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作文写作教学 | 2021年高考上海卷
发布于 2021-08-19 17:02 ,所属分类:初中作文学习资料
一、真题回顾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二、题目分析
1.出题意图
上海卷历年作文与当年其他卷相比都比较新颖而且有深度,偏重学生对思辨和哲理的掌握程度。从今年的题目来看,材料中有三个关键词:“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以及“人的认识”。这三个层面初看都是有着较为抽象的含义,但是“时间”、“事物”、“认识”这几个关键词涵盖面很广,在现实中都能找到相对应的经验。
人都是在时间中认识世界,也就给同学们留下了从自身生活出发来形成自己感悟的空间,关键是找到自己的思路将这三个层面联系整合起来。所以题目的关键在于同学们可以从具体的感悟出发,思考自己的感悟,将具体的感受做概念上的整合串联。
2.审题分析
上海卷的材料一向比较简短,但理解存在难度。若要深入理解材料,我们需要结合关键词进行分析。对此,本文将从背景与整体两个角度展开。
在材料三个关键词中,“时间的沉淀”起到一个背景的作用。在这里,不论学生采取何种认识,都需要在时间的范畴中探讨事物的价值。因此,本词奠定了全文写作的基调,引导学生在时间的维度中展开对价值的探讨。
在时间的基础上结合下文,考生应当探讨事物价值与时间的关系,以及人的认识。首先是事物的价值,对此可以有两个不同展开的面向:
一是事物的价值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凸显出来。
这一观点认为,事物价值的浮现需要一个过程。只有经过时间的积淀,人们才对事物真正的价值有清晰的认识。例如电,一开始只是自然界的现象,后来人们才开始将其作为一种能源加以利用。若持有这一观点,考生须证明事物价值的呈现需要时间,同时给出充分的论据进行论证。
二是即便没有时间的沉淀,事物依然能显现自身的价值。
这一观点认为,事物的价值与时间无关,即便没有时间的沉淀仍然能够显现事物的价值。从这一角度出发,考生可探讨事物价值的客观性,即不论时间与否,价值都恒定,时间的沉淀并非让价值更为凸显,其展现的只是事物原本的意义而已。若持有这一观点,考生切记不可偏倚于个人认知上,始终都应在事物价值的范畴展开。
总之,面对这个材料,考生首先要思考事物的价值。不论是否通过时间,事物的价值都需要被呈现出来,继而被人所知。在思考完这一步后,考生须进入下一环节的思考,分析个体认知的意义。
其次是人的认识,同样有两个思考的方向。
一是经过时间的沉淀,人的认识会取得进步,因而能够认知事物的价值。
在时间的长河里,人的认识会更加全面,看待事物的角度会更加多样。也正是如此,我们能够汲取前人的教训,在历史的基础上作出选择,少走弯路,避免一些错误。从这个角度出发,由于人的认识与时俱进,因此其能够对事物的价值进行正确的认知,发掘其中的合理性与进步价值。
二是人的认识并不是在时间中进步,时间的沉淀对人认知价值无益。
这一观点认为,人的价值并非随着时间与时俱进。既然如此,事物价值是否被人所知就与时间无关。比如,我们今天的认识未必一定比古人更加先进,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的思想在今天依旧给人无穷的遐思与灵感。基于这点,人们对价值的认识存在差异性与主观性,事物价值的呈现与时间不存在绝对关联。
在此做一总结。在本年上海卷的材料中,时间的沉淀是背景,命题人希望学生能够在时间的范畴中探讨事物的价值。
然而,事物的价值若要被人认知,必然存在两个方向:第一,事物的价值需要呈现;第二,被呈现出来的价值需要认识。其中,人的认识不是重点,考生无须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无须过度沉浸于认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中。
对此,考生应当明确,自己要探讨的始终是事物价值与时间沉淀之间的关系。考生可以认同材料的观点,即事物的价值需要时间表现出来,亦可提出不同的见解。对于个体认识,考生只需将其放到文中稍微一提即可,无须大量展开。
此外,材料中所言的“事物的价值”,应该是宏观且抽象的价值,而非个别事物的具体价值。结合本年度时事热点,道德、精神、理念、理想、信仰等事物的价值最好分析,也最容易立意。总之,考生不应拘泥于具体价值的写作,而是应该把自己的视角放到整体层面,去剖析作为抽象意义的事物本身,而非个别产物。
3.写作角度
材料的核心是事物的价值问题。结合时间沉淀这一背景,考生可有以下几种角度:
一是认同材料的观点,即事物的价值需要时间沉淀而被人所知。
对此,在具体写作中,考生在开篇可以使用道理、引用等方式论证时间的沉淀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价值,例如明朝制作火箭上天并为此付出生命的万户等。其次,在正文中考生亦可从反面出发,指出当下很多事物没有经过时间的沉淀,很快就烟消云散了。最后,考生可以作出一些自己的思考,在时间沉淀出事物价值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怎么做,应该以什么态度对待时间的作用等。
二是从材料中不尽如此的提示出发,可以有两个不同的思路。
首先,事物的客观价值不会随着时间改变,许多事物的价值不通过时间亦能体现。比如,历史上的宗教、政策、兵法、韬略等事物,其价值在当时就以体现,并非在时间的长河中予以确定。因此,考生同样可以开篇引用,或开门见山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正文中,考生可逐层深挖,由浅入深指出为什么事物的价值无须时间即可沉淀。最后,考生可以给出自己的思考,即面对这一情况应当怎么做。
其次,考生亦可提出第三种观点。比如,考生可以都认同材料,即某些事物的价值需要时间沉淀,而另一些不需要。考生也可也全都否定材料,指出事物的价值与时间的沉淀没有关联,不应一一对应。总之,不论如何,只要考生给出一个契合材料,能够自圆其说、逻辑自洽的观点,并且能够进行合理论证即可。
最后需要明确的是,由于本年度热点所致,考生应当在写作中结合建党百年的历史进行立意与论证,而这一素材可支撑上述任何观点。若认为事物的价值需要时间的沉淀予以呈现,考生可以指出一些具有深远意义的事物,如三大改造、改革开放、新时代等,从时间的角度论证这些价值对人的影响。若认为事物的价值无须时间的沉淀予以呈现,考生则可以给出一些当时便产生影响的事物,如革命精神、党的初心、未来使命等。总之,不论何种观点,考生都应该结合本年度事实热点进行展开。
三、范文示例
浮华非本色,时间见真章
事物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为人类而诞生,从人的认识来看,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认识。时间的沉淀作用在于选择与积累,将事物带有的杂质与虚浮表象过滤掉,将那些真正符合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社会本质的价值累积下来。
眼见不一定为实,时间会告诉我们看不到的价值。陶广义原是一书院山长,因制火器帮助朱元璋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因此被赐名成道,封万户,这也是他万户之名的由来。至此,本已功成名就的他到了晚年将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上面双手举着大风筝,叫人点火发射,设想利用这套简单的装置飞向天空,但最终爆炸身亡。这一献出生命的举动并没有做出什么实质性的成就,在当时恐怕还会被嘲笑为痴人。但是在航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经过数百年的积淀,我们得以重新审视万户飞天的行为,他因此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对天空的探索精神就是他留下的最大价值。
事物首先要存在有价值进而才会有时间的沉淀,但是在流量经济时代,很多事物既没有价值,同时也没有时间去沉淀,转瞬即逝。时间激荡起尘埃,微博热搜以秒为单位更新,以方便速食为特征的快餐文化致力于吸引眼球,事物的价值未获沉淀就迎来落幕,我们在表象之间游荡,厌恶深沉,人被塑造成感官的动物,感知即是最终的目的,思考变得不合时宜。短时间内就消失的事物又何谈价值,热闹之下,时间唯一的作用就是过滤掉表象,颠覆其虚浮的价值。
相信时间的沉淀会凸显事物真正的价值,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在眼前的现实中踟蹰不前,坐等时间包办一切,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立足于社会发展需求,时代精神的价值判断。2021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若是将所有的贫困人口都交给时间,让贫困在社会的发展中自然消亡,也就不会有今天全面脱贫的伟大成就。正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本质,立足于广大人民的发展需要,我们在当前的时代中创造价值。
坚信时间的力量会让真正有价值的事物成为经典,同时立足时代勇于进取,撇开虚浮的泡沫,只要站在社会发展的立场上我们的所为就是有价值的,尽吾所能,剩下的让时间去发酵。
四、范文解读
文章以相信时间沉淀出事物真正的价值为出发点,同时深入时间沉淀的对立面,从表象和即刻的角度批判当下快餐式的社会特征,批判的同时也立足于现实,肯定积极进取的作用。展现出思维逻辑的多层面,契合上海卷对学生思辩能力的要求。
首段引入话题,表明自己的观点和角度,解释自己对时间沉淀的理解。
第二段从从正面强化首段的观点,即时间的沉淀会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真正的价值。
第三段在充分证明观点之后,批判当下的网络环境缺乏时间的沉淀,事物也就变得没有价值。
第四段承接第三段,对时间的沉淀做出补充,相信时间的沉淀凸显事物价值并不是在当下碌碌无为,而是在时代标准下积极进取,先要做出有价值的事情,时间的力量才会让其更加醇厚。
第五段总结收束全文,再次阐释自己的观点,相信时间的沉淀,但是做有价值的事情。
点击「」
9.9抢名校一对一作文提分课!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