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芳:我学习京剧小生作曲点滴经验谈以原创剧本《司马迁》为例

发布于 2021-05-13 10:50 ,所属分类:戏曲剧目学习资料






我学习京剧小生作曲点滴经验谈

——以原创剧本《司马迁》为例

周志芳


前些年,我的一部原创剧本《司马迁》有幸获得深圳文艺创作一等奖,剧中主人公司马迁,按照我对人物的理解,设定为京剧小生行当,在他不同的人生阶段,分别以雉尾生、扇子生和穷生应工,这也是有别于传统小生剧目的一种初步尝试,恳请诸君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为使这部戏早日搬上舞台,我虚心请教了上百位戏曲界专业人士,非常幸运的是,这部戏的编剧、导演、艺术指导、主演、舞美都请到了最优秀的顶尖人才,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堪称业界一流,这是我莫大的荣幸,更是各位老师对一名普普通通的京剧小生艺术爱好者的大力支持所赐,然而这部戏迟迟未能排演,最大的瓶颈在于作曲也就是音乐设计部分,为完成作曲任务,我请教了许多专业人士,实事求是地说,形势很不乐观。
京剧式微,作曲首当其冲,目前公认高水平的京剧作曲家寥寥无几,现实情况是,无论新编戏斩获多少大奖,他们的作品,也仅限于一剧一唱,可迁移性较低,很难奢望重现盛时辉煌,就创新性而言,一部作品有没有超越过前人,人们只看一条,那就是,新编戏有几个唱段被普通观众轻松记住并口耳相传?又有多少唱段能在票房里让票友反复学唱陶醉不已?客观地说,迄今为止,这样的作品几乎还没有出现过,因为过去的经典唱段都是编剧、琴师、鼓师和主演合作多年,煞费苦心反复推敲琢磨出来的集体智慧结晶,以前的戏班,压根儿就没有作曲家这么一说,就连导演职业化也是后来才兴起的,现在有一些作曲家,不懂得京剧作曲的规律,我们看到,很多新编戏获奖后,昙花一现,束之高阁,无人问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曲不够精良也难逃其咎,归根结底,是专业作曲人才极其匮乏所致。此外,剧团通常不养闲人,一个萝卜一个坑,很多剧团没有专业作曲工作者,只有等排演新剧本时,才会临时聘请声名在外的作曲家,这固然有利于资金划拨与人员调度,但也不利于新生力量的历练成熟,以至于现在形成了“强者恒强,赢者通吃,弱者恒弱,出头无望,颗粒无收”的两极分化局面,个别占据食物链顶端的作曲家,甚至可以跨越多个剧种,一人担纲,为170多部戏曲作品作曲,这种令人惊叹的现象,不但是前无古人,甚至极有可能是后无来者。
基于上述原因,我决定在延请到优秀作曲家之前,主动学一点儿京剧作曲知识,一来有些了解,二来将来和作曲家沟通时不至于因无知而显得外行难以对话,三来作为编剧和导演助理,我对剧本的作曲整体风格有自己的成熟想法,如果完全不懂作曲领域的专业术语和创作规律,我就不能很好地与作曲家沟通,如果我不能准确地表达我的真实意图,作曲家就无法领会我的用心良苦,音乐设计就有可能带来不可避免的遗憾,鉴于这个剧本的男一号是小生行当,所以我就先从小生作曲开始学习了。
首先,我在攻读文学硕士期间,跨专业选修了师范学院艺术系的导演专业和作曲专业的主干课程,导演方面,拜师于温鉴非教授门下,具体的学习内容另文详述,作曲方面,拜师于康和教授门下,系统学习了作曲配器、和声、复调等课程,康和教授主要致力于交响乐作曲,但他出身于梨园世家,姑姑是昆曲演员,因此他对秦腔、昆曲和京剧都有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研究并不断有新作品问世获奖,康和教授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创作技法成熟,诲人不倦,照拂有加,在康和教授身边学习了近一年,我对作曲有了一定的初步了解,与此同时,研读了一些专业戏曲作曲理论书籍如连波《戏曲作曲教程》、朱维英《戏曲作曲技法》、张筠青《京剧音乐分析》等著作,这使我对京剧音乐有了更成熟、更严谨、更系统、更清晰的认识,尤其是打破了过去我一直抱有的京剧音乐程式化的偏见,事实上,京剧音乐恰恰具有极大的自由和弹性,通过对节奏、节拍、速度、力度的创造性的应用,京剧音乐的魅力可以达到出神入化、化腐朽为神奇、令人如痴如梦如醉如狂的程度,关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论语·述而》说,孔子在齐国欣赏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并感叹道“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在对于音乐的热爱上,孔老夫子可谓于我心有戚戚焉。
第二,在学习作曲理论的同时,我又拜师于一位专业鼓师和一位资深琴师门下,深入学习锣鼓经和京胡演奏,两位老师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常常恨不得一天就把我教会,看我进步太慢,比我自己还着急,鉴于两位老师高度负责,要求我学成出师后才能公布大名,所以请恕我在此不敬了,总之,有了上述几位老师的提携赐教,我对京剧作曲有了初步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就要看自己的造化和积累了,老师的意思,大抵是希望我六场通透,文武昆乱不挡,这未免太为难我了,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吧。
第三,培养感性认识,占有丰富的小生唱段原始材料,广泛收集小生唱段(含伴奏)、小生剧本(含唱词)、小生曲谱、小生视频及小生理论研究文章与专著,不妨以韩愈《进学解》自勉:“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第四,实践出真知,如有可能,应多多参加京剧小生剧目的排练与演出,这样做有利于温故知新,平日练习时,应尽量熟练掌握小生经典剧目重要唱段的演唱方法与表演技巧,这样做也有利于在排演新编戏时更有把握。
第五,自己动手,为该原创剧本的小生唱段作曲,请乐队排练,待作品全部成熟后即可交付正式演出。
第六,计划在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学习作曲专业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阶段所有专业课程,自今日起,用三年时间完成该剧本作曲任务,鉴于将来还会有更多剧本问世,第一部作品不妨打磨得精细一些,积累的经验也有助于未来的事半功倍,这自然有资金方面的考虑,但更重要的是,还是希望深度参与创作,打造艺术精品,事实上,作曲专业科班出身的高材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大都是从四五岁就开始学习乐器,经过十余年的积累,加上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和博士三年,至少积累了二十年以上的器乐演奏经验和十年以上的作曲理论研究,对比之下,我的基础很薄弱,惟一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优势仅在于热爱与坚持。
关于弘扬京剧小生艺术,我还有许多不可轻易许下的诺言,但愿能在诸位前辈师友的关心爱护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让所有的梦,都变成现实,这样,我就可以问心无愧,心满意足了。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周志芳-爱情诗
周志芳-法语
周志芳-英语
周志芳-德语
周志芳-拉丁语
周志芳-歌剧
周志芳-民歌
周志芳-昆曲
周志芳-京剧
周志芳-越剧
周志芳-川剧
周志芳-舞蹈
周志芳-中医
周志芳-古琴
周志芳-钢琴
周志芳-影评
周志芳-流行歌曲
周志芳-朗诵作品
周志芳-国学讲座
周志芳-歌舞戏剧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