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 | 每日一篇文言文:《晋书陶侃传》
发布于 2021-09-07 11:54 ,所属分类:文言文知识学习-文言文答题技巧
陶侃,字士行,早孤贫,为县吏。鄱阳范逵称美之,庐江太守张夔察为孝廉。刘弘为荆州刺史,辟侃为南蛮长史,遣向襄阳讨贼张昌,以军功封东乡侯。陈敏之乱,弘以侃为江夏太宁,侃备威仪,迎母官舍,乡里荣之。敏遣其弟恢来寇武昌,侃与诸军并力距恢,所向必破。侃戎政齐肃,凡有虏获,皆分士卒,身无私焉。后以母忧去职,服阕,参东海王越军事,迁武昌太守。帝使侃击杜弢,令振威将军周访、广武将军赵诱受侃节度,击贼,破之。王敦表拜侃为使持节、宁远将军。弢将王贡精卒三千以舟师断官运径向武昌侃使郑攀及伏波将军陶延夜趣巴陵潜师掩其不备大破之斩千余级降万余迁都督荆、雍、益、梁州诸军事,领荆州刺史,楚郢士女莫不相庆。侃勤于吏职,国外多事,千绪万端,罔有遗漏,自南陵迄于白帝数千里中,路不拾遗。既苏峻作逆,京都不守,侃子瞻为贼所害。平南将军温峤要侃同赴朝廷,推为盟主。于是戎服登舟,星言兼迈。瞻丧至不临,与温峤、庾亮等俱会石头。诸军即欲决战,侃以贼盛,不可争锋,当以岁月智计擒之。乃从长史殷羡言,与峻战陈陵东,贼众大溃。侃寻以为侍中、太尉,封长沙郡公,加都督交、广、宁七州军事。命张夔子隐为参军,范逵子珧为湘东太守,辟刘弘曾孙安为掾属,凡微时所荷,一餐咸报。平襄阳,拜大将军,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上表固让。咸和七年六月疾笃,又上表逊位。薨于樊溪,时年七十六。侃遣令葬国南二十里,故吏刊石立碑画像于武昌西。成帝策谥曰“桓”,祠以太牢。
(节选自《晋书·陶侃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弢将王贡/精卒三千/以舟师断官运/径向武昌/侃使郑攀及伏波将军陶延夜趣巴陵/潜师掩其不备/大破之/斩千余级/降万余/
B.弢将王贡/精卒三千/以舟师断官运/径向武昌/侃使郑攀及伏波将军陶延夜趣/巴陵潜师掩其不备/大破之/斩千余级/降万余/
C.弢将王贡精卒三千/以舟师断官运/径向武昌/侃使郑攀及伏波将军陶延夜趣/巴陵潜师掩其不备/大破之/斩千余级/降万余/
D.弢将王贡精卒三千/以舟师断官运/径向武昌/侃使郑攀及伏波将军陶延夜趣巴陵/潜师掩其不备/大破之/斩千余级/降万余/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意为“孝顺亲长、廉能正直”,是汉朝设立的察举考试科目,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B.服阕,指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古代父母去世后要守丧三年,三年丧满,称之为服阕。
C.使持节,魏晋南北朝时直接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权力的官职,权力与持节相同。
D.国外,指京城或朝廷以外,亦指外任将吏驻守管辖的地域,与朝中、朝廷相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侃为人敦厚,受人恩惠必报。当年他出身寒微,范逵、张夔、刘弘等对他有知遇之恩;封长沙郡公后,他提拔重用恩人的子孙以为回报。
B.陶侃公允无私,受到吏民爱戴。凡有缴获,他全部分赏士卒;为平叛,连儿子的丧礼都没有参加;升任武昌太守时,当地百姓欢庆,旧部为他立碑画像。
C.陶侃勤于吏职,为官政绩显著。任荆州刺史时,公府内外事务千头万绪,他都处理得从无遗漏;他管辖的南陵到白帝一带,民风淳朴,路不拾遗。
D.陶侃忠勇为国,多次平定叛乱。他先后平定张昌、陈敏、杜弢、苏峻之乱,为稳定国家政权立下战功;成帝赐他谥号“桓”,准以太牢礼祭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敏遣其弟恢来寇武昌,侃与诸军并力距恢,所向必破。
(2)诸军即欲决战,侃以贼盛,不可争锋,当以岁月智计擒之。
1.D 句中,“将”意思是“率领”,宾语是“王贡精卒三千”,而不是“王贡”,排除A、B两项。“夜趣”意思“连夜进军”,“巴陵”是进军的目的地,“夜趣巴陵”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
2.C “权力与持节相同”解说有误,“节”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信物,因用途不同而种类繁多。封建帝王所遣使者规定持“旌节”,使命完成后归还。权力次之的又有持节﹑假节。
3.B “升任武昌太守时,当地百姓欢庆,旧部为他立碑画像”分析有误,“薨于樊溪……故吏刊石立碑画像于武昌西”,是他去世以后,他的旧部在武昌城为他刊石、立碑、画像。
4.(1)陈敏派遣他的弟弟陈恢来侵犯武昌,陶侃与诸军合力抗拒陈恢,所到达的地方一定大败敌军。
(2)诸军想要马上展开决战,陶侃认为贼兵气势盛大,不可硬攻,应当等待时机用智谋擒获他们。
参考译文:
陶侃,字士行,年幼而孤苦贫寒,任县中小吏。鄱阳人范逵称赞他,庐江太守张夔举荐他为孝廉。刘弘任荆州刺史时,征召他为南蛮长史,派遣他去襄阳讨伐叛贼张昌。凭借军功被封为东乡侯。陈敏叛乱时,刘弘任命陶侃为江夏太守,陶侃准备了仪仗,把母亲接到官舍,同乡的人都以之为荣。陈敏派遣他的弟弟陈恢来侵犯武昌,陶侃与诸军合力抵抗陈恢,所到达的地方一定大败敌军。陶侃治军严肃整齐,凡有缴获,全部分赏士卒,自己身无私财。后来因母亲去世而离职,服丧期满,参谋东海王越军事,升任武昌太守。皇帝派陶侃攻打杜弢,命令振威将军周访、广武将军赵诱受陶侃调遣,攻打杜弢,大败杜弢。王敦上表任命陶侃为使持节、宁远将军。杜弢部将王贡率三千精兵,用水师截断官军道路,直逼武昌。陶侃派郑攀及伏波将军陶延连夜进军巴陵,悄悄出兵,乘其不备大败王贡,斩首千余级,归降者一万多人。升迁都督荆、雍、益、梁四州军事,兼任荆州刺史,荆楚民众听到这个消息后没有人不交相庆贺。陶侃为官勤恳,公府内外事务千头万绪,但他没有一件遗忘疏漏的。他治理的从南陵到白帝数千里区域里,百姓路不拾遗。苏峻叛乱爆发后,建康被叛军占领,陶侃的儿子陶瞻被叛军杀害。平南将军温峤邀请陶侃出兵一同入朝勤王,推举陶侃为盟主。陶侃于是戎服登舟而行,昼夜兼程,连陶赡的丧礼也未参加,与温峤、庾亮等人齐会在石头城下。诸军想要马上展开决战,陶侃认为贼兵气势盛大,不可硬攻,应当等待时机用智谋擒获他们。陶侃听从长史殷羡的建议,与苏峻在陈陵东作战,叛贼被打得大败。不久,陶侃因功升任侍中、太尉,封爵长沙郡公,加授都督交州、广州、宁州等七州军事。陶侃任命张夔之子张隐为参军,范逵之子范珧为湘东太守,征召刘弘的曾孙刘安为掾属,凡是他微贱时受过的恩惠,哪怕是一餐饭他都必定报答。平定襄阳后,他被征拜为大将军,皇帝特许他可以带剑穿鞋上殿,慢步入朝,朝拜时赞礼官可以不直呼其姓名只称其官职。陶侃上表坚决推辞。咸和七年六月病重,又上表让位。在樊溪去世,享年七十六岁。根据他的遗嘱,众人把他葬在长沙南二十里的地方,他的旧部又在武昌城西为他刊石、立碑、画像。成帝赐谥号“桓”,准许用太牢礼祭祀。


积累 | 每日一篇文言文:《史记·项羽本纪》
积累 | 每日一篇文言文:《汉书•夏侯胜传》
积累 | 每日一篇文言文:《旧唐书·李商隐传》
积累 | 每日一篇文言文:《三国志·孙权传》
积累 :每日一篇文言文:《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
积累 | 每日一篇文言文:《元史·廉希宪传》
积累 | 每日一篇文言文:《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