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期末考试前这样复习,初中语文成绩至少提升20分!

发布于 2021-09-05 14:02 ,所属分类:初中作文学习资料

一、文言文


重点:


1、内容和注释的记忆


2、重点实词虚词的掌握


3、熟悉各个文言文作家基本概况(生平重大事迹)、熟悉名家的意义不仅在于文学常识积累、更希望孩子们可以利用自己对于名家的信息掌握,在老师的指导下将其转化为写作素材,写出高水平的作文。


二、名著阅读


重点:


1、重点情节的记忆


2、重点人物性格分析(比如对于藤野先生的治学严谨、待人诚恳、没有民族偏见性格的分析、)


3、结合生活谈理解(比如《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们可以结合学习谈复习的重要性。结合交友谈诚信的重要性)

三、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命题往往在四个方面设置题目:一是理解文章的主旨;二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三是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四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1、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关键:联系原文)


答题技巧:

  1. 联系上下文,弄清楚词语在原文中指代的内容。

  2. 注意修辞手法,如果词语用了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答题关键是把词语由喻体、拟体还原为本体。

  3. 联系语境,对有感情色彩的词语的答题关键是进行直接正面的描述。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关键:理解句子中关键词的含义)


答题技巧:

  1. 整体把握句意,抓住句子主干的同时留心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

  2. 注意句子在文中的地位。

  3. 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指出文中的某个句子,然后问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根据是什么(关键:联系上下文,原文中找答案)


答题技巧:

  1. 作答时先分析句子的性质是观点句还是结论句。(观点句,理由在后;结论句,理由在前)

  2. 确定句子所涉及的范围,筛选信息,切不可照抄原文。


4、文中为什么要写某事物或从某件事物写起/文中某一句话或某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好处/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


答题模式:相关术语+文章的具体内容+作者情感或文章主旨


5、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


不能。因为:

  1. 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

  2. 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 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不能互换。


6、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作用是什么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写出了对象的什么特性


  •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 排比:增强气势和语气,强调了+对象+特性

  •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 设问:引起了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与思考

  • 反问/反复:加强语气,强调了……


7、文段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作者是如何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赏析某段文字的艺术手法或表达效果。


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尽量要全面,有条理,要拓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效果作用(往往要与感情主旨联系起来)


8、赏析文章的标题/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为什么要以“…….”为标题/以“…..”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分析角度:内容、结构、形式


9、文章用了第几人称,使用这种人称的好处是什么


答题技巧:使用人称的作用+结合文章内容

10、线索的赏析/文章以......为线索


答题模式:文章以……为线索,开头写......中间写......结尾写......


答题技巧:从上下文中筛选信息,归纳概括。所写内容有几个方面就从几个方面概括;如果内容集中写一个方面,无法从内容上分为几个方面时,应考虑从手法(虚实、正反、点面)方面分点概括。


11、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文中写某句话或某事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意思


答题技巧:联系上下文,抓住文章的关键句,结合主旨,分析作者情感


12、人物鉴赏/请简要分析文中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技巧:按总分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定量分析;或先从几方面定量分析,再用一句话做定性式总括。


13、鉴赏语言/赏析文章语言


答题技巧:从遣词造句、修辞、语言风格、语体、情感的角度去鉴赏


答题模式:语言特点/手法+该特点或手法的常规效果+对象+抒发情感/观点/内容


14、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简要分析


答题模式:文章是以……为结构方式,第一层写了……第二层写了……


15、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描写出了……

  •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的描写了……

  • 副词(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的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限制、时间、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