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二)(新高考)语文试题

发布于 2021-04-15 14:54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0年9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9月出炉,欢迎淘宝!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9月高考试题分析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0年12月高考分类练习专刊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6.1-7.7全部语文试题2.试题汇编2020.5.1-5.313.试题汇编2020.4.1-4.304.试题汇编2020.3.1-3.31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备战2021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二)(新高考)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将条形码衡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讲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1220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76546824例,累计死亡病例1690155例;全球单日新增确诊病例639645例,新增死亡病例10966例。中国以外新增确诊病例逾639万例,累计确诊病例逾7645万例,累计死亡病例逾168万例。

美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8038833例,累计死亡病例322648例。与前一日数据相比,美国新增确诊病例22201例,新增死亡病例5507例。美国14日开启的大规模疫苗接种工作状况频出,在接连出现受种者过敏、疫苗返厂等事件后,美国多州政府又抱怨疫苗发货量大幅度减少。特朗普政府试图将责任归咎于辉瑞生产问题,不过辉瑞拒绝背锅,否认产能出现问題,表示可以提供的疫苗数量远远多于正在发放的数量。

1218日,世卫组织举行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項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表示,过去几天墨西哥和巴西等中南美洲国家上报的病例数量有所增加,令人担忧。墨西哥和其他北美国家实际上从未走出第一波疫情,虽然疫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病例又再次激增,巴西和美国也是如此。美洲区域目前正处于病毒密集传播的阶段。

据俄罗斯新冠病毒防疫官网1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俄罗斯新增28209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确诊达2819429例;新增新冠肺炎死亡病例585例,累计死亡50347例。俄罗斯加马列亚流行病与微生物学国家研究中心主任亚历山大·金茨堡表示,到明年秋季末,大约70-80%的俄罗斯人口都可以接种新冠疫苗。金茨堡在俄罗斯1上表示:如果我们每月的生产量达到500万至600万剂疫苗的话,这对于我们的国内消费来说非常现实。那么到2021年秋季末,我们应该可以接种70-80%的人口,也就是说,新冠肺炎将会由疫苗控制住。

英国政府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国新增新冠确诊病例27052例,累计确诊2004219例:新增死亡病例534例,累计死亡67075例。英国政府19日宣布,首都伦敦等部分地区的新冠疫情防控级别将提升至新增加的第四级,以遏制病毒传播速度。英国首相约翰逊当天在疫情新闻发布会上说,从20日起,伦敦、英格兰东南部和东部将从目前的三级防控级别升至四级,为期两周,对应的措施类似英格兰地区今年月开始实施的大范围禁足措施。

——摘选自《海外网》

材料二

近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敦促会员国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团结互助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指出多边主义是全世界有效应对疫情等全球危机的唯一途径,呼吁各国采取以人为本、注重性别平等、充分尊重人权的应对措施。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政府迅速采取应对措施,果断切断病毒传播路径,为遏制疫情蔓延奠定了基础。著名病理学家、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前校长西布兰德·彭浦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行动快速有力。而这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直接相关,也与中华文化的独特属性密不可分。中国政府在应对这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特质。

人命关天、敬畏生命,这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理念之一。中国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立即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控制传染源,及时分类、诊治不同程度病情的病人,对重点人员进行精准管理,建立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排查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实施隔离,进行医学观察,有效切断了病毒的传染途径。即便是耄耋老人,医疗组也绝不放弃治疗,许多白发苍苍的病人治愈出院,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突出特征。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中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文化传统由来已久。18世纪末,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杰里米·边沁开创了功利主义伦理学说,他在《道徳与立法原理导论》中指出:功利是指任何客体的这么一种性质:由此,它倾向于给利益有关者带来实惠、好处、快乐、利益或幸福(所有这些在此含义相同),或者倾向于防止利益有关者遭受损害、痛苦、祸患或不幸(这些也含义相同);如果利益有关者是一般的共同体,那就是共同体的幸福,如果是一个具体的个人,那就是这个人的幸福。在边沁看来,所谓善就是最大地增加了幸福的总量,恶则与之相反。而放弃高龄病人这个选择,在中国伦理文化中是不能被理解和接受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传统,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它的成功实践同时也向人们昭示了中华文化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守望相助、百姓亲睦的伦理特质。

——摘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美国14日开始进行大规模疫苗接种工作,但受种者过敏、疫苗返厂等接种状况频出,特朗普政府将责任归咎于辉瑞生产问题。

B.为遏制病毒蔓延,英国政府宣布将首都伦敦新冠疫情防控级别提升至新增加的第四级,并开始实施禁足措施。

C.多边主义是全世界有效应对疫情等全球危机的重要途径,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敦促会员国加强国际合作与团结互助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D.中国政府快速有力遏制疫情蔓延,得到了荷兰著名病理学家西布兰德·彭浦曼的盛赞,也展现了中华文化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特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过去几天墨西哥和巴西等中南美洲国家病例数量再次激增,虽然疫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实际上美洲一些国家依然没有走出第一波疫情。

B.新冠肺炎可以由疫苗控制住,只要每月疫苗的生产量达到500万至600万剂,就可以接种70-80%的人口,亚历山大·金茨堡如是说。

C.中华优秀的人文主义传统,在抗疫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它可以推动促进抗疫经验交流,为各国早日战胜疫情提供了范例。

D.早在18世纪末,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就开创了功利主义伦理学说,并指出功利是指任何客体的这么一种性质,可见西方文化中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文化传统由来已久。

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各项中没有体现以人为本含义的一项是(3分)

A.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

B.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访记》

C.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

D.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明)冯梦龙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分)

5.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国为什么能快速有效控制疫情?请结合材料概括并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森林边的小茅屋

彭荆风

红河的春天来得特别早,新年刚过,满山满岭到处都是绿色。森林旁边两三幢发黄的竹楼以及主人家艳丽的红包头,给这里点缀了几点不同的色彩。

在芒果树下的小竹楼里,一个四十来岁的妇人带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儿冷清地过着日子。一天晚上,母女俩睡得正熟,竹楼外的晒台突然吱嘎吱嘎响了起来。这深更半夜会有谁来呢?妇人的心跳得急促起来。

外边的人敲着篾门,用汉话说:老乡,我们是解放军,请开开门。

解放军?妇人扣紧的心弦一下子松了下来。

二十多年前,娘家的瑶寨也住过解放军,个个都善良、朴实,尽给寨子里的人背水、扫地、砍柴。为了这些好小伙子当中的一个,她多少个夜晚没有睡安稳!她给他唱过宛转的歌,送过深情的眼神,塞过自己绣的荷包,可是,那个兵似乎什么都不懂。这叫她又气又惭,这是些什么人啊!后来,她才明白,他们是有纪律的。但她一直想念他们。

今天晚上,他们怎么来了呢?

她匆忙穿上衣服,打开竹篾门。月光下站着几个兵,一个个魁梧、健壮。她虽然看不清他们的脸容,但从声音里可以听得出,他们和记忆中的那些兵一样和善可亲。

她用汉话亲切地问:小同志,你们要干什么?

我们是从远处来的,想借用你们家的竹楼住几天,行么?

她望了望缩在身后的女儿,犹豫地点了点头,返身抓了把枯松枝丢进火塘,把这寒伧的小楼照亮了。

领头的兵看了一下屋内,问道:大妈,你们家只有母女两个人?

她心一酸,没有回答。

这个兵看到她家挂在门上的烈属牌牌,低声对后边的人说了几句话,那些兵就立即离开了竹楼。

你们怎么啦?她惊异地问。

领头的兵柔和地说:大妈,对不起,我们不知道你们家只有母女两人。

火塘亮光下,她看见这个战士的脸上有着一对黑得发亮的眼睛,智慧、勇敢、诚挚全都深藏在里边了。这眼神是这么熟悉,又这么陌生。

外边一片银光,她看见他们在大树下抖开雨衣躺下了。她想喊他们回来,但嗓子像被什么堵住了似的,眼泪像雨水一样淌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妇人和战士们谈起这些日子边境上的事,也说到了家计的艰难。领头的战士把竹楼上上下下察看了一遍,同情地说:大妈,晒台该修了,屋顶上的草也该换了!

中午时分,战士们砍来了竹子、树干,把旧晒台拆掉,七、八个人说说笑笑,天刚擦黑,新晒台就搭好了。从他们的谈话中,母女俩知道领头的战士姓何,他们都叫他何班长。

忙完了这事,何班长又笑眯眯地说:大妈,明天,我们帮你把屋顶也换一下。

这是真诚的许诺,她感动得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但是,就在这天半夜里,何班长突然又来敲门,隔着竹篾轻声说:大妈,上级来了命令,我们要走了,你家的草屋顶,等我们回来给你换。说完就走了。

她急忙追出去,那些战士已一个紧跟一个,迅速消失在那黑黝黝的树林子里了。只有巨大的浓黑树影在风中晃动,那样阴冷,那样神秘,使她仿佛置身梦境。

夜凉如水,她木然地长倚在门口,衣服被露水打湿了,也忘了回去。

第二天,就听说打起仗来了,起初炮声、枪声还在附近响,第三天就越传越远。她很心焦,打仗是要死伤人的呀!那个何班长怎样了呢?他平安么?她不知向远方炮声响处虔诚地作了多少揖。

几天后的一个中午,阳光从树叶缝隙射下来,把茅屋涂抹得瑰丽多彩。突然,女儿大叫了起来:阿妈,解放军来了!

她兴奋而又慌张地跑了出来。真的,从山间小路上走来一队整整齐齐的解放军,她看见了那几个熟悉的战士,内心无比激动。队伍走进竹楼,却不见何班长,她急了,四处张望着问:他呢?他呢?何班长呢?

何班长开会去了。一个被人叫作指导员的年轻人亲切地对她道,大妈,何班长很想念你呢!他临走前,还惦记着你家屋顶的草没有换。所以,我们来帮忙了。

她又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多好的人呵!他竟把这事一直挂在心上。

战士们又为她家的竹楼忙开了。她什么也插不上手,只能感激地盘算着,该带点什么好吃的给那个好心的何班长。

她不知道,战士们把何班长牺牲的事瞒着她。

为了拿下八号无名高地,何班长只身潜伏在敌人前沿附近的一棵树上,校正炮击目标,在指示完最后一个目标时,他被一排子弹击中,摔了下来。临终前,他告诉冲上来的战士,说瑶家寨大妈家的屋顶还没换草。战后,连队派战士们来帮助大妈翻修房屋。

她和女儿送走了盖房子的战士们。但她们时常望着远方的小路,等着何班长再来。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她执拗地相信,他一定会再来的!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妇人对何班长的眼神感到熟悉陌生,主要因为她从何班长眼里看到了当年所恋小伙的影子,但何班长毕竟不是她当年的心上人。

B.妇人再次见到那几个熟悉的战士却不见何班长时,连续三次发问,流露出她对何班长的牵挂和担忧,以及见不到何班长的焦急和慌张。

C.指导员对妇人说的一番话,既有善意的谎言,安慰因不见何班长而内心焦急的妇人;也有真实的交代,说明解放军再来瑶寨的原因。

D.解放军为瑶民背水、扫地、砍柴、搭建晒台、翻修房屋,体现了少数民族百姓在解放军心中的重要位置以及军民之间的和谐美好关系。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对山岭、竹楼、红包头等寥寥几笔的描写,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背景,也为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B.小说插叙妇人二十多年前在娘家瑶寨见到解放军的情节,补充说明了她心理变化的原因,也为下文她见到何班长后的特殊情感埋下了伏笔。

C.小说从细微处刻画人物,如妇人在何班长和战士们离开时长倚在门口,表现她内心的不舍与担忧,突出了女子的柔情,丰富了人物形象。

D.小说语言表达的方式多样,文中叙述性语言使情节客观化,描写性语言使细节传神化,抒情性语言使情感细腻化,议论性语言使主题深刻化。

8.小说多次写了妇人的心理变化,如妇人半夜听到晒台上声音时内心惊恐到知道是解放军后心弦放松的变化。请结合相关情节另写两个心理变化。(4分)

9以小见大是小说常见的写作手法。本文作者通过小茅屋揭示了丰富的意蕴,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李愈,字景韩,绛之正平人。业儒术,中正隆五年词赋进士第,调河南渑池主簿,累迁解州刺史。章宗即位,改同知济南府。明昌二年,授曹王傅。王奉命宴赐北部,愈从行,还过京师,上表言宴赐便宜事,上纳用焉。自是,命五年一宴赐,人以为便。改棣州防御使。未几,授大兴府治中,上谕之曰:卿资历应得三品,以是员方阙而卿能干,故用之,当知朕意。北京提刑副使范楫、知归德府事邓俨各举愈以自代,由是擢河南路提刑使。上言:随路提刑司乞留官一员,余分部巡按;本司见置许州,乞移治南京为便从之。宪台廉察,九路提刑司以愈为最。

五年入见尚书省以闻上问宰执有何议论平章政事守贞日李愈言河决事上日愈向陈备御北边策言基荒唐守贞曰:愈于见职甚干。上曰:盖以其敢为耳。又曰:李愈论河决事,谓宜遣大臣视护以慰人心,其言良是。明年,改河平军节度使。承安四年,召为刑部尚书。先是,刑部尚书阙,上以愈为可用,令议之。或言愈病。上曰:愈比陈言,有退地千里而争言其功之语,卿等定恶此人多言耶特召用之。旧制,陈言者漏所言事于人,并行科罪,仍给告人赏。愈言:此盖所以防闲小人也。比年以来诏求直言,及命朝臣转对,又许外路官言事,此皆圣言乐闻忠谠之意,请除去旧条以广言路。上嘉纳焉。

泰和二年春,上将幸长乐川,愈切谏,上不从;夏四月,愈复谏,上异其言。未几,改知河中府事,致仕。泰和六年卒,年七十二。谥曰清献。自著《狂愚集》二十卷。

(节选自《金史·李愈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年/入见/尚书省以闻/上问宰执/有何议论平章政事/守贞曰/李愈言河决事/上曰/愈向陈备御北边策言/甚荒唐/

B.五年/入见尚书省/以闻上问/宰执有何议论平章政事/守贞曰/李愈言河决事/上曰/愈向陈备御北边策/言甚荒唐/

C.五年/入见/尚书省以闻/上问宰执/有何议论/平章政事守贞曰/李愈言河决事/上曰/愈向陈备御北边策/言甚荒唐/

D.五年/入见尚书省/以闻上问/宰执有何议论/平章政事守贞曰/李愈言河决事/上曰/愈向陈备御北边策言/甚荒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隋炀帝选拔人才,设进士科,唐宋沿袭这种做法,其时凡是在礼部考试中合格的举人,都称为进士

B.宪台,官署名。汉御史府东汉改称宪台,后因以宪台为御史台的通称,有时也做御史官职的通称。

C.幸,封建时代称皇帝亲临,文中指皇帝到某处去,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句中指的则是得到皇帝的宠爱。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用来表达褒扬之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愈仕途顺畅,屡获升迁。李愈考中词赋进士后调任河南渑池的主簿,后来不断升迁任职解州刺史;明昌二年,他被朝廷任命为曹王的辅相。

B.李愈献计献策,敢破陈规。李愈随曹王宴赐北部后返回路过京师时上书谈论宴赐事宜,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他提倡的新做法得到人们的认可。

C.李愈心系朝政,积极建言。李愈请求废除把进言的人和他所批评检举的人一起治罪的制度,拓宽进言的渠道,他的建议得到皇上的赞许和采纳。

D.李愈诚恳直率,做事执着。泰和二年春,皇上将要前往长乐川,李愈反复劝谏皇上不要临幸长乐川游玩,这引起了皇上的不满,调他去地方做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随路提刑司乞留官一员,余分部巡按;本司见置许州,乞移治南京为便。

2)愈比陈言,有退地千里而争言其功之语,卿等定恶此人多言耶。

14.李愈业儒术对他的仕途有什么影响?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5~16

燕居即事

韦应物

萧条竹林院,风雨丛兰折。

幽鸟林上啼,青苔人迹绝。

燕居日已永,夏木纷成结。

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阅。

(注)①本诗作于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夏时诗人罢任滁州刺史,闲居于滁州西涧。燕居:闲居。②北窗:语出陶潜《与子俨等疏》,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紧扣燕居展开描写,竹、兰既是两种客观景物,也寄寓诗人的主观感情。

B.颔联上句以动写静,下句描写静景,突出了居处环境的清幽宁静,无人来访。

C.颈联写太阳久久没有下山,夏木仿佛也为之郁结,感慨百无聊赖,时光漫长。

D.全诗以写景为主,然在写景中巧妙完成了情感的转换,正可谓妙在淡然不著痕迹

16.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秋水》篇有言: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逍遥游》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与《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写的做法相似,它们都印证了我国择吉的古老习俗。

3)天寒更觉衣被薄,故而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_________________”、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相似体会。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9分)

每年三月,草长莺飞桃花开,四面八方的上海人云集而来,到书院看桃花。灿烂的桃花,含笑怒放,一大片一大片的桃树,形成一个()的世界,一张张笑脸沉浸其中。

家家户户的小花园、小果园里,白玉兰、粉玉兰谢了樱花开 ,杜鹃谢了月季、玫瑰、扶桑、牡丹热热闹闹地次第开放。小河边、道路旁、瓜田地角、庭院前后,目力所及之处,都是()的花朵,处处惹人的眼,各种花儿开得太茂盛了,以至人们分辨不清,空气里()着的好闻的味道,究竟是哪种花儿的馨香。

带着海腥味的风吹来,暖洋洋的,有一股独特的清新气息。海鸥的鸣叫声透着喜气;跳跳鱼在浅海滩欢呼雀跃,迎接着书院的春天;蛏子张开嘴巴,在春水中吐着泡泡;螃蜞在海滩上爬来爬去,也出来感受春日的阳光。海滩边,一片绿色的芦苇一天一个样地使劲拔节, ,很多书院人来采摘鲜嫩的叶子回家包粽子。

18.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A.迷离 花团锦簇 洋溢

B.朦胧 花团锦簇弥漫

C.迷离 姹紫嫣红 弥漫

D.朦胧 姹紫嫣红 洋溢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B.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C.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11分)

现在大多数家长在关注孩子身高时,往往更多地考虑遗传、营养、运动、疾病等因素,却忽略了情绪对身高的影响,其实好心情也是促进孩子长高的重要因素。如果经常吓唬、训斥甚至打骂孩子,孩子的情绪就会受到不良影响,这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孩子长高。

除了情绪,睡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生长激素夜间分泌达到最高的顶点,睡眠促进体力恢复,促进骨钙沉积,促进吸收营养物质。固定的入睡和起床时间有利于孩子形成规律稳定的睡眠周期,刺激人体分泌更多的生长激素,能更高效地帮助孩子长高。对于那些睡得晚的孩子,家长也不必操之过急,应该循序渐进帮孩子建立一个规律的睡眠周期。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4分)

22.请用一个反问句概括第①段内容,用一个否定句概括第②段内容。每句不超过15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2020 8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再次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对于舌尖上的浪费,你有怎样的认识与建议?请将你的思考写成一篇文章,投给贵校的校园专刊。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特朗普政府将责任归咎于辉瑞生产问题把未然说成已然,原文是试图将责任归咎

B英国政府宣布将首都伦敦……”错,范围不当,原文是英国政府19日宣布,首都伦敦等部分地区的新冠疫情防控级别将提升至新增加的第四级禁足措施也是如此。

C多边主义是全世界有效应对疫情等全球危机的重要途径曲解文意,把唯一途径说成是重要途径,原文表述是指出多边主义是全世界有效应对疫情等全球危机的唯一途径

故选D

2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内容、主要观点的能力。

B只要每月疫苗的生产量达到500万至600万剂,就可以接种70-80%的人口错,把假设关系改成了充分条件关系,原文表述是如果我们每月的生产量达到500万至600万剂疫苗的话,这对于我们的国内消费来说非常现实。那么到2021年秋季末,我们应该可以接种70-80%的人口,也就是说,新冠肺炎将会由疫苗控制住

故选B

3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题干要求选出不能体现体现以人为本含义,而本项中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励志的内容。故C项不能体现以人为本

故选C

4.①首先引出话题,提出中心论点。通过联合国大会决议提出用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来应对疫情的观点。

②接着从正面论述中国在疫情中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做法以及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本质。

③然后从反面介绍了西方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文化传统,指出其文化本质。

④最后进行总结,再次强调中华文化中的伦理特质以及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解答这类题要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进行层次划分,然后概括每一层次的内容即可。本题第一自然段是第一层,总领全文,提出观点各国要采取以人为本、注重性别平等、充分尊重人权的应对措施;第二、三段式第二层,从正面论述,中国在疫情中采取以人为本的措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要义;第四段是第三层,反面论述,西方国家在疫情中采取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延误了疫情的控制进度;最后一段是第四层,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中国的以人为本的中华文化要义在疫情中的积极作用。

5.①实行多边主义,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团结互助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②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用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中华文化特质应对这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③中国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立即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控制传染源,建立各方面的协作机制,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有效切断病毒的传染途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国为什么能快速有效控制疫情,即中国采取了哪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和理念控制住了迅速蔓延的疫情。通读文本后,找出和中国采取措施的相关内容,然后进行分条概括。材料二第一段多边主义是全世界有效应对疫情等全球危机的唯一途径;第二段中果断切断病毒传播路径,为遏制疫情蔓延奠定了基础中国政府在应对这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特质;第三段中国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立即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控制传染源,及时分类、诊治不同程度病情的病人,对重点人员进行精准管理,建立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排查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实施隔离,进行医学观察,有效切断了病毒的传染途径。由此可以概括出下列三点,采取多边主义;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及时采取协作机制,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6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A熟悉的主要因为何班长眼里有二十多年前解放军的影子;陌生的主要因为时间间隔久远。

故选A

7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议论性语言使主题深刻化错。小说中没有用能使主题深刻化的议论性语言。

故选D

8.示例一:妇人看到战士们搭建晒台时感动到看到战士们深夜离开时失落。

示例二:妇人听到枪炮声时焦虑,担忧到听女儿说解放军来了时兴奋、慌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变化的能力。

回答时,要结合相关情节分析妇人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

小说写中午时分,战士们砍来了竹子、树干,把旧晒台拆掉,七、八个人说说笑笑,天刚擦黑,新晒台就搭好了。忙完了这事,何班长又笑眯眯地说:大妈,明天,我们帮你把屋顶也换一下。这是真诚的许诺,她感动得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这一情节,妇人看到战士们搭建晒台,还要帮她换屋顶时内心非常感动。接着,情节出现波澜,就在这天半夜里,何班长突然又来敲门,隔着竹篾轻声说:大妈,上级来了命令,我们要走了,你家的草屋顶,等我们回来给你换。说完就走了。她急忙追出去,那些战士已一个紧跟一个,迅速消失在那黑黝黝的树林子里了,文中说妇人看到解放军深夜离开后,夜凉如水,她木然地长倚在门口,衣服被露水打湿了,也忘了回去,这句话反映了妇人内心深深的失落感。综上分析,此处的情节发展,体现了妇人看到战士们搭建晒台时感动到看到战士们深夜离开时失落的心理变化。

第二天,就听说打起仗来了,起初炮声、枪声还在附近响,第三天就越传越远。她很心焦,打仗是要死伤人的呀!那个何班长怎样了呢?他平安么?她不知向远方炮声响处虔诚地作了多少揖,从这一情节可知妇人听到枪炮声时内心的焦虑和担忧,她担忧解放军,尤其是何班长的生命安全。接着,情节进一步发展,突然,女儿大叫了起来:阿妈,解放军来了!她兴奋而又慌张地跑了出来。真的,从山间小路上走来一队整整齐齐的解放军,她看见了那几个熟悉的战士,内心无比激动。队伍走进竹楼,却不见何班长,她急了,四处张望着问……她又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多好的人呵!他竟把这事一直挂在心上,由此可知,妇人听女儿说解放军来了时兴奋、慌张,以及她亲眼看到了走来的解放军时的激动,没看见何班长时的焦急以及想到何班长一直惦记为她换屋顶的感动。综上分析,随着情节的发展,妇人听到枪炮声时焦虑、担忧到听女儿说解放军来了时兴奋,慌张到她亲眼看到了走来的解放军时的激动再到没看见何班长时的焦急及想到何班长还惦记这为她换屋顶时的感动。

9.(1)瑶民让解放军住进小茅屋,解放军帮助瑶民翻修小茅屋,既体现了军民鱼水深情,又体现了民族的团结融合。(2)小茅屋是妇人和何班长感情的连接点,何班长的关心和妇人的思念,体现人性美、人情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常见的写作手法的能力。

题干已经说这篇小说的写作手法是以小见大,即通过小茅屋揭示了丰富的意蕴,所以在分析时,要具结合文意体指出表现在哪些方面,揭示的的意蕴是什么。

首先从小说在选材方面分析。

“‘我们是从远处来的,想借用你们家的竹楼住几天,行么?她望了望缩在身后的女儿,犹豫地点了点头,返身抓了把枯松枝丢进火塘,把这寒伧的小楼照亮了”“第二天一早,妇人和战士们谈起这些日子边境上的事,也说到了家计的艰难。领头的战士把竹楼上上下下察看了一遍,同情地说:大妈,晒台该修了,屋顶上的草也该换了!中午时分,战士们砍来了竹子、树干,把旧晒台拆掉,七、八个人说说笑笑,天刚擦黑,新晒台就搭好了,由此可见,小说选材瑶民让解放军住进小茅屋,解放军帮助瑶民翻修小茅屋,既体现了军民鱼水深情,又体现了民族的团结融合。

领头的战士把竹楼上上下下察看了一遍,同情地说:大妈,晒台该修了,屋顶上的草也该换了!中午时分,战士们砍来了竹子、树干,把旧晒台拆掉,七、八个人说说笑笑,天刚擦黑,新晒台就搭好了”“忙完了这事,何班长又笑眯眯地说:大妈,明天,我们帮你把屋顶也换一下。这是真诚的许诺,她感动得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一个被人叫作指导员的年轻人亲切地对她道,大妈,何班长很想念你呢!他临走前,还惦记着你家屋顶的草没有换。所以,我们来帮忙了。她又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多好的人呵!他竟把这事一直挂在心上”“战士们又为她家的竹楼忙开了。她什么也插不上手,只能感激地盘算着,该带点什么好吃的给那个好心的何班长。临终前,他告诉冲上来的战士,说瑶家寨大妈家的屋顶还没换草。战后,连队派战士们来帮助大妈翻修房屋。她和女儿送走了盖房子的战士们。但她们时常望着远方的小路,等着何班长再来。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她执拗地相信,他一定会再来的,由此可见,小茅屋是妇人和何班长感情的连接点,围绕小茅屋,表现了何班长对瑶民的生活的关心,以及妇人对解放军,尤其是对何班长的思念,这就体现了小说赞美了好美的人性,美好的人情。

综之,这篇小说没有选择炮火连天的激烈的战斗场面,而是选择瑶民同意解放军在自己家里借住以及解放军帮助瑶民修晒台和屋顶的小事情来写,揭示军民之间深厚的鱼水情和民族见的大团结,赞颂了人情美、人性美。

10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明昌五年,李愈进入朝廷接受召见。尚书省把这件事告诉皇上。皇上问宰执:(李愈)有什么议隶?平章政事守贞说:李愈讨论了怎样治理黄河决口。皇上说:李愈以前提出的北部边境防御策略,内容很荒唐。

平章政事守贞曰平章政事是官名,守贞是人名,其间不可断开,排除AB两项;

尚书省以闻”“上问宰执都是动词,以闻上问中间应断开,排除D项。

故选C

11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化常识的能力。

D用来表达褒扬之意错误,应该是用来表达褒贬之意

故选D

12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C把进言的人和他所批评检举的人一起治罪错误,原文陈言者漏所言事于人,并行科罪的意思是进言的人如果把进言内容泄露给他批评检举的人,两人要一起治罪

故选C

13.(1)请允许安置在路(级行政区域)的提刑司留下一名官员(在驻地),其余官员分别到不同地区巡察;本提刑司被安置在许州,请求迁置南京更方便。

2)李愈近来的进言说,有些人溃败千里却争着说自己立了功劳之类的话,你们一定是厌恶他话说多了吧。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1)中,请允许;巡按,巡察;,表被动,被。

2)中,近来;陈言,进言;,厌恶。

14.①李愈学习研究儒术,后考中进士进入仕途。②李愈信仰儒术,忠君爱国又业绩突出,仕途比较顺利。③李愈信仰儒术,因反复劝谏引起君王不满而被外放。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本内容的能力。

解答本题应先根据题目要求找出相关语句,如业儒术等,官职的升迁与其学识和能力有必然的联系,即李愈学习研究儒术,后考中进士进入仕途;

中正隆五年词赋进士第”“调河南渑池主簿”“累迁解州刺史”“授曹王傅,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即李愈信仰儒术,忠君爱国又业绩突出,仕途比较顺利;

泰和二年春,上将幸长乐川,愈切谏”“夏四月,愈复谏,即李愈信仰儒术,因反复劝谏引起君王不满而被外放。

文言译文

李愈,字景韩,绛州正平县人。(李愈)学习研究儒术,考中正隆五年的词赋进士,调任河南渑池的主簿,多次升迁后任解州刺史。章宗即位后,李愈改任济南府同知。明昌二年,李愈被任命为曹王的辅相。曹王奉命去北部边境举行宴赐,李愈随行,返回后路过京城,(李愈)上表谈论宴赐怎样做更合适,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从此,下令五年举行一次宴赐,人们都认为新做法方便。(李愈)改任棣州防御使。不久,(他)被任命为大兴府治中,皇上对他说:你的资历应该做三品官,因为现在官员不够而你又很有才干,所以这样任用你,你应当懂得我的意思。北京提刑副使范楫、知归德府事邓俨都举荐李愈来代替自己,因此李愈被提拔为河南路提刑使。(李愈)上书进言说:请允许安置在路(级行政区域)的提刑司留下一名官员(在驻地),其余官员分别到不同地区巡察;本提刑司被安置在许州,请求迁置南京更方便。(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御史台(宪台)进行考核,九路提刑司中以李愈为最好。

明昌五年,李愈进入朝廷接受召见。尚书省把这件事告诉皇上。皇上问宰执:(李愈)有什么议隶?平章政事守贞说:李愈讨论了怎样治理黄河决口。皇上说:李愈以前提出的北部边境防御策略,内容很荒唐。守贞说:李愈在现任职位上做得很好(很有才干)。皇上说:大概是因为他敢于做事吧。又说:李愈认为治理黄河决口,应该派大臣前往视察、守护,以便抚慰民心,他的话很对。第二年,(李愈)改任河平军节度使。承安四年,朝廷召李愈任刑部尚书一职。在这之前,刑部尚书空缺,皇上认为李愈可以任用,让大臣们讨论这件事。有人说李愈有缺点(不能任用)。皇上说:李愈近来的进言说,有些人溃败千里却争着说自己立了功劳之类的话,你们一定是厌恶他话说多了吧。特地召见任用他。原来的制度规定,进言的人如果把进言内容泄露给他批评检举的人,两人要一起治罪,并且给告发人赏赐。李愈说:这制度本是用来防备奸邪小人的。近年以来,皇上下诏让大臣直言朝廷得失,还命令朝中大臣轮流上殿指陈时政得失,又允许外地官员谈论朝廷事情,这都是因为皇上愿意听取忠诚、正直的言论,请求废除原来的制度来拓宽进言的渠道。皇上对此赞许并采纳了。

泰和二年春天,皇上将要前往长乐川,李愈诚恳、直率地劝谏,皇上没有听从;夏四月,李愈又进行劝谏,皇上对他的言论感到不满。不久,李愈改任河中府知事,退休。泰和六年去世,享年七十二岁。朝廷给他的谥号是清献。李愈自己写了《狂愚集》,共二十卷。

15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太阳久久没有下山,夏木仿佛也为之郁结赏析不正确,百无聊赖,时光漫长赏析不正确,颈联意为闲居的日子已经很久,不知不觉已是夏天,树木已经结果。表达了作者淡泊的心境和自足自得的雅趣。

故选C

16.橱架上堆满了书籍,诗人常来坐在北窗边翻看。诗人通过描写闲居的日常生活,并化用陶潜的典故,桌上、楼阁上堆满了书籍,没有世务的烦扰,他正可以时时来到书斋,抒发了阅读带来的乐趣。表达了作者虽罢官闲居但恬然自适的旷达乐观之情。

【解析】诗歌的尾联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阅,意思是燕居之地人迹罕至,但是诗人并没有感到寂寞、沮丧。桌上、楼阁上堆满了书籍,没有世务的烦扰,他正可以时时来到书斋,享受阅读的乐趣。尾联这两句是此诗的点睛之笔。由此返观前六句所述,虽然幽居或出于不得已,幽居之处亦显得萧条寂寞,但诗人却能无往而不适。此诗每句都是客观直白的描写,诗人却在不动声色中完成了情感的转换,由萧条风雨悄然过渡到自适、惬意。

17.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 布衾多年冷似铁 狐裘不暖锦衾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名篇默写的能力。

此题中需注意晦朔”“蟪蛄”“”“”“”“衾薄的书写。

18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迷离: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迷糊。朦胧:指物体的样子模糊,看不清楚或者人所表达的感情思想不太清晰,多含蓄。语境是大片桃树让景色变成难以辨认的世界,应选迷离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语境是修饰花朵的,应选姹紫嫣红

洋溢:指情绪、气氛等饱满而充分流露。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语境形容味道,应选弥漫

故选C

19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欢呼雀跃迎接来修饰跳鱼,是拟人手法。

A.复关,运用借代手法,用男子住的地方代指男子本人;

B.建筑上的钉子头,比粮仓里的米拉还要多,是夸张;

C.主人和客人一起下了马,一起上了船,是互文;

D.花溅泪,鸟惊心,运用拟人的手法。

10.①樱花谢了杜鹃开;②日渐茂盛起来。

故选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第一空,联系前句白玉兰、粉玉兰谢了樱花开和后句杜鹃谢了月季、玫瑰、扶桑、牡丹热热闹闹地次第开放,可知中间应写到樱花和杜鹃,句式是“……谢了……,因此可以写樱花谢了杜鹃开

第二空,前面写芦苇拔节,后面写人们采叶子包粽子,可见中间是写苇叶逐渐长大,茂盛,因此可以写日渐茂盛起来

21.生长激素夜间分泌达到高峰,睡眠促进体力恢复,促进骨钙沉积,促进营养物质吸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的语病有:最高的顶点成分赘余,且达到……顶点搭配不当,可将最高的顶点修改为高峰促进吸收营养物质搭配不当,改为促进营养物质吸收。整体修改为:生长激素夜间分泌达到高峰,睡眠促进体力恢复,促进骨钙沉积,促进营养物质吸收。

22.①岂能忽略情绪对身高的影响?②不能忽视睡眠对身高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压缩及句式变换的能力。

题目要求用一个反问句概括第①段内容。先看第一段主要内容,此段共两句话,第一句是观点句,第二句是举例分析,因此可以从第一句中筛选出观点句家长……忽略了情绪对身高的影响,其实好心情也是促进孩子长高的重要因素,也就是情绪对身高有影响。然后把这个句子改成反问句,可以用难道能……岂能……这样的句式表达。

第二问要求用一个否定句概括第②段内容,先看第二段内容,第一句是观点句,后面都是分析,因此这段内容是睡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睡眠对身高也有作用。改成否定句就是不能忽视睡眠对身高的作用

23.例文:

拒绝浪费,舌尖无悔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并且今年我们已经全面进入了小康社会,难道还需要谈节约粮食的问题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从小的方面来说,节约是个人的良好习惯;从大的方面来说,节约是国家的危机意识。个人有良好的习惯才会修身养性,国家有危机意识才能长治久安。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扶贫攻坚的胜利完成,贫困与饥饿距离我们越来越远。勤俭节约的习惯不仅与我们这些年轻人无缘,连那些走过了三年自然灾害的爷爷奶奶们也有不少人淡忘了挨饿的记忆。因此,餐饮上的浪费已经到了触目惊心、令人痛心的地步。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国家已经开始行动,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融入到这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大潮之中。

近日来,媒体上在不停地播报各行各业响应号召所采取的行动。当然,餐饮行业首立奇功。我们看到,在各地的餐馆里,服务员主动帮助顾客控制饭菜的数量。顾客与服务人员有商有量,点菜的过程也变得更加温馨愉快。我相信,餐饮行业的率先垂范会帮助社会逐步形成外出就餐的良好习惯。光盘行动不再是张贴张在墙壁上的标语,而会成为人们内心实实在在的标准。

我们一直都有外出就餐打包的习惯。对于我们来说,公共场合的就餐节约从来都不是问题。这就有另外一个问题需要我们面对,那就是家里的一日三餐,我们做到了节约每一粒粮食了吗?其实,在公共场合,人做出节约的行为是容易的,因为公共场合存在着舆论的压力。在自己家里能否践行节约,反对浪费才是一个人生活习惯的真实体现。从个人到社会,家庭是中间的重要环节。在此,请允许我呼吁:让我们建立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的家风。因为,在家里培养起来的习惯才是恒久不变的。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国家立法是从顶层设计方面解决问题,具有强制性。而对于每一位公民来说,除了遵守国家的法律制度之外,更需要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不仅要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我们还需要把这些道理内化成自己的道德规范和行动准则,只有那样社会主义新时期的节约之风才会早日盛行。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贫困的时候可能是生活所迫的不得已,在富裕的时候一定是道德所需的高素质。让我们消灭舌尖上的浪费,让我们构建以节约为荣的社会风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审题的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情境内容是关于餐饮浪费、节约粮食的认知。主要由对粮食浪费的痛心,对粮食安全的危机意识和拒绝浪费的指导措施几方面组成。国家主席习近平用了八个字作评价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他还引用了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表达痛心之情。居安思危,警示粮言背后,是对一粥一饭的珍惜。写作时可以列举触目惊心的粮食浪费现象,指出粮食的来之不易,分析浪费粮食的可怕后果,并提出解决办法,最后号召大家行动起来,共同守护粮食安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写作时,要明确中心主题,思路清晰,论证充分,语言有表现力,指出粮食浪费的严重程度,从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号召全国人民居安当思危。在当下特定形势下,必须格外增强粮食安全的危机意识。

2.典型任务的限制。对本题任务指令的准确理解,应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写作主题的限定,要以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主题来进行写作;二是写作内容是关于节约粮食、拒绝浪费的内容;三是写作身份和写作对象的限定,投给贵校的校园专刊,即要注意格式和语气。

3.价值判断的限制。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不管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还是在新冠疫情依然肆虐的今天,不论是几千年前的古人,还是在今天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习近平总书记,都认为应该节约粮食,拒绝浪费。更应该身体力行,从我做起。这便是命题人通过试题传递给考生的价值判断,考生必须在这样的情境限制和价值判断下进行认知、思考和写作,不可悖离。

开放性:

1.立意角度的开放。从材料内容来看考生可构思以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主题作为切入点,考生可以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出发来谈论节约粮食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尤其是疫情之下更要有粮食危机意识等;可谈论对于节约粮食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可谈浪费粮食给个人带来的一系列危害;还可以去谈浪费粮食对于国家、民族的危害。等等。总之,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无论是谈节约粮食还是谈拒绝浪费。考生都可以自选角度,去表达自己的体验与思考。立意的角度十分开放,有利于考生写作水平的展示。

2.联想和思考的开放。材料提供的关于节约粮食、拒绝浪费的材料,能够引发考生关于节约粮食、拒绝浪费的丰富联想和想象;考生既可以侧重从是什么的角度进行正本清源,又可以侧重从为什么的角度来探究原因,还可以侧重从怎么做的角度去阐释青年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总之。考生可以结合自己多方面、多角度的认知和体验来写作。可以探讨的内容很多。

【立意】

1.反对浪费粮食,粮食安全人人有责。

2.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

3.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4.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5.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争做节约粮食的达人。

6.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7.天地粮心,珍食莫蚀。

8.珍惜粮食,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素材】

1.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须形成居安思危的粮食安全意识。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尽管我国粮食安全的饭碗已端稳,也有自信、有能力面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然而,我国的粮食生产仍面临需求增长、资源约束、结构性矛盾等问题,隐忧仍在,必须具备忧患意识,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未雨绸缪。

2.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须形成有效的机制,控制餐饮浪费现象的滋生蔓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3.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还应全社会共同发力,在教育和宣传上,要进一步树立勤俭节约的观念,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习近平总书记在指示中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4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粮食都心存尊重与敬畏。而消费社会下,餐饮文化中的个人消费行为受到面子的驱动,造成大量舌尖上的浪费,令人心痛。杜绝因面子而起的餐饮浪费,一方面需要以变革消费环境为抓手,将崇俭抑奢、理性适度作为社会消费的新风向标;另一方面应培养绿色健康的饮食习惯,重塑人们的饮食消费行为。

5.珍惜粮食、崇尚节俭的传统美德不应丢掉,一粥一饭,兴于勤俭,亡于奢靡。所以,要把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理念在全社会范围贯彻落实,让勤俭变成一种风尚,让节约渗透人们的生活。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勿让空盘成空谈。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ErWeiMa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