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深圳中考数学难吗?这创意,让我激动不已

发布于 2021-07-02 10:57 ,所属分类:中考数学学习资料大全

今年新中考的试卷整体难度如何?
试卷都考查了哪些重点?

2021年作为深圳新中考改革的第一年,总的来说,今年的试题在保证平稳的同时,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和创新。试卷在分值分布、题型特征上,跟去年的适应性考试题型基本保持一致,采用了“10+5+7”的新模式!
试卷整体难度没有特别的增加,没有繁题、偏题、怪题,基础题以初一初二的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为主,基本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中,中档题以初二初三的几何、函数为主,拔高题以几何多结论、几何变换、几何探究、相似为主,基本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压轴题当中。

相比于往年,全卷有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加大了对几何版块的考查力度;
二是对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要求更高。

试题的考点,覆盖了新课程标准的四大核心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综合与实践。命题立足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从“建党百年、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电影《你好,李焕英》、环保AQI”等情景中,提炼问题融入数学考点中,很好的把握了社会热点、充满亲和力。同时时代特色鲜明,彰显与时俱进。其中压轴题22题,以几何探究收官,要求学生能拆解手拉手模型,同时引入参数,稳中有变、稳中有新、稳中有难,拉高了试卷的高分控位点!


从上表可以发现,近三年深圳中考数学卷的题目分布以及分数占比基本一致,难点仍是函数综合、几何综合以及图形变换,与我们过去的复习重点保持一致。



明确导向,回归《课程标准》和教材

从去年开始,中考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没有了《考试说明》,试卷命制依据是《课程标准》,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载体,是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具体化。
从这份试卷来看我们今后要从教材中找要点和可改编点,做深入的研究,充分理解教材,以教材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这份试卷,不难发现大多数的内容能在教材中找到熟悉的影子,所以同学们应该不会觉得特别难。


稳中求变、难度平缓

总的来说,今年的试题在保证平稳的同时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整个试卷在难度上坡度比较平缓,前面的1-9题和11-14题难度从易到中和往年相比风格统一,第10题和第15题作为选择填空的压轴,分别考几何多结论相似图形,凸显尾巴翘,思路宽,重构造,这样的题型同学们在平时也应该练习了不少。

计算少了一道实数综合运算,用作图的形式去考查实数运算,作图选择了相对简单的网格画轴对称图形,利用网格求四边形的面积,矩形大法就可以简单搞定。18题的统计和19题的圆的一证一算,和去年形式相对一致,没有变化

20题的应用题,考查了二次函数求最值,第一问是一次函数,第二问是利用一元二次方程通过配方法求最值,从题型上来看,学生们不会陌生,难度也不大

突出创新,重类比探究


21题就是典型的类比探究题型,从特殊性一般性进行类比与探究。不过这也并不意外,在去年秋季的适应性考试和2020年深圳中考的第22题中,同学们就接触到了这样的题型,我们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渗透不少这样的题型。这样的题型也对同学们在类比转化和整合创新上提出较高的要求,通过实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方案的阅读,重点考查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21题可以选取不同的方法,比如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或函数思想均可解决。整道题目循序渐进,层次分明,同时分别选取了填空、识图、解答等多种考查方式。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21题文字描述比较多,对于同学们的阅读理解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准初三的同学们,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在平时的训练中重视这块的练习。建议同学们多接触其他省市的题目,特别是创新型的题目,不拘泥于本市本省的题目题型从本次考试其实就能够看出,中考正在实践与探究理论与实际的方向演变,这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几何变式,重思维训练

今年的22题以几何探究收尾,很多同学们感觉有些不适应,毕竟当他们做完了21题的时候还是盼着他们每天练习的22二次函数,可是,到最后发现自己熟悉的二次函数小伙伴没了,一反二次函数霸占解答题压轴位置的情况,这样的设计也是一个创新,手拉手作为基本模型构建,也叫做旋转型相似,同学们平时应该做过不少这样的相似题型。第一问以填空题出现,答对不难,毕竟还有数学考试的三大法宝,三角板,量角器,圆规

后二问延续了这种题型的固有命题方式:变,变,变。
图形变了,但方法没变,只不过这里面出现了一些参数,同学们可能会晕。但引入参数表示,放在解答压轴的最后一问应该不算过分,这也是整个试卷的高分控点。




通过本套试卷,有两点需要我们注意和重视:


1、轻套路,重思维。


以变式教学作为自己的教学突破口,提升学生的思维训练量和难度,在变与不变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平时的思维能力养成是王道。深圳中考开始进入到了一个没有固定题型重实践探究的时代。

2、重几何,重思维。


初一接触几何,就开始学习建模,逐步增加难度,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等能力,根据同学生们的能力,我们今后在实际教学中,要多进行单线的深入探究和变式训练,不拘泥于课本,不拘泥于模型,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多题归一的教法和学法,毕竟思维的成长才是学习的本质。





我们知道新高考改革,会设置开放式设问、创新式的题目,所以对学生的分析题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也比较符合教育的本质!从新高考角度来看,这次中考试卷一定程度上体现其导向,接下来我们从更高视角来看本次中考数学



1、重视素养,生活


在考查方式上,融合了一些生活元素,如党史、数学史、环保、电影、数学建模等融入到数学情景,让数学融入生活情景,更加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本质,引导我们注重素养的培养,生活!

2、注重能力,明确导向


2021年是深圳新中考的第一年,试卷基本覆盖了初中数学的核心知识。强化对学生推理能力、数学建模能力、运算能力、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类比思想、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

3、稳中有变,适当过渡


本次试卷从题型变化上看,会有一些不适应,但是从难度上看,基本可控,还有一定的区分度,既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又体现出试卷的层次性。试卷起点不高,所以平均分不会太低,但是也进行了螺旋式难度设置,使试卷具有一定的区分度!
试卷相比往年,框架上进行了一些调整,主要体现在:综合与实践的问题研究,替代了之前的传统的二次函数问题,有一定的创新意味。使学生从套路做题变为能力解题需要我们在之后的学习中更要注意数学能力的全方位培养!

总之,在之后的学习中,我们需提升数学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分析能力、逻辑能力,以达到应对新中考和新高考的改革!


2021深圳中考数学试卷解析
(回忆版)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