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高考作文思考:孩子的习作,我们该关注什么?
发布于 2021-06-07 23:04 ,所属分类:中小学语文学习资料
孩子的习作,我们该什么?
年度大戏高考已经拉开了帷幕,今天上午考的是语文,语文就离不开“作文”,这一向是社会的热点。
如何让孩子的作文写得更好?我想是每一个家长和语文老师所思考、期盼的。
一个孩子从小学到高考长长的12年时间里,或者从幼儿期的绘本、识字等启蒙教育开始,我们究竟该作怎样的渗透和引领。我以为:
一、卷入思维比文辞更重要
思维是一切的根本。学任何一项知识,任何一门技术,都离不开思维的参与,也只有思维的高阶参与,才能学得更快、更深。任何一门学科,学到深层次,比拼的都是思维,这也是,有些思维不错的孩子,随着年级的升高,很多薄弱学科慢慢实现“超车”的原因所在。
常有家长问及:孩子的文章太普通了,好词好句都找不到几句。
能熟练地运用一些优美文辞当然不错,但比起优美文辞,孩子的思维是否卷入更具意义。
举一个简单例子,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经常会有一些观察性的状物作文。比如写四季的景色,介绍某种物体等,有些孩子从小积累丰富,落笔就是数百字,且修辞老道,文质兼美。父母一看,行,省心!老师一看,好,范文!但也有些孩子,按题目要求,通过实地的观察,如实描写。因为孩子积累的深浅多寡,呈现的也许不那么精准形象,但孩子的习作的前期准备到最终完成,整个过程中观察、比较、联想等思维卷入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相比前者,这样的习作更具有生机,这样的习作态度也为孩子的持续进步提供了可能性。
因为,作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写自己的语言。
所以,孩子的习作,相比整体的完整和精致,细节的、观点思想的鲜明表达更值得我们圈画,因为这才是孩子真正的生长点。
二、率性表达比技巧更重要
作文是讲究技巧的。起承转合、承上启下、首尾呼应、 点题升华、暗示中心……
但我认为技巧不该是习得的,技巧更应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反应。
对于小孩子来讲,自由而率性的表达比啥都重要。内容选择的自由、情感表达的自由、思想展现的自由,写作形式的自由……
因为只有自由率性的表达,孩子才有可能把那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故事写下来,才会有可能让这篇习作成为孩子自己的作品。也只有自由率性的表达,才能让孩子的呈现的文字鲜活鲜亮,具有生命的张力。
这也是我一向反对孩子看“作文选”的原因所在。、
孩子自由率性表达的前提是给孩子一份安全心理。要让她充分感受无论写什么都不会带来“重写”的危险。
写作不易,花那么多时间,居然重写,谁不崩溃?
三、丰富体验比分数更重要
一篇好的习作,除了思想的体现,往往具有题材的新颖性、内容的丰富性、思想的独特性。这背后是孩子在日常中感知的充分态和体验的丰富性带来。
通常情况下,我们总把分数作为标尺,衡量孩子学习情况的全部。其实孩子的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健康的心态,安全的心理,积极的情绪等非智力因素常常能帮助孩子渐行渐长,赢在最后。
所以不要焦虑,不要着急,稳一稳情绪,深吸一口气。
陪孩子看一会儿课外书,带孩子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和孩子去参加一些他喜欢的活动,丰富他的经历和情感体验,促成他的更健全的成长。
不要因为分数名次去牺牲他该有的童年,其实更直白地说:不要因为分数名次牺牲他这个年龄该有的体验和经历。
孩子的视野就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而不在窄窄的书房里,密密的题海中……
孩子在阅读和实践中的体验感知就是他的视野,就是他的格局,这样的视野和格局,这样的感知和体验往往决定了孩子习作的品味和品质。
这样的感知和体验也是他进一步成长的基础,这样的基础比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要得多,然后因为它的隐秘性,不够功利性,往往为我们无意或无奈地忽视……
四、生活比勤奋更重要
生活即教育。
为了孩子的前途,我们恨不得把所有的时间都给孩子,希望孩子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上各种补习班,做各种别人推荐的优质辅导资料,却忽视了极其重要的“生活”。
我们细看这些题目,不难发现,没有对当下生活的,是很难写出具有时代脉动的文章的。其实不光今天,哪怕在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中也有“策论”一项,就是要求应试者对当前某个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解决之道。若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怎能有独到见地?可想古时士子也是关心世事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大概就是对士人的入世要求了。
在当下这样一个爆炸式发展的世界里,不去社会,不去生活,那笔下的文章自然也是闭门造车,会少更多青春与活力,而多无谓的娇柔呻吟。
生活,有春花秋月;
生活,有人情冷暖;
生活,有社会万象;
生活,有家国情怀;
生活,有合纵连横;
……
如此,孩子才有话可写;
如此,孩子才有所思辨;
如此,孩子才见得更多,懂得更广,想得更深,写得更好。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