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研:整体架构视角 立体解读文本

发布于 2021-08-31 12:12 ,所属分类:中小学阅读学习资料

整体架构视角 立体解读文本




2021年的暑期过得不平凡,我们时常处在揪心时刻。“涝疫结核”的困境改变了我们的教研方式,却没有改变我们教育的初心。假期里,同一星空下,共读经典,沐浴书香;课例研讨,从未停歇。


8月27日下午3点,我们线上相约,余东芳名师工作室、牛凯辉名师工作室、卢春梅名师工作室三所工作室联动网络教研,共同聆听了王鹏老师《整体架构视角下文本解读与分析能力提升》的讲座。这次专家讲座,王老师从整体框架视角下进行文本解读,围绕写作思路、人物形象、情感、关系、写物抒情等多角度展开,为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对文体的辨析、文本内容和形式的讲解深入浅出,为我们今后教学中对文本解读的站位提供了建设性参考。




深入解读文本 让教学收发自如



唐红春老师

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谈到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说“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解读文本的能力是上好语文课的看家本领。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每次备课,我都不自觉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读懂这篇文章了吗?

那么,什么是文本解读呢?主要指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新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通过观照文本与作者及作者笔下的人、事、景、物进行心灵对话,实施“静态文本解读”确立的教学过程预设,实现三维目标,创新三维目标。

今天聆听王鹏老师《整体架构视角下文本解读与分析》的讲座,收获颇丰,感触颇深,启发颇多。王老师的讲座讲的细致使用,给予了我这样一个一线语文老师最具可操作性的指导,每一个理论的解读都列举无数的教材实例,深入浅出,从中也可见王老师对语文教材的熟稔和自如,恰如武林高手对内力的收发自如。

写作思路的整体架构“顺文而读”“依学而教”;人物形象的整体分析要注意人物形象的立体与平面;要有“核心形象”意识;要注意人物形象的逐步勾勒过程与整体行文思路及具体表现手法是分不开的。王老师极好的为我们解读了文本解读的三大困惑:解读什么?怎么解读?为什么要这样解读?

教材高度凝结人类“生命?实践”的智慧。对教材的独特理解是课堂教学神之所在。深入、准确地解读文本、细读文本,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更是一个人享受阅读,品味文学之美的过程,如同欣赏自然美景一样,只有在文本中慢慢的走,细细的品,才能从中发现别人不曾留意的细节,才能有机会与许多美景不期而遇。只有透彻地解读文本,才知道自己要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只有透彻地解读文本,才知道自己教多少,学生学多少;只有透彻地解读文本,才好决定怎么教,怎么学;只有透彻地解读文本,才能胸有成竹地应对课堂教学的各种生成。总之,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更注重文本的解读。只有文本解读得好,课堂教学才会落实得好。只有经历了自我解读的过程,把文本读到“玲珑剔透,形神兼备”,才能随意把玩教材,得心应手把控课堂,上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


吕婧老师

今天有幸听了王老师的《整体架构视角下文本解读与分析》课,王老师先提出了我们在文本解读中存在的问题:偏、浅、散。这就要求我们整体把握文章,而不是只看一个侧面,停留于表面。王老师从写作思路、人物形象、人物情感(心理)、人物关系、写物抒情几个方面,结合我们的课文进行整体分析。我惊讶于王老师对文本的熟悉程度,同时深感惭愧,有些在教学中也用过,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做个总结,形成系统。但是更多地只是教学,并没有深入考虑,王老师给我们指明了方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慢慢学习应用,创新,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有魅力,对学生帮助更大。


王瑞玲老师

今天借助工作室提供的平台,聆听到王鹏老师关于《在整体架构视角下文本的解读与分析》的讲座,许多理念都是第一次才听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听后受益匪浅。

他首先讲了一些一线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文本解读存在着偏、浅、散的缺陷,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了要注意整体架构,我理解的意思就是要立体地去理解与分析文本:

第一个方面,讲到文本写作思路的整体架构,印象最深的是讲的《秋天的怀念》课例,王老师讲这个母亲想哭不能哭,想说不能畅快说的疼惜儿子的苦楚的两个画面,深深感动了我,平时对文本从没解读这么细。

第二个方面,讲了人物形象的整体分析,这块对我触动最大的是王老师提出了分析人物形象时要有“核心形象”的意识,对我来讲是第一次听说,平时解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时,分析比较多,也比较全面,认为人物形象就比较立体了,今天听了这个核心形象,如醍醐灌顶,以后多改进探索。

第三个方面,关于人物情感的整体分析,他借助教材《走一步再,走一步》案例,讲了两个画面,画面一,通过外在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通过想象加深内心感受,还有以他人来衬托自己内心感受,尤其是第二个画面,用动与静,来衬托自己内心的恐怖。对人物情感解读的这么深,我讲解的时候没有做到,很欠缺。

第四个方面,讲人物关系的整体厘清上,尤其以《老王》这一课为例,讲了老王的病体之重,情义之重,作者愧怍之重,这个当时讲课的时候我也讲过,但是没有分析归纳得这么到位啊!另外,王老师还讲了这个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关系,平时我们讲这二者关系确实就停留在第一个层面上,次要人物的作用不就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啊,今天听王老师一讲,说那些文中出现的次要人物,还有个勾勒出一幅社会生态图的作用。有深度!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的确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第五个方面,讲了写物抒情的整体认识,讲这个以物载情,物我合一的表现手法,举了《壶口瀑布》案例。还没见到瀑布先听到瀑布的声音,觉得这个和王熙凤出场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大师讲课真是幽默风趣!先后讲了壶口瀑布的声、势、形、最后自然而然讲到了壶口瀑布的力,又有这个瀑布的力量,想到中国母亲河的力量,想到中华民族力量,由物的特征上升到人物情感,这种情感升华感觉是水到渠成。我自己在讲课的时候没有拓展的这么深,这么宽。尤其是以《昆明的雨》为课例,主要讲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这一课,先讲了昆明的雨的抽象特点,然后再具体形象化,下面写的好多看是杂乱无章的意象,生活情景,其实都没离开写昆明的雨的特点的这个“神”,切切实实突出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今天这个讲座,提升了我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增强了我解读文本的层次感,我对文本有了一种立体的架构意识,王鹏老师对文本理解透彻,驾驭力很强,剖析到位,讲解精彩!凡此种种,都让我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深感大咖不一般,望尘莫及。看来还是得多学习,才能与时俱进!

感谢王鹏老师的分享,感谢工作室平台,伙伴们,加油啊!


王俊老师

今天聆听了王老师《整体架构视角下文本解读与分析》的专题讲座,很有收获。王老师在整体架构视角下从写作思路、人物形象、人物情感(心理)、人物关系、写物抒情这五个方面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尤其是对人物形象的解读令我眼前一亮,有耳目一新之感。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服务的,阅读时只有准确到位地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要树立“核心形象”意识。在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刻画出了一个隐忍、坚强、细心、慈祥、深爱孩子的母亲形象,而在这诸多的形象特征中,哪个是文本中要着力突出的母亲核心形象呢?很显然,那就是母亲对孩子的无私关爱。把握住这一点,母亲的隐忍、坚强、细心等形象特征的分析就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了。


陶长霞老师

在东芳老师的引领下,27号下午聆听了王鹏老师《整体架构视角下文本解读与分析能力提升》的讲座,受益匪浅。对于文本的解读与分析,我的能力很是欠缺,但作为阅读者,我从讲座中吸收到了以下精华。

首先,阅读一份作品要注意人物的核心形象。作者是如何逐步勾勒出人物形象的?用了哪些具体的表现手法,他的写作思路又是怎样的?这些都是读者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其次,阅读要把握住作品的人物情感。作者对人物情感细腻的描写,对人物心理变化的刻画,都值得我们在字里行间去揣摩、体会和感受。

再则,作者是如何构建人物之间的关系,人情、世俗、社会乃至文化态势是怎样体现出来的?也是我们阅读时需要梳理和感悟的。

最后,写物抒情是一篇文章中不可缺少的。将物的特点与人的认知及情感体验融入一体,逐步深化,是好作品的点睛之笔。

总之,享受阅读,品味文学,在字里行间行走,感受作者的情感、寓意与巧妙构思,何其幸哉。

再次感谢王鹏老师的分享,感谢东芳老师的引领。


闫荣梅

在余老师的引领下,今天下午通过钉钉直播平台聆听了王鹏老师《整体架构视角下文本解读与分析能力提升》的讲座。整个讲座过程中,我先是被王老师激情澎湃的讲解所感染,我想这应该是做为一名语文教师该有的热情吧。另外,我钦佩王老师拥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以及在语文教学方面的独到见解,他用通俗的语言让我对如何在整体架构视角下进行文本解读与分析有了一定的认识,真的是获益匪浅。

王老师在讲座一开始就指出了文本解读不到位存在偏、浅、散的现状,比如:拔高主题解读,抛开文体解读,浮于文字表层解读,缺乏整体架构与分析从而导致只看到一个侧面或零散的点。对照自己,从教以来我确实存在有这些问题,尤其的浅和散的问题。

接下来王老师分别从写作思路、人物形象、人物情感(心理)、人物关系、写物抒情几个方面给我们进行了详细的文本解读培训。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写作思路的整体架构,要做到顺文而读、依学而教,因为文章本身有思路,学生本身有理解。王老师除了指出这一理论外,还结合《秋天的怀念》、《猫》、《白杨礼赞》三篇文章做了详细的分析。从中我明白了在文本解读过程中要学会寻找与主题相关的画面间的关系,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更好地理清文本的写作思路。

在人物形象的整体分析方面,不管是《秋天的怀念》还是《藤野先生》,涉及到人物形象,老师带领学生去概括分析固然重要,但务必要注意到人物的核心形象。“核心形象”这一词语是我从教四年以来第一次听到的,认真想一想,王老师讲的很有道理,因为其他都是在核心形象上生发而出的。在今后教学中我们要有“核心形象”意识,要注意到人物形象的逐步勾勒过程与整体行文思路及具体表现手法是分不开的。

在人物情感(心理)的整体分析中,王老师告诉我们:人物情感的细腻性与丰富性,人物心里的感受(变化)过程,要走进文本,沉浸于字里行间去揣摩、体会、感受;也要顺文而走,结合行文思路去梳理、概括、提炼。《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我在讲的时候也会抓住“我”的心理变化,但分析得不够深,缺乏层次感。而王老师的“以外在表现心理,以想象加深感受,以他人衬托自己”以及“动与静”的结合把“我”的心理分析得很透彻,还很完整,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人物关系的整体厘清方面,王老师指出人物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人情、世俗、社会乃至文化态势;人物之间的关系要放置于整个文本中去审视、理解、建构。《老王》中送香油和鸡蛋的部分是文本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更深层次地想想为何要这样写。王老师从“病体之重、情义之重、愧怍之重”把文章前后联系起来,同时又结合当时的“生活底色”更好地解读了文本的整体架构,让人印象深刻。

写物抒情的整体认知方面,王老师指出物的特点与人的认知及情感体验,是依行文思路而逐渐深化的。以《壶口瀑布》为例,作者就由雨季写到枯水季,由水的声、势、形写到水力,然后由这些特点逐渐升华到作者的情感,这样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融合到一起了。王老师这一详细的分析让我更清楚接下来自己的提高方向。

总之,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与分析能力是提升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这方面存在的不足,但我也相信,只要勤于学习、敢于尝试、重于探寻文章的层次,相信自己定会在解读文本方面有所提高!

周舒琴

在名师东芳的引领下,有幸聆听了王鹏老师《整体架构视角下文本解读与分析》讲座,内容非常精彩,收益良多。王老师指出了文本解读不到位的三种情况——偏、浅、散,在整体架构视角下从五个方面给出了解读的策略和方案:写作思路、人物形象、人物情感(心理)、人物关系、写物抒情,实现长文短教,轻松驾驭,保证收效。

王老师所讲深受启发,体悟较深的是写作思路方面的比照性解读,指导学生从宏观、微观两方面入手,通过对比梳理、归纳提炼,发现异同之处,摒弃了低效的阅读、表层的理解,帮助学生整体性阅读、系统化认识,从思辨角度理解作品,为更理性地深读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阅读教学应重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王老师的《整体架构视角下文本解读与分析》大胆地从多角度、多途径、多视角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把握语文的规律,增强语文嗅觉,回归文本原点,寻觅语文本真,更给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再次感谢两位名师的引领!


听王鹏老师讲课 重读《秋天的怀念》

高俊英

我这个假期过得异常艰辛。自从儿子5月份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之后,我心里一直就像压了了块砖。可检查没问题后,我放松下来。没想到7月份又出现了类似的症状,当时刚好在郑州,我们就在省儿童医院直接住院了。住院后做了所有检查,没有查出问题。挂了心理科,说有抑郁情绪。当时,我就吓坏了。

7.12郑州返回固始,我一直生活在惊恐中,但还要强装坚强,每天像个小太阳一样。给孩子做各种好吃的,使出浑身解数去爱大宝。等我家小宝睡了之后,又抓紧看书,想寻求帮助。

也许是弦崩得太紧了,从8.15开始,我就开始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余老师,睁眼等待天明真的很难熬。我们不断寻求咨询师,就在最近,驻马店心理学会会长,咨询之后,判定孩子可能是焦虑急性发作。另一位医生,也说是孩子学业压力导致焦虑,属于植物神经紊乱。抑郁情绪是一种情绪,与抑郁症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我就像重获新生一般。因为我不相信孩子就抑郁了。他在家跟我们有说有笑,带他出去游泳,他玩的很开心。爱踢球,每天给自己布置预习任务。追剧,看奥运,打游戏。和别的孩子没什么两样。

因为有这个过程,当听王鹏老师讲《秋天的怀念》时,我比以往有了更深的认识。什么叫母亲?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我太理解里面的母亲了,她比我坚强,比我更隐忍。字里行间有一种撕心裂肺的感觉,而作者并没有让我们看到恐怖的一面,就是那样给我们娓娓地讲故事。可是,这样的故事对每个家庭都是灾难。

母亲就像一盏油灯,耗尽灯油,为孩子照亮前行的路。所以,“我懂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们在一起要好好活…”为什么不能变为“我们都懂母亲没有说完的话”,那样太不够份量了,那是母亲用生命告诉我们的人生道理,她就是希望我们能坚强活下去。这样的故事,不管多么悲戚,总会给人力量,向上的力量。这就是文章的魅力。



每个人都是一束光

工作室主持人寄语:


余东芳老师


王鹏老师《整体架构视角下文本解读与分析》非常精彩,满满的都是干货,听后受益匪浅。王老师在中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的专业造诣和研究成果令我钦佩,深感不能望其项背,但我和工作室的小伙伴们会一直努力。


正是在专家的引领下,我们工作室的老师们在不断地前行。我想,哪怕像犟龟一样慢,但坚持下去,我们终会遇到“隆重的庆典”,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自我超越。教育应该就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


今天所学的这些都是浓缩的精华,王老师指出了文本解读不到位的三种情况——偏、浅、散,从五个方面给出了解读的方案:写作思路、人物形象、人物情感(心理)、人物关系、写物抒情。既有理论概述,高屋建瓴,又有丰富的具体的案例,接地气,有指导意义。


接下来,我们要继续揣摩、研讨,按照所学的方法去大胆尝试,开拓创新。一辈子教语文,也学教语文,我们就这样成为幸福的语文人。






— End —




东芳老师

余东芳,笔名“子非鱼”,

中学高级老师,河南省名师,

全国十佳作文教改之星,河南省语文十大年度人物

师生情,父母心。

博学笃行,立己达人


长按识别下面的ErWeiMa即可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