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六祖坛经、药师经、解深密经等,迷闻经累劫悟在刹那间
发布于 2021-05-26 13:54 ,所属分类:医师、药师学习资料
《解深密经》共五卷,分八品,由唐玄奘大师译。全经以大乘境、行、果甚深奥妙的法义为宗趣,前面四品主要是讲解明所观境,紧接着讲解辨能观行,最后解释显所得果。通过“大念慧行以为游路,大止妙观以为所乘,大空、无相、无愿解脱为所入门”,告诉人们依定慧等持力,便能入三解脱门。
《解深密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它是唯识宗依据的“六经十一论”之一,是大乘唯识学证知阿赖耶识的理论根源。
《六祖坛经》全称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其中“六祖大师”指的是惠能因为他是中国禅宗的第六代祖师,所以被称为六祖;“坛”是指众人为了迎请惠能到韶州大梵寺说法,就封土为坛,供惠能说法。《六祖坛经》就是惠能的弟子法海记录惠能在大梵寺的说法编集而成。
《六祖坛经》的主要内容是记载惠能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是禅宗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六祖坛经》中,惠能提出“见性成佛”、“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思想,意思是每个人的本性都是清净的,只要明见自己的本性,即能成佛,这与《涅槃经》中“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理论一脉相承。
另外,在明心见性方面,《六祖坛经》发了顿悟说,认为“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迷闻经累劫,悟在刹那间”,意思是在学佛过程中不是必须渐次修行,只要参悟到佛学的真谛,就可以突然达到觉悟的境界。这种顿悟的学说在佛教中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中国的哲学思想都有启迪速。
此外,在修行实践方面,《六祖坛经》提出了“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修行法门,指出如果成就佛果,就要破除虚妄和执著,无心于外物,一心修行,才能明见本性,得到解脱,由凡转圣。
在禅宗发展史上,《六祖坛经》被认定为禅宗正式形成的标志,此经不但完整地介绍了惠能的禅宗思想,还为禅宗的发展莫定了理论基础,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因为《六祖坛经》,惠能也被普为中国神宗的真正创始人,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即使在佛教请多经典中,《六祖坛经》也被评为无上的宝典,这是中国僧人的著作中唯一被称为“经”的作品,被认为是中国佛教界承前启后的著作。在近代,国学大师钱穆更将《六祖坛经》与《论语》、《孟子》并称为探索中国文化的经典。
《密严经》,全名《大乘密严经》,又名《厚严经》,属于三转法轮如来藏唯识经典,亦是玄装大师《成唯识论》糅译造论所依据的六经之一。本经现存汉译版本有唐朝地婆词罗三藏与唐朝释不空两种,皆为三卷版本。此外,日照译较不空译有更多的省略处,今通行日照译本。
《密严经》共有八品,属于大乘瑜伽系的经典之一。经书中叙述了佛在超越三界的密严国土升座说法,以及金刚藏菩萨对如实见苦萨、螺梵天王等解说如来藏、阿赖耶识等大乘法相,最后说明了如来藏即阿赖耶识、即密严的教义。经中提出的“性恒明洁”思想和“藏即阿赖耶识”在唯识学说中别具一格。
《药师经》全称《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是讲述药师佛在成佛之前的誓愿和功德的佛经,由玄奘所译。
作为佛教的基本经典之一,《药师经)主要阐述了药师佛的本愿和功德,此佛曾在电光如来住世之时,发下十二大愿,愿为众生解除疾苦,使他们获得解脱,并往生于药师佛的琉璃净土,离苦得乐。
由于药师佛发下了不可思议的宏大誓,所以当有人病重之时,只要发心供养礼拜药师佛,通念《药师经》四十九遍,并依经文点燃四十九盏长命灯,悬挂四十九天五色彩幡,那么此人就会起死回生。即使是国家遭受荒疫或他国入侵等灾难,只要能供养药师佛,就能护持国家、免于战乱之苦。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为您推荐---
佛教:你想要获得善因善果,只要做好这三件事,福报会来找你!
佛教:生命中遇贵人是福报加持吗?那么,怎样才能有贵人相助呢?
佛教:佛喜欢眷顾生活中这3种人,即使不顺心,也有福报加持!
▼点击下方名片,查看更多▼
▼点击下方名片,查看更多▼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