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动脑又动情吴江区初中物理新上岗教师优质课比赛纪实
发布于 2021-04-21 08:57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在吴江实验初中举办了区物理新上岗教师优质课比赛,新教师们迎来了一次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公开亮相的宝贵展示机会。
老师们通过本次比赛磨炼了自身能力,收获满满,快来听听他们的活动感悟吧。
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需要反思和改进:
一、实验准备的不够完整。
教师应该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一个保姆,把所有知识给学生呈现出来是最省力却不是最佳的教学方法,这节课最终的实验是需要一个优化过程的,为什么卡片要腾空的?为什么用重力较小的卡片?我应该提供的是一个思路,而不是最终的优化结果。而且每个小实验之间是要用逻辑性的语言衔接起来的,不应该理所当然。
二、重难点分配时间过少
课堂的开始是引出平衡状态,紧接着应该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体,让学生判断这些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加深学生的理解。探究二力平衡的实验中,两个力方向相同这个实验其实是没必要花太多时间的,这里不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三、语言不够简练
一个好的教师,在课堂上的每句话,每个例子都应该是有作用的,我作为一个新教师,语言太过繁琐,需要多加锻炼。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方案较多,教材小卡片为探究方案,整个教学设计重视学生的体验,通过挑战不可能激起学生的兴趣,通过体验让学生感知平衡,猜想二力平衡的条件。基于思维碰撞(左边挂两个钩码,右边挂一个任然能平衡)共同思考改进设计方案。体会物理研究忽略次要因素(小卡片的重力很小,小于绳的拉力可以忽略),控制变量等物理方法。
中间的演示实验没有准备到位,学生分组实验没有正对下面的学生来显示,导致小组上台演示的时候,背对着下面的学生,后面有同学看不到演示过程。在板书环节上平衡状态应该是“保持静止”我写成了“静止”这个错误不可原谅,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更加的注意科学严谨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这节课上完后,发现自己很多不足都需要认真改正。
首先,语速过快的问题,一定要解决,语速一过快,就会导致自己废话变多,语言一定要精简,节奏尽量紧凑。
开头的四张图片一定要强调受力物体,这样就可以比较自然的向二力平衡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过渡,但是发现PPT和导学案上没有写上。
卡片一定要强调轻质小卡片,当然器材也没有准备充分,小木块没有带到教室。
实验节奏把握不到位,第一个研究力的大小实验也没让学生具体展开实验。做该实验以后一定要先挂好对应器材,然后再去做其他相关因素对应的实验。做实验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注意到轻质小卡片在实验过程中是否仍处于静止状态。
板书写的有点潦草,一定要写工整。而且重点二力平衡的特点以后一定要用红笔书写。
本次考核的课题为“二力平衡”,对这个课题我设计的流程如下:先在课前做一个筷子尖顶起羊角锤使其悬空的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带着这个问题去学习这节课的内容;其次让学生画出四个物体的受力示意图,通过它们的运动状态,引出平衡状态和二力平衡的概念;再让学生在力的三要素这个角度提出猜想:二力平衡时两个力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学生通过观察受力示意图可以得出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点相同;从猜想出发,进行了小纸片受力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总结二力平衡条件并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最后进行课堂小结和一些小练习。
针对实际上课情况来看,问题如下:首先“二力平衡”作为一个经典课题,教学过程很清晰,但由于我经验不足,整个实验的探究目的和过程叙述不够详尽,逻辑有些混乱;没有进行学生实验,对学生来说,知识可能无法很好理解;并且在课程完成之后,遗忘了对引入实验的解释,没有解决遗留问题;其次上课前没有了解学生的情况,暂时还没有学习到相互作用力的知识点,导致在区分平衡力和相互摩擦力时,学生不明所以。以上是我对这次授课的反思。
教学设计的立意: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试验方案较多,本节教材以小卡片为探究方案,整个教学设计从学生体验开始,通过体验平衡让学生感知并基于经验给出在认知范围内合理的猜想,并结合体验活动、基于学习经验设计和改进实验方案,让学生在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小卡片实验方案的巧妙之处。拓展解惑环节,基于学生改造经验后的认知,对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滑块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在优化和改进后,更深地体会小卡片方案的巧妙之处。
课堂的不足:
①在“挑战不可能”环节,斜立可乐瓶的前置条件交代不够准确;
②在设计试验方案环节,语言使用上不够言简意赅,过于拖沓。
③学生探究环节,时间把控不到位,以至于后面的收尾过于匆忙。
江陵实验中学 孙尤
这节课我利用‘使“未开封”可乐斜立在桌上’的小游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物理探究兴趣,感受到物理现象的奇妙之处,使学生对新知识充满了期待,然后采用提问、讨论、实验、展示等教学方法持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了更好地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安排学生先讨论如何借助小木块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然后一步步引导,让学生自己说出用小卡片更好,最后请学生分组完成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实验,过程中只要实验就有展示。最后对“可乐斜立”进行揭秘,学生恍然大悟,并以“学生靠墙单脚站立”的游戏,轻松愉悦的结束本节课。
教学过程中通过探究实验,充分发挥教具的直观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在实验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整个一堂课中,为学生提供一个沉浸式学习的环境,使老师真正成为课堂的引导者,让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自身能力的主渠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公。也要注意课堂练习要精而不要多,达到目的即可,新课不是习题课。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我们一起思考、讨论、合作,使学生能够在学到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团队合作,懂得互帮互助。在情感方面也得到一定的提升。课后也和两位评委老师进行了沟通,得到了评委老师的肯定,询问学生,学生也对这节课表示很满意,我也在开课过程中收获了很多东西。
但本节课仍存在不足之处,在实验探究时,过程稍显仓促,考虑到要学生展示,让所有学生的动手时间就压缩短了点,所以最后多出了三分钟时间,就只能让他们完成一些练习题了。因此对教学节奏的把控仍需加强。
通过实际的上课,与评委的建议,我觉得本节课有很多的地方还是需要改进的。首先引入的实验趣味性虽然足够,但不能较直接的体现实验与二力平衡的关系,这样不易引入课题,下次可以再设计别的引入,例如立易拉罐、举尺等等。其次在把卡片换成钩码体现小纸片轻的作用时逻辑顺序可以调换一下,先用重再用轻,比较符合学生的思维逻辑。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方案较多,本节以苏科版教材小卡片为探究方案,整个教学设计重视学生的体验,通过体验让学生感知平衡条件,基于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基础上思考改进设计方案帮助学生理解小卡片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体会物理研究忽略次要因素,抓主要因素,正反论证、控制变量等物理方法,物理思想。在设计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其他实验方案这个环节中,学生设计出来的方案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在本节课不能过多的展开拓展,这些问题都是非常宝贵的课堂生成性资源,应该在后期的学习中师生共同研讨改进。通过这一次的公开课考核使我获益良多,专家的建议给我印象深刻,使我受益匪浅,在将来的工作学习中,我将更加努力去改进上课的方法,成为一名真正成熟的教师。
(1)学生实验安全第一,应该选用较轻软的东西做实验物体,防止万一绳子断了,掉下来砸伤学生。一定要将配重块压在铁架台上,否则铁架台有倾倒的危险。
(2)在实验前一定要花足够多的时间教学生如何使用仪器,要特别强调需要注意的事项。
(3)气浮足球由于桌子不平和本身喷气的不均衡性,导致气浮足球在桌子上一直运动,也就是其在两端连钩码前,水平方向上已有一个分力,这是这个实验的一个不足之处。
(4)在纸片二力平衡实验中,学生对旋转纸片放手一瞬间纸片所处于的状态有些不太明白,由于旋转过快,纸片很快静止,部分学生认为纸片放手后处于平衡状态,这是一个需要突破的难点。
(5)在准备公开课时应该至少1天提前把ppt和学案做好,正式上课前一定要先试上一下,否则将有很多难以把控的因素,尤其是时间上无法把控,这一点应该吸取教训。
(6)不要一味追求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也可以。
1、没有注重学生的发展,应改变学科授课方法,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多参与,自行总结。
2、上课时语言不够精炼,有时候比较罗嗦,以后多打磨。
从整体课堂教学来看,本堂课的各个环节完整,能够顺利的把控好时间,将一节课顺利的上完。但是在其他方面表现得不是很好,语言表达不够简单明了,无法用准确简单的话语向学生传达我的意思,与学生的互动方面也做的不是很好,没有能够很好地调动起学生对这堂课的学习兴趣,整堂课的氛围显得些许有些沉闷。
在具体的课堂实施上,我能够基于学生的经验来设计实验,一步一步做好铺垫,没有直接将教材上的实验装置展示给学生,而是用“木块放在木板上,在木块两边用大小不等的力拉,木块依然保持静止”这一实验来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明白摩擦力的存在,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改进实验。但是在具体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能够有效的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实验,导致学生在实验操作环节,不知道怎么操作,对每一步的实验操作目的也没能够理解。
在引入新课时,应该做有新意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介绍平衡状态时,应强调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而不是静止状态,因为,在做上抛实验时,物体在最高点是静止的,但不能保持,所以不能称之为平衡状态,在做实验之前,应该强调实验的安全事项,遗漏了二力平衡实验中为什么用卡片而不是用木块和小车等物体;板书不是很明确,有待加强练习,在做习题练习时,应当注重选题层次,不能同类型的题目多次练习,应层层递进。
《二力平衡》这节课是借班上课,同学们开始会有些拘束,但是在接下来的引导和探究中,能感受到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在大家的努力下这节课预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是这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1.开头的玻璃瓶平衡实验结束后,不小心碰到桌子,导致器材出现稳定性问题,玻璃瓶掉落在地上,虽然用语言化解了尴尬,但是还是应注意实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课前没有来得及进行试讲,一些衔接语和探究环节可以更简化或者更合理。在正式上课前应至少试讲2次。
3.“作用在同一直线”这一条件的启发时,学生无法直接想到将卡片翻转的实验方案。有位学生回答是“在不同的水平线上钻孔”这个方法很直观,但是却因时间关系没有现场探究,略有遗憾。
今后在教学上吸取教训,争取更上一层楼。
我将本节课划分为三个板块:认识平衡状态、探究平衡条件、利用平衡条件解释实际问题。在课上用了大概八分钟认识平衡状态,把一个本身比较简单的知识点复杂化了。其实可以增加一些小实验,生动形象地认识各种运动状态中只有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才处于平衡状态。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仍没有放得开。应该让学生自由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发现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对问题进行反思、优化实验方案,而不是主动带着学生规避错误。适当地尝试错误可以帮学生加深印象,以后面对情景化的试题也能够从容地面对。感谢杨校的课后指点,让我了解到为什么我们要学习二力平衡,因为它是平衡状态中最简单的受力情况。对于放在木板上的木块,两边挂上钩码后其受力情况比较复杂,既有重力支持力,又有钩码提供的向左向右的拉力,还有木板的摩擦力。所以接下来就是一步一步去除其余的力,只剩向左的拉力和向右的拉力。整体思路很清晰,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容易。
二力平衡以学生感性认识为基础,让学生了解物理中平衡状态是什么,进而引出平衡力。关于二力平衡探究实验,先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然后让学生体验,思考不断改进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探究的过程,了解实验现象的本质,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
本节课各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有利于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习题设计有层次,针对性强。能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课堂成为指导学法,培养能力的主渠道,使学生运用会学的技巧达到学会的目的。
多给与肯定与赞扬,给每个孩子同样的表现机会,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多给予创造表现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兴趣和信心。让每个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都得到提高。
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可以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节奏再放缓一点。
本节课顺利完成了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最后的小游戏也让同学们再次体会了课前活动中存在的物理原理,仍有同学不太相信,然后来尝试,发现确实做不到。最后请同学从二力平衡的知识点出发分析了原因。
教学活动中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由教师演示实验,发现问题引起学生思维冲突,然后进行实验改进,最后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对每一个条件进行验证,让学生有了一个深刻的体会。
教学中也有不足的地方,如前面的活动时间稍微有点长,知识点学完之后缺少反馈练习,在二力平衡的应用方面按计划是要给学生展示自然景观中对二力平衡的应用,这部分没有完成,但是总体上做了一个课堂小结,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个建构框架。
通过此次比赛给这些新教师都带来满满的收获,希望他们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期待他们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不断成长,共同进步!
策划:区物理教研室
文稿:各校物理教师
摄影:徐虹
编辑:沈轩
审核:吴江实验初中融媒体中心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