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佑传》序

发布于 2021-11-23 09:46 ,所属分类:散文阅读园地


清朝末年,一支彪悍的民间武装征战大半个中国,历时十余年,将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起义彻底扑灭。这支民间武装就是湘军。“无湘不成军”,湘军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然而,树有根水有源,湘军的根基和源头是“楚军”。

“楚军”诞生于湘西南边陲山区的新宁县,江忠源是其鼻祖,而协助江忠源创建楚军,并将楚军不断发展壮大是刘长佑。可是,长期以来,世人只知湘军,只知曾国藩,不知楚军,更不知江忠源、刘长佑、刘坤一、江忠义等湘军先驱。

刘长佑为新宁地方绅士,拔贡出身,以军功升任封疆大吏。先后担任广西、广东巡抚,两广、直隶和云贵总督,是晚清非常重要的军事将领和地方疆吏,是整个湘军系统中,最早成为总督,并且成为疆臣之首的直隶总督,到天子脚下坐镇的第一人。朱孔彰所著《中兴将帅别传》,将刘长佑位列同治中兴名将第四位,仅次于曾国藩、胡林翼、江忠源,而高于左宗棠等人。1935年,湖南省政府选定湖南古今乡贤三十人,刘长佑是其中之一。

刘长佑出生于封建地主家庭,曾祖父为府学增生,祖父是国子监学生,都有较高的封建文化修养。父亲刘时华虽然没有功名,但其孝友纯至,乐善好施,不但新宁的父老乡亲多受其资助,甚至遥远的益阳发水灾,他也驾舟前去赈灾,救活百余人,藁葬数百人。在新宁,即使豪滑之人,也都称赞刘时华为大善人。刘长佑从小受封建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仁、义、礼、智、信、忠、孝”等儒家思想深入骨髓。

入学后,刘长佑发奋苦读。特别在岳麓书院读书期间,受湖湘文化的熏陶,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情怀。当新宁李沅发起义,刘长佑毅然投笔从戎,带领团练家丁,投身于血与火的战争。湖南书生带兵打仗,江忠源首开先河,刘长佑是第二人,比曾国藩、罗泽南等人早四年。所以,江忠源、刘长佑是最先实践“经世致用”思想的湖南书生,并且取得赫赫战功。可以这么说,江忠源、刘长佑等新宁书生,是第一批经世之学的弄潮儿,他们的敢作敢当、敢为人先的霸蛮血性,为湖南书生打开了一道经世致用的大门。于是,曾国藩、左宗棠等一大批湖湘学人通过这条大门,源源不断走向建功立业的广阔天地。

刘长佑之所以能够跻身晚清最重要的军事将领和地方疆吏,首先是他军事上的巨大贡献。咸丰七年,刘长佑率楚军万余人,攻克临江,歼灭太平军十余万,不但粉碎了太平军的西征战略,也将曾国藩及其统帅的湘军从绝境中解救出来,太平军被迫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江西战局的逆转,是太平天国走向覆灭的开始。咸丰九年,刘长佑在宝庆大败石达开,解宝庆之围,使石达开以宝庆为跳板,进军四川建立政权的战略彻底破产。石达开被迫退回广西。刘长佑率楚军穷追不舍,纵横广西,将石达开二十万大军各个击破。石达开仅剩一万余残兵败将踉跄西走,离开广西。接着,刘长佑率楚军剿灭广西数十股义军。在直隶任总督期间,剿灭张锡珠等五旗义军、宋景诗叛军,及抵御口外马贼、镇压山东盐民武装。最重要的是创立直隶练军。直隶练军的创建,首开中国军队改革的先河,在军事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中国军队的近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使直隶成为中国最早实行陆军变革的省份和近代化新军的诞生地。

其次,刘长佑在政治上采取许多行之有效的举措,极力挽救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最重要的举措是对腐败吏治的猛烈抨击和铁腕整顿。在清末官僚中,刘长佑是少数头脑清醒者之一,对晚清吏治的腐败洞若观火。在向朝廷的奏折中,屡次直言不讳地揭露吏治的腐败。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国家的战乱“本实由官邪以贪黩供媚上之资,以粉饰为固位之计,因仍覆辙,遂致燎原。”因而提出“拯民生当先清吏治”的主张,并在其主政的地区,大力整饬吏治。在直隶,刘长佑整顿吏治是从“清积案以恤民”入手。他刚接任时,前督臣文煜移交的未经具题的命盗等积案五百多起,至同治五年二月,清理积案六百余起,办结新案一百余起。再次担任广西巡抚,刘长佑将严厉打击贪腐官员,作为最为重要的工作来抓,铁腕惩处了一大批腐败官吏。同时,还特别注意保护正直敢为的官员,从而树立起官场正气。整饬吏治,是每一个朝代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如果吏治清明,社会就和谐安定;如果吏治腐朽,社会就会动荡不安。

第三,经济上重视恢复发展生产,减轻老百姓负担,清理田亩,整顿赋税,财政收入不断增加。社会安定,吏治清明,如果经济不发达,国库空虚,民生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要解决民生问题,就要努力发展生产,增加财政收入。由于长期战乱,地方残破凋敝,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要发展生产,必须减轻老百姓的负担,休养生息。广西遭受兵乱最久,元气猝难恢复,刘长佑按年奏请蠲免减缓粮赋,以苏民困。广西因豁免银减少的负担就达数十万两。刘长佑刚到粤西时,财政常常入不敷出,楚军很多时候连饭都吃不上,刘长佑陷于兵饷两绌的窘境。经过一段时间的励精图治,局面大为改观。《湘军人物年谱》记载:“(刘长佑)督饬司道汰节浮滥,严惩私铸,以便民用;酌撤厘卡,以恤商艰。于是军饷无乏,官铸流通,厘捐自倍,司库积银至一百余万两。”

第四,文化方面,把恢复封建的纲常名教作为首要任务,努力发展教育,严禁异端邪说的传播。太平天国的文化政策,比秦始皇焚书坑儒更加严酷,严重打击了统治阶级视为精神支柱的儒学,作为太平天国首义之区的广西,更是受到难以描述的巨大冲击。刘长佑极力恢复和弘扬儒家文化,把它作为挽救时局、医治人心、实现和谐社会的治本之方。封建纲常名教的核心,就是“忠孝节义”,为恢复被太平天国破坏的文化传统,刘长佑设立“忠义局”,编纂《忠义录》,大力表彰孝行,恢复礼乐和科举,严厉取缔各种迷信活动。

第五,对西南边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广西、云南与越南接壤,为巩固边防,刘长佑首先对苏帼汉等地方匪帮进行越境征讨,基本消灭了这些匪患,然后对破烂不堪的边塞城堡进行了修复。对法国人的侵略野心,刘长佑采取了许多应对措施。实施“以剿为防”战略,出兵越南,这样既能剿灭叛乱,又能制衡法国,收到一箭双雕之功。向朝廷献“暗助刘永福制衡法国”,以“效指臂而助声威”之策。这些策略,对中越关系影响很大,有效缓解了法国人的侵略步伐,法国人不得不有所收敛,不敢轻举妄动。为彻底打消法国人的侵略企图,刘长佑向朝廷提出“为保越南,先攻日本”的建议。刘长佑认为日本狼子野心,夺占琉球群岛,违背国际公约,由于朝廷没有加以惩罚,列强认为中国软弱,侵略野心因此膨胀,这就是法国肆无忌惮并吞越南的根源。所以,刘长佑主张乘日本羽翼未丰,先发制人:“故不若及法师未出,东京未灭之时,先讨日本,以复琉球,是不战而存越南也。不正日本之罪,何以折法国之谋?不止法国之奸,何以肃诸国之志?”可惜朝廷没有采纳这一建议。仅仅过了十二年,就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可见刘长佑有先见之明。

刘长佑在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的丰功伟绩十分令人敬佩,而他崇高的人格魅力,更令人高山仰止。

一身正气,不屑钻营。同治三年,刘长佑受到同治皇帝的召见,正月二十三日入都,住在法华寺。军机处有人对他说,你新练六军,应当先去拜见恭亲王及军机大臣。刘长佑却说:“从莅官来,未瞻天颜,不敢先拜客也。”奕是朝廷除慈禧外的第二人,是红得发紫的人物,刘长佑却不怕得罪他。

勤于政务,毫不懈怠。在直隶,刘长佑每天以整顿吏治、军政为第一要务。由于长年积案如山,簿书猬集,刘长佑每天都要披阅文书至深夜,有时还通宵达旦。儿子思诣有时请求他注意休息,保养身体,刘长佑却不以为意,书“以尽心为快心,以勤事为省事”二语,悬挂于书房以自箴。刘长佑劬劳王事,巨细躬亲,然而事机千头万绪,纷至沓来,好像生怕他稍息片刻。所以,刘长佑曾经说:“数年来,惟饮食时始得暂息。”曾国藩驻军山东,曾与刘长佑会晤,感叹道:“如君所为,我实不能一日居。”

为官廉洁,两袖清风。刘长佑不仅是晚清时期,甚至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清官。他平生不向达官贵人送礼,也不收别人送的礼。对待自己非常刻薄,厨房中无故不杀生,身上无杂色衣服,一件布衫,穿了很多年,补了不少补丁。在江西、安徽军中,夏天无葛,冬天无裘,行囊中仅有一件布棉袄。文房用具,不过是瓷锡器、书帖而已,世人所看重的珍玩古董,既不入手,也不寓目。一个定时表,是江忠义的赠物,佩戴了三十年。一方墨池,是李续宜临别时送的留念品。在广西巡抚任上,凡行贿的人送来宝物,他总是指着那些东西摇头笑道:“皆不识也”,丝毫不受。后来任云贵总督,有人把用宝玉镶嵌的两幅屏风献给他,被他严词拒绝。那人遭到拒绝,请求反而更加坚决。刘长佑训斥道:“必欲我受,当饬司局估价归官耳!”那人这才拿着礼品悻悻而去。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刘长佑一生仅娶李氏,不纳妾,践行“不冶游,不贪色,积德行善”的诺言。刘长佑对亲属和家里的人也一样严格要求。清人王子寿《抚粤纪略》记载:“而公夫人在署,犹日督仆妇种蔬、纺纱。诸少君皆大布之衣,问安视寝外,惟以读书为事,从不为乡人幕友荐一干馆。有影射招摇者,知之,即立刻遣归。家人皆月给工食,严禁需索陋规。宅门出入,皆派吏挂号,而夜自按薄稽查。出不以时者,则责逐之。戟辕之内,纲纪肃然。”刘长佑对自己如此苛刻,对别人却特别宽厚、仁慈。攻克江西临江后,由于操劳过度,得了肝厥证,需要长白山天然人参医治。刘长佑派遣勇丁段东轩,前往湖南巡抚骆秉章府邸求取人参。当段东轩拿着四支人参往回赶的路上,心生邪念,携人参逃跑了。很快,段东轩被抓回。刘长佑见到段东轩,很生气,下令第二日午时三刻将其斩首示众。可是,到了第二天,刘长佑对左右说:“吾此次需参服之,欲以永命也,而人因此丧命,殊失此中本旨。”于是,把段东轩释放了。欧阳甫在《游滇日记》中对此感慨道:“仁人之言,动人竦听。”

刘长佑是我的乡贤,我经过数年的研究,终于写成了《刘长佑传》一书,以表达我对这位先贤的由衷敬意。然而,囿于学识以及文献的缺乏,难免鲁鱼亥豕,敬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公元2012125日于不知斋。

作者简介

周晓波,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协小说学会理事,湖南省教师作家协会理事。长篇小说《老夫子》,获第四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银奖),凤凰网首届原创文学大赛三等奖。短篇小说《索赔》《礼物》《保险柜》分别获湖南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小说选刊》“田工杯”微小说大赛优秀奖,中国报协城市党报分会副刊好作品三等奖。散文《嘀嘀》《父亲的最后时光》《美之魂》《尴尬的红包》分别获浙江日报全国征文二等奖,湖南省文联抗疫优秀作品奖,湖南省作协全国征文三等奖,湖南省纪委廉政好新闻奖。先后在《人民日报》《作家文摘》《中国文化报》《中国建材报》《江南时报》《中国报告文学》《朔方》《湘江文艺》《奔流》《教师文学》《微型小说选刊》等刊物发表文学作品70余万字。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老夫子》《楚军风流》《穴居者》《江忠源》。中短篇小说:《老屋》《投胎》《绝非如此简单》《服辜》《绢花》《口罩》《父与子》《流泪的灵魂》。散文:《冬日“结梦花”》《嘀嘀》《父亲的最后时光》《梦入夷江》《美之魂》。报告文学:《追梦崀山》《巅峰跨越——崀山申遗创“五A”之路》。剧本:小品《送你一朵红玫瑰》《第二课堂》;32集电视连续剧《青铜劫》。诗赋:《崀山赋》《白公渡大桥赋》《八角寨赋》。地域文化研究:《江忠源集》《刘长佑集》《徐君虎集》《新宁书院钩沉》《崀山地域文化与中原文明》。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