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诗人

发布于 2021-04-20 00:19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一课一感悟

时代 · 诗人

----读《雨巷》


文学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时代会催生不同的文学样式。唐代开放包容、自信昂扬、以诗取士,唐诗便应运而生;宋代重文轻武、市井繁荣、崇尚艺术,宋词便翩翩走来……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盛唐气象的反映,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大唐由盛而衰的证明。戴望舒作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也随同时代的变化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样式。

戴望舒的性格忧郁内向,这一性格在他的诗中有很明显的体现,尤其是他前期的诗歌。从他开始创作到抗战开始前,他的诗含蓄朦胧、低沉哀婉,如他在1927年夏天创作的《雨巷》,整首诗被一种忧愁、苦闷、凄清的调子笼罩,音节上也多采用复沓的词句,读起来非常的舒缓低沉。这和作者当时的心情刚好是吻合的,1927年,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无数热血青年一下子陷入迷茫和彷徨,他们不知前面的路该如何走,戴望舒正是他们中的一员。于是他感觉自己正走在阴冷潮湿的“雨巷”,这雨巷悠长又寂寥,如同这黑暗恐怖的社会,亦如看不到前路的人生。在这样的雨巷,他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个姑娘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哀怨和彷徨。这是他心中追求的姑娘,何尝不是他心中追求的美好理想呢?丁香姑娘的愁怨彷徨,是作者内心的写照,何尝不是时代的写照呢?《故都的秋》中郁达夫的悲凉之感,难道只是在说对故都之秋的感受吗?朱自清《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难道只是在谈个人的心绪吗?
时代会改变每个人的命运,也会改变诗人创作的内容、风格等。抗战爆发后,整个中国陷入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苦闷彷徨的诗人已不可能再沉默哀怨,全民族都投入到救国存亡的历史洪流当中,他们发出了抵抗侵略者的共同声音。含蓄朦胧被明朗沉挚所代替,忧郁缠绵被坚决果敢所代替,无数知识分子加入到这一行列,他们的笔已变成同敌人战斗的刀枪。穆旦的《赞美》、田间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等,都是这样的战斗诗篇。戴望舒也一改先前的诗风,俨然变成一个战士,他的《我用残损的手掌》《狱中题壁》等都是最好的证明。《我用残损的手掌》和《狱中题壁》都是1942年春,戴望舒被日本宪兵逮捕入狱后所写的作品,这个时候的他已觉醒和振奋起来。在狱中,他受尽酷刑的折磨,但他并没有屈服,并写下几首诗。《我用残损的手掌》既表现出对祖国的深切:虽然自己的手掌已“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又写了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狱中题壁》是在他身受酷刑,随时可能被处死之际,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战友的眷念,写下的感人至深的诗篇。这是一首直抒胸臆而又委婉深沉的诗作,作者并没有写诗人在敌人狱中的生活感受,而是通过想象创造了一个超现实的诗境。它的特点是诗人超越漫漫长夜直接对光明的未来发言。
生活在不同时代的诗人,他们的作品必然打上那个时代的印记,因此我们阅读一首诗,一定要关照诗人所处的时代,找到诗歌和时代的关联,这样才能对诗歌有更准确全面的理解。时代孕育诗人,诗人应照时代。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