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尤立增主编《高中语文经典篇目同课异构与点评》
新教材在文言文教材的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是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练习设计上可以明显看出来。我个人认为文言文教学也应该体现这种倾向,多诵读、多积累,培养语感,避免去做大量无效的分析。以人教版教材为例,经过一、二两册必修课本中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此时已经形成了比较正确而且系统的学习方法,也养成了较为良好的学习古文的习惯,文言文知识也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因此,学习《师说》时存在的阅读障碍不是太大。针对学情实际,执教本文时,我尽量注意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让学生特别注意结合课文注释掌握有关文言实词的意义,特别是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并帮助学生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让他们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的运用规律。《师说》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于相师”的陋习,抨击了那些自恃门第高贵而不肯从师学习的士大夫阶层。为了达到使人信服的目的,文章必须有理有据才行。作者在开头就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使用多种论证方法,结构严谨,行文流畅,是古代论说文的典范。在新教材中,《师说》是课内自读课文。与本课相应的单元教学要求是:阅读时要多琢磨这些议论性散文立论的方法,注意其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以及由此产生的说服力量。针对这一要求,执教本文时,我在引导学生熟读文章的基础上,努力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进而体会其说理性、逻辑性强的特点。人教版教材将本文安排在第三单元最后,并且处理成自读课文。我想,当成自读课文应该基于以下几点原因:一、文言字词、句式等知识有了初中和高中必修一、二册的积累,应该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二、本单元前三篇课文均为论述性文章,学生对论述文的论证方法、结构方法有了一定的积累。以上两点,成为学生们自读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在教授本课时,我尽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这篇课文,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文言文的信心,让他们尝试主动去学习文言文,掌握文言文学习方法的关键和规律。
开放的课堂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上学生是在教师的引领之下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主创新,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本身之中去。在开放的课堂上,教师重方法的引导,兴趣、情感的激发,学生学习知识是自身需求的表现。所以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体验性学习、个性化学习的方式。总之,要把朗读、理解和鉴赏结合起来,以读带赏,以赏促读。1.初读。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文,以预习作业的方式落实教师提出的目标:下发预习作业学案,将不加标点的课文印制在学案上,要求学生先断句,继而做到读准字音,读准句读,把握节奏;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发现疑难问题。在书上勾画批注有疑问的字词和难句;阅读并摘录与课文有关的辅助材料。2.讨论交流。在课上,首先分组翻译课文,讨论在初读时发现的疑难问题,重点放在对课文中字、词、句的理解上,而后在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3.研读。感知具体的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表现出来的作者的观点和思想感情。就思想内容、章法结构、表现技巧、语言艺术、文章风格等方面进行研究性阅读和鉴赏性阅读,教师尽量把品评的权力留给学生。4.赏读。教师在学生准确把握文章内容、情感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做理解性朗读。5.拓展阅读。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将课内知识向课外迁移。
根据教学大纲中对学生“具有初步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要求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本课,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和“之、其”这两个常用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常见的文言句式。2.基本能力目标:学习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掌握本文正反对比及引用的论证方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培养文言文的记诵能力。3.德育目标: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文章辨体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说”可以是说明事理,也可以是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往往是借一件事情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篇幅一般不长,跟现在的杂文大体相似。“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常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有时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托物寓意,韩愈的《马说》《师说》都属于这种文体。开风气之先的战斗檄文
韩愈所处的唐代,虽然已经实行了科举制,但实际上仍在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监学习,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正如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所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恰恰是在这种情况下,“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作者打破了千百年来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师道尊严”思想,是继孔子之后中国教育思想的一次较大的飞跃。作者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认为“人非生而知之者”“古之学者必有师”,明确指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个观点是很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作者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认为教师教授的不仅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的“小学”,更是“传道受业解惑”的“大学”,这个对教师作用的全面而崭新的界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即使在今天,仍旧有它的现实意义。另外,他针对士大夫阶层只重视门第不重视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全新的从师观念,并由此推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观点,这些闪耀着民主和进步光芒的思想,刷新了人们的师道观念。从师就是在“学道”,唯“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以为师,这是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同时,“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也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学相长,这又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可以这样说,《师说》是韩愈的一篇开风气之先的人格宣言。身在“为人师者众笑之”“举世不师”“独耻相师”的“唐风”遗习中,他身体力行,高标师道,率先垂范,充分表现出他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无所畏惧的崇高人格。在这篇宣言面世以后,“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但坚强的韩愈并未因此屈服,他笔下的《师说》也可以说是一篇战斗檄文。全文笔力神巧,针砭时弊,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有力的鞭挞,嬉笑怒骂,妙趣横生,对从师之道进行了纵横捭阖的论述,发人深省!总之,在这篇议论文中,作者充分运用流利畅达的笔触,通过反复论辩,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用,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原则,批评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不良习俗。此文表面上说是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借此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不肯从师学习甚至讥笑别人从师的士大夫阶层,有着鲜明的针砭时弊的作用。作者明确提出: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并在文末以孔子言行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不应背弃古道。整篇文章体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推动了乐于从师善于学习的社会风气。结构严谨,逻辑严密,气势磅礴
本文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并批判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习气。本文事实充分,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第一段从正面阐发中提出观点,总论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为批判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确立理论依据。第二段正反对比,批判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第三段以孔子为具体事例,进一步阐明“择师传道”的观点。第四段交代写作缘由,照应以上两个分论点,并赞扬李蟠,强调他“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观点。文中顺畅的思路化作流畅的文气。由“道”字勾连辐射,寓褒贬于对照中的动荡流走的气势,同内在逻辑相适应而形成的整散结合、长短交错的铿锵句式组合,构成了韩文独特的语气效应,体现了韩愈散文酣畅淋漓的风格。另外,韩愈的散文以气势磅礴、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和“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这两种句式的运用,使文章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此外,丰富的语气表达,还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也是相当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语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制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下发学案,将去除标点的课文印在学案上,要求学生能正确划分节奏,并在此基础上,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能够初步地表情达意。之后,就课文内容及字词障碍提问,将不懂的字词勾画在书上,将理解方面的问题写在预习作业中上交。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在唐朝时,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著名的文章——《师说》。
检查预习中学生对作者基本情况、文本背景资料的搜集整理情况,教师做相应的补充。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州市)人,祖籍(一说为“望郡”)河北昌黎,又称“韩昌黎”。因晚年曾为吏部侍郎,故也称“韩吏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后人尊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任汴州、徐州幕府推官。后任国子监博士、监察御史,因议赈关中旱,贬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后入为国子博士,累官至中书舍人、刑部侍郎。思想上,韩愈崇奉儒学,力排佛老。819年,因上《论佛骨表》贬潮州刺史。820年冬入长安,历任国子祭酒、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吏部侍郎等。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古文运动”实际上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倡导者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所倡导的“古文”,即先秦、秦汉那种言之有物、生气勃勃的文体与文风,反对浮艳华美的骈文,恢复散句单行、自由朴实的秦汉散文艺术。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奠定了“唐宋八大家”古文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宋代欧阳修、“三苏”、曾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鼐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韩愈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师”有其独特含义,它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在唐代的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写《师说》的这一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的一段话中看出:“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韩愈反对“士大夫之族”的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即师之所在,这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疏通文意,翻译全文。本环节重点是解决阅读疑惑,积累文言知识,扫清阅读障碍。1.分组翻译课文,讨论在初读时发现的疑难问题,重在字、词、句的理解上。2.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情况,并提出尚未解决和有争议的问题,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5)小学而大遗 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6)吾未见其明也 明,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7)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1.再读全文,能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结构。通过语言分析,初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生、老师就文章结构、表现技巧、语言艺术等方面提出研讨的问题,师生共同进行研究性阅读和鉴赏性阅读。第1段直接明了的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讽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紧接着对老师的职责提出了自己的卓越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随即紧扣“解惑”二字,以“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点出不从师的危害,从而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并对如何择师也提出独到见解:“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并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第2段以感慨发端,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尽吐不平之气,也指明了文章的现实意义。作者首先慨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接着运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教之”,自己却不愿甚至耻于从师作对比,则指出“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比较,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第3段中,作者以孔子从师作为范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相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之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既是对前文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这一思想将师生之间的那条人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第4段以李氏子蟠从师学习的事例,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并说明了写作本文的缘由。继第三段引“古之圣人”孔子从师的范例之后,作者以李蟠作为当时后生晚辈从师求学的范例,对李蟠加以勉励,对当时求学的人则是一种号召。本段是一篇结构完整的议论文的附言,有如文章的后记或跋。作者对写作缘起做简单的说明,是为了鼓励自己的学生“不拘于时,学于余”而做。“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这一段与第3段在内容上紧密相承,是全文的重要论据,在意义上是前文论述的再递进。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读。要求读出情感,能充分地传情达意。小组中可选派朗读优秀的同学范读。课下要求学生在积累本上对本课文言现象做出总结。
阅读下面韩愈的论说文《讳辩》,翻译本文,列出本文结构提纲,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试着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赏析文章。
讳 辩
韩 愈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邱’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皙,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本文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所以在执教本课时,我想尽量突出两点:一、重视诵读。这是学习古文的必由之径;二、重视自学,放手让学生自主研读这篇文章,培养他们学习古代文言文的能力。但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我认为仍旧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如何保证预习的效果,这是个需要任课老师动脑筋的问题。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都有差异,预习的结果就会差别很大。所以,我的预习作业是以学案的方式呈现,在某种程度上,既可以让学生重视预习环节(练习断句和提问),又可以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其次,课时的问题。本文的几个环节要在一节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内解决,非常紧张,因此需要教师要做到分析引导到位,提出的问题有梯度;安排讨论、交流的时间要合理,这就需要教师在正式上课前认真研究学生预习作业中反馈出来的问题,之后分类整理,以做到课堂上的有的放矢。最后,学习的重点是把所学知识落实到字面上,这对学生来讲是更实用的,能更好地帮助他们积累文言知识,实现课内到课外的知识迁移。而读写链接能引导、帮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语文教学只有做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才有可能收到教学实效。
在新课标指导下的课堂中,学生是主体,学习的过程应该始终围绕着学生的需求,由过去的“要我学”变成如今的“我要学”。授课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能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自主研讨,这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在课前安排了各个环节的预习,并能尽量落到实处,通过断句练习,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古代论说文的典范,在教授过程中突出“诵读”是非常必要的。古语中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强调朗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在整节课都突出了诵读,符合古文学习规律。学,是为了用,读写链接可以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知识,放手让学生去做,相信学生的创造力,根据课文内容,根据学生层次,让古文教学常教常新。(张宝童点评)
相关链接:
《同课异构与点评》丛书:含中学语文经典篇目60余篇
《初中语文“同课异构”教例选粹》——专项研究的结晶体
《张宝童教写作》:个性化作文的教学主张与课堂实践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