卷”,甚至在第几页、第几行都说的一清二楚。然后就让赵明诚猜,“对还是不对,猜对先喝茶哦?” 李清照如弯钩般的笑眼充满狡黠,让赵明诚如痴如醉。可显然他的智商不在线,每天轮到他喝茶的时候,基本都没什么滋味了。看着丈夫窘迫的模样,李清照忍不住的捧腹哈哈大笑,以至于茶杯都翻倒在地。这时赵明诚就会温柔的看着她,呆呆的摸摸后脑勺,憨憨的一笑。“在最好的年纪遇到最好的你,是我的幸运。” “知道你很疼我,所以我才会在你身边肆无忌惮。” 04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1127年,金兵来,开封破,靖康耻。如果人生分为四季的话,44岁的李清照直接从艳阳春天来到数九寒冬。宋徽宗父子和3000多名嫔妃、官员,被当作猪狗一般押往五国城,太平百年的中原大地,再次起狼烟。那些平时指点江山的士大夫们,如今纷纷丑态毕露。束手无策举手投降的,有之;不顾家国东奔西跑的,有之;为求活命典妻卖子的,有之。从小以“女中巾帼”自诩的李清照,骄傲了半辈子、清高了半辈子,看着那些大宋朝男人们的丑态,才真正理解了花蕊夫人的那句诗:“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 更让她绝望的,是丈夫赵明诚的软弱。当金兵南下后,赵明诚被任命为江宁知府,统筹这座虎踞龙蟠的战略要地,可谓重用。可当李清照带着15车文物古籍南下后,看到的却是赵明诚在叛乱中弃城而逃。男子汉大丈夫,李清照宁愿他战死沙场,也不愿他苟且偷生。上至朝廷,下至官员,都浑浑噩噩的活在一片混沌中,同样是从江南起家,西楚霸王却能直捣咸阳纵横八荒,如此霸气的男人,才是李清照心中的英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写下《夏日绝句》后,李清照就想明白了。当初的爱慕,都是真的。现在的不齿,也是真的。从此以后,祝你岁月无波澜,敬我余生不悲欢。矛盾吗?一点都不矛盾,反而很真实。从来都没有一如既往的爱与恨,只有世事变迁的抉择。年轻时爱慕如是,流离时憎恨如是,孤苦时怀念亦如是。05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1129年8月18日,赵明诚病逝于建康。他什么都没有留下,钱财、房产、子女统统没有,只有15车文物陪伴着李清照,最后留下的话还是上次告别时的叮嘱:遇到危险先扔杂物,再扔衣被、书画、古器,至于那些祭祀礼器,你要与他共存亡,千万别忘啦。” 言犹在耳,人却没了。这些古董文物,是他们半生的寄托。在开封时,他们就把有限的钱财投入到无限的收购中。赵明诚甚至经常去典当铺,冬天当夏衣,夏天当冬衣,手里有俩钱就去大相国寺淘宝。在青州时,他们一路游山玩水一路买买买,以至于家里堆满了各种古董文物。中原大乱后,李清照带来的其实只是一部分,剩下的不是被烧毁,就是丢失。可在乱世中,一个女人带着15车文物到处逃难,想想都知道有多艰难。就这么一路跑一路丢,南昌、台州、越州、苏州、杭州,金兵、官军、盗匪、邻居......... 文物越来越少,李清照活的越来越艰难。1132年,实在不知所措的时候,她只能嫁给张汝舟,选择一个不是那么坚实的肩膀,也好过孤苦无依的漂泊。直到人生过半,李清照才明白:任你风华绝代,任你惊才绝艳,世间最难越过的,其实是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蹉跎,真的可以消磨一个人的所有趣味。都说壮志难酬,其实“活着”本身已经很艰难。这一次李清照看走眼了,张汝舟不是好人。他只不过是觊觎那些为数不多的文物,和李清照可能会有的钱财。当他结婚后才发现,李清照不让他碰文物,身上也没钱。那么能娶到李清照,总是值得吹嘘半辈子的事了吧?可从她的眼神中就可以发现:“她根本不爱张汝舟。” 不过是世道不太平,一个孤苦无依的女人需要依靠,才让他捡漏。狭隘的自尊心,让张汝舟经常对李清照实施家暴。曾经被苏轼、王拱辰、赵明诚捧在手心里的宝贝,在张汝舟眼里却一文不值。李清照本是骄傲至极的人,何曾受过这种委屈:“离婚。” 在那个年代,不论是什么原因,只要女人提出离婚都要坐牢两年。坐牢就坐牢,如果在困顿中连内心的骄傲都磨灭了,那就永远走不出泥潭。人呐,还是适当的需要一些“假清高。” 恰好,张汝舟还有一些劣迹。朝廷有规定:如果考不上科举,达到一定的考试次数,就能做个小官。张汝舟的官,就是谎报科举次数换来的。在起诉离婚的时候,李清照把张汝舟也告发了。拼着鱼死网破,张汝舟被撤职,李清照也入狱。好在李清照的人际关系不错,经过亲朋好友们上下打点,关了9天就被释放。晚年的李清照,孤苦无依的过了24年。有多苦?看她写的《声声慢》就知道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的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凄风苦雨的黄昏后,只有一个孤独的女人在喝着苦酒,天色逐渐黑了,屋子里只有一盏豆大的油灯,无声的诉说着夜的寂寞和人生无常。命运最残酷的地方就在于,把最好的东西一件件送给你,然后再无情的一件件拿走。国破、家亡,为她遮风挡雨的大伞一个又一个离开她,只剩下李清照在荒凉的人世间苦熬。06 江山留与后人愁。晚年的凄惨岁月折磨着李清照,却也成全着她。1117年,赵明诚已经大体完成《金石录》的编纂,李清照“亦笔削其间。” 在江南定居后,孤苦无依的李清照又思念起亡夫赵明诚,遂决定完成《金石录》的最后编纂工作。在十几年间,她带着字帖、礼器奔走在江河山川之间,不厌其烦的登门拜访老先生们,请他们鉴定文物的真伪和种种疑问。1143年,李清照终于将《金石录》校阅完成,进献朝廷。这本书一出,立刻震惊南宋朝野,被誉为“历代金石研究之集大成者”,成为研究中国金石的必读之作。最让李清照不同寻常的,是她让男人无地自容。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朝廷一力退避,不敢有半分收复之意,宋高宗也被金兵的“搜山检海捉赵构”吓破了胆。不甘于国破家亡而奋起抗争的,唯有岳飞、韩世忠、赵鼎等寥寥数人。还有,李清照。1133年,朝廷派韩肖胄和胡松年出使金国。在他们出发的那一天,李清照穿戴整齐来到城门前,为二人送行。举起酒杯,她作了一首《上枢密韩肖胄》:三年夏六月,天子视朝久。凝旒望南云,垂衣思北狩。如闻帝若日,岳牧与群后。贤宁无半千,运已遇阳九。...... 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汗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抷土。以一介女子之身,吐壮怀激烈之言,当真让天下男子汗颜。李清照凭什么和岳飞、辛弃疾、陆游站在同一个舞台上?当然不是前半生写的春花秋月婉约词,而是这份巾帼不让须眉的志气。才华需要勤学,美貌要靠父母,唯有不甘屈服的志气,是来自于自己。中国历史上的佳人中,李清照的命运是最曲折的。生于书香长于富贵,虽然没有子女,却有温文尔雅的丈夫。人到中年从云端一朝跌至泥潭,丈夫的懦弱在时代的碾压下,显得那么扎眼,“赌书泼茶”沦为一地鸡毛。本该静看云卷云舒的晚年,又在颠沛流离中为编书和国事操碎了心。其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当负重前行的人都离去时,有的人选择认命,有的人选择扛起包袱继续前行。李清照不是什么爱国诗人、婉约词人、伤心人,她只不过是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做了最好的自己,即便手中握着一把烂牌,也要打出最优雅的姿态。如此而已。往期精彩内容分享 家有三处风水,养好就是富贵 梦见这6种情况,是发财的前兆,生活富足,财源滚滚 心情不好时,看看这头驴 扫一扫 该gongzhong号 佛心善念 yfj1563心中有佛即佛心,心有善念即佛念。商务合作QQ:840437238 欢迎合作!月发文数 暂无 平均阅读数 暂无 下载账号数据 采集文章采集样式搜gongzhong号查看封面生成长图近似文章解是远远不够的。情由衷发,同频率才能同感受,夜深时再读《最后的背影》,不由得潸然泪下!张秀超教会我们写背影要——“平实简洁”“深情”“引人联想”。3 他们都告诉了我们一个方法——白描。白描勾勒是常用的一种人物描写手法,它重在以形传神,不重形似而求神似。使用这种手法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特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用少量的词句点染,寥寥数笔就勾勒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鲁迅先生曾把这种手法概括为“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使用白描刻画人物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白描写意是考场作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法之一,其特点为抓住描写对象的精髓,粗线勾勒,可着色彩但不刻意,单纯明快,无造作之态,有自然之美,以达到一种“眉不画而翠,唇不点而红”的艺术境界。二、不求细致,只求传神。要集中笔墨,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朴素、单纯的描写,突出描写人物的特征和情态。用几句话,几个动作,就能画龙点睛地揭示出人物的精神世界,收到以少胜多、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深夜整理班上孩子的习作,细细品读,恍若时光静止,笔中含情,眼中有泪。愿淳朴的文字,也能给诸君以温暖,以回忆,以泪光,以团圆。——2019.10.31 背影 学生作品 真情 / 质朴 / 动人 / 深切 LESS IS MORE,SIMPLER IS BETTER THAN MORE 王新嵛 他身着一件淡蓝色的棉袄,在雪地里一步深,一步浅的孤独地行走着。正值小寒时节,雪如棉絮般随风飞舞。那道身影仍顶着雪的吃力地挪移。岁月在那道身影上刻下了太多而又难以磨灭的痕迹:原本雄宏如山的背脊已然瘦骨嶙峋。那件淡蓝色棉袄似一张无际的网,罩住了昔日的辉煌,留下无助的彷徨。曾健壮如柱的双腿,已似两根风烛残年的枯木,吃力地撑起整个身躯,时不时的哆嗦,令人不免担忧这两根木柴还能撑多久。望到这,我不禁籁籁泪下。为了我,为了整个家,他才变成如此啊!他顿了顿,我慌忙擦干眼泪。他缓缓转过身来,注意到我不移的目光,他伸出了手对我摆了摆。如破烂的木秋千在来回摆动,甚至能听到咯吱声。我也伸出了手,摆了摆。“你走吧”我朝他喊。“嗯”。虽然未听清楚他的话,但我也明白他想说什么。他又慢慢地转过头去,似年久失修的机器般。他步履蹒跚地腾移着,一会儿还屈下双膝 ,双手合于膝前弓下腰哈口气歇息一下。泪水如决堤洪水般的从我眼里奔出。我就这么看着他,直到他化为一个点,融入了小寒夜的风雪中。丁雨萱 “哎,你先走吧。”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摇着头轻叹一声,缓缓吐纳的沙哑喉咙似生了锈的时钟。他转过身,尽力地驮起一袋书,如正吃食的鹅,笨重而迟缓,他只好弯下腰来,头向下垂着,又低了一点。他用手撑着袋子,青筋在龟裂的皮肤上爆起,而衬着那袋子更是苍白无力,沐着晚霞的血红,泛着刺眼的光,我不忍再去看,可他仍是坚持着,拖着本就不好的腰,一拐一抽地向前蹒跚,走成了一幅疼痛扭曲的画。画中只有大片泼洒的猩红,和单调孤独的留白。他的影子越划越长,像一道爪痕,割裂了大地。他终是停住了脚步,迈出后又迟疑地回看,我掩住面,忍不住地抽泣。他重新抓了抓肩上的包,一直向前走着,不再回头,惊起飞行的群鸦。那个白点越来越小,埋入了层层血红色,被夕阳的余辉隐去。张宇泽 沉默,落在了他的背上。这件天蓝色的衣服失去了它原有的英气,原本抬头就可以看到的天空的颜色,这儿也有。但现在取而代之的是融在上面的灰黑斑点和不再会去仰头向往天空的他。衣服,也只能陪着落魄随风而动,拼死地黏在他的身上,哪也不想去。两只短袖口下是大地的颜色,也是他手臂的颜色,他的手肘处早已留下七零八落的、树皮般的痕迹,骨头的轮廓清晰可见,他的背脊用贫瘠来形容最为恰当,只有格外突出的脊椎苦苦支撑,因他好久没有直起来过了,就像一轮新月,以奇怪的身形,微弱的光照亮了那个家。影子有气无力的被光摁在地上,就连刚落下的叶子也不愿在他影下多待几秒。天,始终是向往的那个天,而看天的人已经不看了,而天,也不会再看他了,因为属于他的闪耀已经跟着他的背一起,越来越低。1.jpg 蒋飞宇 那注视的目光,似是悠久的永恒,穿透了我的胸膛。“去吧,莫叫老师等久了。”说罢,她提着菜篮往回走,瑟瑟冷风吹动着她的衣角。却又顷刻将她笼罩。漫天青丝于风中涌动,却仍抵不住那尖锐的风的呼啸。“记得穿好衣服。”她驻足,清脆的声音却早已在年轮回环中沙哑。这还是我的外婆吗?她继续往前走,一步一个脚印,却都在时间的打压下越陷越深。灼日映照天空,却为何不温暖她?那单薄的黑衣在凄凉的风中早已变形,如同一层薄纱,草草地披在她的肩上。抬脚,伸脚,如此简单的动作,对她又是如此的艰难。她唯有依靠着墙壁,一步一步,缓缓向远方走去,就似一张糖纸,在时间的打磨下,显得那么瘦弱,衰老,看着她黑色的背影化作一个点,掺杂在人群中,直至消失,我的泪水倾泻而出。黄佳誉 天上阴云层层涌起,卷起了细密的水花,一颗颗地掉落下来。她曲起手,撑着一把伞骨变形的红伞,背上摞着一个笨重的黑包,使她不得不弓着背,肥胖的身躯吃力地向前倾倒,缓慢地向前迈步,膝盖也略微颤抖,每走一步都要定定地在原地立住,仿佛腿上坠了一块千斤重的铁。雨越下越大,拳头般砸在她的红伞上,使得她伞下的手不停用力,枯枝似的皱皮绷紧了,却并不显得光滑,反而像面目可憎的毒蛇一般盘踞在这片不毛之地。它们害怕被水打落,止不住颤抖起来,却加剧了她的困难——破旧的伞不足以抗击风雨,雨水顺着伞边打湿了她的翠绿花衣,使她像一只狼狈的绿毛鸭,被雨水打得不堪一击。就连她的影子也被沾湿了,粘在地上似是要阻止她。只可惜微弱的影和暴烈的雨都无法阻挡,她一步步迈向前,融入了旷野的沉寂。李俊昕 天色还是雾蒙蒙的,像被浸泼在浑浊的冷水中,阴沉、压抑而又刺骨。爷爷系起他那已脏如灰布的蓝头巾,围上干扁的灰白围巾,套上他最喜爱的黑布大衣,系紧裤腿的灰色裤脚,踩入毫无光泽的农靴,用力背起蓝白条纹的帆布大袋,挪到老黄牛跟头,捡起地上散落的缰绳,一圈又一圈缠在手上,向远处尽头的草场走去。月光若有若无的洒向大地,隐约照映着一人一牛的背影,佝偻的爷爷与老黄牛的影子躺在地上,像一块被他人在地上踩过无数的黑布,布满褶皱与伤痕。寒风吹过爷爷的身旁,大衣好似脱离了束缚,在身后摇曳,瘦弱的身躯费力地支撑着身上的重量,一路上,左摇右摆,最后化为两个黑点,看不太清了。直到天空泛起鱼肚白,爷爷与黄牛被远方的迷雾包裹,出现在了路的尽头。不知怎的,我心中突然酸酸的,很不是滋味…… 2.jpg 喻嘉玮 他把伞和书郑重其事地放入我的手中,说:“好了,孩子,好好读书,我先回去了。” 他缓缓地转过身子,仿佛根本不在意这些如银丝般的雨点打在他本就单薄的身子上,那骨节分明而又如同干涸得裂开的土地一般的手朝我挥了挥。不,倒不如说是被风吹得摆了摆,身上棕色的夹克犹如围绕在寄居蟹身边的大贝壳一般,紧紧地贴在身子上。他走了几步,又停了下来,仿佛在踌躇什么,左手轻轻地从满头白发上拂去,右手轻轻地捶了捶那如去骨鳝鱼般的背,又坚定而又缓慢地向前迈出了脚。他就一个人在这大街上走着,与两旁的花草显得格格不入,唯一那沾满过泥土的双手证明他也是大自然的一员。他继续一瘸一拐地往前走着,重一脚,轻一脚,重一脚,轻一脚……走着走着,人逐渐变成了一个小黑点,然后犹如昙花一现一般融入了一片白茫茫中。我掩住脸,尽量不让泪水夺眶而出,但肩膀还是不停抽搐抖动着。姜同伟 家中的肩膀为我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又该走了。我也是与母亲一道,送父亲一程。车停在机场门口,他就下车了。他打开车门,顺手带起衣服,到车后打开后备箱,提起行李,将后备箱摁好。车门里处是两个世界,两个不可逾越的世界。这次不知道又要离开多久。他回头,向我们挥了挥手。他的手没有什么惊人的,不过是岁月留给他的龟裂的皮肤,和许多老茧。他道了一声再见,就转身离去。我无法挽留住,就用目光送行。他身上依然是熟悉的深蓝色衬衫。提着几年前的蓝色行李包,他就慢慢远去。他就像蓝色的麦秸,那么瘦小又时常拱着背,他头上没有累累的麦穗,却像麦子低头弯背。随着他慢慢远去,很快成为一个小蓝点。眼前一辆车子呼啸而过,就连最后的蓝点也被嘈杂的人群淹没。曹轩饴 他转身,白衣黑裤的他立刻便与这苍茫的雪山融为一体了,唯独那根拐杖格外刺眼。从山顶吹向山腰的风拉扯着他,寒风如一条发怒的龙在他单薄的衣服里冲撞。他举着拐杖,用他那龟裂黝黑的手,使出全身上下的力气将那根用火烤焦的黑拐杖一头栽进雪堆,即便这样,那全身的力气一经这凶残的风厮打就变得微乎其微了,他的背影如荒丘,似乎会被这大雪一点一点覆盖,再没了踪迹,被风呼啸着的他如同被燃烧后只剩下灰烬。比雪轻薄,还比雪孤寂,无人问津,唯我驻足目送,目送这雪在寒风中飘零肆意,想停下却又无处落脚,他的身躯如远方的苇杆,被狂风吹低了腰却不愿低头,执着地撑着那透支的身体,一步一个拐杖,一个拐杖一个脚印,渐行渐远。慢慢的,他如一根废弃的枯柴在暴雪中逆风蹒跚,唯一的重心都依靠在那根弱不经风的拐杖上,唯一的方向是雪的尽头。3.jpg 李睿成 风,微微吹皱了水面,荡起了一圈圈年轮的波纹,风,悄悄拂过树梢,弹尽一曲曲无调的沧桑,我们终究还是如电影放完散场一般告别了—— 没有雨的陪伴,只有你无限拉长的影子和你习惯穿着的黑夹克,陪你寂寞一路。我总说不喜欢你蓝色帽子上斑驳岁月的划痕,可它却又那么蓝,有点像我们曾经的天,你淡淡地挥了挥手,却又不发一语,只有黯淡无神的目光,向我诉说着无尽回忆,你还是转过头去,沿着北斗星为你指的方向,踏上了风沙漫天的路。黑夹克被风吹得有些皱了,你仿佛只身披一张旧报纸,单薄的身躯似落叶一般,摇摇摆摆,你不时扶扶你那视如珍宝的帽子,用手拍拍风沙在你衣服下留下的迹记,理一理前额被风吹乱的头发,你瘦成了一条线,皮肤留下了太阳底下劳作的颜色,帽子遮不住的银丝,在风的哀歌下,紧紧地帖着你的脑袋,跟随了你一生的它,也不舍得就这样离开吧?你越行越远,逐渐小成了一个黑点,我落寞地眺望着,看着你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风,又一次唱响离别的惆怅,不过这次为它伴奏的是我的泪水落在工地上的声音。沈乐 天空依旧是阴沉的,光线也是暗淡的,风夹着叶在天地间飞舞着,空气中充斥着湿润的味道。我和他的相处,差不多都是在这样不好的天气。他推着黑色的、锈迹斑斑的老自行车,和一张充满是皱纹的脸出现在我面前,招呼我上车,然后似轻松地向后一蹬,车便摇摇晃晃的前行了。这时我看他:一头灰白的头发挂着汗水,那件大红的衬衫紧贴着他的背,腰上挂着墨绿色的旧跨包,穿着黑皮鞋的脚奋力的向前蹬着,弯曲背微微往前倾,我感慨我的父亲也50多岁了。雨就这样细细的洒落在空中,却又忽地砸下来。到上坡的时候,他的身子更是往前倾了,背似乎更弯了,脚也更使劲地向前蹬,那件红衬衫更是湿透了一大片,黏着后背更紧了,手不时擦着脸上的汗水或雨水。雨不停的下着,落在他身上,更是砸在我心底,我的眼湿润了。到了目的地,他嘱咐我两句,很快骑行了。我的眼泪便流出来了,我目送着他,一个低着头,弯着腰,身着大红衫脚蹬自行车的背影慢慢的移动着,最后成了融进雨景的一个小红点。欧阳嘉劲 她叮嘱我道:“天冷了,多穿点衣服。记得照顾好自己。” 母亲的每一句话似乎都像是上了膛的子弹一样,扣动着我的心弦。话音刚落,我便走进校门,而母亲背着一个橘红色小包,慢慢地朝原路返回。我们逆向而行,渐行渐远。我转头一看,身穿棕色大衣的母亲在人群中走着,原本身躯高大的她在这时也显得格外渺小。天空渐渐泛红,夕阳打在了母亲的身上,使她变得格外的耀眼,而她的橘红色小包似乎也跟天空融为了一体。她继续往前走,但终挡不住对我的关心,踟蹰又踟蹰,回首又回首。是啊!谁又没有发现她近些年来为了家庭而变得苍老的颜容呢?她的背也似乎不再挺拔,越来越弯曲了,即使生活的重担压在了她的身上,但她依然负重前行,艰难地迈出下一步。她的背影也正如她的嘱咐,语重心长。母亲继续走着,渐渐地变成了一个黑点,随后便消失在了地平线上。但是我忘不了,忘不了她那身穿着棕色大衣的背影。6.jpg 杨欣怡 “你好好学习,我走了。” “嗯。” 即使感受到了那道灼人的目光,我仍没有转头,直到进门时余光捕到了那条孤独、漆黑的影子,我忽地转过头,那是被夕阳拉长的孤影。他的步子不再似从前那么铿锵有力,走起路也再也做不到快得如一阵风。他的脊背仍是如树干般的挺拔,但刺眼的,如秋草一般的白发,手上那再也藏不住的皱纹,都如树的年轮在像我诉说着这树的沧桑和一生的故事。耳边传来树叶落下的声音,入秋了。秋日的夕阳是绚丽的,树叶的苦黄,草的萧条都融尽了秋日夕阳的金黄,天边的云彩也染上了这秋日的金黄,就连蓝天也散上了一层灿烂的颜料,正是这夕阳,给了人难以忘怀的秋,而我的爷爷微微低下头,抬起手,迈着年迈的脚步一步步向那夕阳走去,如一只孤独的鸿雁融入那无尽的金黄,我望着那由一条黑影变成一个黑点,最后变为一抹金黄的背影,不禁泪目了。佘恩泽 他有些花白的头低了又低,双肩微微耸着,一把担子就那样嚣张放肆的横跨在他那被岁月磨砺了无数次的肩头,他那像泥土般粗糙又宽厚的手掌紧紧地握住担子,生怕它从肩头滑落。而担子却仿佛在嘲笑他的单薄无力,叫嚣着颤抖的更加剧烈。他的步伐微微不稳,踏在石子路上弄得石子发出一声声细碎的惊呼。夏日的朝阳起得格外早,淡金色的阳光穿过层层云彩,破碎地撒到石子路上,微凉的清风轻轻拉扯了他的衣角。胡蓝色的衬衫洗得发白,衣角处还有两三个不慎刮破的小洞,松松垮垮的罩在他的身上。一条有些肥大的半截裤,裤脚处还悬着几根毛线,土黄色的麦秆一般的腿前后交替着,彼此分担着肩上的负担。看着这汪蓝色的湖水慢慢凝聚成水珠在石子路上的尽头蒸发,我的心头一紧,鼻子微微发酸,从喉咙中艰难唤出:“爷爷……” 彭文子婧 漆黑的夜沉郁地压下高起的楼,如同黑色的钟罩,将藏匿在天空的繁星与人间隔绝开来,不留一丝余晖。街市的喧闹、鸟儿的鸣声也都随着最后窜入这条巷子,从鸣笛声中销声匿迹。晚风忽起忽落,马路被缠上了杂乱绿植的路灯忽闪忽明。一道影子从旁支的石子小路里拐出来,缓缓地前进着,微弱的光终于打在那个人的身上,我向前细看,却差点被震惊。那是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她的四肢宛如被暴风雨冲刷过后的枯败树枝。残留在其臂膀上的水流顺着突起的骨骼肆意地划下,酷似一把无形的小刀,想要一痕痕地沿着密布的细纹将那颓废的死皮割开。风势愈来愈猛,女人手中的包被蔬菜和蔫了的花及撑紧的塑料袋发出沙沙的响声,她艰难地提起右臂,以余力带动着自己灰黑的打了补丁的棉袄。她的衬衣暴露在扬起的外衣下,那是一件破了好几道划痕的里衣,古铜色的肌肤紧密地贴合着它,哪怕这件衣服残破不堪。女人向上提了提手中的袋子,依然在风夜下行进着,直至消逝在马路的尽头,与天色的黑寂融于一体。5.jpg 古柏尧 到了台阶处,他向我挥手道别,我俩的声音清晰的在空气中绵延,如同掌心的温暖传到彼此的心里面。我快步走上台阶,回头看着那个背影,浅棕色的羽绒服使他看起来十分笨重,不高的身材使他像水泥路上的泥点,他向前挪动着,手机屏的亮光传入我的眼中,此时我才意识到,父亲已离我很远,在空旷的天地间,仿佛只有我和夜幕,令人心慌的孤独感贯彻我的胸膛,尽管已经和它打过几次交道,但我还是猝不及防,伤感的泪差点涌出眼眶。我看到远方的淡影还在向我挥手,我也尽力的挥手,仿佛久别重逢的老友,因为我知道他经历了什么,哪怕只是一瞬间的孤独,那笨重的身影里是数不尽的困难折磨,但那颗跳动着的乐观的心,是他唯一给我的。当我浅尝孤独时才知道,那看似平凡的背影,隐含的是多少绝望,多少爱。我的父亲是个伟大的人,就像所有的父亲一样伟大,我知道,我才刚刚知道。张锦瑜 我站在阳台上看见父亲在忽明忽暗的路灯下走着。在昏黄的灯光下,父亲的影子越来越长,越来越淡。周围都是漆黑的,夜里秋风呜呜地刮过,吹起父亲银灰色的头发,他如同一座风雨不动的雪山。他将蓝白色格子衬衣套在身上的灰棕色秋衣外,衬衣下是土黄色、皱巴巴的裤子,就像被揉过的报纸。他脚下穿的竟是凉拖鞋,大概是走得太急所致。我有点为他带伤的脚担忧,他走在红砖马路上,远看好像山中猛熊,身形硕大,体格堪比雄狮。他肩胛上隆起的一块,是他年轻时挑扁担所劳累的。父亲迈着沉重有力的步子


南宋人姜夔kuí)是个鬼才,用现在的话说,他是个斜杠青年。我们介绍他的身份,应该是这样的:词人/诗人/音乐家/散文家/书法家……

他自小熟读杜牧描写扬州的诗歌,对这座唐朝数一数二的繁华都市十分向往。

大约22岁那年,1176年的冬至日,他终于来到了扬州。

然而,相见不如想象。他在扬州城外,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了扬州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一座战后的荒城,取代了杜牧诗句中的繁华意象。

姜夔内心涌起一股难言的悲怆。他写下一阕词,作为这座梦中之城的挽歌: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扬州慢》


这阙《扬州慢》,在最近的100年间,成为姜夔最具知名度的代表作。由于它入选了高中语文教科书,很多人都能全篇背诵,或背出其中几句。


很长时间里,我以为这阙词的作者是一个老头儿,对着衰败的旧时城市喃喃自语。后来才知道,姜夔写作这阙词的年纪,就是如今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年纪。

青春无敌,活力无限,在姜夔那里,却变成了家国凋零,岁月清空。

而这阙词,则是南宋时代的哀歌,也是姜夔个人的谶语。

▲姜夔画像(溥心畬绘)

01. 写《扬州慢》也是爱国

历史从来不会对任何时代的过客温柔以待。要不是有80多阙词和180多首诗传世,姜夔也会像不同时代的、无数的男女老少一样,静默过完或悲或喜而又无人知晓的一生。不留一丝痕迹,消失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

但我们今天仍然知道姜夔此人,以及他生活的时代气息,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功业,或做了什么官。恰恰相反,他一无所有,没有功名,没有钱财,没有传奇性的事迹,甚至连一个固定的家都没有。

姜夔童年就随父亲离开故乡——饶州鄱阳。大概在他14岁的时候,父亲在汉阳为官任上不幸病逝,他只能依靠已经嫁人的姐姐一家生活。


成年后,他开始漫游吴越一带,寻求生活出路。


《扬州慢》是他这一时期经过扬州写下来的。他在词中至少有四五处化用了杜牧关于扬州的诗句,但那些繁华风流的历史记录,都被他拆解成悲哀的铺垫。起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化用的是杜牧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八个字就写出了扬州当年多么的繁华。然后笔锋一转,又是一处化用杜牧的名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而此时,姜夔眼前的扬州已全然不同:“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历史与现实终于在这里交织和疏离。连池台草木这些无情之物,尚且厌谈兵事,何况是人呢?

史载,金兵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绍兴三十一年(1161)等年份数次南侵。尤其是1161年这一次金兵入侵,影响特别大。当时,南宋朝臣震怖,争相举家逃匿,作为前线的江淮地区则生灵涂炭。扬州、楚州(淮安)、镇江、建康(南京)一带,屡遭洗劫,百姓死伤惨重。史书说,“扬州空虚”

姜夔如此悲郁,正是源于历史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亦无此韵味。

▲扬州雪景,当年姜夔在雪后来到扬州图源/摄图网

以前有人说姜夔不爱国,在南宋国土日仄的背景下,还在写清冷的词句,于国事无补。不知道说这话的人,是否真的读懂了《扬州慢》?

任何时代,爱国都不是只有一种表达形式。像辛弃疾一样,老当益壮上前线,上战场,这是爱国;像陆游一样,写激烈的诗骂投降派,骂敌人,这是爱国;像姜夔一样,记录一座城市的衰亡,谴责战争对文明与生命的践踏,这同样是爱国。

每个人的个性和际遇不一样。有的人天生情绪饱满,内心烧着一团火,提笔就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语);而有的人天生内敛,体寒,写出来是“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语)。然而,这两种人所写的诗词,背后的家国情怀是一致的。

▲扬州繁花 图源/摄图网

02. 江湖游士的一生

姜夔并没有脱离时代而活,只是时代先抛弃、而后又容纳了他。

在隋唐以后的传统中国,一个平常人家的读书人(哪怕像姜夔这样,父亲中过进士,做过地方官),基本上只有走科举这条路,才能过上体面的生活。

而宋代的问题是,士大夫的地位被抬得很高,引诱读书人挤破了头去走科举独木桥。僧多粥少的结果,必然有大量的落榜读书人游离在正常的社会阶层之外:他们饱读诗书,下笔成章,但没有功名,进不了体制;与此同时,他们已不是农民,不会也不可能回去种地,也不是商人,商人还处于被歧视的阶层。

他们的唯一出路,仍然只能依靠出卖“知识”为生。

南宋时期有很多科举的弃儿,在以国都临安(杭州)为中心的城市圈中游走。他们非官非隐,没有收入来源,于是采取创作诗词投献给达官贵人的形式,来谋求经济上的资助。

这些人在历史上被称为江湖游士,或江湖谒客

姜夔就是一个江湖游士。

他是一个被科举的筛子漏掉的人才。历史没有留下他早年考科举的记录,但从他40多岁还执着地凭借自己的音乐才能,给朝廷进献大乐议和铙歌的行为来看,他内心是渴望通过科举获取功名,从而摆脱游食生活的。姜夔在第二次献上他的雅乐作品后,礼部给了他一次考试机会,不幸未被录取。


这跟杜甫当年流落长安的经历颇为相似。40岁那年,杜甫向唐玄宗献了三大礼赋,据说唐玄宗读后很满意,却未真正重用他,导致杜甫在长安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屈辱生活。

姜夔比杜甫稍微幸运一点点。毕竟时代不同了,南宋那些被科举抛弃的人,以游士阶层的面貌出现并被时代接纳了。这些人不再把诗词写作当作兴趣和消闲,而是当作职业和饭碗,有点类似于元代以后的职业戏曲家、职业小说家。若放在现当代就更好理解了,就像是鲁迅写杂文、金庸写武侠,都是谋生的技艺。

姜夔虽然科举不中,但凭借才华还是很容易找到欣赏他的“雇主”。

1187年,33岁的姜夔结识了著名诗人萧德藻。萧德藻是姜夔父亲的同年进士,早年在潭州(长沙)做官,后定居湖州。萧德藻很欣赏姜夔,感慨自己写诗40年,总算遇到一个可以一起谈诗之人,于是将他带到湖州一起生活,并把自己的侄女嫁与他为妻。

通过萧德藻的介绍,姜夔认识了杨万里。通过杨万里的介绍,他又认识了范成大。他的交游圈子越来越大,包括朱熹陆游辛弃疾等人,都对这个后生仔另眼相待。这些人都是南宋政坛、文坛名宿,年纪普遍比姜夔大二三十岁。

在湖州旅居十年后,萧德藻年老随儿子离开湖州,姜夔于1197年移居杭州,依靠挚友张鉴为生。这样又过了十年。

张鉴死后,姜夔孤苦无依,四处游食,贫病而终。

1221年,67岁的姜夔卒于杭州。死时,他最大的儿子仅有十多岁(另有三个孩子早夭),幸好他的词友吴潜等人筹款为他料理后事,将他安葬。

用世俗的眼光来看,一个失败者草草度过了他的一生。

▲漂泊江湖是姜夔一生的写照 图源/摄图网

03. 最纯粹的那种人

放宽历史的视野,我们将看到,每一个人都是时代的棋子。

姜夔从10岁到50岁的时光,宋金讲和,隆兴和议维持了40年和平。举国承平,西湖歌舞,直把杭州作汴州。他一个体制外之人,尚且在诗词中隐晦地批评朝野荒嬉,更不要说身为主战派的陆游、辛弃疾等人如何痛苦消耗身上的荷尔蒙了。

我们现在总在感慨,陆游、辛弃疾这样的人物在南宋朝廷却无用武之地,只能借诗词浇心中块垒。其实,他们的遭遇就叫“生不逢时”,他们生命中最好的时光赶上了和平时期,“收复中原”便退守为一个遥远的梦境。等到朝中主战派占据主流,北伐蓄势待发,陆游已垂垂老矣,60多岁的辛弃疾还能问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但慷慨赴国难不久,也就病重了。

当66岁的辛弃疾出任镇江知府、准备北伐的时候,姜夔也替年长自己15岁的老英雄终于等来报国机遇而高兴。

辛弃疾登上北固亭,写下著名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姜夔则与之唱和,写下他一生中最豪放的词:

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使君心在,苍厓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
——姜夔《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在这阙词里,姜夔将老英雄辛弃疾比作诸葛亮,表达了对其北伐的期待。尽管两年后辛弃疾就病逝了,而这场声势浩大的北伐后来也宣告失败,但在时代的召唤下,一生寄人篱下、连温饱都成问题的姜夔,还是一改他清空的笔调,写出了热情的词句。

可是,回过头看,辛弃疾一生困顿于北伐无门,姜夔一生困顿于生计艰辛。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却处在完全不同的阶层,面临的现实问题全然不同。姜夔最后能够追到辛弃疾的境界,实属不易。

我们不知道辛弃疾是否对姜夔有过生活上的资助,但与姜夔几乎同时的另一个词人刘过,确实曾凭一阙好词获得了辛弃疾的一掷千金。可见,在体制内的辛弃疾虽然精神上很苦闷,但物质上却是很充裕的。当然,辛弃疾也很尊重有才华的落魄者,所以才会出手阔绰。

作为一个江湖游士,姜夔能够获得当时的名宿和权贵的尊重,平等往来唱和,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为人有尊严、有分寸的人。

宋代对一个人的文艺作品的品评是很苛刻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人如其文”。首先你做人得过得去,你的作品才有价值。人没做好,作品写得再好,终究会被嗤之以鼻。南宋末年的张炎评论姜夔的词,说“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又说他的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这种观点极具代表性,奠定了后人理解和评价姜夔词的基调。

反过来说,姜夔的词在他的时代能够获得这么高的评价和认可,也说明了这个一生漂泊、寄人篱下的“流浪大师”确实有着高洁的人品和人格。

姜夔跟随挚友、官N代张鉴寄寓在杭州的时候,张鉴曾提出要给他捐个官,但姜夔拒绝了。这是他清高、路子正的地方。尽管一生依附别人而过,但什么该取、什么不该取,他心中自有一根红线。或许,正是由于他的人格坚守,如他自己所说,四海之内认可他的知己不少,但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解救他于贫困之地。

也好,人穷但不能志短,不能失去底线。

在生活中,姜夔是困苦的,是要靠别人接济的,但在精神上,在作品里,他是高贵的,是恬淡疏远、温婉宁静的。他有一种超越自身阶层的气度,能够彻底摆脱日常的束缚,所以后人说他,“虽终身草莱(平民),而风流气韵,足以标映后世”

事实上,江湖游士这个阶层是经常被人非议的,不能自食其力,难免招来流言蜚语。但自始至终,没有人非议过姜夔。当时人反而称赞他气韵潇洒如“晋宋间人”,把他比作东晋的陶渊明、晚唐的陆龟蒙。

因为,姜夔做到了“往来江湖,不为富贵所熏灼”,自己家无立锥之地,却还会给更贫苦的人留口饭吃。

他的经历、结局和人格,都很像杜甫。杜甫在弃官之后,带着家人漂泊于西南,生命最后的10多年都是靠亲友接济度日,最后病死在一条破船上,家人无钱为之敛葬。但从来没有人因此对杜甫有过任何非议,人们只会因为他的贫病交加、寄人篱下而对他心生更多的哀悯,更深的尊重。

姜夔和杜甫,是不同时代中最纯粹的那种人。

他们最终靠人格和作品,在历史上铭刻下他们的名字。

▲姜夔的书法作品

04. 历史的选择与代价

当然,任何身后之名的获得,都是有代价的。

有的人一生背负莫须有的罪名,只是换来历史的一声叹息;有的人郁郁不得志,为官不得升迁,只是换来治下百姓的千年传颂;有的人空有一身胆气,却无缘杀敌报国,只是换来家国疆域的一块缺角;有的人终生困顿,沉沦人间,只是换来后人咏唱的一行诗词……

像杜甫一样,姜夔早就看透了命运的这种“伎俩”。正如杜甫所说,“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看透之后是看空,看空之后,是接受历史赋予个体的使命。

有的人生而为英雄,那就去战斗,哪怕伤痕累累;有的人生而为诗人,那就去歌唱,哪怕一日三餐不饱;有的人生而为殉难者,那就去献身,哪怕于事无补;有的人生而为传承者,那就去偷生,哪怕忍辱负重……

如果说,杜甫的使命是以一己的颠沛流离去记录整个时代的悲剧,辛弃疾的使命是以蹉跎的半生去挥洒他的英雄词句,那么,姜夔的使命又是什么呢?

▲[宋]扬无咎《四梅图》(局部)

历史需要他留下最真实感人的、有别于士大夫玩弄或贪恋青楼歌女的爱情词句,因此给了他一段没有结果的苦涩爱情,让他苦苦追忆了大半生: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姜夔《踏莎行》

历史需要他写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的咏梅名作,因此安排范成大召唤他到苏州同住,并让歌姬学唱,于是就有了集作曲填词于一体的千古经典——《暗香》《疏影》

历史需要他的巨大悲痛,来催生出“少年情事老来悲”“人间别久不成悲”这样的经典句子,因此给了他一个彻底告别痛苦相思的元宵节。

历史需要他给那些没有故乡的人一次恰如其分的感慨,因此给他准备好了一池的荷叶,等他写下“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

历史需要他对自己一生有个说法,因此在他晚年制造了一场大火,烧毁他的寓所,逼他写出“万里青山无处隐”的悲怆之辞,作为浪迹江湖的一个句号。

历史需要他在恰当的时候对自己的人生做出总结,因此就安排他在岁末的绍兴听到了一阵阵辞旧迎新的鼓声:

叠鼓夜寒,垂灯春浅,匆匆时事如许。倦游欢意少,俯仰悲今古。江淹又吟恨赋。记当时、送君南浦。万里乾坤,百年身世,唯有此情苦。
扬州柳,垂官路。有轻盈换马,端正窥户。酒醒明月下,梦逐潮声去。文章信美知何用,漫赢得、天涯羁旅。教说与,春来要寻花伴侣。
——姜夔《玲珑四犯》

历史留给他更重要的任务,是需要他来开辟宋词的新路子。

在姜夔的时代,宋词经过柳永、周邦彦等精通音律者的书写,又经过苏轼、辛弃疾等名士“以诗为词”的书写,已经形成了婉约派和豪放派的双重格局。姜夔的出现,不早不晚,恰好成为汇聚宋词各种风格的大熔炉。他既继承了柳永词的本色,周邦彦词的典丽,又学习了苏轼词的清空,辛弃疾词的骚雅,前辈词人的成就被他熔铸成一种新的词风。

他成功地在两个强大的词学审美传统之间别立一派。

后人评价指出,姜夔词“以清逸幽艳之笔调,写一己身世之情”,于豪放、婉约之外,别开“幽劲”一路,“词至白石(姜夔)遂不能总括为婉约与豪放两派耳”。

一代词学大师夏承焘也说,姜夔“在婉约和豪放两派之间另树清刚一帜,以江西诗的瘦硬之笔救周邦彦一派的软媚,又以晚唐的绵邈风神救苏辛派粗犷的流弊”。

自姜夔以后,整个南宋词坛基本是姜夔一派的“传人”。薛砺若在《宋词通论》中甚至下了一个论断:中国词学自南宋中末期一直到清代的终了,可以说完全是“姜夔的时期”。

特别是在清代,姜夔直接超越苏轼、辛弃疾,成为清人心目中的宋代词坛第一人。他被誉为“词中之圣”,推崇他的人认为他的存在,犹如“诗家之有杜少陵(杜甫)”,“文中之有韩昌黎(韩愈)”。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姜夔在大宋词坛名家中的排位略有下降,但也仅次于苏轼、辛弃疾,而与李清照、周邦彦并驾齐驱。

以他身后800年的影响力,再回头去看他生前的飘零与不幸,种种悲哀已经变得很轻,很轻了。

一生的炼狱,只是为了完成经典的蜕变。

历史选择了姜夔,而姜夔亦未辜负历史的选择。


参考文献:
[宋]姜夔:《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夏承焘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宋]周密:《齐东野语》,中华书局,1983年
叶嘉莹:《南宋宋名家词讲录》,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薛砺若:《宋词通论》,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
郁玉英:《姜夔词史经典地位的历史嬗变》,《文学评论》,2012年第5期
张宏生:《晋宋风致与雅人情怀——姜夔的生活模式与文化品格》,《文史哲》,2014年第1期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自我与自然的协调,以人为本,内容简而深、博而约,具有无穷的趣味;在伦理实践上,道教致力于体玄修道,韬光养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为、自然、人伦与文化的互动中长存长立,因此它在对自然生态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上,表现出开发生命活力的自觉能动性、与自然对象的同一性以及伦理认识的整体系统性。用道教的话来说,就是“自然之道不可违” 1 、“顺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质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会之自然。参悟事物、人生和社会之本质,求得生命与本性应有的风格、态度和气象,就是道教伦理追求的目标与精神支柱。


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体现在它的精致深刻的内容和吸引世人的内涵中,蕴涵在使它延续、发展久远的生命力中。具体而言,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万物一体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对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谓得道,就是通过修炼与大道一体化,因此,道教在中国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现实生命的宗教。在它看来,世间万物是一体的,自然万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应当以生为乐,重生恶死,使生命不断升华。人类也要以平等意识尊重自然万物的存在与个性。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 2 ,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的自然事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里,万物一体的平等意识也非常明确和丰富,他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实现“长生久视”、“肉体成仙”的理想,这个理想也就是与自然齐一或万物一体的境界。道教还有“生道合一,重人贵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这表明道教注重从宇宙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的意愿。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精神告诉人们,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社会。


二是生而不有的精神。与万物一体的精神相关联,道教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准则是产生万物而不占有万物的道德。道教认为,人的肉体修炼、精神完满的最高境界是“道”。“道”是如何产生的呢?葛洪提出:“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 3 并且自认为这是对老子智慧大道的发挥。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要义是:“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由之,只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在于繁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而不宰制它们。唐代道教学者、医学家孙思邈就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者,他的医学理论以天人一体、生而不有说为基础,谓“天有四时五行”,“人有四支五藏”,“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4 孙思邈本人“学殚数术,高谈正一”,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品德高尚。道教的这种生而不有的精神具有相当的实践性和普世意义这种实践性和普世意义,提出了世间事物持续平衡发展的观念,揭示出人类要顺应自然,效法自然法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才能得心应手,取得成果;如果强行索取,则会适得其反,破坏和谐,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


三是曲成万物的精神。在道教以前,《周易传》有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里指出天道与地道是相对峙而又相协调的,其协调是由人来作中介的。老子将人提到重要的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么人就不是仅依附于自然,受制于自然,而要驾驭自然规律。因为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要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道教于此进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审时度势,求仙问道而不强作妄为;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势必败坏心性,甚至危害人类自身。道教的修习者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感应的基础在于人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物资讯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为宇宙共同体中的一员,应该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因此,道教不仅给人以一种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将注意力放在教义教规的完善和遵守上,求得祭祀、祈祷的肃穆和虔诚,而且将信仰或教义教规具体化为各种道功、道术,进而形成操作体系,引导众信徒去实践力行。可以说,道教是重视道、术、行的宗教,既重视“道”的提升,又积极提倡功法和炼养术。真正的道徒对道教真谛的切实掌握,在于不仅要懂得它的基本宗旨,或具备其虔诚的信仰,还要作道术的训练,努力积累道功,日进无疆,不断深化和纯正信仰。这样,就充分强调了人类活动的主体能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适应性。人作为天地的中介与协调者,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制约自然变化,加以引导,以曲成万物。


四是合而不同的精神。道教合而不同的精神是与传统伦理学中的“和合”精神相承接的。道教《太平经》提出:“中和者,主调万物者也”,认为自然界与人间社会各层次的事物,皆包含阴、阳、和三种基本要素,合而构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5 三名同心就是理想的太平世界。阴阳之道体现天意,所以人要顺应阴阳之理,从各个方面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顺,才能消灾去异,致力世界太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道教在信仰系统、丹术符箓、仪式规范中发展了和合的思想。合而不同的生态智慧,帮助人们认识到世间万物多样性存在的意义。保护了事物的多样性,就有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五是循环再生的精神。在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传统的中国人确立了“大”和“久”的目标,并认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节制人的无穷欲望,不造成对自然与人类的伤害。《周易》指出了两个途径,其一是“九二贞吉,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天下,不伤财,不害民。”道教也发展了类似的思想,强调对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条件的确认是圣人之智、圣人之德,是圣人之业,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物我同一的美好社会,认为在那样的社会里,生命可以循环连续、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认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卓然特立于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异形,有似雀之化为蛤,雉之化为蜃。后来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伦日用思想,从生命循环再生的角度出发,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入任意” 6 作为神仙之道。五代时期的道教学者谭峭以“化”的观点看待宇宙、人生和社会,提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顾眄化揖让……” 7 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兴盛就处在变化统一的过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资的观念上,主张人类要多多节制欲望,保持万物的生机与发展活力,这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依时令进山伐林,夏以前禁采樵,禁捕幼兽幼鸟、禁杀鱼蟹,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观念是相当一致的。人与生物资源相处,要进行物质交换。进行物质交换不是强行占有,而是对自然作顺应与调适。


六是融通万有的精神。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的超巨大系统,其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机地联系着,宇宙在其历程中运行,是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的交叉线。从老、庄之始便探其玄机,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体关系。老子说:“大道泛合,其可左右。万物持之持生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 也就是说,大道像广阔的河水一样滋润着万物,毫无私心,毫无偏意,像伟大的母亲一样爱护着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养育而生。对自然界要善意对待,这是因为在根本上“人与天一也”。9 既然如此,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庄子曰:“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10 也就是说,万物都来自特定的物种,但在不同物质的物种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和转换,如同圆环一样,分不出始终和次序。这种自然的联系性,可以叫做“天均”。道教认为道为世界的本原,道是创造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是融贯万物生成的总动力。唐代道士吴筠说:“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终。探奥索隐,莫窥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 11 这里立足于物象世界的固然之理,推理道德本体对于物象世界的意义,其中蕴涵着通生无匮、品物有方的生态伦理智慧。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出发点;站在大道的角度观察人世,天地同一,万物一齐,物我无分,无此无彼;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人间诸事虽然各有其理,但说到根本上,则各顺其情,各尽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这就是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体悟到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也就体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总而言之,上述诸方面,落实到现实中以保持生物物种、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可以为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这就意味着,道教生态伦理必然并且能够进行现代性转换。而转换的契机,则在于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现代性人格的塑造。因为根据道教的观念来看,人经过修炼而达到的崇高境界并不神秘,遥不可及,至高的神仙也是人在世的造化和修行的体现。我国宗教史专家牟钟鉴先生把道教的神仙人格特征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生命力深厚旺盛,因此能够健康长寿;二是精神境界高超,摆脱“小我”而成就“大我”,所以精神可以不死;三是智慧超群,有很高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却又大智若愚,和光同尘;四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功德在世;五是潇洒自在,豁达从容,善于化解烦恼,始终保持喜乐心情。能够做到这些方面,就可以称为活神仙。所谓神仙境界,除了幸福快乐的人,便是优美宜人的环境。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人民和平幸福地生活着,其乐融融,这就是人间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12 我们认为,人们只要努力建设,把中国道教的这种万物一体、生而不有、曲成万物、合而不同、循环再生、融通万有的伦理精神,融会灌注到现代人格的塑造中,用以推进我们的物质和文化建设,人间的仙境是可以在眼前出现的。











解:法国文学家罗爱罗兰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拋。”野鸡自己觅食,“十步一啄,百步一饮。”非常辛苦,但是宁可如此辛苦,也不愿意被畜养在笼子里失去自由。追求自由的身躯、自由的意志,野鸡尚且如此,何况是人呢?绑住一个人,绑不住一个人的心。心的自由是人生真正的自由,自由无价,千金不换。



感谢您的,

欢迎留言互动,

祝愿您道业有成,福生无量。

喜欢就转发吧!分享就是疗愈!




需要加入正念文化的朋友们欢迎




往期文章:


相识满天下,知己唯三人
大唐“直男”的一生

庄子笔下的姑射山神人

传说中的上古十大神兽!

摩羯座老苏,余生做个渣男
有人把李白杜甫一生的足迹做了张地图
最神秘的千古奇人鬼谷子究竟有多牛!








你有故事,我有酒,【正念时空】服务号,欢迎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