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 | 高考作文训练:怎样读懂作文题意

发布于 2021-09-05 11:24 ,所属分类:高中作文素材大全

高考作文ID:gaokao-zuowen

征稿启事


高考作文》gongzhong号 gaokao-zuowen ,致力于提高广大高中生的作文水平,服务广大高中语文老师的作文教学,同时也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因组稿需要,现发出征稿,设置板块如下:各类考试作文、学生平时作文、老师下水范文、作文教学指导、成员原创作品。

投稿邮箱:412349211@qq.com


备战高考

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训练:怎样读懂作文题意



读懂作文题材料就是要知道其内容和含意,知道它说了哪些主要的人、事,其核心语意是什么。

1.从材料结构上读题

新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文字类的,另一种是图画类的。这里要谈的是文字类材料。(1)从材料数量上看,有单则型和多则型。

高考新材料作文大多是单则型的,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意。多则型的,要在辨析其异同关系的基础上立意(题目有特殊要求的除外)。如:

单则型: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2009年上海)

分析:

上海作文题语言简约平实,一般把中心与道理明确概述出来,但我们还是把握住这段话的中心。“根据材料,选取一个角度写作”,说明材料中为我们提供的写作角度是很多的,但是哪个角度最佳,我们首先要概括出这段话的中心。

第一句话是:“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这句话说的是郑板桥书法的风格,他是用隶书参以行楷,造成非隶非楷,非古非今的效果,形成了他特有的板桥体,说明艺术需要独创,而独创需要有前提,那就是在自己固有的基础上借鉴、融合他人之长,且不着痕迹,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同时也说明“有隶有楷,有古有今”,说明“板桥体”并不是凭空创造的,它身上既借鉴了他人的长处,又继承了前人的传统。读懂了这句话,我们就可以从借鉴与独创、继承与创新、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等角度立意。
第二句话是:“他的作品,单个字形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这句话说明的是个体与整体、局部与全体的关系,个体与整体仿佛是一对矛盾,但实际上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单个字形看似歪歪斜斜”,这不是郑板桥字体的缺陷,而恰是他的独创,是他用隶书参以行楷,所造成的非隶非楷,非古非今的独特效果,而就是这些歪歪斜斜的字,排列组合起来,才给人以错落有致,别有韵味的总体感觉,成为郑板桥完美的书法作品。这句话说明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局部,而是要以全局的观念来看问题;或者我们不能只被局部的假象所迷惑,而是要透过假象看出它的实质;或者独具个性的个体,统一在完美和谐的整体之中,因此只有将个体与整体统一起来,看问题才能全面。围绕这句话,我们从这些角度立意都可以。
第三句是:“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这句话既可以作为定评,也可以不作为定评,毕竟是“有人说”。“有人说”毕竟代表一家之言,聊备一说,供大家参考,你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不可无一,不可有二”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像“板桥体”这种书法作品,不可以没有它,因为它毕竟是一种体,是在继承前人和借鉴他人基础上的一种创造;但既然是郑板桥的创造,那就只能属于郑板桥一人,别人去竞相摹仿,那就失去了艺术创造的价值。从这一角度立意,那就是强调创新,反对摹仿。
材料当中的三句话彼此并不是孤立的,不能将它们截然割裂开来,整体把握材料,提取材料中心,审题立意可能会更周密些。总的是讲郑板桥在书法上的独创性,而他的这种独创性是来自继承和借鉴,来自个体与整体的和谐,来自于他不拘泥于前人和他人的独立个性。

多则型: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

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2010年上海)

分析:

延续着2009年秋季高考材料作文的思路,但有所不同,为材料+写作指向的形式。“其中的道理”指示考生需要理解材料所蕴含的道理。那么,道理是什么?这就需要对材料有整体把握。同时,也就意味着材料具有核心思想。

这与2009年,任选一个角度,很大的不同。任选一个角度,是同中择异;而规定写作指向,是异中有同,以同立意。

这个核心思想是由两则素材组合在一起表达的。这与每一则材料独立存在有什么不同吗?我以为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如果只有“丹麦人钓鱼”的故事,你完全可以从“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这句话入手谈做事严谨,讲规矩,但是放在这里就不行了,老师会说你断章取义。这与任何一种形式的作品产生的原理是一样的,两则素材组合在一起,它们之间的互动一定会产生新的意义,如同一块红布,加上五颗五角星,就成了国旗,而不再是一块布、几颗星星。当然,断章取义也有“义”,盲人摸象也是“象”,只是离核心意义和整体表达有了或近或远的距离罢了。换句话说,想取得一类卷的分数就困难了,因为一类卷的评分标准是“准确理解材料”。

那么,两则素材甚至多则素材组合的材料应该如何把握其核心思想呢?这就好比对偶中的上下联,在内容上,两则素材可能会是相反、相同、相承三种关系,第一步要分析出来。今年高考的两则素材指向是相同的,这种类型的关系,我们在把握其意义时,要抓住其中表述相同的地方,即“放生小鱼,从而有望获得更多的大鱼”。所以,核心的思想是“可持续发展”。

当然,“鱼”可以是自然资源的借代,也可以是一切资源的借喻。那么,可持续的就不仅仅是自然界,还可以是人类自身——是孩子,是自我,是社会,甚至世界本身。

可以进入的角度跟每个人的积累有关。写作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邂逅,是写作者与命题的邂逅。每个人与材料相遇在哪一个点上是不可测的,考生之间可能各不相同。所谓的“角度”又可以分为“视角”和“感点”,视角是观察材料的角度,视角之后是感点,感点是触动之点,或者叫“与生活联系之点”,跟立意有关。视角有限,感点范围更广,而立意是无限的。

当然异中求同后,还需要同中求变。就这个材料来说,视角有三组六个,丹麦人、孟子,尺子、渔网,小鱼、大鱼,都可以成为观察的视角,或者叫思考的角度。比如,可以从小鱼的角度出发,对渔网和人们心目中的尺寸做反思,呼吁给予它们成长的空间,以便发展、壮大,可以谈青少年的成长,谈创新产品的孵化,谈新型文化的命运,等等。这里,“小鱼”是视角,“密网”和竭泽而渔是“感点”,而“呼吁给予青少年成长更宽松、自由的空间”就是立意点。

而尺子、渔网是人类的工具,工具的发展决定着可持续发展的可能。丹麦人、孟子是把控可持续发展的主体。但是,不管从哪个角度进入,都应建立在对材料整体把握、整体理解基础上。

总之,“其中的道理”就是可以从眼前与长远的角度考虑,针对那种目光短浅,缺少长远考虑,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甚至后代的现象来写;可以从生态平衡角度考虑,实行可持续发展来写;也可以从做事心态角度考虑,写学会等待、不要浮躁、要有更宽广的胸襟,才能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来写;这道题也考验学生的辩证思维,即“取”和“舍”的关系,若要得到更多的机会,就不要太计较眼前的小利等等。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周国平)

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喧嚣这种现象,也不完全是负面的。(莫言)

对此你有什么想法或见解?请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分析:

本题作文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段材料是周国平的话语,意思是,在这喧嚣的社会中,他选择安静的生活方式,安静地写作,安静地思考,不受外界的喧嚣干扰或诱惑,守得住自己的内心.

第二段是莫言在2014年南国书香节上演讲的观点摘录.意思是,这是一个喧嚣的时代,生于斯,长于斯,谁人都不能避免直面喧嚣.如何看待这个喧嚣的时代,如何应对这个喧嚣的社会,值得每一个人认真思考.

材料中的关键词有两个:“安静”和“喧嚣”.如果把“安静”理解为“宁静”“安宁”“平静”,把“喧嚣”理解为“喧闹”“热闹”,不作偏题处理.

“内容”层面,可侧重对“安静”和“喧嚣”意义的直接解读;“含意”层面,可以由“安静”和“喧嚣”引申到对现代人生活态度或生存方式的思考.

关于“自选角度”,学生可以在“安静”和“喧嚣”两者中任选一个作深入思考,也可以将二者综合起来思考。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Ⅰ一组诗句: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Ⅱ鲁迅对笔下的人物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Ⅲ华尔特·兰德在其名作《题七十五岁生日》中写道:“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对此你有什么想法或见解?请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分析:

材料1表现万物生机勃勃的“争”,“争”是对生命的本能,是生命力体现。材料2中鲁迅先笔下的阿Q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受尽压迫和屈辱,但不能正视自己被压迫的悲惨地位,反而自我安慰,即使是在受到侮辱甚至要被杀头的情况下,也以为自己是精神上的“胜利者”。材料3表达“从心所欲”,自尊达观的心境。

达观不是不争,而是不为外物所扰,更专注于自身理想追求,力争生命的高度。

(2)从概念(命题)数量上看,有单一概念(命题)型和多元(二元)概念(命题)型。

单一型: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2012年上海)

分析:

1.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整个材料一共两句话,关键词为“微光”,但是这种“微光”是被我们舍弃了,而在天才作品中我们又发现了原来自我的“微光”。

2.“微光”这个词是一个突破口,什么样的微光是我们自己的东西,而这样的东西又会被我们舍弃呢?理想(梦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和梦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轮回,很多人都已经把最初的梦想抛到了脑后。但是在一些天才的优秀作品之中我们看到了关于理想的坚持,只有对于某个理想具有坚定的信念,并为之奋斗的人最终才会成为一个成功者。

“这些微光”也指我们曾经拥有的品质、精神或灵感被我们所抛弃,在那些成功人士身上却又被发现,所以这篇材料的立意就是:我们善于利用容易被我们所遗忘或抛弃的那一闪念的灵感,或许那就是我们成功的要素之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诗人北岛曾痛心地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正从人们生活中删除细节。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

材料中的两句话从逻辑关系上来讲,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因果关系,前句呈其“果”,后句析其“因”。时代的商业化和娱乐化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一个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快”,它让人心越来越浮躁,正从生活中删除着细节。怎样才能打破这个悖论呢?陶潜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林徽因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为此,我们要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自己的心境,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时代的发展,并在这两者的搏弈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这道文题有着较高的思辨性,因为从根本上来讲,无论是时代的商业化和娱乐化,还是由此引发的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发生的急剧变化,都是外因,它要发生作用还必须通过内因(人心)的变化。在具体写作过程中,记叙性文章不仅要写出沦丧的细节,而且要将其沦丧的漫漫进程描画出来,从而昭示出事理发展上的某种必然;议论性文章不仅要呈现细节沦丧之“状”,而且要剖析其“因”,预示其“果”,指出其“路”,从而给人以启迪。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生活在这个地球,谁都难免遭遇“偏见”,谁都可以制造“偏见”。难怪有人说,“偏见”其实是人类与生具有的一种成见。

对此你有什么想法或见解?请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分析:

一、什么是偏见:偏见是指根据一定表象或虚假的信息相互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现象。

二、产生偏见的原因:有很多理论用来解释偏见的形成。如:最常见的社会学习理论,它认为偏见的习得途径与其他态度和价值观的习得相同。人们从他们的家庭、伙伴、大众媒体以及他们身处的社会中学会了偏见。生存环境:家庭、学校、单位、社会、国家、民族;媒体宣传导向、社会舆论。个人因素:情感倾向;价值观取向;竞争需求;认知片面;处世态度;观察事物方法;心理障碍等等。

动机理论用来解释偏见是如何满足个体需要的,如有一种动机理论认为,偏见起源于群体间的竞争,是“群体资源或权力必然的结果”,另一种则认为偏见是一种人格障碍。

认知理论则认为,基于社会知觉的特点,即使没有经历引发偏见的社会化过程,没有群体间资源竞争或人格障碍的情况下,看似无害的认知偏差会导致偏见的产生。

三、偏见的危害

四、对待偏见的态度

五、纠正偏见的方法

拟题例示:1、与偏见说再见;2、直面偏见;3、不要用有色眼光看待生活;4、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5、别把偏见太当回事;6、偏见,另一种执着;7、偏见不偏;8、在偏见中成长;9、偏见是认识事物的开始;10、学会换位思考。

二元型:

a.并列式。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明代《菜根谭》书中说:处世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也有人说:不作为便无功,无过也无功。

对此你有什么想法或见解?请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分析:

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文题由两则名言组成,构成相对的关系,主要是探讨对待“功与过”的人生态度。我们可以从多角度思考,结合现实生活,挖掘蕴含的道理。立意可以选择任何一则名言切入,但最好是将两方面结合起来,对材料进行整体把握,以使立论更加完备,说理更加严密。这个文题一方面引导同学们人生和社会,一方面又训练同学们的思辨能力,达到思想性、深刻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角度一:看淡名利,保持无过,崇尚精神自由。看淡名利,不为物惑,不为名扰,不为利诱,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享受轻松快乐的生活。平息浮躁不安的心,保持清醒头脑,避免犯错,让自己的人生不蒙尘垢。这个方向的素材可以选择古今中外一些追求高洁、超脱世俗的名人事例。比如中国古代圣贤老子、庄周拒绝出仕,陶渊明、李白不低眉折腰。外国作家梭罗隐居瓦尔登湖畔,过简单的生活;女诗人狄金森从25岁开始弃绝社交,足不出户,等等。在写作时,可以与当今一些人急功近利、利欲熏心而犯下错误甚至违法犯罪的反面例子相结合,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主旨,也能体现对现实的,对社会的思考。

角度二:积极求功,奋发有为,铸就生命辉煌。有所作为是生活的最高境界,只有拼搏进取,建立功业,才能享受人生的多姿多彩。当下全社会正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只有奋发图强、有所作为方能筑梦圆梦,所以可以和中国梦这个话题结合在一起写。还可以从国家对政府官员“勤政”要求这方面入手,谈领导干部应该振奋起干事业的精神,主动进取,殚精竭虑,为国为民尽责。官员无过思想危害巨大,一些社会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官员不作为造成的。

角度三:应时而动,顺势而为。怀无过之心,做有功之事。有功与无过需要辩证地看待,人生阶段、社会现实、自身处境、理想追求不同,看法也就各异,不可一概而论,我们需要应时而动,顺势而为,抱有得之淡然,失之泰然的心态,去积极做事。比较而言,青年人应该敢想敢干,敢为风气先;老年人则需要修身养性,保持无过。生逢乱世,明哲保身,不失明智;和平盛世,抱负远大,有所作为。为官者,勤政为民,造福一方;为民者,平和安稳,知足常乐。但又并非绝对,它们之间也可以相互转换。无论如何,那些有功于社会而又淡泊名利的人永远值得尊敬,如钱学森、袁隆平、杨善洲、郭明义、林俊德等。

b.有所侧重式。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尼采说,无需保持敏感,迟钝有时即为美德。然而,世事并非应该完全如此。

对此你有什么想法或见解?请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分析:

敏感指敏锐感知,对外界事物,如生活、艺术、科学、人情等的敏锐感知,是一种机警。它表现为迅速地体悟世间的变化,捕捉到信息,产生瞬间的灵感或对事物预见的前瞻性表现等。是处于现代社会的人们和外部世界保持良好沟通的外在标志。但过于敏感也给人类带来紧张焦虑,甚至惶恐。社会复杂,人世多变,尤其在网络信息时代,舆论的铺天盖地,信息地无孔不入,如果过于敏感,人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主体性。而迟钝能够给予人们一定缓冲,是一种善意退让的包容,是一种有效的心理隔离。对事物有了清晰认识之后,能够经过思考再做出的反应或不必做出反应,相对来说是更为理性的。因而,尼采更倾向于迟钝,这种迟钝更多呈现出心智的稳定和成熟,是气定神闲的从容,是大智若愚的智慧,是一种善良、谦逊、豁达的美德。

但“然而”,事个材料倾向性就全然不同了。质疑了尼采的话,这样从对“迟钝”的赞美中再转回来,谈论敏感的重要。或者把“迟钝”与“敏感”辩证的理解。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鲁迅先生说过:“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这句话引发怎样的思考?请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分析:

首先,虽然材料中鲁迅先生说有“两条路”,可事实上这句话无论是出于他本人,还是出于选此作为材料的命题者,都有明显的情感倾向——那就是“自由”。切莫不顾于此,而去将“贪安稳”作为议论重点了。

其次,在谈“自由”之前,务必还是先要将“贪安稳”进行简单分析,指明其存在的问题。要注意的是,“安稳”和“贪安稳”是不同的,后者的一个“贪”字即是“过度追求”之意,凡事过度追求,追求就变了味儿,且多数情况难以偿愿。故而审题与分析时,切莫忽视这个“贪”字。

第三,材料中说“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言下之意,文章重在写“如何才能自由”,也就是“历些甚么危险才能自由”——比如首先要“居安思危”,因为“贪安稳”本身就是一种危险心理,我们课本中诸如《谏太宗十思疏》、《伶官传序》等,都表达了这个意思。倘若不顾材料,将“自由”从中剥离出来,只谈如何界定自由,或者详谈自由对人们的重要性,恐有脱离材料之嫌。

第四,如果想得再细致些,可将自由分出较低层次的“肉体”和较高层次的“精神”之别,两者有所不同,但又互相关联——“肉体自由”并不一定就“精神自由”了,而“精神自由”往往能克服“肉体不自由”,甚至能带动“肉体自由”。但是追求自由的终极理想,应是“肉体”与“精神”的共同自由。要注意的是,如果这两种自由写不清楚,不要勉强,只怕弄巧成拙,毕竟重点是写好“自由”这个主题就可以了。当然,作为平时训练,的确应该分析得深入些,仔细些。同时要注意的是,即便写到这两种自由,也不能大书特书——这依然背离了材料本身的指向。必须要将“如何才能自由”融入进去,才能真正写好。

第五,在作为重点的“如何才能自由”分析清楚之后,还应记得思考追求“自由”是否仍有需要我们冷静看待的一面,比如“自由不等同于没有约束”等等。这样使得全文论述更加客观、理性。

最后想说,对于高三学生而言,这篇议论文的写作和其他议论文一样,须做到“论点鲜明”、“逻辑思路顺畅”及“议论重点突出”,再辅之以典型的事例和名言,充分展开议论,相信不难写出一篇好文。

c.对立统一式

有人说,没有事实的看法是空洞的,没有看法的事实是无力的。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想法。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2020上海春考)

分析:

这依旧是一道“命意式”,可叫作“命题求证式”作文题。

春考上海卷作文题的题型自成体系。20172019年连续三年“命意式”作文题:“没有哪一片土地不值得我”(2017)“事情是怎样,它还是怎样,世界自有其原则”(2018)“在阳光里生活,需要有步入阳光的能力”(2019)。今年依旧给考生一个立意,由考生作诠释。

“没有事实的看法是空洞的,没有看法的事实是无力的。”考生必须据此对“事实”与“看法”的关系作阐释。我们对社会或人生中的一些“事实”,在思考、言谈、演讲、辩论、写作等各种场合,总要有“看法”。一方面,我们在思考和发表“看法”的时候,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没有“事实”或者没有弄清楚“事实”,不要发表没有依据的“看法”;另一方面,对于社会或人生中的那些“事实”,我们要有自己的“看法”,并敢于发表出来,不肯发表和人云亦云也是“没有看法”的表现。秋考上海卷作文题的体式已于2016年由“命意式”变为“评论式”,又于2019年变为“指向式”。

而春考上海卷作文题的体式,还停留于秋考20112015年的“命意式”。这种题提供观点或立意,而这种观点或立意是明确的、单一的,写作时必须诠释试题提供的观点或立意,带有“扩写”性质,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2.从表达上读题

从表达上看,有直白型和含蓄型。直白型的材料多是现象类、时政类、故事类,审题立意要提取中心,溯果求因。含蓄型的材料多是比喻类、寓言类。如:

直白型: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2016年)

分析:材料的语言间情感倾向是很明显的。

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等句子,着重指出的是一种社会生活中的既有现象,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材料的“背景”,这样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的。

②“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就是说,“这些评价”既可能是正面的、积极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消极的,对此,考生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

③“人们对‘评价他人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是“关键点”,其隐含的信息是:考生可以对此种现象持反对态度,也可发表赞同的观点,或者根据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加以阐述,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

总之,考生只有抓住“评价”与“他人”这两个关键词来写作,才是恰当的、契合题意的。至于“他人”,可以是身边普通的凡人,也可以是功成名就的伟人、名人,包括古今中外的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甚至是当今的“风云人物”“网红”等。不管是何人,在评价他人的时候,都应该基于事实,不可无中生有、捕风捉影,都要遵守“不溢美”“不隐恶”的准则,本着实事求是的道德底线,谨言慎行,不可信口雌黄,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立意角度1:评价可以有,但一定要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人,这才是应有的姿态、底线和做法。

事实素材:就大的方面来说,可以是对领导人,对袁隆平、乔布斯、马云等卓越人物的评价;小的方面,诸如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同学对同学的评价等。这些都可以分别用一些实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理论素材:叶圣陶对鲁迅的评价:“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立意角度2:当今社会,言论自由,渠道发达,每个人都有评价他人的权利和可能,而被评价者则应该有自己理性的、正确的判断

如学生对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有关对待班级学生是不是一视同仁的评价,可能是客观的、公正的,也可能是歪曲的、偏激的,对此,教师就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同样地,教师对学生为人、处事、学习与品格等方面的评价,学生也不一定“照单全收”,而要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心态。

立意角度3:如是善意的评价,应该支持与肯定,相反,若是别有用心的评价,则应该遏止与摒弃。

事实素材:可以举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加以论证。如不应该随意评价别人的是非、曲直。因为失当的、错误的评价,会让人心灰意冷,如某位同学受到班主任不恰当的评价,一蹶不振,本来可以考上好大学的,结果却名落孙山。当然,对于有悖公德的言行,则另当别论,应通过评价,激浊扬清,如乱穿马路、购票不排队等。

理论素材:“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2019年)

分析:

早些年持续了很长时间的是“寓意类”的题目,一个富有深意的材料,从中总结提炼出道理,进行论证。而这几年走的路线是“现象类”的题目,提供一个一般化的社会现象,考生由表及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思考。

但是这个题目确实别具一格,看上去给你提供了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姑且叫做“案例类”,或者叫做“指向类”“认识类”。但是实际上却明确要求考生做出抽象解读。应当讲,今年的题目在“破题”上,对考生是一个考验。

给定的材料具有文化艺术性,甚至对于部分同学而言,还存在一些隔膜,考生们是否都对这个现象有所体认,这是可以打一个问号的。因为这里涉及了相对比较专业的艺术领域和艺术现象,和前几年的对社会现象进行一般性陈述的材料不同,它要求从具体的个别现象,去提炼认识事物的一般观念。

这正好整整十年前2009年上海高考语文卷的作文题: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形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根据具体的郑板桥的书法特征,从中抽象出观点来。当然,当年这个题目的立意非常多元,角度丰富。今年这个题目则相对集中。题目要求考生从材料得出“如何去认识事物”的启迪。那么我们必须回到这个材料,认真揣摩。

归纳材料的意思:要有对音乐中国味的更深感受,要更有意识的寻找中国味,就必须了解异国异域的音乐。

可以抽象提炼的含义:第一层:“中国味”的认识需要“异域味”的支援: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辨证认知;第二层:深刻认识一个事物必须仰赖对于这个事物不同所处环境条件的考察:共性与个性,条件与本质的辨证认知。

这是一个具有深度,思辨力和开放精神的好题目。我喜欢这个题目。虽然看上去有些难度,这个难度首先建立在一开始的“破题”阶段,第二个难度在于进一步的抽象化。

但是,相信绝大多数考生对此都会有话可说。他们这一代人对音乐,对中国风的音乐,或多或少,都有感性的认识,都会懂得中国味的音乐的独立价值和发展前景,离不开对异域风格的对照和借鉴学习。

音乐是如此,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也都是如此。前些年沸沸扬扬的徐晓东挑战中国传统功夫,促使人们思考中国传统格斗技术和其他类型的格斗技艺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的文学与来自于异域的文学艺术的融合:宋词的出现。前段时间,红极一时的改编自刘慈欣《流浪地球》的同名电影,试图开创这一种新型的中国风味的科幻大片的类型。

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不一而足。我们由此可以自然的进一步思考:正确看待来自于异域的同类者:他们的降临,是映照出了本域的缺陷还是高度?本域是拒绝还是投降,还是拿“体用”之辨来应付,而是选择深度融合,创造出崭新的本域新风格、新气象?

2019年的这个作文题,在遥遥地呼应2009年。正如周杰伦在《青花瓷》中歌唱的:“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含蓄型: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2014年)

分析:

2014年上海卷作文题延续了2009年以来的材料作文的题型特点,思辨性很强,尤其是与2011年的“一切都会过去”和“一切都不会过去”,以及2013年的“重要的事”与“更重要是我事”这一辩证统一的二元对立形式的作文密切相关,高度一致。这也体现了高考命题“连续性”的特色与原则。但同时,与往年的作文又有改变,即在“自由”与“不自由”的选择中,“附加”了“穿越沙漠的道路与方式”,这就相对增加了审题和写作的难度,是“稳中求变”的命题思想的体现。总体来说,考生读懂本则材料并据此进行写作还是比较容易的。

本则材料可谓言简意赅,于朴实的语言中蕴涵着丰富的意义和信息,考生在审读的时候,务必要留意其中的关键词:沙漠、自由、不自由、选择等,其中的沙漠具有喻指含义,比如困境、坎坷、苦难、挫折等。由此,进而读出“自我”、“困难”、“坎坷”、“不顺”、“世界”、“理想”、“人生”、“目标”等外延,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传递出正能量,表现出积极进取、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

切记,不可丢开“沙漠”来谈“自由”与“不自由”,否则话题被放大,脱离本次作文本身语境意义,这与前几次作文题最大的不同。正如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题:“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年轻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想法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本文旨求证青春是朽或不朽,不能丢掉青春来谈。

作文题中说“自选角度”,那么说明角度很多,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1.面对必须穿越的沙漠,“借力”也不失为正确选择。既然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可以选择,在为了自由的征途中,我们只要是正当、恰当的穿越沙漠的方式,这样的选择就是科学的、合理的,也是奏效的、能够抵达自由的彼岸的。

2.“限制”是为了更好的“自由”。即论述不自由是为自由做铺垫,是为了更好、更大、更多的自由。比如,科学家为了更新、更好的发明创造,他们不得不深居简出,甚至要与亲人、朋友分离,这是不自由的,但他们因此突破了自我,获得了成功,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更充分的自由——造福国人、世人、家人与朋友,实现了梦想和抱负,这难道不是最完美的自由吗?

3.在“自由”与“限制”中找到平衡点。这就需要人生的大智慧,既然在通往“自由”的过程中,必须穿越“沙漠”,受到“限制”与阻碍,这就是对我们的考验,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正确看待与调节好“自由”与“限制”的关系,在二者中找到平衡点,进而为实现“自由”做好准备和“突围”。

4.让沙漠成为自由的垫脚石。正如贝多芬所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换言之,一切的磨砺与限制和不自由,都是成就自由的前奏和序曲,是自由的铺垫。

……

总之,考生在写作时,审读材料和深刻立意是关键,应正确理解所给材料的内涵与外延,否则,就会游离材料的主旨而偏题、跑题。

审题误区

不明含义,脱离主题。主要是指考生对“沙漠”的内涵与外延理解不准确、不到位,这样的话,就没有全面、深刻理解所给材料的意蕴,写出的文章,一定是不扣题的。

不能辩证,关系不清。即对“必须”、“穿越”、“自由”、“不自由”等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不能很好地辩证理解,彼此的逻辑关系没有理清,从而导致审题不准,扣题不紧。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2015年)

分析:

2013年作文题是重要不重要(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2014年作文题是自由不自由(你可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2015年的作文题是‘坚硬与柔软’,可以看出,仍然是对前几年理性思辨作文的延续。

坚硬与柔软属于二元对立的概念,考察的是写作者理性思辨的能力。从材料上看,关键词还是比较显性化,一个是坚硬,一个是柔软。关键是对待坚硬和柔软,应该如何进行思辨的,能够把它思辨好才能达到我们自身的和谐。

2014年的“自由不自由”不同的是,坚硬、柔软是一个喻体。写作者在审题时要做到思维拓展,把坚硬东西和柔软东西的本体找到,即坚硬的东西是什么,柔软的东西是什么。同时,坚硬和柔软应该在一个逻辑层面上,心中有坚硬的东西也有柔软的东西,在审题的时候首先对两个概念进行界定。

坚硬的东西一般理解为: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硬汉式的无所畏惧的精神……比如,《老人与海》里桑地亚哥这个硬汉形象。他相信人生不可以被打败,你可以消灭它,但不可以打败它的强者精神。当然还有一种,像女汉子一样强势的精神,也可以理解为严厉。如《虎妈猫爸》,虎妈代表的是强势的一派,对子女要求非常严格。

相对而言,心中柔软的部分跟坚硬的东西必须在一个逻辑层面上,比如讲到严厉,对应的词语应该是爱、爱抚等。再则,强悍的精神对应的柔软的部分,如儿女情长,往往在硬汉的形象上,我们还可以看到他的儿女情长的一面,柔情的一面。

因为“坚硬”和“柔软”是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的,那么应该如何对待坚硬的东西和柔软的东西呢?李新认为,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理性的思辨,从而达到我们自身的和谐。

这其中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自我的关照,一个方面是对他人的关照。我们去关照他人,他人在我们的印象中可能是强者,或者说他在我们印象中是一个林黛玉式的人物。强者有儿女情长的一面,柔软的一面,往往不被我们发现;还有就是我们看到的所谓的弱者,所谓的柔情似水的人,他也有一种的内在的强悍的力量来去支撑他的人生。综上所述,理性的思辨,一定要注意最后的结果,从而达到自身的和谐。

2015年的作文题,从开放度上来讲非常好,因为坚硬的东西和柔软的东西,本体我们可以想到很多。但是,开放中有限制,后半句就是限制,我们如何去对待它们,才能够造就一个和谐的自我。所以说,前面是开放的后面是限制的,是在开放和限制之间,这样也是符合我们对学生的思维考察的需要。”

“在阳光里生活,需要有步入阳光的能力。”这句意蕴丰富的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就此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2019年春考)

分析:材料是供考生对话的,“在阳光里生活,需要有步入阳光的能力。”这句话意蕴丰富,首先要考虑这句话有什么意蕴,因为其中有“阳光”这一意象,其开放度是挺大的,比如“阳光”象征温暖、温馨、善良、幸福、富足、关爱、希望、理想、信念、憧憬等等。

问题是开放中有限制,“在阳光里生活,需要有步入阳光的能力”,为什么还要具备步入阳光的能力?我们究竟具备什么、哪些能力才能在阳光里生活?

“在阳光里生活”,可以理解为过去时,那就是对自己既往生活的反思;也可以是现在时,那就是对当下生活的直接审视;也可以理解为将来时,那就是对未来生活所做的思想与心理准备。

这道作文题是考生生命成长的,考生可以自己生命成长的过去、现在、将来的全过程,对生命进行理性省思。

这代学生基本生活在“阳光里”,究竟具有什么能力才能步入阳光,考生有很多角度可以思考。我们过去总是强调逆商,要有抗挫折能力;生活在今天的同学,物质相对富足,而精神多元,应以怎样的能力适应幸福与丰富?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思考的层次。


3.从材料来源上读题

(1)大师类;材料内容源于大师(老人、哲人、智者、和尚)的话或故事,如: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2009年)

分析:

上海作文题语言简约平实,一般把中心与道理明确概述出来,但我们还是把握住这段话的中心。“根据材料,选取一个角度写作”,说明材料中为我们提供的写作角度是很多的,但是哪个角度最佳,我们首先要概括出这段话的中心。

第一句话是:“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这句话说的是郑板桥书法的风格,他是用隶书参以行楷,造成非隶非楷,非古非今的效果,形成了他特有的板桥体,说明艺术需要独创,而独创需要有前提,那就是在自己固有的基础上借鉴、融合他人之长,且不着痕迹,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同时也说明“有隶有楷,有古有今”,说明“板桥体”并不是凭空创造的,它身上既借鉴了他人的长处,又继承了前人的传统。读懂了这句话,我们就可以从借鉴与独创、继承与创新、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等角度立意。
第二句话是:“他的作品,单个字形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这句话说明的是个体与整体、局部与全体的关系,个体与整体仿佛是一对矛盾,但实际上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单个字形看似歪歪斜斜”,这不是郑板桥字体的缺陷,而恰是他的独创,是他用隶书参以行楷,所造成的非隶非楷,非古非今的独特效果,而就是这些歪歪斜斜的字,排列组合起来,才给人以错落有致,别有韵味的总体感觉,成为郑板桥完美的书法作品。这句话说明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局部,而是要以全局的观念来看问题;或者我们不能只被局部的假象所迷惑,而是要透过假象看出它的实质;或者独具个性的个体,统一在完美和谐的整体之中,因此只有将个体与整体统一起来,看问题才能全面。围绕这句话,我们从这些角度立意都可以。
第三句是:“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这句话既可以作为定评,也可以不作为定评,毕竟是“有人说”。“有人说”毕竟代表一家之言,聊备一说,供大家参考,你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不可无一,不可有二”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像“板桥体”这种书法作品,不可以没有它,因为它毕竟是一种体,是在继承前人和借鉴他人基础上的一种创造;但既然是郑板桥的创造,那就只能属于郑板桥一人,别人去竞相摹仿,那就失去了艺术创造的价值。从这一角度立意,那就是强调创新,反对摹仿。
材料当中的三句话彼此并不是孤立的,不能将它们截然割裂开来,整体把握材料,提取材料中心,审题立意可能会更周密些。总的是讲郑板桥在书法上的独创性,而他的这种独创性是来自继承和借鉴,来自个体与整体的和谐,来自于他不拘泥于前人和他人的独立个性。

(2)大众类;材料的内容源于人们(大家),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2012年)

分析:

1.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整个材料一共两句话,关键词为“微光”,但是这种“微光”是被我们舍弃了,而在天才作品中我们又发现了原来自我的“微光”。

2.“微光”这个词是一个突破口,什么样的微光是我们自己的东西,而这样的东西又会被我们舍弃呢?理想(梦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和梦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轮回,很多人都已经把最初的梦想抛到了脑后。但是在一些天才的优秀作品之中我们看到了关于理想的坚持,只有对于某个理想具有坚定的信念,并为之奋斗的人最终才会成为一个成功者。

“这些微光”也指我们曾经拥有的品质、精神或灵感被我们所抛弃,在那些成功人士身上却又被发现,所以这篇材料的立意就是:我们善于利用容易被我们所遗忘或抛弃的那一闪念的灵感,或许那就是我们成功的要素之一。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2013年)

分析:

这是一则求证式的作文题,原材料语意非常明显,一个“但”字,指明人们常常眼前的自己的事情,而忽视了更深层次的事情,这是核心立意,作题者只能就此证明此命题。向这个命题中补充事例与道理,内容充实,论述有力,就是好作文。

但是作文命题人不想让所有作题者被自己的命题所拘囿,就用一些词语“似乎”“不经相同”“选取一个角度”等来让作题者突破原语意的束缚,只要论述充实,观点成立就行了,充分体现作文题的开放性。

作文就是论述清楚为什么,“重要的事”是什么?“更重要的事”是什么?为什么认为它重要?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也该思考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考虑眼前得失时,还要考虑长远利益。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2016年)

分析:材料的语言间情感倾向是很明显的。

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等句子,着重指出的是一种社会生活中的既有现象,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材料的“背景”,这样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的。

②“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就是说,“这些评价”既可能是正面的、积极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消极的,对此,考生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

③“人们对‘评价他人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是“关键点”,其隐含的信息是:考生可以对此种现象持反对态度,也可发表赞同的观点,或者根据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加以阐述,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

总之,考生只有抓住“评价”与“他人”这两个关键词来写作,才是恰当的、契合题意的。至于“他人”,可以是身边普通的凡人,也可以是功成名就的伟人、名人,包括古今中外的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甚至是当今的“风云人物”“网红”等。不管是何人,在评价他人的时候,都应该基于事实,不可无中生有、捕风捉影,都要遵守“不溢美”“不隐恶”的准则,本着实事求是的道德底线,谨言慎行,不可信口雌黄,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立意角度1:评价可以有,但一定要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人,这才是应有的姿态、底线和做法。

事实素材:就大的方面来说,可以是对领导人,对袁隆平、乔布斯、马云等卓越人物的评价;小的方面,诸如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同学对同学的评价等。这些都可以分别用一些实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理论素材:叶圣陶对鲁迅的评价:“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立意角度2:当今社会,言论自由,渠道发达,每个人都有评价他人的权利和可能,而被评价者则应该有自己理性的、正确的判断

如学生对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有关对待班级学生是不是一视同仁的评价,可能是客观的、公正的,也可能是歪曲的、偏激的,对此,教师就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同样地,教师对学生为人、处事、学习与品格等方面的评价,学生也不一定“照单全收”,而要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心态。

立意角度3:如是善意的评价,应该支持与肯定,相反,若是别有用心的评价,则应该遏止与摒弃。

事实素材:可以举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加以论证。如不应该随意评价别人的是非、曲直。因为失当的、错误的评价,会让人心灰意冷,如某位同学受到班主任不恰当的评价,一蹶不振,本来可以考上好大学的,结果却名落孙山。当然,对于有悖公德的言行,则另当别论,应通过评价,激浊扬清,如乱穿马路、购票不排队等。

理论素材:“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大众代表类;材料内容源于有的人,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2017年)

分析:材料首先对关键词“预测”做了简单的解释——“是指预先推测”,然后冠以“生活”,作为这一情境的限制,再以“充满变数”引出与“预测”相对的另一词——“变数”,最后罗列两类人截然不同的态度:“乐于接受”与“不以为然”。整段材料表达明了,关系明晰,要求明确,只需对材料内容作出自己的思考,赞同也好、反对也罢,只要自圆其说。

“预测”这个话题可谈较多,既可以从人生来谈,也可以从人类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未来发展来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知先人们生活中很看重预测。远古如巫蛊“占卜”,近世如“章鱼‘保罗’”,正因生活中无尽的“变数”,才有“预测”的无尽魅力。现代社会更如此,人们只有借重“预测”,早作打算,才能从容以对现代生活。只活在当下,不去预测未来的生活,很可能被困在当下或者困在过去,不知道“未来已来”,面对未来将会无所适从。

材料中,面对这一“生活”情境人们的不同态度则是重点,是考生辨析思考的出发点。无论你的立论基于那种情形,关键在于如何辩证思考它们。

第一种情形“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也不是简单的赞同与肯定,比如:“有预测才能有前进的动力和路径”,“机会常给有准备的人的”,“不要只是低头走路,应当抬头思考远方”……显然这都是对生活或前路的“已知”有了深入的思考与合理的推测。相反,倘在接受前没有经过理性的分析,则只能是盲目乐观,先入为主,乐于“印证”自己美好的愿望,甚至偏听偏信,作自我陶醉状……

同样,对于第二种情形“有的人则不以为然”,他们压根不赞成生活的“预测”,认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变数是生活常态,无可预测”,“只求把眼前的事做好”……如此种种,或是由于懒惰懈怠,或是源于愚昧无知,或是迫于内心的恐惧或恐吓,悲观地适从。反之,对于大自然的警钟不置若罔闻,对于“美好蓝图”当保持警惕和批判……则应值得肯定,大大褒扬其保持对常识或人类理性的尊重。

对于生活“预测”,变与不变,接受与推却,关键在于适当恰切地思辨。随着科技越来越进步,社会越来越发展,人类越来越理性,只要带着忧患上路,以希望指引前路,人类终归走向坦途。

有人说,没有事实的看法是空洞的,没有看法的事实是无力的。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想法。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2020年春考)

分析:这依旧是一道“命意式”,可叫作“命题求证式”作文题。

春考上海卷作文题的题型自成体系。20172019年连续三年“命意式”作文题:“没有哪一片土地不值得我”(2017)“事情是怎样,它还是怎样,世界自有其原则”(2018)“在阳光里生活,需要有步入阳光的能力”(2019)。今年依旧给考生一个立意,由考生作诠释。

“没有事实的看法是空洞的,没有看法的事实是无力的。”考生必须据此对“事实”与“看法”的关系作阐释。我们对社会或人生中的一些“事实”,在思考、言谈、演讲、辩论、写作等各种场合,总要有“看法”。一方面,我们在思考和发表“看法”的时候,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没有“事实”或者没有弄清楚“事实”,不要发表没有依据的“看法”;另一方面,对于社会或人生中的那些“事实”,我们要有自己的“看法”,并敢于发表出来,不肯发表和人云亦云也是“没有看法”的表现。秋考上海卷作文题的体式已于2016年由“命意式”变为“评论式”,又于2019年变为“指向式”。

而春考上海卷作文题的体式,还停留于秋考20112015年的“命意式”。这种题提供观点或立意,而这种观点或立意是明确的、单一的,写作时必须诠释试题提供的观点或立意,带有“扩写”性质,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本文系转载,原作者:告知帮您署



备战高考||素材积累
备战高考 || 素材积累 || 520 盘点那些与“爱”有关的作文素材
备战高考 || 素材积累 ||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感人事迹、颁奖词、适用话题
备战高考 || 素材积累 || 绝对加分!小众作文素材快看!梭罗的作文素材选编及解读
备战高考 || 素材积累 || 2020热点素材:战疫人物,精彩点评……
备战高考 || 素材积累 || 《朗读者》精华一百六十句,你值得拥有!
备战高考 || 素材积累 || 人民日报写给青年的8封信,篇篇都是满分作文!
备战高考 || 热点素材 || 疫情话题作文十大热点素材, 中考高分作文素材必备!

备战高考 ||方法指导
备战高考 || 素材运用 || 中国天才曹原:后浪中的巨浪,青年中的偶像
备战高考 || 素材运用 || 高分作文的写作秘籍:如何引入热点素材?
备战高考 || 拟题方法 || 2020高考高分作文标题怎么起?超实用套路送你!
写作指导 || 考场作文 || 敬业才是通行证 文|一考生
写作指导 || 考场作文 || 宽容,让世界春暖花开 文|一考生


原创作品||平时习作
原创作品 || 平时习作 || 本来我可以深爱 文|隽雨涵
原创作品 || 平时习作 || 韩信,我想对你说 文|姜怡
原创作品 || 平时习作 || 遇见 文|郁洁
原创作品 || 平时习作 || 生活 文|王英杰
原创作品 || 平时习作 || 不一样的运动会 文|孙远
原创作品 || 平时习作 || 温暖的爱 文|刘佳月


扫描ErWeiMa,高考作文,带你领略文字的魅力!


高考作文gaokao-zuowen

主编网名:西城醉生

主编 QQ :412349211

主编:WHL19790112

投稿邮箱:412349211@qq.com

版权申明:如果转载,敬请告知,否则保留追责的权利;如有侵犯,敬请留言,收到将会及时删除。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