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语音尖、团音知识学习
发布于 2021-05-13 11:24 ,所属分类:戏曲剧目学习资料
"越音易通"gongzhong号是一个以宣传普及,教学实践为一体的公益平台,它是以《越剧语音》教材和《越剧语音》精品视频公开课为基础,定期推送有关越剧语音知识及语音练习内容,为广大越剧爱好者们提供随时随地学习的平台。
尖、团音
根据传统戏曲字韵习惯,对尖、团字是有规矩的,尤其是老一辈艺人对此比较讲究。那么,怎么划分尖、团音呢?简单说就是:声母“j(基) q(欺) j' (奇) x(希) x’(齐)”加韵母“i、iø”或“i”起头的复韵母就是团音字,一旦声母换成“z(资)c(次)z'(迟)s(司) s' (事)”,这样就变尖音了,反之亦然。
比如: 姐(团音ji 尖音zi)
袖(团音x’iø 尖音siø)
想(团音 xiang 尖音siang)
将(团音jiang 尖音ziang)
亲(团音qing 尖音cing )
泉(团音j'ian 尖音z’ian)
女子越剧进入上海后,在向京昆等传统戏曲学习的过程中,把分尖、团音的习惯也继承了下来。但由于嵊州方言一般不用尖音,现代汉语言及吴语系统的发展也不用尖音,尤其是演现代戏,多用尖音反而使人感到不适,因此造成了越剧界尖、团音随意运用的 状态。
对此,相对比较认同的处理原则是:演员在舞台上把尖音字唱(念)成团音字,这符合汉语发展的走向和潮流,不能算错;若是把古今都肯定的团音字唱(念)成尖音字,这是错读;如果一时分不清尖、 团,那就唱(念)成团音,这是允许的。
我们在学习越剧传统流派唱腔和剧目时,根据原版的尖、团音模仿学习,这有利于流派韵味的体现领会,这也是可行的。
下面是现今越剧舞台上比较常用的尖、团音字:
扫描ErWeiMa
我们
编辑:张晶楠
项目组成员:吴宣佚、陆祎杨、蓝恺桦、张晶楠、骆侃
项目指导老师:钱丽文 缪海洁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