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晶奇专栏(第26期)|《乌合之众》读书笔记
发布于 2021-11-16 10:38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乌合之众》已经看过了两遍有余,但一直迟迟没有动笔来写读书笔记,实在是这篇文章的观点过于惊世骇俗、角度过于犀利、对群体的嘲讽也是浮于纸面,更是和咱们党一贯坚持的“相信群众、发动群众”的群众路线大相径庭。但读者如果了解作者文斯塔夫·勒庞的生平后,对于这本书中略显偏激的观点和辛辣用笔都会有更深的理解。勒庞出生在1841年,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创建法兰西第一帝国乃至落败身死的经历在他的父辈身上烙上了深深的痕迹,而法国民众在这段历史中起到的作用使他产生了一些偏见(在本书中,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的事迹、轶事比比皆是),而《共产党宣言》正是发表在他儿童时期,共产主义运动的风潮则伴随着他的整个中青年时代,这些经历给了他和了解群体心理的动机,而这段时期涌现出来的各类群体性事件也给了他丰富的案例来源,使他有机会了解群体在这些事件中所起的作用。《乌合之众》这样带有贬义的译名非其本意,本书的英文版名为《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大众心理研究》),倒也是中规中矩。从共产党人的立场来看,要深刻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所代表的阶级属性,综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两大思想武器,对作者的学说有所扬弃,方为正道。
《乌合之众》的写作风格以提出论点再加以例证为主,文字纵横捭阖,事例信手拈来,名言警句如星散大地,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感,全书诗意磅礴,撼人心魄,即便是作为散文来阅读也无不可,美中不足之处则是在逻辑分析上差强人意。这本书被弗洛伊德评价为“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社会学家墨顿都对此书赞誉有加,认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领域和群体行为不可不读的文献。在我看来,将《乌合之众》与《动物精神》相互印证着来看,能够起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乌合之众》分为三卷共十四章,第一卷“群体心理”共含四章,第二卷“群体的意见与信念”共含四章;第三卷“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共分六章。第三卷是勒庞对于犯罪群体、陪审团、选民、议会中存在的群体心理的分析,属于勒庞对于他所处时代的分析和警示,在本读书笔记中将不再加以评述。
勒庞对群体心理来自于心理学的范畴,他认为“所有的群体都是一样的,群体就像一个活的生物,它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思想,这种群体中共同的感情和思想,就是所谓的‘群体心理’”。他认为群体中的人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每个人都失去了自己的个性,二是所有人的感情和思想都在同一件事。在他看来,如果没有这两个条件,一群人则不足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群体。
与以往的认知不一致的是,我们往往认为集体要大于个体的简单加总,但在勒庞看来“群体只有很普通的品质。群体只有很普通的智慧。群体也只有很基本的智能。群体同时也只具有最低甚至更低层次的智能”。他更是断言“‘人民群众’绝不比任何一个人更聪明,反倒是他们的愚蠢是有目共睹的。任何一个人都比‘人民群众’聪明”。这固然与我们的认知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反差,但勒庞提出了出现这种现象的三个原因:本能、传染和暗示。之于本能,勒庞认为“激发一个人最原始本能的决定性因素是数量”。群体中的个人会产生自己居于绝大多数的自我认知,而相信“群体就是正义,数量就是道理……群体中的人也会有一种‘法不责众’的想法,因而他们在行动时就表现得理直气壮”。之于传染,勒庞认为“感性的、本能的情绪特别容易传染,而理智的、冷静的情绪在群体中不起丝毫作用”。这让我想起了春节读的另一本书《动物精神》,两者观点具有一定的趋同性,譬如在危机到来之际,恐慌和谣言的传播速度一定远远大于缜密的逻辑思考和监管劝诫。而勒庞更是尖刻地指出:“在群体中,任何一种感情和行动——只要这种感情与行动不合常理——都会很容易传染开来”。那么是否群体中就不会出现那些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特立独行的人呢?勒庞也承认会有这样的人的存在,他认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必然被群体情绪所传染——但如果他没有感受到这种情绪的话,他就会变成群体感情的敌对方”。果然要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要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悲壮气魄啊。之于暗示,勒庞描述道:“群体有着自动放大非理性冲动的能力——暗示的作用对于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会起到相同的作用。这种作用随着群体的情绪链条的传递,会越来越强大,直到突破人的想象,仍然不会停下来”。而正如在传染中所言,即便那些特立独行者没有受到暗示的影响,他们的力量在群体中也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勒庞还劝诫那些试图让群体冷静下来或是改弦更张的人,唯有使用不同的暗示才能达到他们的目的,“除了暗示,群体对一切明确的告诫置若罔闻……哪怕是最严厉的警告,都不会起作用。相反,或者只需要一句悦耳的言辞……就能够影响到群体的行为,让他们表现得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
勒庞还分析了处于群体之中的个人行为的特点,“第一,是自我人格消失;第二,是无意识人格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第三,是情感与思想在暗示与传染的作用下转向一个方向;第四,是暗示的观念具有即刻转化为行动的冲动”。这些人做事情都有明确的目标,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按照勒庞刻薄的语言来说,“当他一旦沦为群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他就立刻退化回到了原始人时期。因为他成了一个行为靠本能,而不是依靠理智来决定的动物”。因为他认为理性的人一定要具有持续性的怀疑精神,并在思想上具有绝对的独立意识,能够独立思考,而这些恰恰难容于群体。换言之,“群体之中,绝对不存在理性的人……群体能够消灭个人的独立意识、独立的思考能力”。
基于以上几点,勒庞总结了以下六点群体的特点:第一,智力上,群体表现远不如群体中的个人;第二,群体比个人更有力量但不稳定;第三,群体的行动是受感情激起并主导;第四,群体的表现可能好于或劣于个体表现;第五,群体能够做出什么结果完全受暗示的影响;第六,群体可以成为骚乱的原由,但也能表现出英雄主义气概。然后,他得出了一个令大家难以接受的观点:“群体是靠不住的……群体最主要的特点表现为冲动、急躁、缺乏理性、没有判断力和批判精神,以及夸大情感等等”。勒庞认为群体有两大特性:冲动、易变和急躁;易受暗示与轻信。前者使群体有可能成为引发冲动的导火索,而后者则可能使群体受到蛊惑后做一些自己之前想象不到的事情。从这一点来说,传销组织应是勒庞最佳的学生了,他们通过集中生活、学习、轮番轰炸的洗脑来使新加入者接受群体的暗示并“脱胎换骨”,是真正的“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勒庞也如是写道:“一个博览群书的学者,在群体中会表现得极度无知,甚至会迷乱于简单的常识。一位最富理性的长者,在群体中会变得盲目、轻信而容易狂乱。一位富于经验的专家,在群体中会丧失其在独有领域的判断力与处理能力,他甚至比不上一位独立的新手。一位善于独辟蹊径的智者,在群体中会变得盲从、混乱,成为一个人云亦云、不知因果的平庸之辈”。英才堕于凡尘,智囊沦为笑柄,智力泯灭在群体中成为必然。
勒庞还指出,因为群体是靠形象来思考的,这导致“群体之中最易于引发幻觉现象。”他在书中举了很多骗子、圣迹、法庭上言之灼灼的伪证的例子来进行说明,而在这些事例中,群体中的诸多人士坚称自己看到了圣迹,也声称自己是案发现场的目击者(而事实上无人看到行凶过程)。据此勒庞得出了一个结论:“群体的证词毫无意义,他们只会撒谎”。
基于群体心理的这个特点,勒庞指出群体能够接受的观念只有两类:时髦的观念和基本观念。如果某个人希望能让群体掌握复杂的概念,则必然是行不通的,除非他将这种概念转为令人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而且群体心理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群体的想象力,刺激群体的想象力,“必须遵循以下两点原则。第一,采取的形式必须是令人吃惊的鲜明形象。第二,一定不要做任何多余的解释,只要再列出几个不同寻常或神奇的事实就足够了”。勒庞认为,“只要掌握了影响群众想象力的艺术,也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
群体还有着“古怪的形式,并且蕴含着深厚的宗教情谊……除了把它命名为偶像崇拜,再也没有更好的称呼了”。这种偶像崇拜有五大标志:“第一,偶像总是凌驾于信徒之上,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这一点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二,信徒总是盲目服从偶像的命令。第三,信徒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对偶像规定的信条进行讨论。第四,信徒有着狂热的愿望,希望把偶像的信条广加传播。第五,信徒倾向于把不接受它们的人视为仇敌”。这一点我是不太认同的。在我看来,并非所有的群体都有这样的特点,但邪教及极端宗教组织往往会具有以上五点特点。但是勒庞也已在书中做了预言,“偶像崇拜永远不会消亡,因为群众需要宗教……在历史上同理性永恒的冲突中,感情从来都是战胜者”。这一点也和《动物精神》有些类似,在非理性、非经济动机的情况下,宏观经济学理论框架确实更应引入动物精神,用感性的因素来解读经济危机的动力源,以便更好地做好应对。勒庞还指出,“任何一桩惨案,总是群众所为”。这让我想起了二战时德国的集中营中对犹太人成建制的屠杀,以及南京大屠杀。亲手进行屠杀的人可能在平时也有私德健全的那一面吧,但在群体之中时,兽性激发、人性泯灭,一桩桩惨案就这样发生了,恰如那句谚语:“雪崩发生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而勒庞更是冷冷地指出,“所有的屠杀命令,固然可以由君王来发布,却必须由群体的灵魂来贯彻……统治者的权力并不是永远存在,有的只是永恒的群体宣泄”。诚哉斯言。
如果认为勒庞写作此书只是为了分析群体的心理这一单纯目的的话,那么就是大错特错了。勒庞在第一卷用了细腻的笔触来说明了群体心理的特点,而在第二卷则主要将精力放在群体中领袖的人格特点、管理方式乃至如何树立名望和权威之上,而这也是勒庞被称作“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利”的原因。如果说第一卷还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科学性的话,在第二卷则已落入庸俗化的范畴,需要运用更多批判的思维来进行阅读和学习,而非任由勒庞的思想在自己的大脑中纵横驰骋。
勒庞认为决定着群体的意见与信念的因素分为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煽动着群体,使他们的情绪开始酝酿”,某些间接因素含有普遍性,包含民族、传统、时间、各种典章制度和教育。直接因素则“是使观念采取一定形式并使其能够产生一定结果的因素”,包含形象(如暴行)、词语与套话(“最不明确的词语,引起的反响反而最大”)、幻觉(如神灵、哲学幻觉、社会幻觉)、经验(想要获取真理,经验是必不可少的。而为了获取经验,某些时候群体会引发一些破坏性实验。)、理性(“对于群体来说,理性除了反面的影响,什么作用也无法施加,他们接触到的理性越多,就越是憎恶理性,也就变得更加狂热”)。勒庞认为法国大革命的间接因素里面含有哲学家的著作、贵族的苛捐杂税以及科学思想的进步,这些因素的酝酿使群体易于接受演讲家的演讲,并为法国王室不痛不痒的改良所激怒,最终引发大革命。
勒庞在叙述这一部分时,很是有些诗一般的语言,如描述传统时,称“支配着我们内心最深处自我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主人,它可以安全地避开一切反叛,只能在数百年的时间里被慢慢地磨损”;描述时间时,称“信仰与思想既是历史的儿女,又是未来的母亲,然而也永远是时间的奴隶”。但他也有些很是惊世骇俗的结论,尤其是针对教育,如“教育既不会使人变得更道德,也不会使他更幸福;它既不能改变他的本能,也不能改变他天生的热情……掌握一些派不上用场的知识,是让人造反的不二法门”。
勒庞对于群体中领袖是如何炼成的,也有着颇有争议的论断,按他的说法,“那些容易兴奋的、半癫狂者、神经有毛病的以及一切处于疯子边缘的人中,尤其容易产生这种人物”,勒庞认为这样的人具有这样共性的特点:具有强烈的信仰进而使话语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信念极其坚定、难以动摇,心如铁石,能够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一切,“自我保护的本能在他们身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也许在某些情况下,勒庞的话有一定道理,譬如希特勒、东条英机等战争狂人,以及美国新晋总统特朗普,但在很多其他方面的领袖也并不尽然如此。
勒庞认为领袖的种类非常稀少,可以分为明显的两类,区别则在于其意志力是否持久。第一类领袖往往充满活力,但只拥有一时的坚强意志,这在战争时代表现更为明显;第二类领袖未必光彩夺目,但影响力往往深远,往往会成为“宗教和伟业的真正奠基人——圣保罗、哥伦布和雷塞布”。
勒庞认为每个领袖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动员手段,其中有三种手段最为重要,即断言法(与研究分析相对)、重复法和传染法。断言法是“做出简洁有力的断言,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论据和证明看上去越贫乏,它就越有威力”(其实勒庞在写作这本书时也在有意或无意地使用这一方法);关于重复法,“拿破仑曾经说过,极为重要的修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重复”;传染法则是在断言得到重复,成为流行意见后,强大的传染过程即可叩开扳机启动了。对于传染,勒庞也没有吝惜自己的笔墨,他认为传染源于模仿,尽管模仿不属于群体的特征,但每个人都有模仿时尚的天性,且没有人能够逃得过传染,故而“同一个国家的人,甚至同一个时代的人都非常相似”,即便考虑到那些特立独行的人后依然如此。
对于领袖如何建立和维护自己的名望,勒庞也给出了很多自己的建议。他将名望分为先天的名望和后天的名望,前者如称号、财富、名誉,且能够独立于个人的名望而存在;后者“与一切头衔和权力无关,只为极少数人所具备……接近于个人魅力……释迦摩尼、耶稣、穆罕默德、圣女贞德和拿破仑都是这种崇高声望的享有者,同时也是它的受益者”。他建议,“无论是保持名望也好,博取名望也罢,都需要不断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来作为支持。而在这个过程中,务必要以种种手段维护名望”。
《乌合之众》是一本小册子,新世界出版社的版本只有区区182页,但几乎是每阅读三五页便会给读者的头脑造成强烈的震撼和冲击,甚至在某些观念上对我们的已有概念也是一种颠覆。学习这本书,了解群体的特点及弱点,目的不是去掌控、教唆、推动群体向坏的方面转化,而是激发出群体中能够超越个体的积极因素,如书中所言的“英雄主义气概”,这才是我们党“相信群众、发动群众”的根基,也才是党的群众路线迈向实处的重要举措。至于勒庞对于领袖如何脱颖而出、建立和维护自己的名望对于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一个人应像爱惜自己眼球一样来爱护自己的声望,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才能把我们的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作者简介
关晶奇
关晶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湖南财经学院(现湖南大学财院校区)国际金融学士、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高级经济师。兼任财政部第三届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咨询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宁夏大学客座教授、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专业学位硕士及MBA导师。著有《原来这是经济学》,编著《金融风险管理》(CFRM中高级证书专用考试教材),主编《风控大咖话风控》。现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宁夏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关先生是FRM(注册金融风险管理师)持证人。
▼更多经济研究,点击下方我们
【蒙格斯报告集锦】
●亚联蒙格斯|供需视角下的债市利率分析框架
●亚联蒙格斯|碳中和专题研究之一:碳中和对中小银行的影响
●亚联蒙格斯|绿色金融专题研究之二:中小银行采纳赤道原则的可行性研究
●亚联蒙格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报告(2021)
●亚联蒙格斯|绿色金融专题研究之一:赤道银行的起源、框架与实践
●亚联蒙格斯|经济脱虚就实,未来几年的大势所趋
●亚联蒙格斯报告|互联网存贷款新规来袭,中小银行该如何应对?
【蒙格斯月报集锦】
●亚联蒙格斯10月经济形势月报|类滞胀特点延续,政策有望催生拐点
●亚联蒙格斯9月CPI月报|猪肉价格持续回落,CPI同比下降处于底部区间
●亚联蒙格斯9月经济形势月报|三季度GDP预计5.3%,供需与物价结构性矛盾显现
●亚联蒙格斯8月CPI月报|猪肉价格再探底,疫情影响CPI修复
●亚联蒙格斯8月经济形势月报|动能继续走弱,政策开始发力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