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70年踏上满洲里这块土地的,1978年离开,虽然在那里军营生涯仅有短短八年时间,却给我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记,那段经历,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中,已成为了我经常思念的第二故乡。
离开满洲里已经40多个年头了,但还是经常思念着向往着。近日,受东北战友协会之邀,我将有机会回到阔别已久的满洲里了,心情既兴奋又高兴! 在未见到几十年后的满洲里之前,我想把记忆中一直让我魂牵梦绕的满洲里,和曾经在哪里度过青春年华的军营生活再回望一下,以拉回和记录下我总在梦里回望的记忆。 满洲里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准地级市,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西邻蒙古国,北接俄罗斯,是一个中、俄、蒙文化交融的城市,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和魅力的边境城市,据当地人讲,它是由一个草原小镇发展起来的移民城市,有100多年的沧桑变迁史,面积700多平方公里,人口近30万,居住有蒙、汉、回、朝、俄罗斯等二十多个民族。市辖扎赉诺尔区(县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中俄互市贸易区、东湖区、国际物流产业园区、敖尔金区等。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因素,受到了周边邻国的和青睐,加之融合了中俄蒙三个国家之风情和民族习惯,被冠之于“东亚之窗”之美誉,有句话是这样说的:“鸡叫鸣三国”,虽然很夸张,但足以说明三国相距很近,所处位置的重要。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经过满洲里人的辛勤努力和艰苦奋斗,使这座已很有特色边境小城,逐步发展成为镶嵌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多次获得“全国文明口岸”,为我国改革开放和边贸疏运做出了重要贡献。 满洲里地处亚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春季干燥风大,秋季气温骤降。境内水资源丰富,湖泊众多,风光旖旎,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旅游业发达……,只是气温不均衡,温差比较大,夏天气温最高时曾达零上40度,冬天最低时常达到零下40多度。 满洲里最美好的季节是夏季,虽然只有短短两个来月,但,大自然却为这里生成了不尽的美景,如:有湛蓝色的天空上飘浮着朵朵白云;有碧绿无垠的草地上像云朵般缓缓移动的牛羊群;有广袤草原驰骋奔驰的骏马群。有寒冷的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童话般的白色美景;有北京通往莫斯科的国际贸易铁路和公路干线;有闻名中外的扎赉诺尔猛犸象故乡和无烟煤矿藏;有丰富的皮毛肉类和渔业资源加工厂;有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北方第一大湖呼伦湖(达赉湖);有星罗棋布、别具一格的白色蒙古包;有一望无际绵延不断的大小山峦;有形状各异块块镜子般排列在草地上的水泡子(湖泊)……。还有人们在生活中提炼出的很多富有春天元素的风情,如:春天里遍地含苞绽放的美丽花朵,夏天里劳动场上的欢歌笑语,以及各民族兄弟酒席桌上的遐思畅想等等,构成了祖国北疆满洲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和精神风貌,集北国风光,蒙古风情,俄国情调于一身,令人陶醉,令人向往。 部队是一所大学校,我们都来自于五湖四海,在我曾经服役的满洲里兵站这所大学校里,我们高举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旗帜,为了祖国边疆安宁和人民生活幸福,不怕苦和累,不怕流血牺牲的“三不怕”精神,就是我们每个军人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在部队优良传统鼓舞和熏陶下,在首长们关怀培养和战友们的关心帮助下,每个人争当五好战士,入团入党,好学上进,形成了良好的风气。战友们一起学习,一起工作,一起训练,一起生活,一起参加义务劳动。如:到农场收麦子,到牧场放牛羊,到大田里收土豆,到菜地里种蔬菜,帮助地方支工、支农、支教、抢险救灾……,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同唱一首歌,同住一间屋,同吃一锅饭,同喝一井水……,这一切都是军营生活的真实写照,处处体现军人朝气蓬勃、生龙活虎,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风貌,感受到了部队真是一个培养人锻炼人的好地方,生活在这里很幸福,很骄傲,很快乐,很荣光。 我们是一个执行特殊任务的部队,曾经肩负着当年抗美援朝和援越抗美军事物资转运任务。先辈们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我们这代人赶上了援越抗美的物资转运任务。火车从祖国北疆满洲里到南疆广西萍乡,行程一万多公里,经历了许许多多艰难和险阻,将一列列重要的军事物资押送到了越南前线。平时,每当基层连队任务紧急,换装人力不足时,为了保证前方物资供应,机关上下齐动员,积极投入到繁重的任务中去。多少年来,无论白天或黑夜,无论晴天或雨雪天,无论盛夏或寒冬,上级命令一下,首长和机关干部,男兵和女兵,不讲任何条件,没有任何怨言,立即放下手头工作,和连队战士一起,摸爬滚打,人拉肩扛,夏天汗流浃背,冬天,厚厚的棉衣外都挂满了冰霜,没有叫苦连累的。那种官兵平等,上下团结,互助互爱的优秀品德和工作作风,深深地影响和鼓舞着大家,圆满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艰巨的任务,为援越抗美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那温馨和谐的大干场景仍然历历在目,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从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愈是艰苦的条件恶劣的环境,愈能锻炼人的意志,愈能体现官兵间互助互爱兄弟般的情谊。 记得在中苏珍宝岛战役刚结束后的1970年11月,为了依实战标准演练部队、首长、机关和连队,进行了一次综合性的全副武装军事野营拉练。出发那天,广袤的大草原风雪漫天飞舞,气温降到了零下40多度,首长、机关和部队迎风冒雪,身背沉重的行装,浩浩荡荡地行进在渺无人烟的大草原上。我们中多数都是从内地应征入伍的新兵,也是第一次参加如此条件下行军拉练。走了不到20公里路程,很多人脚磨出了血泡,手和脚冻麻木了,走路一瘸一拐的,都坚持着。渴了,打开冰凉的军用水壶喝几口,饿了,拿出自带干粮啃几口。就这样在寒风凛冽的茫茫雪原上,凭着坚强的意志,沿着丘陵忽高忽低的山路,顽强地跟随大部队缓缓行进着,相互鼓励着,加油着。年俞五旬的老政委是抗美援朝时的老英雄,也参加到了这次战备拉练中。他谢绝了后勤部门为他准备的骑用马匹,行进在战士们的中间。部队首长身体力行,极大地鼓舞了官兵战胜眼前困难的力量和勇气。
行军到了晚上就更艰难了,空旷的草原,夜深人静,小雪一直下的不停,只听见人们踩在雪上沙沙声……。10多点钟,米粒状的小雪渐渐地变密了变大了,瞬间成了鹅毛大雪,无际的大草原顿时白茫茫一片,能见度不足百米远。雪借风势风借雪势更强劲了,呼啸着朝长蛇阵般的行军队伍猛冲过来,大家的脸像被刀割般斯拉拉的疼痛,脖子被灌满的雪化成冰凉冰凉的水流进内衣里,加之沉重的毛皮大衣像船上的帆,狂风吹的人东倒西歪,每走一步都十分困难,不时有人跌倒再爬起,爬起再跌倒……。铺天盖地的大风雪,不仅致行军队伍受阻,连随行拉给养的汽车也时不时出现故障。好在有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精神力量支撑,官兵们齐心协力地闯过了一道道难关。次日黎明时分,风雪渐渐小了,经过了一天一夜艰难的行军,终于来到了200公里外的新巴尔虎右旗(西旗)敖尔金国营牧场安营扎寨。许多战士冻伤了手脚脸部,首长们急忙安排医务人员为他们疗伤,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后勤部门及时安排食宿……。 这个牧场面积不大,人口不多,相当于内地乡镇,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军人,在当地实属罕见,不平整的街道上站满了身穿蒙古长袍的男女老幼,有的是来看热闹的,有的是接待部队的……。牧民们都很热情,像见到亲人一样欢迎我们,杀猪宰羊招待我们这些子弟兵,真是军民鱼水情深,至今回想起来还让人感动不已!当然了,部队是有纪律的,临离开时,照价付清了地方所有的费用。
晚上宿营就更难熬了,因当地地广人稀,房屋很少,肯定是不够住的。我们十来个人打地铺住进了一个有10来平米,四周还透风的土坯屋里,为了相互取暖,一个挨着一个挤在铺着厚厚牧草的土地上,被子皮大衣全捂在身上,皮帽子反戴在头上,还是冻得瑟瑟发抖,半夜,草原上呼啸的大风又吹响了,雪花从门缝墙缝吹进屋里,被子上覆盖的皮大衣上全是雪片,躺在铺着厚厚牧草的地上,身下像有冷风在向上吹,浑身上下透心的凉,尤其到了后半夜,刺骨的寒风如针扎一般刺痛着全身,双脚像挨着冰坨一样生疼,大家都蜷缩着双腿,几乎一宿无眠……。 第二天,按计划安排,我们又精神饱满地投入到了其他训练当中去,没有掉队的,也没有叫苦叫累的……。是革命大家庭官兵一致、同甘共苦、互助友爱的光荣传统,温暖凝聚了官兵们的心,产生出巨大的正能量,从而经受住了风雪严寒的严峻考验!践行了革命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崇高思想境界!这正是我军克敌制胜永不言败的法宝。
1973年10月的冬天,我奉命来到离市区15公里外的部队牧场劳动锻炼,这是新提拔干部的必修课。牧场区的牛马羊圈是用石块垒,木料篱笆铁丝捆扎成的,还有一排用红砖碧瓦建成的平房是住人的,离牧场200米处有一个天然水泡子,是专供牛马羊饮水的。我在哪里一个月余,打草拉料放牧啥活都干,因为都是军人,工作充实,生活也很开心!一天,轮到我去放羊,我用大衣皮帽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骑上已与我友好的枣红马,从圈里赶出约200只的一群蒙古绵羊出发了。那天,天下着小雪,我赶着羊群慢慢走进草地深处,羊儿拱开积雪静静吃着干枯的草,我骑在马上欣赏着远处与俄罗斯相连边境线,茫茫雪原覆盖着大地,到处一片寂静。羊群在不停的吃草,雪儿在不停的下着。我的马跟随着羊群移动着,百无聊赖的我从挎包里拿出一本小说看了起来……。突然,羊群骚动起来,我猛一抬头,发现20米远有一头麻灰色的草原狼在羊群旁边虎视眈眈,狼发现我看到了它,扭头向北一瘸一拐地慢慢离去,我看它不慌不忙的样子立即催马去撵,狼见我追来,瘸着的腿竟然不瘸了,我追到这个山头它已经出现在那个山头,我追到那个山头它又到了另外的山头,直到消失在边境线外……。据当地牧民说,狼为了保护前爪的锋利,平时只用三条腿走路,万不得已才用四条腿奔跑,是不是真的不可而知。 部队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每一座营房,每一个训练场地,每一处保障设施,每一幅生活、工作和劳动的画卷,时不时像过电影似的浮现在我的眼前,鼓舞和激励着我,努力为保卫祖国做一名合格的军人。时至今日,每每想起还会激动不已,倍感亲切! 闲暇时,在边防部队战友的陪伴下,来到满洲里边防检查站,在哪里,看了到中俄界碑和边境线,看到了向往已久的国门,虽然那时不很宏大,但它是伟大而神圣的,是祖国领土主权的象征,在哪里也曾感受到了国门卫士的自豪和荣耀!站在高高的瞭望塔上,拿起高倍望远镜,看到了对岸俄罗斯的后贝加尔,哪里也有工厂街道和居民区,一座座白色居多的楼房和平房,以及天空中漂浮的袅袅炊烟,还有汽车、马车、摩托车以及忙碌走动的人流……。从视觉上看,后贝加尔是个小城镇,和满洲里市区规模不能相提并论。 闲暇时,我漫步在满洲里的街道上,市区从南至北五条大街整齐有序排列着,道路干净整洁,随处可见的欧式建筑遍布在道南道北所有区域,如火车站、商店、医院、学校、居民住宅,还有中苏人民友谊宫,苏联红军烈士陵园等,甚至市委市政府办公机关,也都带有欧式建筑的元素,与完全中式风格的建筑交相辉映,相映成趣。这些融合了中西文化的建筑群,还有那独有的边城夜景,使得这座城市更加更加美丽壮观有魅力。有这样美好的生存环境,相较于大都市川流不息的人流及车辆声的喧闹,这里显得是那样的宁静与安逸,是大草原给予了这里的人们最纯静最清新的味道吧。 夏日的周末,我和几个战友徜徉在宽敞美丽恬静的大街上漫步,大街小巷身着各色少数民族服饰的人群,成为了满洲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给整座城市增了光添了彩。70年代的体育场,一直是当地军民集会游乐的好地方,每年夏季的体育运动会和冬季的冰上运动会,都是军民的最佳地方。夏季的多项田径和各种球类比赛;冬季的冰球、速滑和花样滑冰比赛,都是吸引人眼球的竞技项目。每到这两个时节,满洲里人像过年节一样穿上靓丽的民族盛装,积极参加到各项活动中来,使若大的体育场,红旗招展,彩旗飞扬,乐声阵阵,场面壮观而热烈,成了每年满洲里人民族团结的大盛会。 坐落在城北的北湖公园,面积虽然不大,也是人们经常光顾游玩的好去处。春天,残雪消融,春回大地、花树相间,红绿分明;夏天,青波连连,花红柳绿,迎风摇曳,清香扑面;秋天,水蓝如镜,红叶漫漫,金波荡漾,硕果累累;冬天,银装素裹,雾松晶莹,白雪皑皑,湖水成冰,成了天然的滑冰场。四季给予了这里的人们不一样的美景不一样的欢乐。这里,既是大人休闲娱乐好去处,也是儿童尽情嬉戏玩耍的乐园。 离俄罗斯最近的当属城北最高的小北山了,每当我们站在小北山上,眺望美丽的满洲里市区,遥望辽阔的祖国大地和那有明显标志的边境线时,想到了作为一个军人的神圣使命和担当,倍感肩上担子的沉重,由衷地沉浸在了美好的遐想之中……。
阔别了40多个年头的满洲里啊!阔别了40多个年头的军营啊!你总嵌在我的梦里,虽然不能依偎在你的身旁,我却依然爱你! 石崇道,鄠邑区人,从军18年。转业后调入中航庆安,曾任宣传部副部长。爱好文学,先后在军地报刊发表过报告文学、人物传记、小小说、散文、故事、小品、游记等,作品散见于《前进报》《黑龙江日报》《西安晚报》《陕西日报》《航空航天报》《陕西工人报》《军工报》《共产党人》《思想政治工作》《画乡情》等报刊及《美丽八点半》《中华人》《果林文苑》等网络平台。
顾 问:郭国岭
总 编:一切随缘
编 审:孙明轩毕福兰
编 辑:成成 一江春水
1.原创首发,题材不限。
2.诗歌40行或300字以上,其它体裁600字以上。
3.首次来稿附100字以内作者简介、联系方式及本人照片一张。
4.釆用作品如有赞赏,达到20元(含)及以上的,作者、朗诵者(如有)和平台按比例分配,不足20元的不参与分配。
5.投稿邮箱:
号: 13126647102孙明轩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