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舞滦河 原创散文:撞衫联想_语文阅读
发布于 2021-09-06 12:04 ,所属分类:散文阅读园地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我们~
“撞衫”联想
作者:鹤舞滦河 朗诵:黄代
审核:王征祥 编辑:王海峰
退休前,单位年轻的女同事小赵穿了一件新买的上衣,另一位女同事见了,觉得很时尚,也买了同样的一件,此后,小赵就再也没穿过那件上衣了。我不明就里,赵说“撞衫”了,我还是不懂(这也难怪,现在的新名词层出不穷,我这个已近“花甲”的“半介书生”,尽管“舞文弄墨”多年,还是自觉落伍喽)。经解释才明白,所谓“撞衫”,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同一场合穿了相同或相近的衣服。唉,我摇摇头,现在的年轻人哟,理解不了!
由此,我想了很多很多......
人类的祖先是不穿衣服的。《圣经》中记载,亚当和夏娃赤身裸体地生活在伊甸园里,后来受了蛇的引诱,偷吃了禁果,才开始有了羞耻之心,于是以无花果叶子遮体。可见,最初的衣服只是为了遮羞,还没有其它功用。但根据原始人只掩盖生殖器官,却不掩盖女性的乳房来看,更合理的说法应该是对生殖器官的保护,以保证繁衍后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衣服除了遮羞、护体外,又逐步有了御寒、审美、标志等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衣服的这些功用又是因人而异的,一个一文不名、衣衫褴褛的乞丐,穿衣是很难顾及到审美因素的,而一个面对着如山的衣服却叹息没衣可穿的贵妇人,大概也不用去考虑避寒的因素。如今的“大款”们挥金如土,衣店便也投其所好,把服装的价码由一两位数很快升值到四五位。他们为了面子不惜重金去购买,穿在身上后往往给人的感觉并不一定很美。
我小的时候,乡亲们大多只穿一种名曰“ 大线儿布 ”的家织的土布衣裳,而且是“ 一衣多季 ”,开春儿暖和了,取出冬天穿的棉衣中的棉絮,就成了夹衣,继续穿。当时流行一句话,“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改衣服和在旧衣裤上缝补丁是许多女人的功课。等衣服实在不能穿了,那些零碎的布片也舍不得丢弃,用浆糊在案板上粘成“夹纸”,就成了做鞋的材料。我有一个小伙伴,打闹中谁弄破了他的皮肉,没事儿,如果弄破了他的衣服,立马儿急眼,其“理论根据”是:皮肉破了可以愈合,衣服破了则无法复原了。我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儿,叫“舍命不舍财”。
后来生活相对富裕些了,才有穿“洋布”衣裳的。但买布要凭布票。布票诞生于 1954 年,这不起眼的方寸票据全国没有统一式样,面额分一寸、五寸、一市尺、五市尺、十市尺不等。发放布票在每年的11月份以后,以当年11 月底的户口人数为准,每人每年棉布定量 14.5 市尺。这样的供应量,还包括被褥用布 ,确实很难保证每人每年可以添置一件新衣。再加上布的供应品种很单调,一般人也就有几件换季穿的衣服,谈不到什么时尚不时尚了。我们村有一个固执又吝啬的人,其女谈了一个身高一米八几的对象,他愣是不同意,理由是“个子太高了费布”,一时传为笑谈,也落下了一个“费布”的外号儿。
文革期间,人们的衣着样式大都是军便服,不外绿、蓝、灰三种,色彩极其单调。青年男女大都喜欢穿军绿色制服或劳动布工作服。一位现役军人曾送我一套军装,同伴们很是羡慕,有人还借穿去相亲,我曾开玩笑说,应该写上几个字——“不是借的”。直到改革开放后的 1983 年冬,曾经主宰过老百姓三十年的穿衣大事的布票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服装有了以年龄、职业、档次的细分,也是国人衣着向品牌化、高档化、时尚化和个性化演变的开始。
到了本世纪后,人们对衣着消费的品牌、质量意识增强,注重突出高档化、时尚化的特征。年轻人注重服装的新潮、时髦、体现个性化,中年人注重服装的质地款式及舒适度,高薪阶层更是青睐服装的品牌与档次,而世界顶级服装也已成为富裕阶层的寻常穿着。
我想,那“撞衫”一词,也许是服装个性化催生出来的吧?
副社长:
王晓阳 杨柏林 赵志武 张照寰
宋立军 陆 彬 王海峰 高崇山
人员管理部
主 任:徐绍龙
副主任:张立杰
副主任:徐惠玲
副 主 编:
王晓阳 张照寰 赵志武 陆 彬 王海峰 任国有
团 长:赵 清
艺术总监:郝凤山
主播团成员:
比翼双飞 绚丽紫 阳光 保什姐 影子
山竹妈咪 高雅楠 鹤龄 庞志国 平安
我心依旧 马光红 自励 美厨娘 航校
顺其自然 雁南飞 黄代 景晓荣 喜语
平湖秋月 峰之林 李红 宋红梅 李进
冰清玉洁 一支筆 墨语 范文燕 吕军
烟雨斜阳 清音 曼君 王丽萍 刘磊
心静 山丫 乐豆 小蜜蜂 永远
亚文 依依
图片来自网络
制作推送:王海峰
投稿邮箱:njwx_tgyx@163.com
联系18031156733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