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研-匠心筑梦诗礼徽州

发布于 2021-05-13 10:42 ,所属分类:戏曲剧目学习资料


4月26日,安徽松石国旅(黄山学院松石研学发展中心)有幸接待了的百名师生,开展为期三天的”知行创未来“徽州研学实践!


1

-THE FIRST-

扎草龙、学舞龙体验课程

「走进徽州·传承民俗文化」

【课程名称】《扎草龙·学舞龙》

【课程内容】专业老师讲解示范+现场学习+汇演通关

【知识链接】舞龙俗称玩龙灯,是一种中国民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传统的一种民俗文化。

【研学意义】

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华民俗力量的象征----感受中华民族团结的情感纽带--舞出青春活力 舞龙经历了两千多年的传承,现已成为一个经典的团队合作拓展项目,具有激发学员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增强身体素质,促进沟通合作等功能,还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

-THE SECOND-

黄梅戏教唱·汇演体验课程

「学唱黄梅戏曲·传承非遗文化」

【课程名称】《黄梅戏教唱·汇演体验课程》
【课程内容】专业老师讲解示范+现场学习+汇演通关
【知识链接】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最早可追溯到唐代,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是中国五大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该戏曲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代表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等。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研学意义】
戏曲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瑰宝,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和创造力。黄梅戏作为特定的自然、经济、人文生态的产物,能够承担起弘扬民族传统,学黄梅戏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对戏曲的感知,培养积极向上的性格。

实地拍摄-彩排花絮


3


-THE THIRD-
文房四宝·感受笔墨纸砚的交融


「看徽墨·雕歙砚」

【课程名称】《看徽墨·雕歙砚 课程》
【课程内容】专业老师讲解示范+现场体验学习+展示成果
【知识链接】歙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广东端砚、黄河澄泥砚齐名。歙石的产地以婺源与歙县交界处的龙尾山(罗纹山)下溪涧为最优,所以歙砚又称龙尾砚,而龙尾山则是大部分存世歙砚珍品的石料出产地。歙砚为历代文人所称道。南唐后主李煜说"歙砚甲天下";2004年9月中国轻工联合会和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歙县"中国歙砚之乡"荣誉称号。
【研学意义】
走进中国文房四宝之歙砚与徽墨;了解歙砚和徽墨的形成原理以及制作流程;感悟非遗文化的魅力,传承大国工匠精神。



4


-THE FOUR-
文房四宝·感受笔墨纸砚的交融

「观宣纸·制宣笔」

【课程名称】《观宣纸·制宣笔 课程》
【课程内容】专业老师讲解示范+现场体验学习+展示成果
【知识链接】
1、宣纸是中国传统的古典书画用纸,是中国传统造纸工艺之一。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因唐代泾县隶属宣州管辖,故因地得名宣纸,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2002年安徽宣城泾县被国家确定为宣纸原产地域。2006年宣纸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宣笔产于安徽泾县(原属宁国府,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故称“宣笔”),是中国四大名笔之一。据韩愈《毛颖传》记载,公元前二三年,秦将军蒙恬南下时途经中山(安徽省泾县一带山区)发现这里兔肥毫长,便以竹为管,在原始的竹笔基础上制成改良毛笔。盛行于唐、宋,均有制笔名手。元代以后湖笔渐兴,宣笔渐衰。改革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2008年,宣笔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研学意义】

1、了解造纸的历史起源和宣纸的成因;掌握造纸流程和捞纸制作;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吃苦耐劳精神。

2、了解笔的历史起源,对笔文化有初步的认知;运用所学知识参加制笔活动,学做小匠人;感受“笔匠”的艰辛,激发奋发努力的情感,从而感受“成功”时的喜悦。

「精彩花絮」

PART 1 别出心裁的拔河比赛



PART 2锣鼓伴奏,现场操练


关于我们

黄山学院松石研学发展中心是根据黄山市文旅局、教育局相关主管单位指导意见,应研学市场发展 需求而成立,主营:研学、亲子、夏冬令营、私人定制,旨在提供更专业、更规范、更品质的研学产品 和专业服务,满足孩子们日益增长的研学实践需求;黄山学院是全国知名的高等学府,拥有深厚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能力,黄山学院的智力资源、人才资源、教育能力可以为研学旅行的发展提供关键性支持。安徽松石国际旅行社是安徽省十强旅行社,安徽省首批5A诚信旅行社,经工商部门注册具有专业研学旅行组织与接待、研学课程开发资质的旅行社,年接待游客达30万人,具备安全接待,旅行安排,服务 保障等资源和能力,可以为研学旅行的发展提供物质和专业性服务支持。


文字:白杨老师

图片:摄影部


联系方式:0559-2586161
商务合作:白杨老师18955975963、玲珑老师18955973985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