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传播学史》
发布于 2021-11-16 10:53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最近看的一本书是当代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埃弗利特·M·罗杰斯所著的《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顾名思义,在这本书中,罗杰斯主要采取的是传记式的编史方法,是以人为基础来理解传播学史。
为写作《传播学史》,罗杰斯访谈了许多传播学大师及其合作者和追随者,也与相关学科的权威人士多次进行了交流。
这本书相较之前看过的几本,它更加的厚实,以至于我看了两个多星期,才勉强把它读完一遍。
久闻这本《传播学史》对形成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加上我个人对传播学比较感兴趣,就在网上淘了一本回来看看。
本以为,这种史书类的书籍难免会有些枯燥乏味,但出乎意料的是,罗杰斯竟然把这本《传播学史》写的非常有趣!叙述语言上具有将通俗和专业相结合的特点,可读性极强。
他采用传记式的方法来进行阐述,主要围绕人物生平和历史发展脉络,用细腻的笔触将传播学理论、传播学者、学科发展等串联起来,将传播学的历史娓娓道来。
在介绍具体某一个人物时,总是会先交代一下人物背景,包括学者的成长环境,日常的性格爱好,再来讲述他的成就,以及他对传播学所做的贡献。这样,也更能够让人物形象更加多面、立体。
整本书从传播学的欧洲起源——达尔文、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著作——到20世纪60年代它作为美国大学最重要的新的研究领域的出现,罗杰斯追溯了构成人类传播学的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通过几年的档案研究,以及对人类传播学先驱者的采访。
罗杰斯表明,传播学史在本质上史社会科学的历史,他在一些章节中对诸如拉斯韦尔、勒温、霍夫兰、香农的生活和贡献进行了深度的讨论,从此表明:传播研究如何富有意义地影响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等学科。
有人曾这样评价这本书,“这注定要成为传播学领域的一部基础之作。罗杰斯为我们提供了有关我们理论来源的新颖的、透彻的观点。”
老规矩,在这一部分将放上这本书整体的框架结构。本书总共分为三个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传播学的欧洲起源——达尔文的进化论、马克思与批判学派、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第二部分讲的是传播学在美国的发展,这里主要介绍传播学的四个先驱者和其余的两个学派,第三部分主要讲的是“传播学爸爸”施拉姆和传播学的建立。
在图的下面,我从另一个角度也整理了本书的结构。
前面已经提到过,这本书是史实类的书籍,我想换一种方式——不是纯粹的摘选好的句子,而是顺着这本书的脉络,将这本书整个内容再进行一次整理。
但是由于篇幅限制(其实就是内容太多了,敲不完啊T^T),这次就暂且先分享本书“传播学的欧洲起源”这部分的。
一、达尔文、弗洛伊德和马克思
进化论、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主义这些欧洲的理论基础间接地影响了1900年后在美国崛起的传播学。芝加哥学派中的社会科学家为进化论所吸引,法兰克福学派将马克思和精神分析理论结合起来;互为传播的帕洛阿尔托学派通过研究相关传播来反对弗洛伊德的内心理论;拉斯韦尔热心于精神分析的思考;而霍夫兰的说服研究则在弗洛伊德那里发现了一个间接的基础。
二、文艺复兴
1.文艺复兴是以一个使只是的获得大大便利起来的发明(印刷机)开始启动的。
2.第一个大众媒体
1833年,本杰明.戴——《纽约太阳报》
3.两个代表人物
伽利略、达芬奇
三、达尔文与进化论
(一)达尔文所受到的思想影响
1.马尔萨斯、奎特勒、亚当斯密、斯宾塞、华莱士
2.达尔文将斯宾塞的“适者生存”借用到他的进化论中,但否认他的进化论受到斯宾塞的影响。
3.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直接促成者是一个社会科学家(马尔萨斯)、一个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一个统计学家(奎特勒)。
(二)进化论的影响
1.赫伯特.斯宾塞和社会达尔文主义
斯宾塞将社会进化定义为某种现象的不连贯的、无序的分布状态向连贯的、有序的变化状态的转变。社会进化就是进步,所有系统都不可避免地从不那么有组织的状态向越来越有秩序的状态进步。
引起早期美国学者的批评,如库利和帕克。
斯宾塞的主要作用就是普及达尔文的进化论……贯彻达尔文的观点并运用到人种方面去……
2.非语言传播
《人类和动物的表情》创建了非语言传播的领域……某些普通表情可能源于天生的、遗传的作用。
3.群体生态学理论
作为从单一组织向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组织的分析层面的一种转变,组织生态观始于20实际70年代,建立在进化论基础上的。……使用了诸如生态龛宽度、环境、对稀有资源的竞争和生存等进化的概念,以便预测各种组织在实践过程中的生死存亡。
用群体生态学解释为什么有些像无线电广播那样的媒体产业正在部分地被电视产业所取代。
(三)进化论的贡献
影响马克思、通过斯宾塞将库利和帕克引向社会学领域、有助于非语言传播开展、进化论很多概念被群体生态学学者使用,包括传播学学者(技术学派)。
四、弗洛伊德
通过批判学派、帕洛阿尔托学派、拉斯韦尔影响传播学领域,间接影响霍夫兰。主要贡献是对于无意思的认识,对于超出理性控制的精神力量的影响的认识。
(一)精神分析理论:一种解释
心灵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无意识。
1.移情和认同
认同,通过这个过程,某个个体接受了另外一个的特性,并将之体现在他或她的个性之中。……模仿是一种短暂的认同。(阿多诺在《权威人格》中使用认同的概念)
2.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
两种类型的希望:快乐原则,主要由某种性本质的希望和欲望构成,统治着无意思;现实原则,由更有逻辑、由组织的思想组成,主要在意识层面发挥作用……两种类型的希望经常处于冲突之中(施拉姆用两个原则的对比解释:个体为什么将大众媒体用于娱乐而不是新闻)
3.人格发展
本我,本能(饥饿、性、渴等);自我,在自身和环境之间进行调节;超我,自我控制,与本我冲突。
4.精神分析理论向美国的转移
拉斯韦尔在大量作品中引用了精神分析;将精神分析引入美国另外一个关键人物:沙利文;耶鲁人际学会打算在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建立一种统一的社会科学;通过霍夫兰的努力影响力传播学。
弗洛伊德被认为是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但精神分析与心理学有所不同
美国早期的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采纳了弗洛伊德一些概念,例如自卑情结、压抑、合理性、净化等,特别是希望的满足。但是他们更喜欢调查访谈,反对深度分析。
5.精神分析理论对于传播学的贡献
精神分析理论假定人类行为的解释存在与个体之中,特别是粗在于无意识之中。今天所使用的许多重要的传播学理论都在个体当中寻求推动行为变化的力量。……海德的平衡理论、费斯廷格的认识不和谐、佩蒂和卡西奥普的态度变化的详尽可能性模式。这些理论都假定,个体失衡的、不一致的或不和谐的状态,由于对个体来说是不舒适的事,所以导致了这个个体的行为和变化。
霍夫兰的人格研究由赫尔的学习理论发展而来,而赫尔又受到弗洛伊德影响。
法兰克福学派将马克思与弗洛伊德结合。……对于偏见的研究代表了一种以量化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格问题的精神分析理论。
(二)帕洛阿尔托小组和交往传播
帕洛小组重视个体与他人的传播关系,以理解个体行为。
1.帕洛阿尔托小组形成
20世纪70年代帕罗阿尔托地区两组学者合并,更准确地称为交往传播学派……近乎是一个社会运动,以作为交往者的人类传播行为的理论观点为中心。
2.G.贝特森:奠基者
真正的跨学科的学者。
精神生态学:人类精神不再大脑或身体的其他部位中,而在身体之外,在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之中。
3.帕洛阿尔托小组和传播学
贝特森、黑利、杰克逊、贝弗拉斯、沃茨拉维克、威克兰德
帕洛小组当时没引起美国传播学学者的更多学术注意,原因:首先是被误解为只研究传播病理学,如精神分裂症,但这个小组中心兴趣始终是更加是一般的东西,即阐述一种交往传播理论;其次理论丰富,缺少有效的方法,如将悖论、双重约束和元信息传播等概念变成研究性的问题经证明是非常困难的。
冯.福斯特指出一个行为的观察着、被观察者和观察的过程构成了一个控制体系。
帕洛小组被组织称一个松散的连接在一起的学者小圈子。
4.帕罗阿尔托小组和弗洛伊德的观点
与弗洛伊德方法形成强烈反差,对个体精神内部模式完全不感兴趣……具有一种人际传播的性质。……关系力量与这样一种中是个体的方法是相冲突的。
帕洛小组共同特性是反对线性的、单元的、精神内部的模式,并用交往的观点取而代之。
始终如一最受欢迎的模式是一种源于控制论的系统理论。这个模式能够对付以一种自我纠正的方式彼此影响的交往 ,而家庭成员似乎就是以这种自我纠正的方法来行事的。
5.元传播、悖论和双重约束
贝特森:传播的内容是报告的层次;传播的关系是命令的层次,传递传播过程中两个或更多的参与者的人际关系。一个讯息的关系深度对于讯息的内容进行分类或予以构造。它是一种远传播。
罗杰斯和法拉斯:每一个讯息都被分类为:胜人一筹(倾向控制交流)、略逊一筹、交叉一致(倾向于抑制控制)。
对于悖论的解决是意识到陈述和远陈述属于不同的逻辑类型。如,“我撒谎”。
当一个个体将两个层次上的讯息传播给另一个人时,一个双重约束便出现了。
贝特森: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个体丧失了元传播的能力,即能够理解一种情景是有约束力的,并且能够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抽象层次,以便逃避这种约束。……一个个体通过重新构造传播环境而摆脱双重约束。
6.帕罗阿尔托小组对传播学的贡献
帕洛小组要求人们意识到模棱两可的传播。……个体间信息交流不仅是有意识的、有目的且成功的,也可能是非语言、无意图、可产生悖论的。关系传播学者的观点是控制论的、生态学的、系统论为基础,而传播学研究占统治地位的重点是研究效果。
对于说法、宣传和研究大众传播效果来说,单向模式有可能是非常适合的,但由此类直接的模式所假定的线性因果关系并不适合作为相互关系与作为相互影响的过程的人类传播的认识。
贝特森有一种反实验方法的偏见,认为在自变量和应变量之间寻求因果关系是愚蠢的。
五、马克思
冲突和斗争——而不是和平的生长和增量的变化——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引擎。
马克思提倡:在任何社会中,获取维持生活所必须的基本资源方面的不平等不可避免地早就一种文化,这以文化引起某种类型的重大的社会冲突。注意这一观点包含的意识形态:不平等和社会冲突是令人不愉快的,还包含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社会是不完美的,需要加以改变。而且人们还可以看到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因素的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和生存竞争的意思。
改变社会——无产阶级联合——需要有阶级意识——未能产生因为资产阶级控制精神生产资料——因此批判大众传媒——产生批判学派。
(一)法兰克福学派
他们的意识形态是左派马克思注意的,也是弗洛伊德的、哲学的、文学的、人道主义和理智的。
基本学说由以下批判组成:对实证主义、马克思、社会的批判。
(二)哪些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
霍克海默、洛文塔尔、马尔库塞、阿多诺。
(三)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理论结合
霍克海默帮助在法兰克福大学成立一个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研究所。
逐渐摆脱对于正统马克思主义的迷恋,以弗洛伊德关于个体的社会心理学的微观层次来补充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变革的解释的宏观层次。
弗洛伊德理论导致阿多诺等人的著作:权威人格。
(四)权威主义、法西斯主义和反犹主义
法兰克福需学派学者采纳里弗洛伊德将文明作为对人类本能的一种压抑来批判的做法,论证法西斯主义压迫是权威人格的一种功能,之所以产生是由于灌输给资产阶级家庭这样观点:极权主义是面对经济危机而保存现存社会结构的一个手段。
权威人格的研究重点是反犹主义。
(五)权威人格
阿多诺、布伦维克、列文森(三犹太人)、桑福特
四个合作者除他们个人的定量心理学方法的技能,以及除阿多诺的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倾向外,都具有某种弗洛伊德的观点。
提出:对犹太人有偏见的个体是否也对其他外在团体有偏见(种族中心主义)?造成这种深层情感是否需要以其他方式得到表达(法西斯主义)?
得出的结论:反犹主义、种族中心主义、法西斯主义统统都是“权威主义者”的一般性格解构的组成部分。
权威主义以老一套的范畴思考,并强烈地感受到对于所有外部团体的偏见。个体之根本性的软弱和自卑的自我态势导致了一场“痛苦的斗争,以向自己和他人证明他实际上属于强者和优秀者。
《权威人格》是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思想运用于当时的一个重要问题——偏见——的令人赞叹的表现。
遗憾:没研究个体如何成为有偏见的人。
(六)返回法兰克福、返回弗洛伊德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德国重建社会研究所后,再次对精神分析论产生兴趣,由马尔库塞引导。
二战后开始批判后资本主义,因为后资本主义用大众媒体广告操控着人们的精神。
(七)批判学派和传播研究中的经验学派
批判学派:谁拥有和控制大众媒体,是一种宏观的看法。经验学派:媒体对于个体受众成员的效果,这是一种围观的看法。
二战之前及期间,批判学者强烈反法西斯主义,进而学术兴趣自然而然转向宣传、偏见和其他与希特勒上台有关议题。大多数学者都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他们质问社会现状,并经常反对现存制度,或多或少是左派的。
批判学者注重解放,在大众传播和社会的问题上,探求媒体使人异化,使通俗文化商业化的途径。
有一个批判学者相信媒体换性意识的能力,本雅明。
(八)今日的批判理论
欧洲:哈贝马斯
北美:伊利诺伊大学、衣阿华大学 民主传播协会
拉美:混合物,强烈具有欧洲批判学派和北美经验主义方法的色彩。
(九)马克思和批判学派对传播学的贡献
可以看作是经验学者的思想和概念的一个来源,对社会的贫困、劣势和微弱部分的强调对于非批判学正能产生提高意识的影响。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