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平:于永正作文教学给我的启示
发布于 2021-11-04 15:13 ,所属分类:初中作文学习资料
于永正作文教学给我的启示
______教学心得
濮阳县庆祖镇一中 张国平
于永正老师的精彩纷呈、出神入化的作文课堂教学实录,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于老师高超的作文教学技巧、精湛的作文教学艺术,那挥之不去的教益给我很多很多的启示。
一、幽默相互动。幽默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在于老师的作文课堂教学中,寓庄于谐、妙趣横生的幽默随处可见:课前,于老师:“很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通过刚才你们学校老师的介绍,大家都对我有所了解了,你们猜一猜,别人都怎么称呼我的?”1学生:“于老师”。2学生:“于爷爷。”3学生:“于校长。”听到“于校长”这一个称呼,于老师忍俊不禁,对那位学生说:“谢谢你,我在江苏几十年了都没有当过校长,终于在广东当了一回。”现场所有人都笑了起来,气氛一下子轻松了很多。学生开始显得活跃起来。于老师:“我告诉大家,我上课的时候,最喜欢发言说错的同学!谁说错一次,记特等功一次,他们是有功之臣!”学生哗然,气氛更活跃了。
二、出题想得细。作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笔记叙生活,表达自我,在表达的过程中运用一定表达方法。而教师要在作文课上,让学生“想写”“会写”,就必须做到充分备课,出作文题要想得细,于老师正是这样做的。上课了,于老师在黑板板书:“老师”,对学生说:“让你以‘老师’为题,写一篇作文,你愿意吗?”不少学生说:“不太愿意。”于老师含笑说:“你们说话真客气。不愿意就不愿意,还加了个‘太’字,老师送你们一句话你们就会写了。”转身板书:小事,把小事写“大”。于老师:“‘大’就是具体的意思。老师有哪些小事?”学生答不上来。于老师给学生讲故事,讲了《藤野先生》中鲁迅回忆了老师讲学的三件小事。于老师再出示一篇写老师的短文,老师朗读,读完后问学生:“这些事大不大?”学生答:“不大。”“这些事难写吗?”“不难。”
三、创设真情境。有了作文的选材范围,也许解决了一部分学生的选材难题,但是,仍然有一部学生学生觉得难为“无米之炊”。让学生回忆生活,动一番脑筋也许能够找到写作素材,但是假如能给学生提供现成的题材,就再好不过了。这一节课,于老师给学生创设了以下情境:上课铃声响了,老师从教师走进来,一脸严肃地环顾全班同学,一声不吭,让大家猜不出他心里又要卖什么葫芦了。过了一会,老师突然转身,认认真真在黑板上写了个“武”字,故意写多了一撇。他用严厉的目光看了一会学生,说:“这次作业,有些同学写错了这个字武字,加多了一撇。最不应该错的是曹媛同学。曹媛,请到前面来。”曹媛战战兢兢地来到老师跟前。老师接着说:“送你一句话,记住了以后就不会写错这个字了:武人不带刀。武功高强的人不用带刀,赤手空拳就能打败敌人,记住了吗?”曹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小声说:“记住了,以后我写武字的时候,心里就默念,武人不带刀,就不会写错了。”听了她说的话,老师目光这才变得和蔼起来,轻轻抚摸她的头,说:“好,相信你知错能改,请回到座位上。”
四、教师要下水。于老师的下水文便是佐证,每次教学生写作文前老师先写一写。只有如此老师才知道本次作文哪里不好写,写时应注意什么。那样在教学中才能教好学生作文。
就像军事演习一样,演习前,指挥官要有自己的预演计划,有自己的演习目的,演习过程,演习方法,演习步骤。在演习中发现问题,查找问题出现的原因,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为以后的实战地下基础!
老师教作文也是这样,自己先写一写,这就要求老师,会多重题材的作文,渊博的知识,熟练地写作手法,深刻的生活体验,优美的文字驾驭技巧。这就要求教师每天读书,写作练笔,日积月累,厚积薄发,这如我们参加的新概念快速作文一样,每天的读啊,写啊,交啊,孜孜不倦,我们虽不能成为诗人,却过着诗意的生活,我们成不了作家,却做着一个作家的梦!
五、供写作素材。学生写作文大多感到无话可说,多半是因为没有素材。因此老师就要充当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的角色。于老师在课堂上当场的情景剧便是在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
我在春天领着学生一起去放风筝,蜻蜓呀,老鹰呀!在空中不停的飞舞······油菜花开的时候,畅游花海,嗅着淡淡的油菜花的清香,望着波光粼粼的河水,婀娜多姿的垂柳,天上漂浮的白云,地上铺满的一片金黄,嗡嗡鸣叫的蜜蜂,翩翩起舞的蝴蝶,笑语盈盈的孩子,让他们拥抱大自然!清明节去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去田野里祭祀祖先!
六、当场评作文。以鼓励学生为主,于老师在课堂上的这一点做得相当到位,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得到老师的表扬,心里美滋滋的,像吃了蜜一样甜,就会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创作的欲望。如果教师一味地批评指责,学生就会垂头丧气,像打的茄子一样蔫了!
于永正老师曾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要努力使每一节课生活化、艺术化。”幽默诙谐的语言、精心创设的情境和细致入微的评点,使于永正老师的作文课堂,时时充满了笑声,处处盈荡着春意。
管理员 殷志斌 编辑校对
注我们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