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快递 | 2021年苏州市中考满分作文素材运用解析?

发布于 2021-09-05 12:45 ,所属分类:初中作文学习资料



本文刊载于《作文与考试》2021九月刊)

2021江苏苏州市中考满分作文素材运用解析

文 |田大璜

【真题回放】
“箪食瓢饮,贫居陋巷,而能不改其乐”,是颜回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精神;“一世忠贞兴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是赵一曼的精神;“攻城不怕艰,攻书莫畏难”,是叶剑英元帅提倡的精神……古往今来,那些优秀人物的精神常常令人感动、向往,然而一旦遇到具体问题需要作出选择时,人们往往又会犹豫,甚至畏难不前。
请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受和思考,以“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名师题解】
苏州中考作文题的传统特色是诗意与精致,一如水的灵动与柔美。今年的文题颇具除旧布新、与时俱进的新气象,青春壮丽、热血阳刚,彰显时代的“精神”。
首先是包容的胸襟。就像“太平洋足够大,能够容纳中美两个大国”这句著名的论断一样,好的作文题也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胸襟,能让家庭背影不一,生活环境不同,写作层次不齐的考生都能有料可选,有话可说。而且,此题无论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是可以选择的,于议论文而言,它是明确的判断;于记叙文而言,它是经历后的思考与领悟。审题立意时首先要快速发现文题的留白处,我们可以把文题改写为“人是要有一点( )精神的”。给关键词添加修饰语,缩小“精神”内涵的外延,这样就能便于对接我们的生活经历、感受和思考。括号里可添加的内容可谓繁盛矣,诸如乐于助人、见义勇为、迎难而上、矢志不渝、不懈追求、善始善终、乐观豁达等等。考生如果能用此法再进一步挖掘,还能在明确了立意的基础上,顺势发掘自己可以选择的写作素材。例如,我们可以把文题进行句子拓展变形为:“(在_______时候/那里/引领下,我领悟到了)人是要有一点( )精神的”,很容易发现自己适切的生活经历。
然后是创新的精神。苏州中考作文传统的命题方式是诗意的表达,即取“意象”入题,如“太阳”(2019年)“绿色”(2017年)“东风”(2016年)等。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受和思考赋予形象的意象以具体的内涵。今年的文题“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则是一个观点鲜明的论断,对于选择写议论文的考生则是撤销了审题过程中的思维路障。然而,初中学段写作现实是以写作记叙文为主,记叙文讲究的是以情感人,训练的重点是形象思维。破解文题的方法可以选用“化虚为实”,给自己选择的某“一点精神”寻找人物与事件。假如要表现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清朗精神,不妨写写那些面对挫折、苦难,有过痛苦,有过徘徊,但依然微笑,依然自信、依然阳光的自己和人们;假如想写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挑战精神,可以写自己攀岩、登山、游泳、跑步等故事。
再就是亲民的做派。此题虽然没有审题立意上的障碍,却需谨防凌波飞渡、悬浮缥缈的虚空,全篇就“精神”说精神,最后竟不知“精神”为何物;抑或“精神”贫血,缺乏丰盈的内涵与层次。毕竟考场作文氛围不像平时写作那样轻松,文题为了防止考生跑偏,做了两项亲民的提示,充满人文关怀。先看“导语”小贴士:“一旦遇到具体问题需要作出选择时,人们往往又会犹豫,甚至畏难不前。”这里的“选择”一词特别关键,文题《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完全可以置换为《选择》来构思,只要突出我们在“犹豫,甚至畏难不前”面前作出选择时,领悟到需要有某种精神就是切题的。再看“要求”小贴士:“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受和思考”提醒我们,如果选择记叙文体,我们可以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在经历选择时,可通过心理感受与思考,来揭示其中领悟到的“一点精神”。如果是选择议论文,那些优秀人物的精神作为论据,既然具有说服力,然而不要忘记自己的经历亦可以作为事实论据,而且还更平实、亲切呢!
【满分作文一】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 芦 艺
“卖烧饼喽!
在老家,冬日的清晨,总被这样的叫卖声唤醒,自行车的铃铛“当当”的声音随之而来,清脆了冬日的暖阳,使人精神一振。
张大爷走街串巷卖烧饼,他人不高,头发苍白,因常年奔波而面色黝黑,品着她的烧饼,对张大爷愈感亲切,每一天最想做的事便是早起与他打个招呼!
张大爷用洪亮亲切的乡音唱着歌谣:“我的家乡美呀美,山清水秀令人陶醉……”他不慌不忙,颇有节奏的蹬着自行车,给人一种自得其乐之感,瘦小的人儿坐在高大的老式自行车上,竟蹬得十分有力。顿时,我感觉一切都软融在这歌谣里了,一见到精神抖擞的张大爷,清晨竟不再这般寒冷,心情也不由得明朗起来。
我兴奋的挥手道:“张大爷早安!”他摇摇晃晃的减缓速度,向我微微一笑,用清晰爽朗的声音道:“小姑娘早,今天要多少饼?”我买了十个,他搓搓手,打开车旁一个竹篮,霎时热气腾腾,白汽像淘气宝宝四处逃窜,迷住了人的双眼。咫尺之间,我看到张大爷那双手——粗燥,暗黄,满是皱纹。我立刻问道:“您每天要做多少饼啊?”他幽默的把手指一竖:“一百个左右,晚上熬夜备好一筐筐面团,第二天早晨天一亮就起来烧饼,现在卖的时候,我老张保证饼是热乎的。”他心系他人的精神让我感动,我突然发现他高大了许多,那自信、慈爱的目光投印到了我的心房的暗室里。
我突然很疑惑:“您每天这么辛苦却还坚持着,这是为什么?”“呵!虽然我年纪大了,但并不觉得累。”他意味深长的娓娓道来,带我指向别处的景色,“我儿子也这么问过我,他让我好好在家养身体,但是我认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因此我选择了日日奔波,辛苦卖烧饼,才得以徜徉乡间,不安逸于平淡的生活。你看这些美丽的村景和可爱的乡人,让我每天开开心心的,生活要是你笑着对它,它是很美妙的!”说完他心满意足的笑了,我隐约从张大爷的脸上看出了生活的美好,第一次看到了享受生活的样子。
我想到了最近遇到的学习方面的困惑,无论如何努力都止步不前,便选择了放弃。但是面对辛苦的生活,张大爷竟有着不惧辛劳、依然选择热爱生活,甚至享受生活的明朗精神。
我接过张大爷的烧饼,与他告别,他笑着,又似唱着:“我的家乡美呀美,山清水秀令人陶醉……”“叮叮当当”的铃声清韵彻底温润了我的心房。
我捧着张爷爷的烧饼,耳边又回响起他的那句话“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微微一笑,不觉加快了脚步!(945字)

【亮点精评与素材解析
张大爷仿佛就是我们身边许许多多的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他慈爱、善良,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特别是他能在艰辛的劳作中有享受生活的乐趣,他是一位情感饱满、精神明亮的人!此文可以置换为《引领》《冬天里的春天》《精神明亮的人》等文题。张大爷寒风中唱着亲切的歌谣,让寒冷的冬晨有了温热;他保证人们迟到热乎的烧饼,让人情也温热;他淡然看待劳作的辛苦,让我也有了不惧困难的勇气和希望。接过烧饼时,我“微微一笑,不觉加快了脚步”,既是写我的“精神”,更是张大爷“精神”感召的结果,一笔双写,可谓妙哉!
【满分作文二】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郭存远
登顶啦!红彤彤的日头斜斜地倚在山腰,给黛青的坡峰镀上了一层金灿灿的辉,没有古来黄昏将近的愁思,却留亲切与豁达,恬淡与满足。
今天我与友友约来爬山看日落。正午的烈日明晃晃地悬在头顶,蝉聒噪地鸣着。“天太热了,要不我们坐缆车上去吧!”我打退堂鼓道。友友看着我鼓励地说:“小样,志当存高远,人应有点理想和精神啊!”望着斗志昂扬的友友,我暗下决心同她一起徒步登山。
蝉儿鸣唱,似为我们鼓劲,阳光倾泻,漏过枝杈撒下碎金似的光斑,一切仿佛都焕发着夏日的生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腿仿佛被灌了铅,呼吸也如湿了的衫沉重的粘着,“好累”两个字在我脑中徘徊。
到达半山亭,我瘫在椅子上,如被抽了筋骨,无力。一辆观光车迎面驶来,望着其它游客载车离去,我不禁心生慕意。夏日的风夹杂着些许焦躁穿过树林,带着叶碰撞的“沙沙”声,听得心中直痒。我回头望向坐在对面的友友,豆大的汗珠从她的额滑落,湿了衣衫,但她依然嘴角微扬,似胜券在握;眉目坚定,若星河闪烁。我看得愣了神,耳畔的音静了,宛若清泉点在心头,平了躁,润了神。我暗自思忖:人就应如此坚韧,有永不言弃的精神。
在这半山的凉亭中,我的身体得到了休息,心灵收获了能量,我与友友又踏上了由外而内的新征程。越往上,树愈发得密,路也愈发变得窄了。青色的石板也略有些高低不平。日已半斜,落在前头,似在呼唤。想着马上就要登顶了,我不由欣喜的加快了脚步。“啪嗒”一声脆响,我还是中招了。友友见我摔倒,连忙跑来扶我,看到我膝上的伤更是满脸焦急。她犹豫着说:“要不……我们下次再来看日落吧……”“这点小挫折不碍事,”我不失时机地调侃道,“小样,志当存高远,人应有点理想和精神啊!我们一定要登顶!”这次,我不再退缩,面对困难,逃避或等待是对命运的低头,人当有敢于面对并克服困难的勇气与精神,登山如此,人生处处亦如是。
友友尊重了我的选择,给我找来一根合适的木杖,扶着我继续攀爬。终于,赶在日落之时,我们登顶了!在经历重重挫折后感受到的那份成功的喜悦如新沏的茶,苦尽甘来,沁人心脾。这是一种收获的喜悦,是历尽艰辛后的享受。浑圆的落日染红了半边天,那金赤橙黄浓郁得似要化开滴到我心头,暖柔地将它裹起。心灵在刹那间被填满。
日照一日后才如此红火热烈,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只有在奋力拼搏后方能绚烂无悔。人生真正的精彩和价值就是在行走过程中的所遇,所悟及精神的不断丰满。如若人没了那点精神,那生命便失了灵魂。(995字)

【亮点精评与素材解析
坐缆车,还是徒步登山?极度疲累时,是继续坚持自己的选择,还是允许自己改变?跌倒受伤后,是面对现实,还是选择挑战?看似寻常的一次登山问顶的过程,实则是作者不断进行抉择的过程。此文可以置换为《选择》《陪伴》《榜样》《我战胜了自己》等文题。我在朋友的鼓励下,选择了挑战;我在榜样力量的影响下,选择了坚持。我在历练中成长、成熟,不仅领略了凌绝顶时的无限风光,更收获了让生命丰盈的精神膏方。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