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土郎中_语文阅读

发布于 2021-09-05 17:20 ,所属分类:散文阅读园地


【散文】土郎中


林下夕阳,菩提为本!

文气聚集,一念为善!

欢迎免费订阅,请加号:linxiwenji

--------------------------------------



土郎中

>

> 缆镇并不大,但上等的医院便有二家:一家是缆镇卫生院,另一家是县里开设在缆镇的县第二人民医院。

> 另外私人诊所也有七八家零星散在街上。

> 因此生意并不好做,尤其私人诊所之间竞争更为激烈。

> 但有一家却生意盈门,那便是老木诊所。

> 老木诊所一不挂牌二不开大门,就诊者须从绕道从后门进入,但慕名而来者仍是人满为患。

> 老木人称土郎中,大名木林森众人大多不知,年纪大的病人叫他土郎中,年轻的叫他木医师,土郎中自称老木,也产国挂过“老木诊所”牌子,但很快便被迫摘下了。

> 土郎中祖上是开药店的,他自小便在店中当学徒,学了不少中医知识。解放后,进了当地人民医院。

> 院长看老木人好用,也老实,便把女儿陶子许给他。陶子毕业于省医学院,因此老木又在陶子手上学到了大量西医知识。

> 到院长因公殉职时(死于手术感染),老木成了医院副院长。

> 陶子只年了一个女儿木洁。后来,陶子在一次下乡出诊中染上不知名的传染病,不治而去,那时老木三十九岁,木洁十九岁。

> 如果不是那次事件,老木便一直当他的副院长了。

> 新院长邹曲星私下为几个应做绝育手术的妇女开了假证明,得了十万元,结果被老木知道了。

> 邹曲星暗中用钱想堵住老木的口,被老木一口回绝。

> 老木举报了邹曲星等人,岂知邹曲星法力无边,把责任全推到了手下身上,事件过后不但毫毛无损,反而升了官,进了到卫生局。

> 而老木这个举报者反而遭了罪,不久被人找渣儿早退了,其实全是邹曲星捣的鬼。那天,刚好老木五十岁生日,老木长叹一声说,五十而知天命,我该退出这是非之地了!

> 提前退休后,老木便在缆镇旧街小弄里开了一家“老木诊所”。由于老木医术高明态度好,镇上人有了小病小痛,全找老木。在别处开了针水在老木处注射,老木一概不收费。

> 缆镇人多是农民,收入并不高,最怕生病。老木深知乡亲们的苦处,因此有个用药原则:少用药,用准药。在别处,医个感冒也要化三四十元甚至上百,而在老木手里也许只是一元或五角,一般不会超过十元。

> 老木常对病人说,人本身能制造药,吃多了反而不好(老木从不说免疫能力之类的专业名词,怕乡亲们听不懂)。

> 待老木把外孙女也嫁出去时,老木又一次遭了罪,被同行参了一本,说他非法行医,被人摘了牌子关了大门。老木一气之下住进女儿家,索性歇了业。

> 只过了一个月安稳日子,病人得知老木在女儿家里,又找上门来。老木深为感动,于是又暗中开诊,但一不挂牌二不开大门,让病人绕道从后门进入,这样,别人便无话可说了。

> 老木一生孤苦,六十岁时又找过一个老伴,但那老女人嫌老木出手太大方又走了。老木热衷于做慈善事业,一生不知捐献了多少钱。后来,进了公证处,把名下的财产全给了女儿木洁,自已什么也不留,并且当场作了公证,女儿木洁从此无话可说了。

> 老木只用他的退休金以及少量的出诊收入维持生活,老木常说平安是福,无财一身轻!

> 2001年1月22日









作品的第二种读法

曹家红是本市最红的一位女作家。也是市文联唯一的女领导。

她是市文联主席,三个手下全是男的。

如此的境界,让人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或叫自豪感!

这一个月她特别高兴!

月初,她的首部长篇小说《女人的第二种活法》付梓出版了!

本月十五日上午八时八分,市新华书店为她的小说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当天销书一万五千册,令她数钱都差点弄破了手皮。

十五日当夜,月圆之刻,在本市最高星级的鹦鹉山庄举行了作品讨论会。

还有围绕作品的一系列活动,令她应接不暇之余又暗暗窍喜。

反正。

这一个月她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今日是周末,照例在办公室写了三个小时的作之后出来散步。

刚出门口,一阵扑鼻香气猛袭过来。

斜视。

见一蛋饼摊。白衣。白帽。白袖套。妇人脸上皱纹深刻。

家红大惊:她从没有看到过弄小吃摊的人把卫生整到这种令人惊讶的地步。

家红年纪不小了,但有个贪小吃的习惯,也许女人都是这样了。

幸好是周末,没人看见,否则同事的侧目可不好玩!

于是大胆上前,叫那妇人烙一只蛋饼来!

那妇人的动作并不快,但有一种从容不迫的稳重感!

家红又是一阵惊奇,看来同是四、五十岁的女人,家红自忖便达不到这种境界!

那妇人操本地山区的方言,生硬的那种,令家红有几分不习惯。

蛋饼很快烙好了,本市正宗啤酒花发酵的,一闻味家红便馋嘴。

那妇人从旮旯撕出二页纸包工,递给家红,家红接过马上大嚼!

付了钱。边吃边返回办公室继续写作。

天知道!

当家红吃完蛋饼,想扔掉包饼的纸时,一行熟悉的文字跳上。

“女人天生爱做梦,茵子小时候便梦想自己是一个童话中的白雪公主……”

天!

家红惊、吓、呆!

这不是她刚出版的那个长篇《女人的第二种活法》中的两页吗?页码是451452453454

家红手揣二页纸,如端一盆炭火,热烫,又不敢扔下,怕烫了脚!

她百感交集。

写小说时的种种艰难辛令她几乎想出家为尼,或辞职重操旧业——开书画社,或以一丝带自了……然而她挺过来了,而且成功了!

她梦想自己的作品一定会被读者包上精美的书皮,藏在柚木书柜里;或被图书馆、博物馆作为经典收藏……

而今,天,竟作为废纸,沦为包蛋的废纸!

这!

这!

这!

这不是……

奇怪,作为一个大作家,家红竟一时我不到什么词语来形容!

手在发抖!

心在发……

发什么,家红也不知道了!

她只觉一阵揪心地痛!

不好,胃病又发作了!大面积的揪心!

赶快!三九胃泰!快!热开水!

可惜!今天是周末,没人来侍候!

只好自己动手!

一阵忙之后,心才稳了下来!奇怪,胃也安稳了!

人是一种非常奇怪的东西。

有人要杀死你,你非要拼命地逃不可,而不是迎头待杀;有人要压迫你,你偏要好好地活给他看,我天生不是被压迫的……

家红脑中突然袭上幅幅历史的黑白照:文革刚结束,被人捧为最高指示的红宝书马上进了废纸堆或重化纸浆再生;红遍大半个中国的北方某作家定价39.50元一本的长篇竟以5元廉价出售,书是刚出版的正宗的新书……

还有更多!

家红不再多想!

家红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日历:1998328日。

天!

原来是这样?!

这几年,家红忙天创作,几乎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地步!

这时,家红才明白:九十年代,文学早已失去了呼风唤雨的威力了!报纸、刊物、光盘、VCDTV、甚至DVD……如果你的作品不棒,不真正动人,人家一读便扔下了!怪谁?只怪自己学艺不精!

然而,家红仍不甘心,她一家要弄明白那妇人的两页纸的来源!

于是,家红破例去再烙一只蛋饼!她有一个习惯:一天只只一只!

饼很快又烙好了!那妇人撕纸,包饼!

这回,家红看清楚了:她那本心爱的小说已被肢解,大半自然包了饼!

这时,听见那妇人撕纸声,仿佛是撕家红的心,心成了碎片,一小块,一小块……

忽然,家红产生一种奇想。

“这位大姨,我跟你商量个事,你包饼用的这半本书卖给我好吧?这本可是好书啊!”

“书是好书,只是里面的东西大多数是瞎编的!”

“什么瞎编的?”

“不是吗?哪有女人生孩子时会这样的!那写书人一定没生过孩子,或纯粹是个男人!”

这时,家红顿时大窘:真的!由于生了那种病……她真的没生过,只抱养了一个儿子,还化了五万元!

“再给我来一只饼,用这本书包上,我付你10元钱!”家红一把抢过书,包上一只饼,扔下10元钱,悻悻而去!

那妇人惊呆了个吓人,半晌才将那10元揣入贴心衣袋。又从旮旯里抽出一本崭新的《女人的第二种活法》。

那妇人又继续做她的饼了!

家红把那半本书重亲包上书包,装裱好,放在柚木书柜显眼处!

半年后,她到几个文友家玩,发现他们早将她送的《女人的第二种活法》全送到废纸摊了!

天!

每人送10本!

全进了废纸摊!

然后又到了蛋饼摊或化浆再生!

家红想起圣经里的一句话:你来自尘土,仍要回到尘土里去!

人生不也是这样的吗?

事后,家红坦然将其事和盘托与文友,作为吹牛的谈资。

而且,家红将这种行为称为“作品的第二种读法”。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外沙工业区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沈志伟

                 邮编:318000

                1998 年 1 月 1 日





短篇小说:杨柳青青

杨,我一位早已不在人世的朋友。

因为的确有些事不说不行,所以隐其名取其姓将有些事草下来,作为告慰老友的一纸白花,今天,恰好是清明节,算是一份祭礼吧!

为杨作传,有二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一是诗,二是柳。

诗,是杨一生的爱人,毕生追求的梦;只惜到死仍出不了一诗集!

柳是杨去世前三年中最重要的一个女人,用流行的话,是杨的情人吧!

杨的职业几乎与诗歌风马牛不相及:管道工(用户皆称接自来水管的),是市自来水公司维修班一位普通工人!

然而这并不妨碍杨去爱诗,读诗,写诗,从而痴迷诗!

当然,用杨的话说,我的管道用户数量是我诗歌读者的一万倍!令人吃惊之余又不得不佩服杨傻得可爱!

杨与我相识是缘于接自来水管,更缘于诗!

那年,我家新居需接自来水,一身油污的杨带了几个兄弟来干活,几个兄弟在干得起劲,杨却把我书桌上的那本《星星诗刊》搂得如抱热恋中的少女,令人不敢打草惊蛇!

自来水接好了,杨也成了我的诗友!

其实,我的职业也与诗相距十万八千里:制药厂的普通工人!

然而,杨却有歪解:自来水管是滋润人世间最重要的通道;诗是滋润人心灵最好的仙丹妙药之一!

于是,我也学杨来个偏解:药是治疗人的身体疾病的;而诗是治疗人的心灵障碍的!

杨毕生有二个愿望:一是出一本诗集,二是找一个爱诗的女人!

然而二个愿望都差强人意,直到死还是没出成书;找一个爱诗的女人,找是找到了,然而把命也赔了进去!

出不了诗集是杨的收入负担不起一万元出版费用!

找爱诗的女人,难,实在难!爱诗的女人在小城里便不多,更何况是女人!

其实,杨的品貌也算还好的一类人,找个人来爱也并非难事!

偏偏要爱诗的!上哪儿觅!

于是一找二找三找四寻五觅六还不见,父母亲齐骂其不孝,差点要动用家法!

直到三十有五,杨也灰心了!便放弃了找爱诗的女人!

变成一头上锁的牛,任凭父母亲牵着鼻子走!

相亲,相见;订婚,结婚;生儿,育儿。

天!

妻是与诗无缘的女人:只读过三年书的纺织女工!

然而人好,善良得让人心惊!纯朴得让人胆寒!体贴得真怀疑是进了五十星级宾馆!温柔得比小羊羔还小羊羔!

天!

人比西施只差三分!

杨真是上八辈子修来的福分!

杨妻有一个诗意的芳名:青青。

青青说,俺不图别的,只图杨有文化,人好,会写诗,我虽不懂诗,但我知道诗是好东西!

结婚时,杨自嘲地撰一联:纵横天下,流进千家万户;经纬人间,织出你我衣裳。横幅很奇怪:水管,织机,诗!三句话不离本行!

大喜之日,最引人注目的不是新郎新娘,而是新郎自撰的怪联。补一句:这字是青青写的,文化不高的青青拜师学过书法,一手令人叫绝的行书!众人齐称郎才女貌天合之作!

如果不是柳的出现,也许杨与青青会厮守一辈子,过上令觉得很幸福的日子!

偏偏!

在杨与青青生下絮时,一个爱诗的女人闯进了杨平静的生活!

絮是一个令人陶醉的小女孩!

柳一见面便喜欢上了她!

她长大也喜欢上了爱诗的柳阿姨!

正是诗,于是杨走进了一个巨大的悲剧之中!

柳是小城里一个小有名气的人。

一是绝活。柳做衣服的手艺曾令二个来小城旅游的日本鬼子流连忘返!可惜柳不与鬼子合作,柳说我恨所有的日本人,因为日本人杀死了她十三个亲人:父亲的四个兄弟,三个姐妹,还有柳说不出的亲人,反正一共十三个!二个日本鬼子不甘心,托人假装去做衣服,才算弄到二套旗袍,如获珍宝,满足而去。此事一经小城多舌者演义,顿时撥柳韵制衣坊斳名声大震,人满为患,弄得柳焦头烂额,一气之下,挂出免战牌:主人重病,歇业半年!柳把门关了整整一个礼拜,才摘下免战牌!柳说,钱这东西,多了会作怪的!做衣服需要一个好环境,人多了烦死人,肯定做不出好东西。

二是柳的独身!柳已三十有六,仍待字闺中。关于她的未嫁,外人有多种说法。一种是不育论。说柳有什么病不能生育,因而嫁不出去!也有人说柳早年爱过一个大学生,柳还资助他出国深造,岂知那大学生一去不复返,在国外找了个洋妞,把柳给黄了。柳一气之下不再嫁人。还有人说柳在乡下有过一个丈夫,老实巴交的,后来柳进城开了制衣坊,丈夫与同村一个有夫之妇私通,被柳发觉,遂与之离婚,一个小儿子判给了丈夫。种种传闻,众说纷纭,详情也只有柳自己知道!

有好事者问柳为何不嫁人,柳皆曰,人老了,没人要了,家里也没人了,一个人过惯了!柳在乡下还有三间古屋,已无亲人,仅有一个远房老舅看管古屋。柳每年清明去乡下一次,打扫古屋,再去父母坟上呆一二个小时。

柳还有个雅好便是爱诗了.柳几乎订阅了国内所有的诗歌报刊。柳的书架上堆满了古今中外的诗集。柳的卧室便是诗的王国,这在小城文艺界是有名气的。市文联主席一次慕名去借诗集,出来时热泪长流,还在本市晚报副刊撰文称柳此举是挽救诗文化振兴诗文化的一大善举。于是好诗者争涌向柳家借诗集。柳大惊,又高挂免战牌:本人一切书籍概不外借!愿以书价十倍出售,望好诗者三思而行!于是人群才陆续散去!

此三者,令柳成了小城一怪一谜!

杨与柳相识是缘于一次诗歌讨论会,市文联主席出了一本诗集(据说其在宾馆当领班的女儿赞助了三万元才出的),发行首日弄了个诗歌讨论会,杨与柳皆邀请之列!

会后,由市文联主席牵头,成立了一个诗社,因为柳赞助了一万元和二千册诗集,主席便请柳为诗社取名。柳说,天津有个杨柳青年画,我们也搞个杨柳青诗社吧!众人拍手称好!柳说完,深情地注视了一眼杨,美目如电,令杨大窘,全身麻木,忙把头低下去!避开那灼人的目光!

这时,杨与柳已是一对很好的诗友了!

对于杨出去以诗会友,只要不是女的,青青一概不管不问。青青听人说,诗人都是多情种,什么李白什么白,什么志摩什么芝麻,哪个不风流成性!叫青青要小心为好!

当柳出现在杨家时,青青马上释然了:这不是做衣服的柳师傅吗!一个多好的人!有人说杨与她有染,真是造谣!我一家大小的衣服都叫柳师傅做的,态度挺好的!一个好人呐!听说同丈夫离了,苦命人啊!

很快地,青青与柳打成一片了,情同姐妹,杨絮这时已三岁了,能甜甜地叫柳阿姨,令柳顿时热泪似雨,似有千万种风情在吞噬她的心,不知她在想什么,柳一把搂紧小杨絮,如自己亲生的!

说句实话,杨一见到柳时,心里便打翻了五味瓶:天!这不是我多年前苦苦寻觅的爱诗女人吗!

可惜!

迟了!

老天不公平!

杨恨恨地撕碎三本诗集。

莫名其妙地哭了三天。

说真的。

杨与柳的交往仅仅限于诗。这并不是为了装给青青看的。

每逢诗社有什么社交活动,杨都叫上青青,抱了小杨絮一同去。

青青虽不懂诗,但也能派上用场,每次聚会的几个大字都是她的墨宝,这令初入诗社的文友大为羡慕:天造地设的一对人儿啊!

不知是女人的耐性好的缘故还是出于监督丈夫的行动。

每次,青青都与杨同去同回,有时碰到冗长的令人咋舌的讨论会,青青也在杨身边坐得

住,这已成了杨柳青诗社的一大绝妙风景!

如果不是那次该死的笔会,也许一切又是另一番情形了!

一个平常的夏天。杨柳青诗社在某避暑山庄搞了个撥夏日风情斳笔会。

杨与柳自然在被邀之列。

笔会进行得异常顺利。

但问题出在最后一个节目上:爬山!

山庄的山并不高!三百米也不到吧!但很险,路也复杂!

刚上山时,天公作美,阳光热烈,众人兴致甚高! 天知道!下午下山时,大雨如注,雷电交加,整个山庄顿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下山的人群慌了神!队伍乱了,各人各自结伴避雨。

杨与柳同行。

大自然的灾难是令人难以预料的!

由于连日下雨,滑坡的山体形成了令人心惊胆寒的泥石流!

泥石流很快封住了下山的道路,众人只好往山上逃!

杨与柳掉队了!

怎么也找不到上山的路了!

杨与柳被困于一个几乎是绝境的小山洞里!

小山洞是生在悬岩边上的。

三面是山洪,一面是万丈深渊!

雨,还在继续下。

食物很快地吃完了。

幸亏还有水!

同外界唯一的联系是柳的手机。但电池很快地完了。柳拨了撥110斳报警后,手机再也没有声音了。

杨与柳的传呼倒还有电池,但只见亲人朋友们的电话号码不时闪过,犹如一张长焦急的脸!这里没电话可回!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

当救援的人群发现杨与柳时,他俩相拥而卧,早已逝去多日了!

在现场,找到两本手写的诗集,两支已无水的钢笔!

天!

这两个人,在面对死亡时,还在不停地写诗,直到笔无水,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杨柳青诗社全体同仁悲痛欲绝,为他俩在文化馆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会后,文联主席宣布:杨柳青诗社刊物将出一期专刊,专发杨与柳在死亡前的遗诗,并且请青青为每首诗书写诗名!还郑重宣布:诗社全体同仁将捐资抚养小杨絮,直到长大成人!

对于杨与柳的死,有人感到奇怪:为什么不游出去!

据熟悉他们的朋友称:杨与柳皆是游泳高手!

也有人说,山洪又不是死水,太危险,游泳高手也是死路一条!

但作为杨的诗友,我猜测:由于太爱柳了,而又限于世俗而得不到她,于是借机一同殉情了!

不求同生,只求同死!

这,值得吗?我无话可说!

死者留给生者的:除了暂时的悲痛外,另外便是亲人思想里永恒的记忆了!

杨与柳的死留给青青的却不止这些。

青青没有再嫁,她一心一意挣钱养育小杨絮!

尽管收入不是很稳定,因为纺织企业这几年都吃不饱饿不死,但青青拒绝接受杨柳青诗社同仁们的捐款。青青说他们也非高收入者,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好意我领了,钱你们收回去!

再说人们在整理柳的遗物时发现了她生前早已草拟好的遗嘱。

主要内容是:一,乡下古屋归远房老舅所有;二,所有书籍捐给杨柳青诗社;三,所有知识产权(诗歌版权,服装设计图纸版权等)归小杨絮所有;四,柳韵制衣坊经营权归柳的 大徒弟所有,产权归青青所有,但不得将产品售给日本人;五,其他未尽事宜委托文联主席处理。

好精明的女人啊!

柳早为自己的身后事作了安排,她还怕遗嘱有问题,并且早作了法律公证!

柳的赠送,使青青的日子大为改观,柳的大徒弟每年一次性向青青交纳一笔数目不少的管理费!

青青也终于接受杨柳青诗社同仁们的请求,将杨与柳并排相葬!

为了排谴失夫之痛,青青又重新拜师学习书法,市书法家协会会长欣然收下这位颇有传奇性的学生。

几年后,由杨柳青诗社选编,青青亲笔书写的钢笔字帖〈〈杨柳青青〉〉出版了,书中收录了杨与柳的大部分诗作。

我也得到了一本,青青亲笔签名赠送的!

我不经意地问她,你为什么不再选一个合适的伴侣呢?

青青说:这不是伴侣吗?她用手指了指那本书,神色异常安祥!




给人三策:给人理念是上策,给人能力是中策,给人金钱是下策。

用人之道:贤亲并用是上策,任人唯贤是中策,任人唯亲是下策。

孙子兵法:伐谋是上策,伐交是中策,伐城是下策。

苏轼治世之策: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为上策;纲举目张,有为而治为中策;劳师天下,夺民而治为下策。

企业管理之道:无为而治是上策,君子之治是中策,小人之治是下策。

学会拒绝三策:微笑,先发制人是上策;无理由,摆态度是中策;找理由,找借口是下策。

与贾母大家长相处三策:上策是帮;中策是捧;下策是躲。

少喝酒三策:上策是不参加聚会;中策是不喝酒,只吃菜;下策是投机取巧,采用各种办法减少酒的吸收。

选择人才上中下三策:上策是选择,只要善于发现,总有天然良材;中策是改造,不怕不优秀,只怕低于底线;下策是容忍,从战略性用人到策略性用人。

对待机遇上中下三策:上策是洞烛先机;中策是当机立断;下策是坐失良机。 

对待形势上中下三策:借势为上,顺势为中,造势为下。

投资者退路上中下三策:上策是上市套现;中策是溢价转让;下策是溢价回购。

自我掩饰上中下三策:上策为不露声色,守口如瓶;中策为施放烟幕,欲盖故张;下策则为弄虚作假,乔装打扮。

韬晦之术上中下三策:上策就是沉默寡言,保守秘密;中策是释放烟幕,转移注意;下策是散布谎言,设立假象。

应对金融危机上中下三策:上策是任其破灭,政府不兜底,让市场自行修复;中策是表态政府绝不兜底,暗中放水部分兜底,加快时间自我修复;下策是政府兜底,开闸放水,狂印钞票,把危机往后拖。

--------------------------------------

关于沈氏文集

林下夕阳,菩提为本!

文气聚集,一念为善!

喜欢扫一下: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