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为洲,上海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组成员,高中语文教参特约撰稿人,《新作文》特约编委
反驳:是确定某一论证不能成立的思维过程,是论证的特殊形式。有三种情况。
(一)反驳论题
反驳论题:论证对方论题的虚假性。可以是直接反驳,也可以是间接反驳。1.直接反驳论题:根据真实的论据,直接推出对方论题的虚假。鲁迅《“友邦惊诧”论》,对国民党政府“友邦人士,惊诧莫名”的观点进行反驳——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文中列举一系列事实,直接反驳了“友邦人士,惊诧莫名”的观点,揭露了所谓“友邦人士”的丑恶嘴脸。
(1)反证法:不直接反驳对方论题,通过论证与对方论题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判断为真,根据矛盾律确定对方论题的虚假。有一篇文章,反驳“年轻人不能办大事”的观点,作者是这样写的——有人说年轻人不能办大事。可是事实证明,世界上有许多杰出人物,在年轻时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牛顿,22岁就提出万有引力定律;桑纳·马林(女),29岁被选入国家议会,34岁就担任了芬兰总理。谁说年轻人不能办大事呢?——通过论证与对方论题有反对关系的判断“世界上有许多杰出人物,在年轻时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真,从而确定对方论题“年轻人不能办大事”是虚假的。(2)归谬法:不直接反驳对方论题,先假定对方论题是真的,由此推出荒谬的结论,从而确定对方论题的虚假。这种反驳的方法,又叫引申论证。
鲁迅先生的杂文中有不少运用归谬法反驳敌论的范例。在《文艺的大众化》一文中,反驳“作品越高,知音越少”的观点,他说:“倘若说,作品越高,知音越少,那么,推论起来,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杰作了。” ——结论“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杰作”,是由对方观点“作品越高,知音越少”推论出来的,显然是荒谬的。俄国哲学家赫尔岑受邀参加一个晚会,晚会上演奏的轻佻音乐使他厌烦,他用手捂住耳朵。主人向他解释:“演奏的是流行乐曲。”赫尔岑反问一句:“流行的乐曲就是高尚的吗?”主人听了很吃惊,说:“不高尚的东西怎么会流行呢?”赫尔岑笑着说:“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了?”——由对方观点“流行的东西就是高尚的”推出“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攻自破了。
(二)反驳论据
反驳论据:确定对方所引用的论据是虚假的,不能用来论证它的论题。
林肯在当总统前曾经当过律师。一名被告被指控谋财害命,已判定有罪。林肯以律师的身份为被告辩护。复审时,原告的证人首先作证词,他发誓:事发那天晚上11点钟,亲眼看到被告开枪打死被害人;自己在草堆后面,被告在西边大树下,相距二三十米,当时月光很明亮,而且正照在被告脸上,所以看得很清楚。根据证词,法庭将会判被告有罪。林肯从反驳证据(即论据)入手,指出证人的一口咬定,当晚11点钟在月光下看清了被告的脸,是谎言。因为那天是上弦月,11点时月亮已经下山,哪里会有月光?退一步说,也许证人记错时间,当时月亮还没下山,但那时月光应该是从西边向东边照射;草堆在东,大树在西,如果被告面向草堆,脸上是不可能照到月光的,证人怎么可能从二三十米以外的草堆旁,看清被告的脸呢?证人捏造的论据被戳穿了,法庭则宣布被告无罪。——这是通过反驳对方论据而驳倒对方论题的典型案例。林肯也因此享誉全美国。
(三)反驳论证方式
反驳论证方式:通过揭露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来证明对方论题的虚假——或证明对方论题和论据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或揭示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自相矛盾;或揭露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偷换论题、偷换概念等。
有一篇题为《“机遇出人才”吗?》的文章,运用了这种反驳的形式——
人类数千年文明史,涌现许多卓越人物。不可否认,除了本身具有超凡素质外,不少人得到了令人艳羡的机遇。没有机遇,丘吉尔也许只是皇家军事学院一名平庸的毕业生;达尔文在父母强迫下,大概早就成了一名未必称职的神甫;欧•亨利可能始终是一名职业记者。有人就此得出“机遇出人才”的结论,觉得只要蒙得机遇的眷顾,成功便唾手可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成功的取得,绝不是朝夕之事,它宛如一粒种子,深埋于土壤之中,不断地汲取养料、水分,苦熬过寒冬和干旱,日益具备了破土的条件;这时机遇便宛如适时的春雨,使种子得以顺利发芽、开花。但如是一粒干瘪的种子,不论春雨下得多么恰到好处,也无济于事。没有自身的努力,机遇的微笑再甜蜜,成功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机遇不过是成功的催化剂。马克•吐温说过:“机遇给人的机会只有一次,但勤奋却能给人很多。”偶然的机遇,可能造就某一次的成功,但绝对造不出伟大的人才。——第一段摆出对方的论题“机遇出人才”,以及对方的一组论据:丘吉尔、达尔文、欧•亨利等人得到机遇,获得成功。第二段反驳对方的论证方式,证明对方论点和论据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成功的取得、人才的造就,主要不是靠机遇。在反驳中确立自己的观点:机遇不过是成功的催化剂,成功、成才还须靠自身的努力。以上三种反驳形式,无论采用哪一种,目的都是驳倒对方的论题,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但是,通常驳倒对方论据,只能说明对方的论证不成立;驳倒对方的论证方式,只能断定对方论题的真实性还没有得到论证,都不等于驳倒了对方的论题。1.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邓拓《不求甚解》)
2.近几年来,一提到领导干部做什么事,往往就用“亲自”二字,什么“亲自下到基层”“亲自检查工作”“亲临现场”等等。倘若报纸有一天出现下面的字样,不知读者该作何感想:“某农民,黎明即起,亲自拿起农具,亲自甩开膀子锄地……”“某校教师,作风过硬,亲自给学生讲课。”“……”这样的好事数不胜数,演员亲自上台,司机亲自开车,厨师亲自掌勺……(引自高中语文教材)
有人说,古往今来,哪一位杰出人才不是披荆斩棘从各种困境中脱颖而出最终取得成功的呢?正是:“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逆境出人才。请对此展开驳论。一、1.间接反驳论题·反证法。对方论题是“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作者证明与此相反的观点“不求甚解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从而证明对方论题是错误的。
2.间接反驳论题·归谬法。领导干部下基层检查工作,新闻报道言必称“亲自”。对此,文章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将对方的错误放大,并推向极端,使人一目了然其荒谬。
二、[提示] 对方论题是“逆境出人才”。或直接反驳,论述“逆境”与“出人才”之间无因果关系;或间接反驳,提出“顺境更能铸就人才”,列举典型事例加以论证。
相关链接:
“听姚老师讲逻辑”系列盛大开启!第一讲:谈谈学点逻辑
听姚老师讲逻辑(2):概念与语词
听姚老师讲逻辑(3):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听姚老师讲逻辑(4):概念的种类
听姚老师讲逻辑(5):概念之间的关系
听姚老师讲逻辑(6):概念的定义和划分
听姚老师讲逻辑(7):判断的语言形式、构成和种类
听姚老师讲逻辑(8):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听姚老师讲逻辑(9):联言判断和选言判断
听姚老师讲逻辑(10):假言判断
听姚老师讲逻辑(11):判断的模态和负判断
听姚老师讲逻辑(12):推理的语言形式、构成和种类
听姚老师讲逻辑(13):性质判断的直接推理
听姚老师讲逻辑(14):性质判断的间接推理——三段论
听姚老师讲逻辑(15):性质判断的间接推理——三段论(续)
听姚老师讲逻辑(16):关系判断的推理
听姚老师讲逻辑(17):联言推理
听姚老师讲逻辑(18):选言推理
听姚老师讲逻辑(19):假言推理(一)
听姚老师讲逻辑(20):假言推理(二)
听姚老师讲逻辑(21):假言推理(三)
听姚老师讲逻辑(22):假言联言推理和假言选言推理
听姚老师讲逻辑(23):推理的模态
听姚老师讲逻辑(24):负判断推理
听姚老师讲逻辑(25):归纳推理
听姚老师讲逻辑(26):归纳推理(续)
听姚老师讲逻辑(27):类比推理
听姚老师讲逻辑(28):同一律
听姚老师讲逻辑(29):矛盾律
听姚老师讲逻辑(33):演绎论证、归纳论证和类比论证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