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序跋】山西 淮战科‖不倦的耕耘者 至情的抒写家

发布于 2021-11-30 12:03 ,所属分类:散文阅读园地


不倦的耕耘者 至情的抒写家

——读王友明兄及所著《时光印记》
文/淮战科

王友明兄是我近在咫尺却未曾谋面,而又敬重于心的师长。

所谓近在咫尺未曾谋面,是因为我和友明兄同处山西,都住晋南,他在临汾,我在运城。解放初,临汾、运城皆归晋南专区管辖,1967年改为晋南地区,专署、行署皆驻临汾。1970年分置临汾、运城,两地相距不到150千米。现在,高速公路通畅,开车不到两个小时即达。相比海角天涯,自是近在咫尺。而未曾谋面,实不能怪友明兄。因为照理来讲,本应是我这个后生晚辈,登门拜访友明兄的。最近两年,我曾两次到临汾市当面试考官,但均是一众人同乘大巴,上车即被没收手机,直到面试结束方才领回手机。而事前行程保密,来去均不由己,到了尧都平阳,也只能是在心里默默作念一下,却不得隙叨扰友明老兄,连个手机都没法打。

所谓敬重于心的师长,是因为友明兄人品高尚、文品厚重,做人作文,皆堪为吾师。且我是1970年生人,而彼时友明兄已身着国防绿,胸戴大红花,光荣地参军入伍、迈进军营了。想友明兄英姿飒爽入伍之际,正是十七八岁的小伙子,而我尚在襁褓里咿呀学语。因此尊友明兄为“师长”,丝毫都不为过。

和友明兄的相识,自是因文章而结缘。2018年初春,柳萌新芽,桃绽初红,万物复苏之际,由西散原创和安徽省长丰县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中国(安徽)长丰首届樱花艺术节散文大赛评奖结果新鲜出炉。我的散文《抱愧樱花》错蒙青睐,忝列一等奖。获奖的山西作家当中,还有三等奖《樱灿醉三月》的作者清菡,晋中市;二等奖《醉看樱花》的作者就是友明兄,临汾市。彼时俱素不相识,但亲不亲,家乡人。看着榜单上获奖的山西人,心里倍感亲切和骄傲。然而,因为身在公门,未知能否赴皖领奖采风,所以心里高兴归高兴,也没好意思联系两位。倒是友明兄屈尊,主动联系了我,询问去不去安徽领奖?怎么去?我因为不能确定,只能歉告友明兄:“如果去,一定结伴同行。”我们由此结识,互相加为好友。大约十多天后,颁奖日期确定,我看和手头的工作没有冲突,遂联系友明兄,告之我决定前去长丰,商议如何购票同行。然而,手机那端,友明兄不无遗憾地告我道:“老弟,我去不了了,我和老伴回河北临西老家省亲了。”相比于领奖,亲情更为重,我为友明兄的选择油然生敬。

因为彼此加了好友,每天相互,为对方上传在朋友圈的文章等篇什或点赞或评论或转发,便与友明兄熟稔起来。通过阅其文,观其简介,友明兄的形象与过往在我心里逐渐清晰起来:友明兄原籍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和我一样出身于农民家庭。1970年12月,应征入伍,1971年1月25日,由河北省武安县新兵连来到北京军区驻临汾某部,历任战士、教导员、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等职,授上校军衔;2000年2月,转业到地方,先后任临汾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临汾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工会主席、第一副局长,2013年3月,正式退休。我虽无军旅生涯,但也曾有过当兵的梦,中专毕业后,一直供职于党政部门。友明兄热衷于姓氏文化,担任《世界王氏》杂志编委,而我同样致力于寻访研究淮氏源流,是淮氏文化研究的发起者、践行者、推动者。但同样作为业余作家,友明兄在文学事业上所取得的骄人成绩,我却望尘莫及,不胜景仰!观其生活照,友明兄和我一样清瘦颀长,但友明兄更见文质彬彬,且30年的军旅熏陶,眉宇间透着军人的气质,乃我不备。不论如何,相同的志趣爱好,相似的人生路程,让我对友明兄平添了许多亲切感,心一下子贴得近了。

2019年3月下旬,西散原创与《新安晚报》联合举办的“我爱祖国,人间至情”大型征文颁奖典礼暨散文创作采风活动,定于云南省普者黑举行。此次征文,友明兄的《小脚母亲》荣获一等奖,我的《哦,这一场下在了村里的雪》获得二等奖。出趟远门不易,况且有着“彩云之南”美誉的云南,一直是我心向往之的游历之地。我便盘算着,多请两天假,领奖采风活动结束后,做回独行侠,到四季如春的昆明看看滇池,到阿诗玛的故乡逛一逛“天下第一奇观”路南石林,如果时间允许,再看看苍山洱海、玉龙雪山、丽江古城等等。因此,当友明兄打来电话说,这次他也计划去云南普者黑参加颁奖采风,但是因为心脏不太好,老伴不放心他一个人出门,问我去不去?能否结伴同行?正满心沉浸在旅滇畅想中的我,和盘托出了自己的打算。话说出去了,却忽然感觉到不对劲儿,起忙说:“王老师,没问题,我们结伴同行!”但手机那端,友明兄马上做出了决断,为省却老伴操心,不耽误老弟多逛,他决定不去了!而手机这头,听到友明兄如是说,我心里陡生愧疚,一脸歉然之色。此事直到现在,让我感觉心有亏欠,对不住友明兄。然而,友明兄上善若水,并未放在心上,还推荐我加入了中国散文学会。这样的人品,怎能不使我对友明兄更加敬重!

今年9月25日,友明兄发给我:“淮老师好!请把地址和电话、邮编发给我,寄一本书给您。”作为长我近20岁的老兄,如此客气地称我为“淮老师”,并使用“您”这样的尊称,友明兄为人之谦逊,待人之尊重,可见一斑。9月28日,友明兄再发“淮老师好!书收到了吗?同天寄往哈尔滨的书都收到了。”是啊,远在千里之外的哈尔滨都收到了,近在咫尺我的还未回复收到,友明兄怎不挂念?我赶紧回复“还没有。如收到,肯定第一时间告诉老兄。”并发了个“感谢”的手势。友明兄不放心,亲自到邮局查询,并学会了用手机查询快递情况,告诉我书已到运城。翌日,一拿书到手,我立即给友明兄通话汇报,又拍了书的照片,发在朋友圈,留存纪念。这本书,正是友明兄8月份刚出版的还散发着油墨余香的新著《时光印记》。

捧书在手,浏览目录,顿时感佩,友明兄真是勤奋不倦的耕耘者啊!退休8年,不过一瞬,况且每年还要回老家小住侍侯岳母、走访亲朋,平时接送外孙女上下学,心脏又不甚好,并不比上班轻松,而友明兄却写出了数十万字的篇什,仅书里《故园情深》《朝花夕拾》《寻幽探胜》3辑,就收录文章62篇20余万字,像我拜读过的荣获2019西散原创“我爱祖国,人间至情”大型征文一等奖的《小脚母亲》等篇什,还未收录。这些文字,无不见证着友明兄笔耕的勤奋。捧书在手,我的眼前蓦然浮现出友明兄灯下伏案敲着键盘码字的身影,神情是那样专注而认真,倾情畅述,令人感佩。西方谚语云“No pains, no gains.”意思是说,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而我们的母语曰“天道酬勤”,友明兄如此勤耕不倦,收获满满,是心血的浇灌,汗水的回报!捧书在手,我羡慕,羡慕友明兄笔健文丰;我恨,恨自己懒惰,虚度光阴,怎能留下丰厚的时光印记?

我把友明兄老骥伏枥,键盘为犁,勤奋耕耘的《时光印记》,放在枕边,晌午休息和晚上入睡前必阅读赏析,读其文,亦读其人,游历友明兄的情感世界,学习其为人风范,待人接物真诚厚朴之道,学习他文如其人的朴实文风。每读到动情处,不由热泪上涌,盈眶而出。友明兄的散文实在太感人了!

我始终认为,散文是情感的产物。最是真情感人心。没有真挚感情的散文,纵使文字再华丽,也是徒有其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无疑会令人大跌眼镜、大倒胃口的。只有字里行间蕴满真实的感情,才能动人心弦,感人肺腑。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套用《陋室铭》之句式,文不在华,有情则灵。一个“情”字,可谓散文的灵魂,摄人心魄的力量所在。友明兄的散文正是如此,文字朴实,却感人至深,堪称以情感人的范本。

《镌刻在生命最深处的日子》是写娘的生日。友明兄由他的生日娘能始终牢记于心,小时候,日子过得很艰难,温饱问题尚不能解决,可是每到其生日,娘总是想方设法给弄好吃的开篇,但自己却没能记住娘的生日,为此,深感自责,觉得“能否记住爹娘的生日,是对儿女孝心的一种考量,一种检测”“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告诫自己:一定要弄清娘的生日,并镌刻在生命的最深处。”但如何才能探出娘的生日?当他休假回到年迈体衰的娘身边,入夜“和娘坐在小院的槐树下,边仰望月影星空,边闲聊童年趣事。我几次张口,想问一问娘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我是怕娘伤心啊!”这个张口作难的细节,正是儿子爱娘真情实感的写照。

《父亲的期望》写的是父亲望子成龙的期许和辛劳付出。从给儿子起名为“有名”,到披星戴月挑着担子每天百十里路穿街过巷卖香油辛劳赚钱养家,供子上学,到“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父亲雪人般来到学校,送给我一支新钢笔。这支钢笔花费了1.8元钱,是用卖柳条筐攒下的钱买的。在那个年月,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到入伍时父亲送行,“就要上车了,父亲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布包,把一沓皱巴巴的1角、2角的纸票,塞给了我。捧着零零碎碎的角票,望着双眼布满血丝、含着泪水的父亲,我像触电一般站在那里,早已是泪水满腮了。”这些朴实的细节,把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许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父亲的眼镜》结尾处:“送父亲去冥界的那天,我噙着满眼泪水,精心地为父亲净了面,把擦拭得干干净净的水晶眼镜,轻轻地为父亲戴上。蓦地,我分明看到,一丝微笑掠过父亲的唇间……”看到这样的文字,不禁令人潸然泪下。如果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父母对儿女的抚育之情,儿女对父母的孝敬之心,乃天经地义,天然亲情,人之常情的话,友明兄对岳母的陪伴照料,对九姑的感恩回报,则展现出这个男人重情重义的另一重境界。

“2013年3月,我退休后便和老伴儿从山西临汾,回到河北临西去陪伴照顾岳母。一进家门,我和老伴儿放下行李就屋里屋外地打扫卫生。看着屋顶和墙壁掉落土渣,便赶集买回来几丈花布,又到村里找来一摞报纸,用花布吊了一下屋顶,用报纸糊了一下墙壁,使其焕然一新。

时逢雨天,怕岳母外出上厕所时滑倒,我就自己动手,用旧砖头将通往厕所的路铺了起来;厕所没有顶棚,我马上就地取材,用木板和塑料布临时搭了一个顶棚。后来,又拆掉塑料布顶棚,铺上一层厚木板,在顶层表面扣上红瓦,解决了雨天上厕所难的问题。

炎然的夏天,家里没有太阳能和热水器,我就经常驾驶着电动三轮车,拉着老伴儿和岳母,或到镇上或到县城的澡塘去洗澡。每次洗完澡出来,岳母的脸上总是挂着舒心的笑容。

……”(《相守是最贴心的承诺》)

一桩桩、一件件事摆在这里,任谁都可以看出来,友明兄对岳母的照料是多么细心周到,体贴入微。

“人们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可我认为,半个儿也是儿,岳母也是娘,女婿就应该尽一个儿子的义务。说心里话,我真想把她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再好好享几年清福!父母临终前,因职责所系,我没有陪伴在身边;岳父去世时,也没有陪伴在身边,留下了许多不可弥补的遗憾。现在,就剩下她一个老人了,也有大把时间由自己自由支配,一定要好好坚守与陪伴在她的身边。”(《8年坚守与陪伴》)

因为,专门请了年休假在村里老家陪伴耄耋之年的老母亲,感同身受,读友明兄的《8年坚守与陪伴》,我分外感动。文中描写其96岁的岳母因年迈糊涂而表现出的种种令人心痛的顽劣憨态,如果没有长情的陪伴,那点点滴滴的细节,是绝非凭空可杜撰出来的。而这8年的坚守与陪伴,对于一个女婿而言,如果没有善良的品行,爱老的情怀,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的!

从《九姑》一文中可以看出,友明兄是个始终念人之好,识恩感恩,知恩图报的人。九姑王朋兰“待人特别亲”,家虽然贫穷,却是友明兄的堂兄弟姐妹最爱去的地方。每次去,九姑“总会倾其所有,想方设法做点好吃的,家里实在没有就出去借,也要让我们吃到嘴里,不然她几天几夜都会感到不安的。为此,我们都以开玩笑的口吻喊她‘傻九姑’。”九姑的好,让友明兄深记在心,以至于“当兵之后,有几年没去过九姑家了,总觉着欠了老人家不少感情债。”所以,只要回老家,友明兄都会和老伴儿抽空看望九姑。文中,友明兄先后6次落泪,从开篇思念去世快1周年的九姑,“泪水不由自主地涌出眼眶”。到回忆正月初一,给九姑视频拜年,看到九姑生命垂危的样子,“挂断视频,我心如刀绞,眼泪如断线的珍珠滚滚而落。”到“九姑的离去,尽管已在预料之中,可当噩耗传来的时候,我依然感到震惊,泪水夺眶而出。”到回忆2017年和老伴看望九姑时,“可看到她满脸皱纹,右眼微闭、嘴角斜翘的苍老样子,一股心酸又涌上心头,不禁眼睛潮湿了。”到分别时,“她站在门前的台阶上,双眼含泪,挥着手说:‘慢点走,有空再来。’我也眼含泪水,使劲挥着手……”到结尾处,“夜更深了,大地一片静寂,我依然翻看着那一张张照片。恍惚中,我听见九姑喃喃地说:‘孩子,我好想你啊!’刹时,我泪流满面了……”6次落泪,感人肺腑,也让我读得泪水盈眶;6次落泪,让九姑的“待人特别亲”、“忒实诚”,友明兄对九姑的感念、思念、怀念和姑侄情深跃然纸上。

亲情如斯。而更见证友明兄重情重义情怀的,还有他对伴随过他的旧物的怀恋。譬如,《窄窄的小木床》:“岳父家有一张小木床,仅70公分宽,床板是用9块又薄又窄的木板条钉就的,每块木板条之间都有一个约2公分的间隙,看着就非常单薄、简陋。别看小木床又窄又矮,那可是我温馨的港湾、生命的歇息场所啊!在小木床的怀抱里,我不知度过多少个漫长的黑夜,做过多少个甜美的梦……”“住进新房,还真不能没有小木床,没有了它,我会感到孤独与寂寞的。我常想,与它一起携手到老,不也是一件浪漫的事吗?现在许是小木床已经老了的缘故,每每躺在上面,只要一翻身,它便会发出‘吱呀吱呀’的叫声。说心里话,我真不忍心听到那种令人心痛又心碎的声音,尽量坚持不翻身,每每听到那‘吱呀吱呀’的叫声,我都会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沉重。”“夜深人静,只要难以入眠,我就会轻轻地与小木床私语,这还真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简陋、衰老的小木床,俨然成了友明兄生命中的一部分,成了他可以敞开心扉交流的知心朋友。友明兄真是感情丰富细腻,对物如此,对人那还用说吗?

对于远离故乡的人来说,排遣不去的乡愁乡思永远是缱绻于心头的情愫。尤其对于友明兄这样多情的作家来讲,乡情自然是文中流淌不尽的元素。《走在故乡的原野》《故乡的玉米》《乡情如酒》《醉在梨花小镇》《乡下的年》《卫运河边是故乡》《乡音·乡情》以及怀念父母、岳母的篇什,都收录于第一辑《故园情深》之中,也足见故乡在友明兄心目中、生命中之重。

不仅亲情、乡情重,军旅情、战友情,也是有着30年行伍生涯的友明兄心海澎湃的情感之潮。《一把拉住老兵的手》《只为心中那份情》《深藏心底的一段情缘》《依稀时光又重回》《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一道闪亮的印记》《在稻田农场接受党的考验》等,一篇篇字里行间都载满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军营时光,壮怀激烈、情深似海的战友情缘。这里,就不一一摘录了。

情情归一,在于友明兄胸中燃烧着炽热浓烈的写作情。如果没有炽热浓烈的写作情,我们就看不到友明兄用键盘弹奏出的这些激荡人心的美妙乐章了。中国自古就讲,文如其人。以友明兄充满真情的篇篇散文,观友明兄其人,实在是有情有义、重情重义之人。当然,也许有人对文如其人,以文观人有异议。因为,当今社会,人心不古,说一套做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人”实在太多了。不只官场上有,什么道上都有,文坛也不例外。文章写得头头是道,人品很不咋地的作家并不鲜见。鲁迅先生在《革命文学》一文中阐明过:“要做革命文,先做革命人”的道理。我也是主张,要写好文章,先做正派人的。看一个作家,既要看作品或者文品,更要看人品。而看人品,以文观人,次之;以事察人,为要。从一个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态度、能力、水平去观察,其胸怀、气度、情怀、格局、品行,立见大小高下。正所谓察其言,观其行,是也。友明兄的散文,文字朴实无华,但却感人至深,被人誉为“情感作家”,就是因为字里行间流淌的感动的溪流,是他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抒写与表达,是作品背后厚实的人格魅力的支撑、展露与吸引。

我和友明兄虽未曾谋面,但却敬重于心,是3年多的淡如水之交往,是一事两事的事上见,故而观文观人,友明兄文品厚重,人品高尚,其人文合一、交相辉映,诚所谓德艺双馨,乃我学习楷模。

由衷感谢散文,让我有幸有缘结识了友明兄。

作者简介:淮战科,1970年生,山西省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出版有《位卑未敢忘忧国》《我挚爱的热土·谋略运城》《我挚爱的热土·仰望河东》。作品曾多次荣获全国性散文征文一二等奖,多篇散文被收入全国性散文选集。



主 办:《东方散文》杂志社

顾 问:林 非 贾平凹 万伯翱

韩石山 许 晨 石 楠 冯小军

社 长:刘云龙

总 编:憨 仲

副 总 编:蔡永祥 毛小东

总 编 助 理:李 婷

编辑部主任:白 冰

值 班编 辑:魏玉玲

选 稿 编 辑:张 波

责 任 编 辑:杨玉泰 国际军 张广利 许玉红

李建文 陈庆连 丁 素 路曼曼

统一投稿邮箱:dfsw123456@163.com(友情提示:①来稿限原创首发作品,投稿时,请将作品与作者简介一起发邮箱,如有高清配图,可一并发来,十天内平台未刊发可另投,今后纸刊所有文章均从东方散文杂志、东方新韵、东方文韵三个gongzhong号选登。②文章图片除标明作者外,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不当之处请留言告知作删除处理。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