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同题共振”

发布于 2021-04-19 20:23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作文题目】

材料一:近一年来,西方国家中有一名少女爆红。她在社交平台上已经拥有超过430万粉丝,很多人视她为偶像、环保斗士。她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侃侃而谈,面斥各国领导人。虽然她今年才16岁,却已经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更被评为“2019年影响世界的100人”。她就是瑞典少女格蕾塔·通贝里。

材料二:2019927日,浙江小伙沈钧亮代表“蚂蚁森林”公益项目到联合国总部领取最高环保荣誉奖“地球卫士奖”。“蚂蚁森林”通过日常绿色出行、在线支付水电费等低碳行动积攒“绿色能量”,以种植真树,带动5亿人参与低碳生活,并将碳减排量转化为种植在荒漠化地区的1.22亿棵真树,其中超4成能量由95后青年贡献。

以上两个新闻事件在励志中学掀起了热议,有同学为瑞典少女的敢于呐喊钦佩,有的同学则不以为然,认为中国青年默默地为地球种树更有价值。为此,励志中学团委举办了一次辩论赛,正方是“呐喊比行动更重要”,反方是“行动比呐喊更重要”。请你选择其中一方写一篇辩论词,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并驳斥对方的观点。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立场,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学生作文】

行动是最好的呐喊

太原师院附中高1906班 王鑫伟

各位同学:

大家好!

当想要做成一件事或传播自己的想法时,有人会选择呐喊来呼吁人们,有人则会默默行动,一步一步地完成。马克思曾说:“一切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确实,言之易,行之难。从自身做起,把口号付诸行动就是最好的呐喊。

呐喊与行动都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但最终决定结果的,只有行动。呐喊有振奋人心、加油鼓劲的作用,但口号喊得再响亮,发言再义正辞严,如果最后不付诸实际行动都将成为一纸空谈。同时,实际行动可以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事实可以让人们深切意识到,什么是空喊,什么是实效,从而使更多的人加入到正确的行动中来。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我们的医护工作者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他们只是用默默的付出挽救着一个又一个生命,如今他们成了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

行动可以掌握主动权。自己的行动由自己掌握,自己随时可以行动,同时效果立竿见影。相比之下,呐喊则需要等待别人来实现,如果别人最终并没有行动,那么自己之前的呐喊就没有发挥作用。从这个层面上讲,呐喊的结果也是行动,但需要看别人的想法,要看别人是否付诸行动。如果自己直接行动,岂不是效率更高,也更能保证行动结果吗?在“蚂蚁森林”公益项目中,人们的一点点贡献汇聚成了1.22亿棵真树,5亿人参与到低碳生活中,用具体可见的行动为保护地球环境做出了贡献。而瑞典少女格蕾塔∙通贝里尽管面斥过各国领导人,被视为“环保斗士”,但最终被鼓励带动参与低碳生活、保护环境的人却寥寥无几。我们可以看到行动相比呐喊,效率极大地提高,掌握了更多主动权。

行动中才可能修正错误。在行动中,我们可能会发现原先思想中不全面、不易实践的部分,可根据实情随时修改。如果只是呐喊,常常会沉浸在自己憧憬的理想中,从而逐渐使想法脱离实际,更加理想主义化。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中,就不乏这样的“呐喊者”。他们曾狂热地鼓动民众起来斗争,而他们自己却少有真正的革命行动,有的甚至被反动势力的残酷镇压吓破了胆,最终成为叛徒。治水必躬亲的钱泳告诉我们亲自实践的重要性;只身赴武汉的钟南山用自己的义举告诉我们,只有行动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也用事实告诉我们,只有行动起来才能知道什么才更切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行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终手段。没有行动,就没有新中国70多年的辉煌成就;没有行动,就没有今天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呐喊可以唤起人们的精神,而行动才有可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目标。朋友,行动起来吧,行动是最好的呐喊!

【教师下水文】

呐喊比行动更重要

太原师院附中吉学斌

各位同学:

大家好!

鲁迅先生说:“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陶行知也说:“与其坐而论,不如起而行。”这些话都是在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我们不否认行动的重要,但我们想说的是:在行动之前,谁来提醒人们应该行动;行动之后,谁来提供人们不竭的动力。显然,这个时候需要有人振臂高呼、摇旗呐喊,所以我方的观点是:呐喊比行动更重要。

首先,呐喊在于让更多的人觉醒。没有觉醒,就不会有行动。在上世纪初的中国,国民愚昧麻木,任人欺凌。鲁迅先生深感唤醒国民精神的紧迫性,他弃医从文,以笔做刀枪,向黑夜沉沉的中国发出了声声“呐喊”。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更是把发动群众,教育群众放在突出的位置,他们的“呐喊”,犹如阵阵春雷,唤起千百万工农大众走上革命道路。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有力打破了长期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

其次,呐喊在于让更多的人行动。我们都知道,要做成一件事必须有真正的行动,但要让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则需要借助呐喊的力量。一个人的行动固然能改变很多东西,但亿万人的行动,则会汇聚起磅礴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呐喊则更为重要。“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一个国人的努力,我们就应该为它鼓与呼。瑞典少女格蕾塔·通贝里为环保事业的奔走呼号,正是为了使更多的人环保、投身环保。疫情之初,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呼吁全国人民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也是希望所有中国人做好个人防护,为全国抗疫做出贡献。相比中国抗疫所取得的成就,美国则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人道灾难,他们没有很好地呼吁人们加强个人防护,疫情之初,连总统都拒绝戴口罩。

第三,呐喊在于让行动更有力量。行动起来有时并不难,但坚持下去则很难,这个时候则需要呐喊者的加油鼓劲。抗战时期,延安军民的生活非常艰苦,而鲁艺的文艺工作者创作出大量的诗歌、戏曲、绘画等文艺作品,为大家带去强大的精神力量。人们坚定了信心,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迎来了抗战的最后胜利。近年来,央视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不知感动了多少国人。它就像一次次吹响的集结号,鼓舞着更多国人向英模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思想决定行动,呐喊唤醒人心。如果能唤醒和激励更多的人行动起来,我愿做一个坚定的呐喊者。黎明寂寂夜沉沉,我愿做那只报晓的雄鸡!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