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西湖 | 西湖与越剧

发布于 2021-05-13 10:43 ,所属分类:戏曲剧目学习资料


西湖,就一个湖嘛。一直到了上大学之前,我还是这么个想法。作为一个标准的肥宅,我对那些备受推崇的景点兴致缺缺,老实说,这些风景还不如我那一方手机屏幕。至于流传千古的动人的历史故事,在一个自认为已经是大人的我的眼里也是幼稚又无趣。


第一次改变我想法的是2019年8月,我大学开学前一天。第一次上大学嘛,总是那么兴师动众,全家人一起上。安顿好一切,接下来就是最老套的一齐出去游玩。来杭州了,那首选怎么也该是西湖吧。有名就是好啊——我还是不觉得一个西湖能有什么好玩的。不过我可没有异议,当然不能破坏大家的兴致啊。八月末,天气还算舒服,记忆里那是个大晴天,时时吹来不太热的夏风。到达西湖,拍照打卡,那可真是最最老套了,但是谁也逃不掉,为了躲避拍照,我便充当了一次末等摄影师,又是找光线又是比划动作的。在大家情绪的感染下,或多或少也有风景的作用,我也不由兴奋起来,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对西湖的印象有那么点改变。游船,那是比较模糊的记忆了,我不记得看了哪些名胜景点,只记得太阳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样子很有古诗中描绘的味道,游船中家人们在闲聊,放松愉悦的心情也很比得上心境开阔的诗人。





顺着记忆走下去,终于到了最重要的那一块——听剧。我们走在湖边的时候,不知道哪里传来“咿咿呀呀”的唱戏声,对越剧雷达反应灵敏的母亲立马锁定了绿化带边上的亭子。那块地方,隔不了多远就围着一群人,多是认真看戏的老年观众,那些被包围的越剧演员就在布置简陋的亭子里组成小戏班子忘我地唱戏。我也是后来才知道,他们其实只是附近退休的热爱唱戏的普通人,在这里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便这么决定一起演奏一起唱戏。我从前也到过西湖,但大多只是匆匆一瞥,把游西湖当作任务一般,拍几张照就完事,从来不曾注意到这样的人文景色。因为从小受到戏迷母亲的影响,加上历史教科书中文化遗产的描写,我对戏曲总是抱有一种敬畏之心,于是也对有着这样周边文化的西湖改变了看法。现在,母亲的私语又回响在耳边,在大学里好好学习哦,找到一个好工作就在杭州安定下来吧,那样我也能享福,天天来西湖玩玩,看一下越剧啦。





第二次改变我想法的是2020年10月,大二开学不久。那时有一门关于纪实影像的课,确定选题真的是深深苦恼着我,拍些什么好呢?于是,西湖又出现在我的选择中。西湖啊西湖,人与景皆有的西湖,我命运般的西湖。一年后,我再次来到西湖,西湖没有什么变化,我却从朝气满满的大一新生成了负重累累的大二普通人。一般对于文学大家,这样的“故地重游”总会诞生一篇绝妙的传世文章,可惜了,我只有一身刚做完车的疲惫,千辛万苦只能憋出一篇“乘车吟”。要说摄影,我不太行,拍不了什么内容就结束了,为了不让我这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白费,我想,还是在西湖逛逛吧。我觉得,人不能有我这种“来都来了”的想法,你看吧,这一逛就给我逛出“事儿”来了。路的这一边是西湖,是弹古筝的汉服少女,驾船的船夫,水面慢悠悠游动的小鸭子;路的另一边是休息区,是演唱的越剧演员,弹奏乐器的青年,下棋打牌的老人。所有一切,给我看出一种岁月静好来。我才承认,影视剧中的时间停止是存在的,是有这样一个瞬间,我行走在静止的空间中。


人的心境在某一刻确是会发生变化的,我心中的西湖就是无法描述的那一刻。









文字 | 王琪

图片 | 网络

编辑 | 王琨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