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没办法,这辈子就爱她了(141期)

发布于 2021-05-13 10:18 ,所属分类:戏曲剧目学习资料


我们



05

07





没办法

这辈子就爱她了






记得,小时候看戏,每次见台上老太太们的哭和诉,觉得有韵律、有音乐性。后来,又听到“三花一娟”中的赵瑞花、女混演时期代表小白玉梅也会现在特定情节中揉进带有哭腔的唱法,有人称这种唱法为【祭文调】

到了20世纪30年代,这种调调主要还是作为全剧的“插曲”使用,一般上下在20句,字数在百余字左右,时值40秒。

1945年《新梁祝哀史》的连台本戏中还增加了《吊孝哭灵》,其中袁雪芬饰演的祝英台在祭吊梁山伯时也有引用了这种唱调。增加了该剧的感染力。


打开上方绿标欣赏



大家眼中的【祭文调】是无伴奏,无板的大清唱。

但是,我有一次在电视节目的戏曲教唱栏目中听到说祭文调是大清板,十分惊讶。大段朗诵式的读祭文,没有伴奏,没有丝弦,没有鼓板,哪来大清板一说。这又使我想到了袁雪芬先生的一句话“希望加强学习。我想这学习不仅仅是加强艺术修养上的学习,更是文化的学习,思想的学习,含义深刻啊!

袁雪芬祭吊梁山伯的那段唱,因字生腔,有感而发,以声带情,在音调上有抑有扬,在节奏上有快有慢,演唱上,声中有情,情中含韵,几乎完全达到以说带唱,情景交融,使听者“声”临其境,从而达到台上台下声泪俱下。

这段唱的唱词是这样的——



维,大晋辛亥之岁,

七月既望,小妹祝氏英台,

谨以清酌蔗馐,

致祭于山伯砚兄之灵前。

曰忆昔,鸡窗灯火,

其相切磋,情如兄妹,

耳鬓厮磨,竟未辨雌雄,

夫人非木石,孰能无情,

屡以详语相告,期结丝萝永好,

嗣以阳关三叠,河满一声,

杜宇催人,劳燕分飞,

长亭十里,难舍难分,

呼呜,一七,二八,三六,四九,

望穿秋水,君终不至,

情意虽坚,严命难违,

伤心哉,既然兄弟琴瑟难谐,

更令妹,琵琶别抱,

是谓未卜三生之愿,

频添一段忧愁

妹不能嫁,于生前是妹薄命,

兄不能娶妹于归后,是妹寡缘,

设梁兄英魂有知,

或魂归于白昼,

成显灵灯前,

以畅谈生前未了之余情,

不亦善乎,魂兮归来

......








从现在保留下来的录音资料来听,袁雪芬的这段唱,取之于生活,融之于艺术。形式看似简单,音调看似简约,但表达却是感人至深。我想,这是与袁派的基调相符合,相统一,相吻合的。在长达近3分钟的哭祭文里,层次清晰,字字真情,句句沁入人心,足见袁派艺术在早期已经相当成熟。袁雪芬在演唱技术上有扎实的功底和具备相当高的音乐素养,这也许就是天赋。


袁雪芬与弟子方亚芬


在2004年,庆贺“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从艺70周年”的一代风华的演唱会上,当代袁派最佳传人方亚芬复排了袁派的《英台哭灵》一折,让袁派的读祭文在59年后再放光彩。方亚芬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袁派,这一点相当不容易。在方亚芬的《英台哭灵》读祭文中,我能感受到袁派的精神所在,方亚芬就是在这样一种精神下稳中求变,同中有异,对继承流派的唱腔旋法全面继承,敢于突破,勇于超越,也成为了自己的常演剧目和代表性剧目。







*文章照片音频来自越剧博物馆


推荐阅读

【周末】没办法,这辈子就爱她了(140期)

【周末】没办法,这辈子就爱她了(139期)

【周末】没办法,这辈子就爱她了(138期)

【周末】没办法,这辈子就爱她了(137期)

【周末】没办法,这辈子就爱她了(136期)

【周末】没办法,这辈子就爱她了(135期)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