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只为发现另一个自己

发布于 2021-11-30 13:19 ,所属分类:散文阅读园地

每一次观课,都是一个发现自我的机会。无论什么样的课,都有我们自己的偏好,特别是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下,选择什么样的课来观看,聚焦什么样的内容,看到的都是自己的样子。因此,我们记录听课笔记的时候,不是真实客观完整呈现别人如何,而是看到自己偏爱纠结困惑神会什么样的内容。最近浙江省优质课展评活动的15节课终于看完了,佩服每位老师的精心准备和精彩表现。
从情境设置角度来看,去年的课与今年的课有很大的不同。而在当下的课堂实践中,最常见的任务形态是编文集、拍视频、写推荐语、发朋友圈,以致有人戏称:语文课成了传媒课。”给《荷塘月色》配图,给《卡夫卡小说集》写腰封等等。但是今年上半年看到的课,明显扭转去年的趋势。真是一年有一年的课堂,一年有一年的嗜好。而这次的课中,滤镜的使用,的确有其契合文本之处。文本中的景物描写并不是客观再现自然,被作家过滤了;而使用滤镜也达到这样的效果,并不是真实再现自然之景,而是呈现心中之景。其他诸如修改明信片、写买家评语、gongzhong号推文写推荐语和制作朗诵音频等都比较常见。这里还有一个情境设计也很不错,但是稍稍觉得有些缺憾。
无论是教材助读系统,还是教参,都特别强调景与情的关系。几乎绝大多数老师都将景与情作为教学的重点。王荣生教授说:依体式,定终点;缘学情,明起点;中间搭2-3个台阶。”情景交融、情理交融是最后的一个终点,在相对同样的学情之下,其两三个台阶分别是什么呢?例如,同样是梳理情节,有的老师在《祝福》中让学生给祥林嫂撰写年谱,既契合了文本,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好的设计,有时候是在有趣中完成了任务。情景关系,最简单的是分析景、探寻情。可是用什么样的支架分析景,最后又是如何理解情?情既可以是个人当下之情感,也可以上升到群体民族审美心理。略微整理了一下,大致有如下内容:
1)找到并分析过滤之后的景,也即带有主观意愿的景,并分析背后的情。(《文学的滤镜》)
2)《故都的秋》之景情在于投射,《我与地坛》之景与情在于内化。(《物我交感:自我与自然的互动》)
3)赏析物象、体悟情感、分析审美趣味。在体悟情感的时候,做了一个检测,即选一个颜色词概括整个作品景物描写的“色调”。(《中国现代散文中的古典美学表达》)
4)用滤镜分析主观的景,然后探析将自然作为心灵的栖息地的价值。将情与景的关系,上升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景问情 多维对话》)
5)从抒情主体显隐不同的角度赏析景与情安排的巧妙之处,从而得出《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两文所走的不同路径:即以情驭景,情随景迁,类似于以我观物,以物观物。同时,用“宕开一笔”写过去,勾连现实与理想、自然与人文、个体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以情驭景,情随景迁》)
6)由景物中探寻颓废情绪或者残疾心理,并由此思考其转化过程。从生死意识中思考其超越或者沉沦的生命。(《向死或向生:写景抒情散文的生命书写》)
既有单纯的分析景与情,也有景情关系,还有看到景情背后的个体生命转化和民族审美心理。无论怎样的分析,都是从文本出发,品味语言,抓住关键词句,逐渐进入作者心灵世界。
用什么样的方法到达最终的目的,用什么样的方式检测到达情况,这是对课的不懈追求。同时,《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三篇都是现代人的作品,而《赤壁赋》《登泰山记》是古人作品,古今虽然有很多类似的东西,但是也有一些不一样的层次。听课之后,我最大的好奇是为何选古代的作品少,选今人的作品多?我想很多内容就不言而喻了。后台回复“优质课”,获赠15课例电子版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