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中考作文题 命制的三结合

发布于 2021-08-19 18:38 ,所属分类:初中作文学习资料



写作,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词语,但真要解释起来似乎并不那么容易。有人认为“写作是人类一项有目的的行为”,也有人认为,写作“就是人们运用语言符号制作文章的一种精神劳动”,此外,还有思维说、行为说等等不同的观点。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在各自不同角度的观照下,写作概念不尽相同,但可以确定的是,写作并非只是作者的自说自话,而是作者用文字与自己内心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是作者面对世界、面对周遭环境的一种认知和反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实际上,如果从写作主体的写作意愿来看,中学生的写作行为,主要还是自由写作和受命性写作两种。自由写作,顾名思义就是写作较为自由,不受时空、字数、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写作主体的倾吐欲望或是写作内容的私密性都更强,也就更容易接近于写作主体内心世界的自然反映。而受命性写作则囿于时间、地点以及提出任务者所提供的语料,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较多。限制的条件多了,写作的难度自然更大些。

考场作文就是受命性写作的典型代表之一。

尽管考场作文和自由写作不同,但考场作文还是得遵循写作的基本要求,也必然会反映出写作的基本规律和写作主体的基本情况。这些情况自然就包括了写作主体的语言组织能力、审美倾向、价值判断和思维方式。如果说,自由写作显示出的个体行为更加鲜明的话,那么受命性写作则更加能够反映出写作主体对外界信息的接受、处理、整合和应变能力。有人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那么文字就是思维的直接形态,是思想的间接现实。作文从明面上看,语言组织能力最为直观,文字的优美与否、文句是否符合语法规范、整体的框架是否合理等,这些是容易判断的。思维或是最隐蔽的,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思维又确实存在,不仅不同的文体思维形式不同,很多时候,一个人的聪慧愚钝,往往就在思维体现的瞬间显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有一定制约的条件下,如何通过文字传递出上述信息,即可基本反映出写作主体这些能力的高低——这也是对受教育者的一种价值期待,虽然如此并不一定完全公平公允,但在同一个层面、同等条件的范畴里,这应该就是最大的平衡了。所以,对考场作文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教育者的期待和写作主体能力的有效结合的一种体察。

有了上述的认识标准,我们再来观照中考作文就容易多了。

纵观这几年的中考作文,我们会发现命题有几个明显的特征:


一、限定性和言说空间结合

中考或是高考的作文就是给所有参考的学生创设一个言说的“场”,在这样一个统一设定的“场”里,学生可以有一定的空间展现自己的语言素养和价值判断。
过去的试题多为命题作文或是材料作文。叶圣陶先生就认为命题作文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尽管这一观点并非全面,却也指出了命题作文的局限性——限制性过于明显。再加之有的命题设置了过高的审题门槛,导致学生在写作初始就磕磕绊绊、提心吊胆。潘新和先生认为“审题不应是能力”,他的观点其实并不是完全否认审题的必要,而是要将审题的难度降低,从而让学生拥有更为广阔和自由的言说空间。中考作文试题中出现较多的,还有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拥有很广阔的命题市场,是作文形式中的常青树,但是一者,时间久了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也容易让学生产生“作文仅此一格”的误判,不利于学生写作思路的拓展。再者,过去的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不少是虚构的内容,材料本身经不起推敲,漏洞百出、逻辑混乱,颇有误导学生的嫌疑。在这一点上,后来的话题作文也屡屡重蹈覆辙。如2001年的高考作文即以“诚信”为话题: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不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试题虚构出了这样一例故事,最终的导向性很明显,但仔细推敲一下,抛下了诚信不合适,但是“健康”可以抛弃吗?“健康”是“1”,没有了健康,其余都将归零。那么其他的呢?“美貌”、“机敏”与生俱来,怎么抛弃?至于努力一生终有的“才学”“金钱”“荣誉”为什么要抛弃呢?这样的试题,故事的本身就不合适,学生的言说空间也很小,即便可以书写,也多是言不由衷,虚情假意。
我们倒是可以看下几例中考作文试题:
让我心生敬意/用上伙伴、困境、成长三个词语,以“在幽深的峡谷里”为开头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2018年·北京)
该试题采用了半命题的方式,这有别于最为传统的命题方式。相较而言,半命题作文显然是一种突破。“敬意”,这是一种普遍的人生体验,学生是有经历的,但是若将“敬意”的对象先界定了,学生选择的空间就没有了,试题适用的范围自然就小了,这对学生而言,是带有较大的风险的——万一“敬意”的对象自己不曾接触过,那怎么办?可以说,留出填写的空间,就是留出了学生的生活空间,也就留出了书写和思维的空间。同时,这份试题还不仅是单纯的半命题形式,它还有另外两层要求:规定的三个语词和故事的开头。语词彼此的关联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能力,日常的阅读教学就需要学习语词的前后照应和彼此的逻辑联系,否则单一的、静态的语词是缺乏生命力的。阅读如此,写作也是如此。这种语词的联系,也加强写作与真实生活的联系,强调了写作和语文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此一来,学生的写作视域就宽广了,思路就打开了。可以说,该试题很好地将答题的标准和言说的空间较好地结合了起来。
但并不是说该试题就是完美无缺的。由于有三重的限定(敬意、三个语词和“在幽深的峡谷里”为开头),尤其是语词“伙伴”和作文的开头“在幽深的峡谷里”的限定,使得原本开阔的书写空间被压缩,“困境”和“成长”是表达敬意的基本背景,但“伙伴”却不是表达敬意的必备条件,如此一来,言说的空间就被迅速压缩,这恐怕不是命题者所愿意看到的。而“在幽深的峡谷里”这样一个象征性极强的开头则容易给学生带来误导,同样不利于学生畅快地进行表达。
当然,瑕不掩瑜,试题在开放性和限定性上与生活的结合方面作出了很好的示范,也是一个不错的突破。类似的作文试题还有,如:
请以“给×××的一封信”为题目,以“自律的乐趣”为内容,给老师、亲友、同学……写一封信。(2020年·广东)
请你用上“科技”“未来”“环境”这三个词语,以“已经过去三天了,还没见到阳光”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2019年·甘肃)
一份约定,或关乎友谊,或关乎亲情,或关乎过往,或关乎未来……你曾经与谁约定?又将这份约定镌刻在何处?请以“镌刻在 的约定”为题,写一篇文章。(2019年·青岛)
这些试题或紧扣学生的生活,或贴合学生所处的特定时代,既让学生有话可说,又有一两处的限定,写起来不至于漫无边际,满场跑火车,以至于书写失去控制。


二、感性思维和理性思考结合

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非常强调“文笔”,而这个所谓的“文笔”,通常大家就理解为语言优美,充溢着浓郁的“文艺范”。平心而论,“文艺范”并非不好。可以想象下,文学作品如果语词贫乏,表达力有限,这无论如何都谈不上是好作品。但是,如果过于讲究辞藻,追求语言形式,那么很容易消解作者真实情感的表达。如此一来,作文成了凌空蹈虚的场所,假话、大话、空话盛行。同时,此类作文在文体形式上,表现为着意追求“美文”,要求为文要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的确,美文重感性,长于抒情。周作人于1921年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认为这将“给新文学开辟出一块新土地”。此后,此类文体渐渐为世人所重。但是,研习者似乎忘记了周作人自己所追求的却是不一样的“美文之路”,他认为,新的散文应该“是言志的散文,它将叙事、说理、抒情的散文都浸在自己的性情里,用了适宜的手法调理起来,所以是现代文学的一个潮头”。模仿的总会发生变异。不知从何时起,无病呻吟、不知所云的文章被奉为了圭臬,并且大行其道。温儒敏先生就毫不讳言地说:“中考和高考作文命题大都偏于文学的感性的路子,而且重视‘文笔’的考查,这就影响和制约着语文教学。”如下文:
时光,温婉而清寂,天空飘过大朵的白云,那是心素静的影子。风过,一帘小草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抬头,伸手,采撷一缕芬芳入墨,明媚便婉约在我的文字中。仔细聆听,哦!那心语的呢喃,是谁,在这样的诗句中,书写着初逢的欣喜?是谁,在隽永的画卷中,将生机盎然的美好描绘?
这就是典型的抒情笔调,文辞“优美”、感性十足。这种文风在中学生的认识里,应该是有很高的认可度的,但是仔细琢磨会发现,文句的背后,作者所表述的是什么?是欣喜还是生机?是,好像也不全是。很明显,这种浮华的文风掩盖了行文的逻辑和重心。同时,我们不能忘记,文章的风格不止一种。初中阶段需要涉及简单的议论,未来,还有更为高级的写作思维形式在等待着他们。对此,课程标准就明确提出,要“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幸好,这几年,语文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了这种状况,在中考作文题目的命制上作出了有力的转向,力求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掌握对应的文体类型,这其实也是对纯感性思维的一种破解和提升。如下例考题:
你即将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希望参加新学校的社团活动,使自己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假如学校已有你感兴趣的社团,就申请加入;假如学校目前还没有符合你兴趣特长的社团,就申请创建一个新社团。
请从上面申请的内容中任选一项,给新学校负责社团工作的张老师写封信。可以讲述有关你某项爱好或技能的故事;也可以陈述你申请的理由和相关设想。(2020年·杭州)
该材料不仅符合我们所述的第一类结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也考虑到了“有”或“没有”的两种可能,供学生选择,学生不至于无话可说或是为了为文而生拉硬拽。与此同时,还在这两种可能的基础上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写作思维。“讲述有关你某项爱好或技能的故事”就可以写成记叙类文体,“事”与“情”结合。“陈述你申请的理由和相关设想”,则需考虑申请的理由以及所述理由的充分程度;若是选择“相关设想”,同样要考虑开展社团工作的全面性和可行性,这就是“事”与“理”结合。这样的试题可以说很好地契合了课标的精神,对学生写作思维的培养、对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三、价值观念的培育和材料的多样性结合

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换句话说,若是价值观念出了问题,专业好或许还是件坏事。从写作行为上看,写作可以调整、甚至可以掩饰写作主体的价值标准,但一定无法超越。从这个角度上说,作文和数学、物理等科目是不同的。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阵地,写作不仅仅能考查学生的语文水平,同样也可以检验或在一定层面影响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念,或者说,学生固有的情感和价值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作品的情感和思想高度。叶圣陶先生就斩钉截铁地断言,“要是平时的思想和认识,在立场、观点上有错误,在观察、理解上有不确切、不周密处,临到动笔的时候会突然变得正确、确切、周密吗?不会的。”叶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价值观念形成最为关键的初中阶段,尤其如此。所以,充溢着情感态度认知的作文,其题目的命制几乎都包含着这方面的内容。当然,这种倾向不会是一种刻板的说教,多数也不会是显性的生硬界定(不排除个别例子),不会是过去叶老所说的“陈义过高,所关至大”、与学生“现时处境绝不相关”的内容,而是通过更为丰富的素材(名人名言、故事、漫画)、更为丰富的类型(材料、话题、看图)、更为丰富的表达方式(叙述、议论、说明、抒情)、更为丰富的文体(书信、演讲、介绍、游记),引导学生社会热点,或是春风化雨般地从生活琐事或是人生经验里引导学生作出自己的判断、讲述自己的故事、阐述自己的理由。如: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选自塞林格《麦田的守望者》)
根据你的生活体验,任选上面四个分句中的一句,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以阐述观点,可以抒发感想。(2020年·湖州)
材料很简单,就25个字;提示也很明确,从四个分句中选择一句作为题目。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这四个分句内蕴很丰富,书写的空间很大,上自家国历史,下至生活琐事,几乎皆可入文;可叙事、可议论、可抒怀,各种表达方式皆可依体使用。但是,命题者的良苦用心也蕴藏其间。“记”或是“忘记”,“变”或是“不变”,这四个动词所指向的对象无论是什么,都可以从中看出作者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观念。类似的试题再举两例: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
“怎么办?”
……
“自己决定。”
请你以“自己决定”为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2020年·宁波)
说起游家乡,每个人都会有一张自己的私家地图,有的是美食图,有的是老街图,有的是民俗图……当然也有青山绿水图,欢乐农家图,图中的每个坐标都是你与家乡最深情的纽带。要求:以下面的文字为文章的开头,写一篇游记(600字左右),吸引更多的朋友来衢州旅游。
亲爱的朋友,欢迎你来衢州旅游!我会与你分享我的“私家地图”,现在跟着我出发吧!(2019年·衢州)
命题可选择的素材很多,我们今天正走在叶老当年提出的“文题取材应广博”的方向上。但是无论怎样的一种素材,都无法回避对写作主体情感价值的审视。宁波卷中,对作出什么“决定”,如何“决定”,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选择进行观照。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给各地带来的变化是显著的,东部地区尤甚,衢州卷的这样一则材料着眼于家乡的变化,不就是在字里行间培育起对生养自己的土地的一种情怀吗?可以说,写作的过程就成为了写作主体对某种行为(现象、人物、事件)的思考、辨识、选择或是反省的过程。上述材料的丰富与观念的隐形体察结合可谓完美。
事物总是不断的变化、发展的。和二十年前的课改初期相较,作文题的命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想见,随着课改的推进和深入,中考的作文一定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摘自《语文教学研究》,2021年6期)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