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针灸原理
名医好课|【付世德】传统针灸高级班,中医针灸从业者必学,善治疑难杂症,即学即用!
发布于 2021-03-27 17:45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李德明老师详解古法筋经柔性正骨术导读
针灸简直是病痛杀手,小到失眠嗜睡,大到腰酸腿疼,都能一针就好。那么,问题来了,针灸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传统针灸重视经脉与脏腑的相互关系,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疾病的目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关键,辨别性质,明确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
传统针灸5大特点
1、有广泛的适应症,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2、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
3、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4、医疗费用经济;
5、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传统针灸诊疗作用
最直接根本的治疗——疏通经络
最想达到的目的——调和阴阳
最能发挥的效果——扶正祛邪
传统针灸,传承千年,是我国医学的经典学术,是多个针灸流派的理论根基。传统针灸具有“和气血、调经络、养脏腑、”特点,短时间内可以达到“针捣病灶,针来病去”的神奇功效。
付世德
承师高德成高才,授业绝学施绝技。
付老师课堂上临床治疗场景
1)烧山火:
将针刺入腧穴应刺的深度,得气后,拇食二指向补的方向紧搓,捏着针柄不动,然后指力均匀的适度适量向下按压(针身并未改变原来的深度),约0.5~1分钟后,其温热感便可逐渐产生,产生温补功效;若烧山火用于温散寒邪,则拇食二指向泻的方向紧搓,捏着针柄不动,然后指力向下按压,使之逐渐产生温热感。
2)透天凉:
将针刺入腧穴应刺的深度,得气后,拇食二指向泻的方向紧搓,捏着针柄不动,然后指力均匀的适度适量向上提针(针身并未改变原来的深度),约0.5~1分钟后,其清凉感便可逐渐产生,产生清凉功效;若透天凉用于滋阴清热,则拇食二指向补的方向紧搓,捏着针柄不动,然后指力向上提针,使之逐渐产生清凉感。
3)凤眼补:
术者与患者对面位置进行捻针,双手大指向后食指向前,其拇指与食指间所形成的空隙似凤眼,即为补法。补法:刺激力度较轻,捻转角度较小,捻补后不留针,不等针感消失即拔针。施用补法,得气后,连续捻补3~5分钟后拔针,即补法不留针。
4)龙眼泻:
术者与患者对面位置进行捻针,双手大指向前食指向后,其拇指与食指间所形成的空隙似龙眼,即为泻法-龙眼泻。泻法: 刺激力度较重,捻转角度较大,捻补后需留针,等到针感消失方拔针。施用泻法,需留针。留针时间为20~3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5~10分钟捻泻一次,每次捻泻约0.5~1分钟,如此可以捻泻2~4次。当最后一次捻泻后须留针3~5分钟,待针感消失后方可拔针。
跟大师0距离学习,治疗28种常见病、疑难杂症
一、中风偏瘫
1.中经中络
2.风痰上逆
3.阴虚阳亢
4.气血亏虚
5.气虚血瘀
6.中脏中腑
二、 女子不孕
1.肾气不足
2.肝郁气滞
2.痰湿型
4.气滞血瘀
5.气血两亏
6.胞宫寒症
三 、男子不育
1.肾阳不足
2.肾阴亏虚
3.气血两虚
4.湿热下注
四、阳萎
1.命门火衰
2.心脾受损
3.恐惧伤肾
4.湿热下注
5.中气不足
五 、失眠
1.心脾两虚型
2.阴虚火旺
3.肝郁化火
4.气血亏虚
5.心胆气虚
6.痰热内扰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