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伯利亚森林中
发布于 2021-11-29 19:19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在西伯利亚森林中
法国美第奇文学奖获奖作品
当代版《瓦尔登湖》
美国《国家地理》最佳秋季读物
英国《金融时报》年度最佳好书
“傅雷”翻译出版奖获奖作品
2016年被导演萨菲·奈布改编成同名电影
可是,我们今天不介绍电影
介绍的是书:《在西伯利亚森林中》
01
作品简介
法国探险家西尔万•泰松曾自许四十岁前在森林深处过一段隐居生活。于是,他在贝加尔湖畔的一间小木屋里居住了六个月。最近的村庄在一百二十公里以外,没有邻居,偶尔有奇怪的访客。
冬季,气温降至零下三十摄氏度;
夏季,熊在湖岸陡坡出没。
他带了书籍、雪茄和伏特加,在这片荒原中,自创了一种朴素而美好的生活,时间缩减为几个简单的行为:
面朝湖泊和森林,注视着日子流逝;砍柴,钓鱼,做饭;大量阅读;在山间行走;在窗前喝伏特加。
他把自己每天的思绪记录在笔记本上。
02
作者介绍
西尔万•泰松,1972年出生,地缘政治专业出身,法国作家、记者、旅行家,欧洲探险行会的会长。
19岁那年,泰松骑摩托车穿越冰岛中部,并参加了婆罗洲洞穴探险。后与好友亚历山大•普森一起骑单车环游世界,写成《骑行地球》。
自1997年以来,泰松以步行、骑单车或骑马的方式游历中亚,并与普森合著《迈步云天》。
2010年,他在贝加尔湖畔居住六个月,其间所写的日记集结成《在西伯利亚森林中》,一举售出二十四万册,被译成十种语言,获得2011年美第奇文学奖。
泰松至今已出版十多部游记,其影集和随笔也广受好评。此外,他写作的短篇小说曾获得龚古尔奖。
03
分享书中我喜欢的句子
题外话:为什么分享的是书籍,而不是同名电影呢?
答:因为这本书翻译成中文的文字实在是太美妙了,当之无愧的”傅雷“翻译出版奖的获奖作品。即便是像我一样不喜欢阅读生涩外文翻译的人,读这本书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以下是我摘录的文字,大家好好享受文字和自然之美吧!
ENJOY!!!
1
《海伯利安》的题词中写道:“不要任由自己被广阔压垮,能将自我幽闭在最狭小的空间中,生命恰恰蕴育于此。”总之,在散步、饱览了湖的广大之后,该把目光瞥向美的微小的侍者:雪絮、苔藓、山雀。
2
中国式的无为并非淡漠忧郁。无为使人对万物的感知力更加敏锐。专注于穹宇的隐士对其间最微不足道的一面都施以极致的关切。盘腿坐在杏树下的 他听见花瓣轻坠池水的声响。他看见飞翔的白鹤羽翼轻颤,感到空气中升起甜美的花香,萦绕整个夜晚。
3
有一天,一切事物将重新开始流动。温暖从天而降,春天的热流会涨满自然的质地,野兽的血管将因新生的血液而跳动,谷底灌满水,树木的汁液开始搏动。叶片钻出粗糙的芽苞,雪喃喃诉说着回到湖中的希望,幼虫孵化,昆虫破土而出。巨量的水将在山坡上漫流。生命在斜坡上流淌,野兽下山饮水,夏天的云向北蔓延。
4
我的桌子顶着朝东的窗户,按照俄罗斯的风格,与窗同宽。斯拉夫人能坐上几个钟头,盯着水汽在窗格上凝成水珠。他们有时站起身来,入侵某个国家,闹革命,然后回到暖气过热的房间里,在自己的窗前继续梦想。在冬天,他们没完没了的啜着茶,并不急于出门。
5
隐居者独自一人面对自然。他仍是现实的唯一注视者,肩负着展示世界的重任,使它暴露在人类的目光下。
6
为了给自己带来惊喜,必须梦想。
04
西伯利亚森林与瓦尔登湖
我在网上看到之前版本的《在西伯利亚森林中》的腰封上赫然写着:现代版的《瓦尔登湖》(见左图)或许是因为出版社编辑意识到“现代版的《瓦尔登湖》”实在有待商榷。现在我手上的这本出版于2021年6月的书腰封(见右图)上并没有这样的字样,只是上面还保留着:一位法国记者隐居原始森林的人生思考。个人认为腰封的变化是正确的。
《在西伯利亚森林中》并不是“现代版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是一位植物学家和地理学家,一位彻彻底底的超验主义者。
瓦尔登湖,那是一片属于他的土地,熟悉且热爱。所以他能掘得极深,极广,远远超越单个文学家、地理学家、植物学家或鸟类学家的成就。
而作为梭罗超验主义的学徒,泰松则是不同的。在西伯利亚森林中的六个月于他而言更像是生活体验。
“电脑无法承受这里的温差,已经在前天崩溃了,我的卫星电话则什么都接收不到”。
“而在临行前,这个可怜且缺乏野外生活常识的城里人,“浪费了很多宝贵时间配置这些技术装备”。
那一刻,他内心的崩溃之感,是在我们所有读者心中同步发生的。
所以,泰松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隐居者,他只是与自然荒野毗邻而居,并非在身在其中。
他始终在两者之间不断作出比对、质疑、批判与反省。这六个月经历于他而言,是
“一个加速我对自由、静寂和孤独的向往的实验台,自创一种慢生活的试验田。”
然而,这正是这部作品的魅力之处。
没有故作晦涩地向读者阐释一个所谓“隐居者”莫名崇高的心境,传授“隐居智慧”,去钦佩“自然智慧”。他会冷,会厌倦食物的单调,会对突然造访的热情的当地人心生不满。
可当年他极端孤独时,他还是会将自己“粗鲁的朋友”看成是兄弟,或是救命稻草。在极度失落的时候,他会流泪,让泪水流到那两条并不漂亮,更不高贵的小狗身上。可等到暖季来临,他又要忙着欣赏称赞这极寒之地的春暖雪融了。
如果说读一本深奥而有益的书,是一个在高尚而优雅的人谈话,那么读西尔万•泰松的这本游记,则像是在和一个与我们自己相仿的真诚的朋友交谈。他偶尔会故作深情,下一秒又会用幽默的讽刺逗得你会心一笑。他从不掩饰自己的懦弱、虚伪与欲求不满,因为他是你的朋友。
05
谈谈归隐
谈到“隐居”一词,你会想到谁?我猜大多数人的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人一定是陶渊明吧。泰松在书中也引用了陶渊明在《自祭文》中的文字:
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
简单地翻译这句话就是:我身居陋室,意气傲然,饮酒赋诗。能够识运知命,所以无所顾念。
我想这些短小精悍的文字可以浓缩陶渊明的隐居吧。
可是,在强调乐观积极向上的教育中,我们为什么从小到大要学习陶渊明,为什么要学习“归隐避世”的思想。
我的高中老师曾这样对我说:
学习陶渊明让我们明白在不断前行的过程中,当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时,不妨试试退一步,沉淀下来,继而更加勇敢地前行。
这和古中医研究者刘希彦《尘世便是天堂》的主题不约而同的相似。
当被问及城市中的人怎么把城市变成天堂时,刘希彦表示:
陶渊明没有定义过什么是天堂,他甚至也没有定义过桃花源是天堂。
你说他是一个田园派,他根本也不好好种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他更多的时候在游玩,在写诗,收成也很少。
你说他是一个隐士,他又“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他住的是有人的地方,他还喜欢跟邻居喝喝酒。
为什么陶渊明受到中国一千多年来那么多文人和诗人的喜爱,因为他讲的是不执着。
但是我们总是会执着于一个答案,执着于一个定义。我们定义了待在北京上海才能幸福,最后又不幸福了,
那你怎么办?就抑郁症了。
因为你在追求一个定义,这个定义没有办法带给你幸福,因为你没有顺应自己的天赋。
所以,这可能是“归隐”对于如今的我们的意义吧。
06
远行译丛
——环球冒险游记系列
在《在西伯利亚森林中》的最后一页有一个小彩蛋,一张世界地图,并附上了各个地方的游记。
下面的介绍引用自豆瓣阅读:
“
“远行译丛”收录了现当代各国旅行家与冒险家的游记作品,是极具文字之美的游记丛书。
装满了未被赏识的奇迹、已经失落的美景、如梦境般掠过的历史魅影。
而最具吸引力的,是或朴素美好、或精彩奇幻、或香气弥漫的,由完全不同风格的文字描述的,在路上的生活。
我们相信:“无尽的远方和无数的人,都和我有关系” ,无论能否出走,无论是否在路上,广袤的世界中总有那些美好静待你用心体会。
或者亲自抵达,或者,跟随文字前往。
下面是远行译丛系列的五十本作品合集
干货满满
希望我们都可以虽局促一室,而饱览天下哟~
记得点个赞哦!
参考资料:
《在西伯利亚森林中》 西尔万·泰松
历年“傅雷”翻译出版奖获奖作品
《瓦尔登湖》梭罗
《自祭文》陶潜
《尘世便是天堂》刘希彦
我的B站账号,获取更有意思的内容哟~
书影音调研组
图文排版:清野
文案撰写:清野
视频编辑:清野
插图来自《在西伯利亚森林中》同名电影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