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 教学案例
发布于 2021-04-09 21:50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作者:王 双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棠张中学
原文刊载于《英语教师》2020年第 01 期第 060-062 页。
摘要:
阐述和谐教学法的概念和理论依据。围绕和谐教学法,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初步确立“启思—导学—互动—实践”和谐教学模式。分析该教学模式的内涵和操作步骤,并结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分析该教学模式在不同课型中的运用。
关键词:
和谐教学法;小学英语;教学模式
和谐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引 言
和谐教学法是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效结合的教学活动。“和谐法五环节教学模式”(以下简称“和谐教学模式”)能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小学英语课的有效性。由于英语各学段教学内容不同,课型不同,和谐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研究和谐教学模式的变式,以更好地适应课堂教学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一)概念界定
和谐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如阴阳和谐,刚柔并济等。对“和谐”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代 汉语词典》给“和谐”的解释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从系统论角度看,“和谐”是指事物在运行中系统内外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配合得当的状态。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敏勤根据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和多年的和谐教学实验,逐步构建了和谐教学模式,即单元导入,明确目标;自学指导,合作探究;大组汇报,教师点拨;变式练习,拓展提高;课堂小结,单元回归。
(二)理论依据
1. 教学法依据和谐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是身心和谐原理、大脑两半球和谐原理、教与学配合和谐原理、学生整体素质和谐发展原理。和谐教学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愉快教学原则、当堂达标原则、板书优化原则、精讲活练原则。
2. 心理学依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心理特点是不断变化的。教师的教育行为必须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前提,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按照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教学。
3. 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 20 世纪 60 年代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Maslow)、 罗杰斯(Rogers)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他们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这一理论遵循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吕燕 2012),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他们的自学和探究能力有积极作用。
二、和谐教学模式的确定及在不同课型中的运用
王敏勤教授的和谐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策略体系,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在教学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处于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王敏勤教授先后提炼出多种教学模式,如“和谐教学导学式模式”“兴趣促学模式”“探究研讨式教学模式”“情感教学模式”“五导五学教学模式”“五环节教学模式”等,下面围绕和谐教学法,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特点,初 步确立“启思—导学—互动—实践”和谐教学模式。
(一)“启思—导学—互动—实践”和谐教学模式的内涵和操作步骤 “启思—导学—互动—实践”和谐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效果较为突出。
1. 模式含义
启思———启发思考,触发学生灵动的思维,引入佳境。
导学———顺学而导,教给学生灵活的方法,授之以渔。
互动———交流互动,架起语言沟通的桥梁,产生共鸣。
实践———实践拓展,利用语言工具的功能,传递文化。
2. 操作步骤
(1)激趣创境,目标导入。
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课堂上利用情景故事、语言活动等创设逼真的语言环境,适时预设目标,使学生自然、主动地参与学习。
(2)启思导学,合作探究。
乐于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是和谐课堂的首要前提。以学定教、因材施教、以教导学、顺学而导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导学不是为了不教,而是为了教学得法,教得更好。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学法,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新知。
(3)巩固操练,掌握技能。
掌握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是英语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巩固语言要靠多层次、高密度的操练巩固达成。
(4)立体互动,评价反馈。
互动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师生、生生、师本、生本、师媒、生媒等多向立体互动能促进学生使用语言知识技能、培养交际能力,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目标。互动中对各环节精准、及时的评价是课堂目标达成的有效评判,也是教学过程预设与生成高度一致和促进教学高效的保证。
(5)拓展延伸,语言实践。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使其展开积极的语言实践。“启思—导学—互动—实践”和谐教学模式中的各个方面存在一定的联系。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启思—导学—互动—实践”和谐教学模式在不同课型中的运用
1. 和谐教学模式在词汇与句型课中的应用步骤如下:
(1)热身激趣,启思设疑。
(2)词句导呈,构建新知。
(3)操练巩固,合作探究。
(4)多向互动,反馈效果。
(5)随机评价,激励促学。
(6)搜集资源,活学活用。
人教精通版(三年级起点)小学《英语》五年级 (上)Lesson 18,关于人物职业的主题。第一,教师课前热身,边唱边表演,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提出教学目标,用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活跃课堂气氛。第二,运用图片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有关职业的单词,并自制课件,适时、灵活多样地导出新的职业单词以及询问各种人物职业的句型。第三,教师巧妙运用趣味性教学方式,减轻学生记忆单词的难度,培养他们总结归纳的能力。第四,教师让学生在预设的活动、游戏中操练词汇、句型,两两一组自主操练、小组合作操练、组际之间竞争操练,在活跃的气氛中探究知识的联系。第五,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课堂结 束前总结评价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六,教师分层次引导学生选做“作业超市”中的作业,让他们巩固知识,并采取网上学习、收集资料等方式将课堂学习拓展延伸到课外。
2. 和谐教学模式在会话课中的应用步骤如下:
(1)热身导读,激趣启思。
(2)呈现新知,自主学习。
(3)教师点拨,操练对话。
(4)创编对话,拓展提高。
(5)汇总评价,激励实践。
人教精通版(三年级起点)小学《英语》四年级 (上)Lesson 23,关于天气状况与活动的主题。第一,教师播放歌曲 How’s the weather today? 导入本课主题,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教师运用教学课件,利用视频、音频、图画、实物和游戏等呈现新知,如 cloudy,sunny,hot, cold,cool,Let’s...和 Shall we...,引导学生自学,使其扫清部分障碍,分解学习强度。第三,对于对话中 的新单词 windy,rainy,snowy 和新词组 fly a kite, put on...等,教师进行点拨,采取以旧带新、直接教授、问答提示等方法,让学生在对话操练中巩固新知。第四,教师引导学生在原对话基础上创编新的对话,使其灵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达到拓展提高的目的。第五,自评、他评、互评、师评穿插教学各环节,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激励其大胆进行语言实践,发展其语言能力。“会话课”教学模式缘于“词汇与句型课”教学模式的变式而生成,第三个环节是区别“词汇与句型课”教学模式的重点环节。教师点拨突破语言点是“会话课”教学模式的特点。“会话课”是学生自主语言实践的主要阵地。教师要把握好教、扶、放的尺度,让学生在逼真的语言环境中自主学习,自主操练,形成语言技能。
3. 和谐教学模式在语篇阅读课中的应用步骤如下:
(1)激趣导学。
(2)合作自学。
(3)点拨助学。
(4)变通活学。
(5)梳理会学。
(6)课后延学。
人教精通版(三年级起点)小学《英语》五年级(上)Lesson 7,关于人物个人信息及外貌特征的主题。
激趣导学:教师通过节奏明快的歌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生同唱同动,沟通感情,创造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再根据学习内容改编歌词,继而针对所学内容操练句型,自然引出新课。
合作自学:教师采用“先学后教”方法,科学设计自学指导,让学生自学课文,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并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注重辅、放合理,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此过程中,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
a. Who’s this in the picture?
b. What’s the boy’s name?
c. How old is he?
d. Where does he come from?
e. What’s he good at?
让学生自主学习,循序渐进地突破难点,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语篇内容,树立学习自信心。
点拨助学:教师利用生动的课件和直观的图片指导点拨 a good-looking boy 与 friendly 两个知识难点。如,出示一张英俊男孩的照片,让学生理解 a good-looking boy 一词。用旧知引新知,让学生通过 friend 理解 friendly 的含义,而后出示一张照片让学生表达“He is friendly. He looks friendly.”教师依据以旧带新的原则,用图文并茂的方式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乐学、爱学、会学。
变通活学:教师运用猜谜游戏,根据名人照片进行提问,哪组提问、抢答得多,哪组获胜。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模仿课文分组讨论,启动思维,发挥想象,自编对话,完成角色表演,从而深层理解和把握教材。设计多种活动巩固新知、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其感受学习的快乐,体验学习的成功。通过趣味操练,让学生拓展语言,发现规律,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梳理会学:小学高年级知识增多,比较零散,教师应帮助学生缕清知识脉络,从而提高他们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提高其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后延学:让学生听录音并复述课文,掌握主要短语及句子,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能力水平创编新短文,并根据自身情况在作业超市“各取所需”,保持对学习的兴趣。这样有梯度的作业,恰当的选择,能够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效提高学习能力。另外,问卷调查、网上学习等课外任务对知识、技能、文化目标的拓展延伸,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活学活用。把握文章的主旨,还要对其中与主旨相关的事实细节等进行把握,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取主题阅读的相关技巧与方法。因此,借助小组合作开展主题阅读,鼓励学生在生生互助中习得知识、提升能力是有必要的。如何实现小组合作探究与主题阅读的融合呢?教师可通过布置合作学习任务,指导学生探究。例如,在牛津版高中《英语》Module 2 Unit 3 The curse of the mummy 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
(1)What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Who is the“Amazing people”?
(2)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Please say it in your own words.
(3)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curse of the mummy’remains a riddle to this day”?
合作探究任务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参与学习。生生互助可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时,教师要进行指导、点拨,让“生生互助”顺利进行。

结 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主题阅读教学中,生生互助的课堂组织模式大有裨益。其对主题阅读的增益主要表现在减轻教师负担、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自觉性等,这将促进整个主题阅读顺利进行。当然,在主题阅读与生生互助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与指导作用,合理组织、巧妙指导,正确处理好课堂讲析与学生互助、教师课堂指导之间的关系,安排好各个教学环节所占用的时间比例。只有这样,生生互助才能为主题英语阅读增添光彩,提升阅读质量。
【引用文献】
陈明达.2017.高中英语同步主题阅读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J].文教资料,(16):215-216.
冷传阳.2019.以助学课堂提升生生互助的能力[J].辽宁教育,(12):34-35.
钮玉梦.2015.基于 ARCS 模型下的高中英语主题式阅读教学研究———以牛津模块三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8):37-40.
孙帆.2019.安图三中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现状调查与分析 [D].延边大学.
吴玉玲.2017.高中英语主题式阅读教学与文化品格培养[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8):78-80.
徐雪梅.2019.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案例分析[D].延边大学.
张倩.2017.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助模式探索[J].才智,(1):16


GET英语教学导刊《英语教师》是一本面向基础英语教育与教师教育领域实践者和研究者的专业性学术刊物,由天津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主管和主办,翼课网、《学生双语报》《新课程报》协办,是国内重要的基础英语教育学术期刊,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超星发现权威收录。
2016 年至今,《英语教师》中已有百余篇优秀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小学英语教与学》(核心期刊)全文或部分转载。同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对期刊全文转载量排名前十的期刊进行排序,《英语教师》连续数年榜上有名。
《英语教师》面向全国长期征集英语教育教学类稿件,凡是英语教科研人员、中小学教师、高等院校师生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均可投稿。
电子邮箱:yyjsbyk@163.com
投稿电话:029-85693305
声 明
原创作者:王 双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棠张中学
责任编辑:张蓝梦
校 对:姜 珊
审核:刘佩佩、贾丹彤
本文内容来自《英语教师》,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