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乱读与杂学

发布于 2021-11-29 19:48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前言本月有三个核心关切的问题围绕它们读了些文献和书籍每向前一步又感到扑了一个空于是不得不向前一步但也不乏旁逸斜出,像一道流水,向东去海,什么杈港湾曲,总灌注潆洄一番。
与朋友闲聊他说想做踏实负责的学问又说哲学思考是一种生活方式我觉得蛮好深思熟虑与临时起意并非二元对立抽象概念和具体的人也并非互相厮杀抬头望天时别忘了把种子埋进土里




1.(法)让·鲍德里亚著.物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鲍德里亚的博论,接过导师列斐伏尔的接力棒,把日常生活搅得面目全非。字单看都认识,扔一块儿就抓瞎了。物与人际关系系统的论述好玩。我读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2.(美)理查德·J.伯恩斯坦著.社会政治理论的重构[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理论梳理外加文本细读。吉登斯课上列的参考书。核心观点为,“一套健全的社会政治理论应该是经验性的、解释性的及批判性的。”在认识论上采取哈贝马斯的批判立场,依次检视经验理论、分析性科学哲学和社会政治理论、舒茨的社会现象学和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评估其优、劣,其所见、所蔽。

结合书所写的时代背景,别有风味:“肤浅的抗议及论战是不够的,目前需要的是一种彻底的批判;重新思考‘过一种理性生活’是什么意思;以及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钱穆著.人生十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深浅不一水平浮动的小集子。

谈生活体验和人生经历的文字生动,自序尤好,说自己的启蒙书是曾国藩家书,被“但求有恒”震住,从此痛改前非,又说要“切己体察,虚心涵泳”,放心去读。

写物有麦克卢汉海德格尔的意思,都提出了“代具”!(虽然钱老没往技术方面多扯。)《物与心》那章有个夜敲木鱼的故事,钱老很受感动,悟到人心。我第一想法却是,夜敲木鱼这不是故意扰民吗?(高下立见。)

但其它论述似不甚高明,略显庞杂啰嗦。批评马克思之论如小学生吵架,造的稻草人也忒次了些。一些论断如今来看也不免存在时代的“铭刻”,钱穆先生若活到现在,怕是会被互联网女权乱棍打死。



4.(英) 克里斯·希林著.文化、技术与社会中的身体[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视身体为社会之构成过程中的多维中介。

在古典那端,将马克思、涂尔干与齐美尔身体观的叠合之处总结为三重性质:社会的源泉,社会之结构的定位场所,个体经之与社会相互作用并定位其中的手段。

在当代这端,讨论了三个典型立场:秩序化身体的社会建构论,生命态身体的行动导向和现象学导向思路,结构化理论的身体观。

以此为基,分别讨论工作态、运动态、音乐态、社交态、技术态身体。社交态主要谈了进食。技术态的想象力逊色一些,大部分停留在上个世纪。总体收获了不少冷知识。

概论浓缩了精华。等上完这学期的社会学应该再捋一遍。



5.汪民安主编.身体的文化政治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质量参差不齐。杨念群、谢有顺的有启发,汪民安的几篇之前看过了。有的太鸡零狗碎了。



6.王小波著.我的阴阳两界[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8.

读出了政治隐喻,阳痿时代的思想病,最终还是要用魔法打败魔法。

王小波的字简直一绝,描写的切入点独树一帜。“我就没记住她的模样,只记住了屎的模样,那屎橛子无比之粗,无比之壮。那东西就冻在了铁蓖子上,大概要冻一冬天。……这件事情好象马路上冻结的一口粘痰,冻进了我的脑子里,大概要到我死后,才会释放罢。”

爱情写得直白又露骨,“我想让她听我讲话,但是她却跑了,把我扔在突然到来的寂寞里。我在地下室里住了十年,原本最能忍受寂寞,现在却受不了啦。”四个字概括就是,“你得爱我!”




7.东东枪.六里庄遗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9.

荒腔走板,神神叨叨,插科打诨,低配版蒲松龄,东北大碴子味儿浓郁,寥寥几笔勾勒浮生万象,偶尔戳中痒痒处,捧腹又神伤。太规矩的人肯定会斥之为歪门邪道,太轻盈的人又忍不了它的堆叠矫造,大概只适合无聊人士翻着玩儿。

总的来说,我觉得我的三个小时,不算荒废,你信不?唉,我都不信。



8.(美)约翰·奥尼尔(John O'Neill)著;张旭春译.身体形态 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后续讲身体社会学的大多会提到奥尼尔,希林谈社交态身体重点在饮食,不知受其多大影响。

全书围绕一个问题意识:我们如何借助身体重构社会机制?

人们将世界和社会构想为一个巨大身体(世界身体),同时以社会构想自己的身体(社会身体),前者是自身对外部世界的想象,后者是社会关系系统的投射。拟人论进阶成为政治身体。各种内在自发、外在建构的需求形成消费身体。被生物医学技术重估的医疗身体。

五个形态彼此贯通,突出的侧面有所不同,但始终与秩序缠绕。有些地方论述得有些随意,比如突然冒出狄兰·托马斯的《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以及结尾撒丫子的抒情。

个人感觉,本书更多讲社会机制如何塑造身体,对借助身体如何重构社会机制的论述,始终隔了一层。也许与部分篇章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焦点漫漶有关,故而辨析和批判难再深入,总感觉差了点什么。相比之下,希林有意识用框架锚定,虽略显死板,却比奥尼尔清晰,身体与社会机制互构关系的刻画也更为系统。



9.杨奎松著.忍不住的“关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对“知识分子与政治”的理解与反思,主要考察三个个案,张东荪的“叛国”、王芸生的“投降”和潘光旦的“四S”。写潘的最细致,说明了其1949年以后思想认识上变化的原因。

正文冷峻克制,材料扎实丰富,补了不少中国新闻史和早期社会学史的“冷”知识。历史比小说还荒诞,被迫驯化还是主动投诚?书生意气还是天真傻气?斯文在兹还是斯文扫地?冷静的笔调预留了解读的空间。但很多史实辨析深入不够,前言和余论略激动,结尾处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之分别、阿伦特“世界公民”等讨论醉翁之意不在酒。

印象深刻的是费孝通和潘光旦的师友情。费孝通谈到:“我这一代人在做人问题上要个面子。潘先生比我们深一层,他是把心思用在自己怎么看待自己上。”良心与人性的叩问令人唏嘘。

忍不住的关怀,关键在“忍不住”。“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0.杨奎松著.“边缘人”纪事 几个“问题”小人物的悲剧故事[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

杨的研究缘起于一次“偶然”入狱,而所有象牙塔内的“不务正业”,不过为澄清心中疑问,替许多蒙冤者找到一生都想得到的解释,思考社会何以避免重蹈历史覆辙,让所有人享有平等权利,不再被恐惧的阴霾笼罩。

基于原始档案,他主要记述了八位大时代里的小人物:成功改造的旧警察、身败名裂的团支书、提心吊胆的大夫、疗养院里的“反革命”、自甘“堕落”的青年教师、爱讲怪话的文化教员、“搞关系”的业务员、特嫌缠身的技师。

统观此书,节奏单调,可读性差了点儿,述而不论,呈揭大于评议的笔法琐碎了些。但问题意识和思想关切很好:那些芸芸众生中的凡俗百姓,何以被批判、批斗,剔除出人民队伍,滑落到主流社会的边缘?

虽只摆事实,少作判断,不下结论,一些反思仍呼之欲出。制造边缘人的过程仍有可镜鉴之处。

治史技术方面不谈,杨的学问关怀倒还不坏:如果我们的研究,不能让每一个历史的读者了解“人生而平等”的道理,懂得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命、权利和尊严,学会因他人的命运而养成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进而达到改善人类生存状况和质量的目标;如果我们的研究反而会因为基于这样或那样的立场,造成更多的仇恨、对立,甚或伤害,那我说,这种学问不要也罢。



11.(意) 皮科·米兰多拉著.论人的尊严[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西方哲学史昨天提到的小书。小天才皮科23岁写就,被布克哈特卡西尔等一众人赞美。

他提出了个石破天惊的观点,即人是自由的造物,为个体自由解除了中世纪的神学束缚。笛卡尔通过我思,给出了个思的主体,皮科先于他,给出了一个自由意志的主体。这种自由,使存在巨链的链条松动。人不受制于更高的宇宙,自由穿行其中。这种新的宇宙论视野为现代科学提供了前提。

再者,他开创了基于主体性自由的自然魔法。魔法能认识上帝撒播在自然中的virtue。自然魔法的操作,为现代科学提供了想象。神学既是科学的目标,反过来又构成了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此,出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科学与自由成为现代性的一体两面。科学在发端时,强调奇迹是上帝所为,随后归于自然必然性,神学逐渐式微。人一开始只是探究这种必然性,随后逐渐利用必然性征服自然,人的主体性越来越强。如是,上帝的地位何在?

换言之,皮科希望把个体自由保持在信仰的范围内。但一旦个体自由被彻底开启,信仰还是否可能?如果信仰不再可能,个体又如何面对自身的自由?此后,洛克卢梭康德等人,将这些问题铺展开来。

在《上帝对人说》一章,皮科写道:“你不受任何限制的约束,可以按照你的自由抉择决定你的自然,我们已把你交给你的自由抉择。我们已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在那里你更容易凝视世间万物。我们使你既不属天也不属地,既非可朽亦非不朽;这样一来,你就是自己尊贵而自由的形塑者,可以把自己塑造成任何你偏爱的形式。你能堕落为更低等的野兽,也能照你灵魂的决断,在神圣的更高等级中重生。”

吴老师对此很得意:“这一段非常有名。是我们译的,觉得还行吗?”

嗯,那就将本书结尾稍作修改,当作回应:“我已带着极大的快乐整装待发,热切地想要战斗。让我们拿起武器,就像听到战斗的号角,愿那成果可喜而丰饶!”



12.林耀华著;庄孔韶,方静文译.金翼:一个中国家族的史记[M].北京: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15.

小说笔法的家族史,学理剖析散落其中,作为纯小说太平淡,纯学术又太稀薄,但胜在细腻柔软,后劲十足。从琐碎生活小事提炼出宏大框架统摄全文,刻画大时代的小家族,功力不可谓不深厚。

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人际交往和秩序的描述。林提出,“命运就是人际关系和人的再强适。”人与人之间如同“橡皮带紧紧连在一起的竹竿构成的网”,维系着平衡。这种平衡关涉人伦秩序、隆礼与睦族的传统儒家原理,也与时代、时局的背景紧密相连。

在林笔下,家族像由一颗种子生长成的树木,阳光灿烂时向阳潇洒,风雨欲来时随风飘摇。结尾处,1941年,年逾古稀的东林扛起锄头,像年轻时一样劳作。孙儿围在他身边,学习农耕技术。一架飞机从他们头顶飞过,孙辈们抬头仰望这充满敌意的天空,但老人却平静地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忘记把种子埋进土里了!”



13.袁一丹.六合丛书 此时怀抱向谁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

偶得小书,惊喜非凡,字句都像在心尖儿挠痒痒。三辑分别以人物、空间、书评为中心,尤为喜欢写周作人、北平陷落、王汎森的篇目,文思俱佳,漂亮且扎实。

开篇立论,作者便说,“文史互通,通向何处?其交汇处或许在作为研究对象的人身上。对人的理解,不该被学科、家法所拘囿。”援引潘光旦的话,“人的了解必须是囫囵的,不囫囵不足以为了解”,“研究必须有囫囵的对象,囫囵的人,以至于人所处的某一时空段落里的囫囵的情境”。此种关怀,与王汎森相契应,诸如执拗的低音,向下的眼光,生活史与思想史的交融云云,皆有王的痕迹。

北平的两篇,“水平轴”与“日常生活节奏”的论述启发颇多,竟还看到谣言机制的分析,传播学赶紧反躬自省吧。

读到后面,才发现作者是陈平原高足。然而,作者确乎不必拿此名号来充场面——只用文字,便可立住。



14.冯骥才著.冰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

《一百个人的十年》的作者版本,个人史1.0。文笔生动,起起伏伏,用血写就,坦率真诚,对自身干过的“恶事”并不回避。

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个爱说梦话的老师,他最喜欢、得意的学生,天天夜里轮番值班守在床前,手里端着个小本,把他的梦话记下来,转天要他交代清楚这些没头没脑的“反革命暗语”是什么意思。这个在杨的《边缘人纪事》中也有相似案例,揭发梦里骂人,只是没冯的生动。

想不到冯的文学是由这段怪诞历史促逼出来的:“你说,将来我们这代人死了,后代人能知道我们现在的处境吗?我们的痛苦、绝望、无奈,我们心里真实的想法,他们会从哪里知道呢?…我忽然明白:只有文学!”

书成稿于2016,有句话很隐晦:“我却很喜欢这种生活,甚至现在还会怀念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只有不自由的时代里,才能感受到自由的珍贵而倍加珍惜。”



15.潘光旦.直道待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精炼的小文章,许多看来仍未过时。前两辑的各色杂文不错,第三辑的游记有点流水账。第一次看见潘的名字是在《宣传》的引用材料《宣传不是教育》,第二次是在《劳工神圣》里中国早期社会学史蜻蜓点水的勾勒,第三次是在《忍不住的“关怀”》里材料丰富的独立章节,这是第四次。

16.刘建平著.战后中日关系 “不正常”历史的过程与结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如果不是选修课,我大概一辈子都不会翻开本书。在阅读书目里挑选半天货比三家,最终敲定这位幸运儿——事实证明,眼光还说得过去。

本书的问题意识、材料爬梳都还不错,一些分析鞭辟入里,比如中国对日政策思想粗疏简单,意识形态过剩,而欠缺合乎实际的现代民族观念和严谨的国际政治哲学;诉诸“友好”“人民”等政治修辞,并不天然具有正义平等的价值共识。重在补充了历史课本忽略的另重叙事:原来英明神武是被修剪简化过的,高富帅其实就是个傻白甜。

理论分析好像差点意思,不太能接受作者最终把一切根源归于对日认识论的偏差。另,有些地方,修辞唬人,大词略多,似有些打肿脸充胖子,还发现了错别字。校对扣钱!



17.(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F.A.von Hayek)著;王明毅等译.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补课经典,读的是14年的。或可改名《炮打xxxx,我的一张大字报》。对马克思似有误解。

开篇译校者的话求生欲满满:“他把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极权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混为一谈,对各种社会主义思潮不加区别,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哈耶克基于自由主义立场,攻击社会主义与纳粹主义有同样的思想基础,中国读者也不应盲从。”

读的过程全程:嗯?真的吗?然后呢?那咋整?不过去毒效果还不错。

“在社会演化中,没有什么是不可避免的,使其成为不可避免的,是思想。”

“如果我们要建成一个更好的世界,我们必须有从头做起的勇气。”



18.(美)奥兰斯汀著;杨淑智译.百变小红帽 一则童话中的性、道德及演变[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相当劲暴好玩儿。聚焦《小红帽》的版本学和知识生产,顺带着谈了一堆千奇百怪的边角料,女性主义文化研究、精神分析、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童话/神话的辨析等等等等。以学术标准来看,写得有点散了,有的分析颠来倒去,不过借故事切割时代(18-20世纪)的思路值得借鉴。异装癖的大灰狼,放荡的小红帽,身形矫捷的外婆,不怀好意的猎人唔,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19.卡洛·金茨堡著;鲁伊译.奶酪与蛆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宇宙[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伯克《什么是文化史》把此书与《蒙塔尤》并提(那里的翻译还是《奶酪与虫子》),并将二者视为20世纪70年代微观史学的“初现端倪”。

译文流畅,故事的节奏也很好。书名来自“异端头子”梅诺基奥的宇宙起源论,他认为一切都是混沌,“就像奶酪是用奶制成的——而蛆虫会在其中出现,这些就相当于众天使。”

作为浸淫在口头文化传统中的半文盲,老兄“僭越性地”读过一些书,并进行了创造性转译(不乏拼凑组合断章取义),各种石破惊天自相矛盾的言论很有想象力。其思想与行为的张力也很值得玩味:他拒绝接受神创论、道成肉身和基督的救赎。他否认诸般圣事于救赎有效,并断言爱邻舍比爱上帝更重要。但他会去做忏悔(不在镇中),领圣餐,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洗礼。

梅诺基奥关于新世界的想象也很有趣。在他看来,这种新世界是一个完全基于人世的、可以通过人类的工具手段来实现的现实。他曾这样谈论过天堂:一场无休无止的盛宴,不复有“黑暗与光明”、饥荒与丰足、大斋节与狂欢节的周期变换。其话语令深藏不露的各种乌托邦的大众起源显现出来。

作者用了较多笔墨勾勒“安乐乡”、“农民乌托邦”等传统,并分析到:…关于一个更加公正之社会的图景,被有意识地投射到了某个非末世论(noneschatological)的未来中。这不是一个人子(Son of Man)高居云端之上的未来,而是像梅诺基奥这样的人类——他曾经徒劳无功地试图说服的蒙特雷阿莱的农民们——通过自己的斗争,成为这个“新世界”的开创者和主人的未来。

作者串联起伏脉千里的草蛇灰线,将人文主义背景的异端思想与农民的世界联系在了一起,并把镜头由一人,推向更多的人:“关于梅诺基奥,我们知道的已经不少了。关于这个马尔卡托或马尔科,以及许许多多和他一样,生前死后都没能留下一丝痕迹的人,我们却一无所知。”

那么,在今天,我们如何理解一个“异端分子”?如何认识一个依旧充满怪力乱神的世界?如何想象一个更好的乌托邦?我们还有能力与勇气说出自己的认识和想象吗?



20.(葡)费尔南多·佩索阿著.佩索阿情诗 我的心迟到了[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20.

打疫苗留观时翻完。装帧华而不实,排版莫名其妙,翻译比较一般,只有几首还不错,那几首恰恰无关情欲。果然是年纪大了,对缠绵悱恻的耐受能力变差。最后译者的译后记对人物生平史的勾勒还行,但写给佩索阿的诗大可不必。



21.鲁迅著.热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晨起读鲁迅提神醒脑。迅哥儿的字还是好看的,刁钻刻薄,冷嘲中自有温厚关怀。好听难听不论,起码是醒来之人的真声音。与其感慨“世道浇漓,人心不古”,仰天扼腕切齿三叹息,愤愤不平,不如“先改造了自己,再改造社会,改造世界”。单是不平愤恨,几乎全无用处。曙光在头上,不抬起头,便永远只能看见物质的闪光。


老师道:“呸,你懒得用功,便胡说,走!”迅哥说:“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