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基督的27堂必修课》17.基督的神迹(马克•琼斯)

发布于 2021-03-27 17:41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基督的神迹

 

 

 

拉比,我们知道你是由神那里来作师傅的;因为你所行的神迹,若没有神同在,无人能行。(约三2)

 

稣身为神的弥赛亚,行神迹乃是为了要印证祂的事工,正如摩西被赐予行神迹的能力,为的是要验证他的事工(出四章)。耶稣能够行神迹的事实,印证祂口中所出的一切话(太九6)。当约翰的门徒来问耶稣:“那将要来的是你吗?”(路七20)祂回答:“你们去,把所看见所听见的事告诉约翰,就是瞎子看见,痛子行走,长大麻风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路七22)路加记录此处所列出的每一种神迹,见证基督在盲人(四18)、瘫子(五17-25)、麻风病人(五12-16)、聋子(七22;赛廿九18),以及在死人身上(七11-17)行荣耀而带来更新的工作。旧约里关乎要来的弥赛亚之预言,都在耶稣的事工中成就了。

耶稣行的神迹——就是约翰所称的“记号”(约四54、六15;译注:这两节经文论及“神迹”,原文意为“记号”)——带来新创造。身为弥赛亚,即受膏者,祂凭圣灵的大能行神迹,为要显明神的国将带着大能临到(太十二28)。如此,圣父和圣灵与耶稣同在(约三2;路四18;徒十38),而神迹就见证三一神对一个受咒诅、需要在每一层面更新的世界之慈爱。

 

神迹事工的开端

 

基督在迦拿的婚筵行了第一个神迹(约二1)。祂与祂母亲和门徒们一同受邀(约二2)。筵席还未结束,葡萄酒就喝光了。这或许反映当时以色列属灵的贫瘠;毕竟在旧约里,葡萄酒的丰盛象征神的祝福(诗一〇四15;箴三10;参见太廿六29)。马利亚告诉她儿子这个问题,她似乎知道这个儿子会有解决办法(约二3)。基督回答说祂的“时候”还未到(约二4)——在约翰福音指明这是祂的十架苦难(七30,八20,十二2327,十三1,十七1)。耶稣知道祂所行的每一个神迹都预先指向十字架。因此祂不希望为自己引来不必要的注意,但祂的母亲并不明白这点(约二5

经文记载着“在那里有六口石缸……每一口石缸可以盛水约一百公升”(约二6;现代中文译本),耶稣把石缸的水变成酒(二9)。但是这个神迹的重点是什么?

首先,约翰明确指出基督行这个神迹之后,祂的门徒们就信祂(二11;亦见二23-25)。

第二,基督站上中心舞台时,就借着这个神迹“显出他的荣耀来”(二11),略过一般耗时的酿酒发酵过程,瞬间制造出葡萄酒。

基督在此婚礼扮演的角色反映祂的历史任务——其实是祂永远所担当的角色。祂上中心舞台展现祂的荣耀。这将在天堂圆满成就,祂将与祂的子民在祂父的国度中一同喝葡萄汁酿的酒(就是葡萄酒)。这样,迦拿的婚筵预表的就是新耶路撒冷的筵席。弥赛亚世代就随着这个婚筵临到。以洁净为用途的石缸、以色列的贫瘠、对一位“救主”的需要,都呼求着一位带来丰盛的葡萄酒之弥赛亚(参见赛廿五5-12;摩九13-15)。这个神迹宣告一个新世代的到来。

 

喂饱饥饿的人

 

四本福音书都记录耶稣喂饱五千人的神迹(太十四13-21;可六32-44;路九10-17;约六1-13)。鉴于只有男人被数算,耶稣实际上可能喂饱超过两万个人。马可告诉我们耶稣教训他们许多道理,又“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可六34)。我们应该注意这里的次序:耶稣先教训他们“许多道理”,然后才喂饱他们(可六42)。

祂决定喂饱他们,不只为要满足人们的需求,更要展示祂的大能。这个神迹让人想起耶和华在旧约行的奇事(出十六章;民十一章)。也许被基督喂饱的犹太人会想起,先知以利沙曾用二十个大麦饼喂饱一百人,还有剩余(王下四42-44)。他喂饱一百人,而基督喂饱成千上万人。与这位先知一比,以利沙相形之下黯然失色。基督将父所吩咐的一切,都传给神的子民(申十八18)。正如神供给人们基本的需求,耶稣满足人们灵性与生理的饥渴。

因此,如前所提,宣讲的福音就预告神迹的目的要在末世成就,就是要人注意基督借着祂的代理——圣灵——所施行的喂饱饥饿的人、使盲人看见、医治、赐人生命,还有福音改变的大能。我们不要为了必坏的食物劳力,而是“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就是人子要赐给你们的”(约六27)。

 

病人得医治

 

古人恐惧麻风病,不只因为它带来生理上的痛苦,麻风患者更需要面对社会以及宗教层面的后果。麻风的确是可怕的疾病,患者的身体确实被腐蚀,而麻风也(有理由)与不洁净有关(利十三45-46)。隔离区特别为麻风病人设立,因为他们基本上就是被驱逐隔离的人。圣经中最有名的麻风病人之一就是亚兰王的元帅乃缦(王下五1)。他去以色列见先知以利沙,先知告诉他要去约但河中沐浴七回。这事有违常理,但他照着做了,结果就得医治。

在新约中,我们读到另一位麻风病人得洁净的故事(太八1-4;可一40-45;路五12-16)。那人大有信心地说:“主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太八2)。耶稣并没有赶他走,反而伸手摸那“满身长了大麻风”的人(路五12)。人们无法想象的事发生了:不但救主没有变得不洁净,不洁净的麻风病人反而得到洁净了;他得到完全的医治(路五13)。

借着治愈他的病,耶稣赐给了他一个肉体与属灵的新生命。他现在可以参与公众敬拜(就是在会堂和圣殿),他在社会上也不再受到排挤。首先,他必须要去见祭司(见利十四章),因为只有祭司能够宣告一个麻风病人是否得洁净。祭司当然会询问他的大麻风是如何受医治的。那人只须回答:“那个拿撒勒人耶稣摸我,我就得洁净了。”祂医治大能之真实是不可否定的。

诚然,按照本性,我们都罹患了属灵大麻风。我们的内在,无异于耶稣触摸那人之前的外在。当我们凭信心与耶稣联合,我们就得医治,就蒙祂“伸手摸”而得赦免。祂死在十字架上为要洁净祂的新妇,祂“要用水借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可以献给自己,作个荣耀的教会,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乃是圣洁没有瑕疵的”(弗五26-27)。救赎的故事,就是基督透过祂简单却伟大的“洗净、得圣洁”之道,医治了所有患大麻风的“乃缦”。

 

赶鬼

 

耶稣登山变像之后,医治了一个被鬼附身的孩子(太十七14-19;可九14-29;路九37-42)。如同其他神迹一样,这个神迹代表一个新创造的开启。没有比这更能凸显天与地之间的差异了:山上的荣耀之后,耶稣与祂的门徒面对一个被魔鬼附身的孩子。

那些没有上山的门徒,无法帮助被鬼附身的孩子与他的父亲。门徒们之前曾受差派去赶鬼(可六7),但是他们现在却束手无策。耶稣责备祂的门徒与群众是一个“不信的世代”(可九19)。正如摩西(申卅二5)以及其他先知(赛六11;耶五21-22),基督宣告当时的人就好像死在旷野中不信的那一代人。方才与摩西和以利亚对谈过的耶稣,对不信的影响力必有敏锐的认知。

最终,基督命令污鬼从孩子里面出来:“你这聋哑的鬼,我吩咐你从他里头出来,再不要进去!”(可九25)祂用一个少见的希腊文代名词ego(“我”)以强调这是出自于祂个人的指令。

基督与黑暗权势之间的争战就在此全然呈现。在此我们也该明白,耶稣是凭着信心、倚靠圣灵赶鬼(徒十38;太十二28)。身为一个祷告的人——祷告是出自信心之行动——耶稣行门徒们所不能行的,因为祂是有信心的人。若以为祂能行神迹单纯是因为祂是神,就完全没有抓到这故事的重点。门徒们失败,并非因为他们没有神性,而是因为他们不信。

因而,基督在这个神迹中战胜魔鬼。祂特要显明祂来所要打的仗(见太十二29)。不过祂是以一个满有圣灵大能的坚信者身份赢得争战。就此,人得见神的威荣大能(路九43),这主要是展现在祂儿子的工作上(见路八39,九26)。路加福音十章1720节提到,赶鬼的能力不比信心的大能,而赶鬼本就指向信心:撒但从天上坠落!那掌握死亡权柄的被征服;那使不信者心盲眼瞎的,被福音的传讲击垮。

 


叫死人复活

 

拉撒路的故事让我们深入观察他的朋友耶稣。奇怪的是,耶稣等了两天才回应马利亚与马大求救的呼喊。等祂来到时,拉撒路已经躺在坟墓里四天了(约十一17)。马大见耶稣时说,祂本来可以叫拉撒路不死(约十一21)。这给耶稣机会宣称拉撒路会活过来,因为基督就是复活,就是生命(十一2325-26)。

祂说这话让人惊讶,不只因为祂相信复活,而是因为祂意指自己就是在末日要叫死人复活的那位。祂要马大确知,生命之盼望就站在她面前。她具体盼望的对象不能只是一个概念(concept),而必须是一个位格(person)。

但是,这故事并非以盼望拉撒路的未来作为结尾。反而,耶稣走入马利亚与马大当下的痛苦。祂悲伤不已;祂“心里悲叹,又甚忧愁”(约十一33)。这整个死亡的处境,加上在场可能有人的不信,都打动了基督。祂的朋友死了,马利亚和马大悲恸欲绝。而复活与生命就站在这里,祂深知若要拉撒路从坟墓中走出来,祂自己就必须走入那墓穴。难怪“耶稣哭了”(十一35)。

我们必须切实明白基督这个神迹真实的意义:耶稣赐生命予死人。死亡的确从罪而来(罗六23),但是这问题有一个解决方案,是只有在基督里能找着的。祂自己走入坟墓,祂是要被举起而得荣耀的初熟果子,祂成了每一个将要凭着自己复活的身体永远以神为乐之人的长兄(林前十五2351-54)。事实上,因祂就是复活与生命,每一个信祂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约十一25)。

然而,我们这复活生命的盼望并非只限于未来,而是当下就有。我们将来所要在物质意义上领受的不朽身体,在属灵的意义上此刻就已经在这必朽坏的身体当中享有了。耶稣清楚地解释这一点,在约翰福音十一章25节之后,祂惊人地宣告:“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十一26)凡信祂的人,现在就在祂里面拥有永生,就是拉撒路所指向的复活生命。这就是圣灵赐予的生命,正如耶稣明确对尼哥底母所见证的:“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约三3)葛富恩(Richard Gaffin)正确地指出,这耶稣透过圣灵所成就的工作,特别在五旬节之后,“并不亚于复活之工——它与基督再来时信徒将享有的身体复活同样真实、同样令人惊叹、同样属于末世”。

就如迦拿的神迹,以及从被鬼附的孩子身上赶鬼,拉撒路复活的神迹又再次展现神的荣耀(约十一40)。而神的荣耀展现在世上,总是与基督的位格(person)有关。

 

结论

 

从某方面看来,我们以上综览的神迹,对于从无有创造万有,又用祂全能的手托住宇宙的那位来说,只不过是雕虫小技。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来,这些神迹实在关乎生死大事。神迹的意义,远不只是神的权能在基督里的运行;神迹证明了基督的服事能力是来自于神,也大大地见证祂了的身份以及祂来所要成就的事工。圣灵就是负责为此事工而来装备基督的那位(赛六一1-3)。

基督就是“在神创造(新造)万物之上为元首的”(启三14)。神迹都为此作见证。但神迹中的神迹却是,在基督里的人,如今就是新创造(林后五17;译注:“新造的人”原文为“新创造”),就预尝那将要到来的。我们将在荣耀中与主同喝葡萄酿造的酒;祂要喂养我们的身体与灵魂;我们将在基督的面容上亲眼得见神,就是我们之前从未见过的;我们所有的污秽将被洗净;我们将得胜有余,胜过那些掌权的、有能的;我们将享有复活、得荣耀的身体。我们确知如此,因为祂的神迹都为这些事实作见证,而我们此刻确实也经历了我们未来将全然享有的一些部分。

若基督的神迹没有把我们指向祂拯救的目的以及神的荣耀,那我们就是误解了祂的神迹。但是当我们真的看到神的荣威,以及祂要透过基督更新万事的心意,那么,这些神迹就不再只是表面的神能奇事而已。

 




(选自《认识基督的27堂必修课》,高阿丹译,中华福音神学院)






欢迎加读书群:


1.进微信群方式:加微信好友:271087029,注明:“我要进群



2.扫码进QQ群:


3.扫码进钉钉群:





基督降卑之境

 

 

 

耶稣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太八20)

 

稣如今高升在荣耀里,坐在父的右手边;祂并非一直处在这景况中。在祂复活之前,耶稣处于地上的降卑景况中。保罗在腓立比书二章6-11节形容一个“高--高”的流程:耶稣是从真神所出之真神,取了奴仆的样式,且借着顺服死在十字架上谦卑自己。祂因出于自愿的顺服,就被神高升。

耶稣,这位荣耀的主(雅二1)、华美尊荣(赛四2)、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来一3)、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约一14),却曾一度“是虫,不是人,被众人羞辱,被百姓藐视”(诗廿二6)。而且“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赛五三3)。那亘古常在者成了在时空中每刻饱尝羞辱的婴孩。约翰•弗拉维尔(John Flavel)说:“这样的自我否定岂非令人惊讶?祂自永恒就从祂父那里得宠爱与尊荣,祂自创世以来就是天使的神并受其尊崇与敬拜;如今,祂却成了每个恶棍所践踏的脚凳。

从来没有人经历的屈辱比耶稣所承受的更大。从来没有人如此降卑自己,因为没有人从那么高的地方来。祂剥夺祂自己所属的神性特权,脱下祂那荣耀的外袍,这是为了什么?好叫祂成为羞辱与嘲讽的对象。把一个公义的天使变成一只虫,也无助于我们理解圣子如此虚己的意义。虽然祂在十字架上的死就是祂降卑自己的高峰,但早在祂赤裸裸地在全世界面前被神咒诅、被挂在木头上以先,祂就已历经许多其他的羞辱。该撒利亚的巴西流(约330-379)美妙地形容基督在世时的降卑之境:

 

在所有关乎主的事上,我们找到谦卑的功课。

祂是被安置在洞穴中的婴孩,不在卧榻而在马槽。

在一个木匠和一位贫穷母亲的家里,祂顺从祂的母亲和她的丈夫。

祂受教导,祂学习祂本无须被教导的。

祂发问,但连祂的问题也使祂的智慧得着赞美。

祂没有使用祂奇妙的大能来抵抗攻击祂的人,反而像是屈服在更高的权能之下;容许世俗掌权者施展其权柄。

祂好像一个罪犯被拉到大祭司面前,又被交给巡抚。

虽然祂有权拒绝假见证人,祂默然忍受诬叽诬蔑,又服从对祂的判决。

奴隶与最下贱的仆人向祂吐唾沫。

祂交付自己给死亡,就是人所知最羞辱之死。

这样,从生到死,祂经历所有落在人身上的急难;而展现如此程度的谦卑之后,祂彰显祂的荣耀,也与那些共享祂耻辱的人联合在荣耀中。

 

祂卑微自己

 

耶稣自由、自愿并喜乐地卑微自己。祂为我们以及我们的救赎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出于自愿,而非被迫。按照祂父的旨意,耶稣在神与人面前卑微自己,耶稣本无须谦卑,却欣然自卑、且自卑到至低之境——这足以使基督徒在赞叹中屈膝敬拜我们的救主。其实,如果我们现今不在爱慕中屈膝,我们来日就要在降伏中下跪承认基督是主,就是那位要再来审判活人死人的审判官(腓二11)

道成肉身本身不见得必然就是羞辱。但是神的儿子道成肉身,确实发生在特定的历史境遇中。这些历史境遇使我们必须将祂的道成肉身视为某种羞辱。

在道成肉身中,耶稣取了软弱人的肉体。如加尔文指出,耶稣是“一个真正由人所生的人,祂会饥饿、口渴、感受寒冷,并经历其他属我们本性的软弱”。的确,基督与所有的人不同,因为祂没有“缺陷和腐败”。但简言之,祂“是真人”。对神的儿子来说,道成肉身是无与伦比的羞辱。那口渴的圣子即为造水的那位;那虚弱无力背负自己十架的,就是那托住万有的子;肋旁被扎的子,却也赐气息与生命给扎祂肋旁的人。神的儿子道成肉身在这罪恶悲惨的世界——这真是一个耻辱之举。而这个屈辱从祂诞生之日起,一直持续至祂的死和埋葬。

 

出生与童年

 

从耶稣出生的那一刻起,祂在地上就经历至深至切的羞辱。十四世纪传道人卡西亚的西门(Simon of Cascia,约1295-1348)有感而发说:“客栈没有空间容下这神奇诞生的婴孩——尘世不接待它的神;全世界没有适合祂的居所;天与地都不足祂居住,而祂却生在马槽中。”祂睡卧在饲料槽中;祂从一个女人怀中哺乳(诗廿二9),而那女人的生命却是祂所赐(西一16);祂在生理上依赖一位全然倚靠祂的人。更何况,那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的父母并非国王皇后,祂的父居然只是一个木匠:“这不是木匠的儿子吗?”(太十三55)

马太福音叙述,除了从东方来的博士,没有人在乎或注意这位来到世上的王(太二1-2)。祂居然去了埃及,因为对祂来说,那里比祂家乡更为安全。祂回祖国后在拿撒勒成长,那是一个人口不及两千的小镇。就连义人拿但业都问:“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吗?”(约一46;亦见七4252)。

在第二仆人之歌(编注:指以赛亚书四十九章113节)中,耶稣提到“自我出胎,耶和华就选召我”(赛四九1),还有父使祂的“口如快刀”(第2节)。但是在此耶稣也揭露一个非凡的事实,就是主“使我成为磨亮的箭,将我藏在他箭袋之中”(第2节)。耶稣需要等待祂出来服事人的时刻。祂十二岁就拥有比所有宗教领袖们还渊博的知识;但是那有一切智慧知识宝藏的必须先等待。虽然祂已准备齐全,祂仍然必须等待,祂的谦卑就在此显露出来;虽然祂懂得比别人多得多,祂仍然必须聆听。在人眼中祂是“学生”(例如祂在会堂中倾听),但实际上祂是(且一直都是!)师傅。

 

成年

 

耶稣在贫穷中来到世上,祂活在贫穷中,也死在贫穷中(林后八9)。圣伯纳德(Bernard of Clairvaux1093-1153)曾说:“为我之故,祂越卑贱;于我而言,祂越珍贵。”真是如此。如果我们深思神的话语,有很多其中传递的讯息该使我们震惊。有时深刻地默想一节经文——当然要注意它的上下文——比一次读许多章经文更具有生命的果效。例如,耶稣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太八20)。默想这节经文,试着抗拒那总想要快快读过的习惯。问你自己:“世界上有什么景况对我来说是太低贱的?”弗拉维尔断言基督的“外在景况,比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走兽还更受人忽略,还更穷乏”。事实上,当耶稣为自己和彼得缴纳税金时,祂没有从口袋掏出钱来,反而需要行神迹才有办法给付(太十七27)。

人们对基督真理与恩慈的事工所产生的反应让人错愕。祂的家人一度以为祂“癫狂了”(可三21)。甚至祂自己的兄弟都曾一度不信祂,还嘲弄祂、挑衅祂显扬祂的弥赛亚事工(约七3-5)。不只祂的血肉之亲,连祂的属灵家人都否认祂。犹大借着一个亲吻出卖耶稣(可十四43-45)。犹大表面拥抱基督,却心持怀疑地否认了主(弥赛亚怎么可能是这副模样的基督!),他出卖永生救主换得一袋零钱。甚至连彼得都三次不认耶稣(路廿二54-62)。

福音书特别凸显弃绝祂的是祂自己的子民,就是等待弥赛亚到来的犹太人。约翰在他的序言中清楚地表明:“他(耶稣)在世界,世界也是借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约一10-11;亦见三1132,五43)。人们并不喜悦领受基督的教导,就是永生之道(约六68)。耶稣说在还没有亚伯拉罕之前“就有了我”(约八58;译注:原文意“我是”)。一个人声称自己“我是”,就等同宣称自己是自有永有的神——犹太人以他们自认的唯一合宜方式来回应说这话的人:他们拿石头要打祂。岂不知他们要打的就是那永久的磐石。他们没有“倚靠耶和华直到永远,因为耶和华是永久的磐石”(赛廿六4)。

又有一次,法利赛人西门诋毁我们救主受到应有的殷勤款待:

 

于是转过来向着那女人,便对西门说:“你看见这女人吗?我进了你的家,你没有给我水洗脚;但这女人用眼泪湿了我的脚,用头发擦干。你没有与我亲嘴;但这女人从我进来的时候就不住地用嘴亲我的脚。你没有用油抹我的头;但这女人用香膏抹我的脚。”(路七44-46)

 

天地的造物主没有得到主人对客人该有的款待。西门实在需要去看看诗篇二篇12节所说的:“当以嘴亲子,恐怕他发怒,你们便在道中灭亡,因为他的怒气快要发作。凡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

以下的叙述对基督来说是再真实不过的:“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约一11)。惟有自己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的那位(约十四6)才能说出如此的真理。但是,不论祂的事工得到多少显明的印证——如同鸽子降临的圣灵、祂父的声音、祂行的神迹、祂说的生命之道——祂本国的人仍然不信祂。他们恶意弃绝荣耀的主,说祂是迷惑众人的(约七12)。此外,祂告诉门徒们,祂的吃喝遭到人们最恶意的解读:人们说祂是贪食好酒之人(太十一19)。而祂所行的神迹——怜悯贫困者的作为——也被解读是撒但的作为(太九34)。犹太人宁可释放一个杀人犯到他们中间(可十五7),也不愿与和平之君有任何牵连(赛九6)。

神的儿子还要经历比上述更多的羞辱吗?这样还不够糟吗?是的——其实后面还有更糟的。

 

受审

 

我们主所受的审判应该受到公开的平反。但是我们都知道,结果并非如此。一个祂之前的门徒,还有犹太人的宗教知识分子,以及外邦(罗马)兵丁都找上耶稣(约十八1-4)。我们由此看到,参与此行动的人,其实就象征着全世界之人的时。

基督的受审至少有七个不合常理之处,这都加深了耶稣所经历的羞辱。犹太公会不该在夜间开会,但是他们却在夜间开会。审判当天不该宣判死刑,但是他们却当天宣判。因为他们私下的偏见,亚那和该亚法应该自动退出审判(约十一49-52,十八13-14),但是他们并没有退出。他们用假见证与假见证人(太廿六59-60)。此外,耶稣实际上并没有如他们宣称犯了亵渎的罪。尽管如此,祂在审判时却被打(约十八22;可十四65)。还有,犹太公会不能在安息日前夕讨论死刑案件;但他们却乐意打破自己的常规,为了将荣耀的主送上十字架。

更糟糕的是,祂的门徒们逃跑了,而且祂最亲密的朋友之一(彼得)竟公然不认祂。多么令人惊讶啊!因为这位使徒曾说:“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太廿六35);但彼得却一连三次不认耶稣(太廿六707274)。

耶稣的受审全然扭曲公义。彼得与其他门徒们的反应,把人的忠实变成笑话。在这一连串事件中,惟独耶稣受苦。

 

十字架

 

耶稣自己卑微不只到死的地步,且是死在十字架上。祂自愿顺从父的旨意,祂的死是受咒诅、公开、不名誉的死。在此,祂所受的屈辱达到最高点。

旧约经文以生动的细节预言这样的结局,特别是关于耶稣所经历的情感与心理煎熬,这也是为何,如前所提,耶稣的整个生命就是个不止息的“客西马尼”。祂读神的话语,又经历神的话语应验在祂生命中。就这样,祂的屈辱总是展现在祂面前。可是,客西马尼的经验只不过让耶稣预尝到一点十架的耻辱。

我们在诗篇六十九篇2021节中读到祂在十字架上的耻辱:

 

辱骂伤破了我的心,我又满了忧愁。

我指望有人体恤,却没有一个;

我指望有人安慰,却找不着一个。

他们拿苦胆给我当食物;我渴了,他们拿醋给我喝。

(诗69:20-21)

 

约翰在形容基督受难时提到这段经文(约十九28-29)。诗篇二十二篇特别形容基督的被钉十字架;那篇诗对基督在各各他受难时的心灵转折有深刻的见解:

 

但我是虫,不是人,被众人羞辱,被百姓藐视。凡看见我的都嗤笑我;他们撇嘴摇头,说:他把自己交托耶和华,耶和华可以救他吧!耶和华既喜悦他,可以搭救他吧!(诗廿二6-8)

 

当基督挂在十字架上时,祂的三重职分(先知、祭司、君王)都受到亵渎。关于祂的先知职分,经文告诉我们:“他们就吐唾沫在他脸上,用拳头打他;也有用手掌打他的,说:‘基督啊!你是先知,告诉我们打你的是谁?’”(太廿六67-68)。不像基督在旷野,这些无耻的挑衅者没有抵挡撒但的诱惑,竟去试探神。

我们听到人们挖苦、戏弄祂的君王职分:“他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他是以色列的王,现在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我们就信他。他倚靠神,神若喜悦他,现在可以救他;因为他曾说:‘我是神的儿子。’”(太廿七42-43)

圣经在别处提到,人们要基督按照他们的条件作王,而非按照神的条件(约六15)。按照神的次序,权能出于软弱,虽然这对耶稣当代的犹太人而言是多么地忠言逆耳。

我们也听到对祂祭司职分的讥诮与嘲讽:“他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太廿七42)真是不可思议!就在基督自愿舍身拯救世人的那一刻,世人却因祂的拯救而嘲弄祂。那些仇恨祂的人,不知道自己所说的有多么真实。就连与祂同钉十架的那两个人,不但没有安慰与他们同受苦难的耶稣,竟然还辱骂祂。经上说:“那和他同钉的强盗也是这样地讥诮他。”(太廿七44)当然,其中一位最终悔改而领受了基督恩惠(路廿三39-43),但他们两人曾一度都讥讽耶稣。

耶稣被钉死在一棵树上,这个事实极其重要,尤其对仔细阅读旧约的读者来说(译注:如前所述,加拉太书三章13节的“木头”原文亦可译为“树”)。保罗引用了旧约申命记二十一章2223节,在加拉太书三章13节说:“基督既为我们受了咒诅,就赎出我们脱离律法的咒诅;因为经上记着:‘凡挂在木头上都是被咒诅的。’”对罗马人而言,十字架是最终极的羞辱。对犹太人来说也是如此,却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