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期【 文章发表】李洁专栏:在个性体验里绽放时代魅力2021陕西中考作文《这,就是我的节奏》浅思

发布于 2021-08-09 21:02 ,所属分类:初中作文学习资料



2021陕西中考作文题目

题目:《这,是我的节奏》

要求:

①文体自选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④不少于600字

2021年陕西中考作文题目为:《这,就是我的节奏》,是一篇命题作文。

客观来说,《这,就是我的节奏》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先进教学理念为指导,重视生本体验,既有创新之处,又有传承之点。“节奏”一词很有时代色彩,让师生眼前一亮;同时延续了历年来陕西中考写作中注重自我深思和学生个性体验的特点,如《阳光》《做个诚实的人》等。

在此题目中:

“这”是指示代词,相当于半命题作文中的补空,是作者思考的主体内容。

“是”表示判断,连接前后句子成分。

“我的”表示限制,是对“节奏”的对象的限制修饰。

“节奏”一指音乐或诗歌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二则比喻均匀的、有规律的进程。

“这”与“我的节奏”二者之间为补充相承、阐释说明的关系。

对题目中的每一个字或词语进行分析,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向难、由简至丰的过程。当然,对于作文的审题既要细化其含义,也要其内在的联系,现就此题目谈谈自己的浅思:

一、注重个性体验,深植学科素养。


审题中我们明确了主要思考的方向,以及思考的限制条件,那么真正的立意其实是通过对关键词的解析来达到的。

题目明确写的节奏的对象是“我”,那么读者要思考的就是“我”是谁?“我”的个性体验直接决定了“节奏”的主体,以及体现出的写作的深度和广度。

“我”可以是一名初中生。那么,“我”的节奏更多的是与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关的内容。可以写从小学到初中的生活学习变化节奏,可以写初一到初三的成长节奏。围绕校园生活、个人经历、青春成长立意,以情感人,以真动人。

“我”可以是一首诗歌或者一曲音乐。那么“我”的节奏则是诗歌或者音乐本身体现出来的停顿、变化,以及由此引出的强弱、长短的感受。那么可以围绕作品蕴含的思想情感变化、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波折、作曲者作文者的深层意蕴来立意。

“我”可以是社会中的小集体或大团队。那么“我”的节奏既是自我的成长发展,也可能是社会的日新月异变化。围绕热点话题立意,以小见大,体现社会多姿多彩的形貌。

“我”可以是一座城市。“我”的节奏可以是城市的发展、繁华古朴的更迭,人民生活的方式。围绕其立意,感受身边的风景,触摸身边的人和事。

“我”可以是教育事业。2021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说道:“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他还说:“我们应该通过提升中西部教育水平来促进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解决教育不平衡带动解决其他方面的不平衡。”那么“我”的节奏可以是教育方式的改革,教育平衡的发展。

“我”可以是一个国家。2021年春天,“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此交汇,我国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我”的节奏是祖国国计民生发展的步伐。

“我”可以是自然万物。那么“我”的节奏可以是一年四季中万物的缤纷变化,可以是环境污染环境治理的阶段体现,可以个体之身对生命的喜悦挫折等至深感悟。围绕万物之生长,社会之,精神之洗涤立意,以自然的眼光来展示更广阔的空间。

“我”还可以是历史人物。“我”的节奏可以是人物一生经历的写照,也可以是历经沧桑之后对生活、生命、时代最真切的感悟。可以写生活中最好的生活方式,可以写历史的巨大变迁。围绕逝去的岁月和人生立意,写出对当下的有意义的指导。

当然,“我”并不仅仅只有这些思考,“我”是学生对自我、对文化、对社会、对自然、对历史的深刻体验,是中学生所具备的“语言”“思维”“文化”“审美”的综合思考和体验感受,依赖于语文学科素养的深植内心。

二、巧妙设疑促思,强调立意之本。


如果学生认真思考,会发现这个题目完全可以变换思路来解析,其实就是半命题作文:《,是我的节奏》

指示代词“这”是要思考的主体内容,确定要写的是“我”的“哪一方面”的节奏,而“哪一方面”是作者要构思立意的要点。

紧承上文分析,如果“我”的限制对象不同,“这”的内涵也会不同:

当“我”是初中生,“这”是校园生活、个人经历、青春成长等。

当“我”是一首诗歌或者一曲音乐。“这”是思想波动,是深层意蕴等。

当“我”是社会中的小集体或大团队。“这”是社会热点话题,是社会多样形貌等。

当“我”是一座城市。“这”是城市的变迁,人们行走的脚步等。

当“我”是教育事业。“这”是教育方式的改革,是教育平衡的发展等。

当“我”一个国家。“这”是祖国国计民生发展的步伐,是祖国奋斗的每一个坚实步伐。

当“我”可以自然万物。“这”是万物之生长,社会之,精神之洗涤等。

当“我”是历史人物。“这”是历史的沧桑变迁,逝去的人生感思等。

不直接补空,却反向思维,用指示代词强调其思考的空间,这样的命题侧重了对立意的强调,也更好地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三、坚持与时俱进,传承文化自信。

“节奏”在词典中一指音乐或诗歌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二则比喻均匀的、有规律的进程。

后来也成为了一时风靡的网络用词,指“……的节奏”指“……的趋势”或者“……的状态”,甚至外交部长王毅和日本外相茂木敏充通电话时还说出了“而不是被一些对中国持有偏见的国家‘带节奏’”的句子,可见,“节奏”一词其实也是有着时代色彩的。

那么归纳起来,其实“节奏”体现的就是“交替”或者“进程”,主要呈现“动态变化”的要素。“节奏”是变化的另一种形式,因此,可以有“大步流星”的快节奏、“不疾不徐”的慢节奏、“有条不紊”的和谐节奏之区分。

学生则要思考:“我的节奏”是属于哪一种的呢?

《新课标》中对于写作的要求指出:“要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因此无论选取哪一种“节奏”,不能单单表明其速度,而要加入自己的感受认识,从这样的节奏中去分析优势或是劣势,存在的意义或是留下的思考,这样文字才会有其拓延性的魅力,也才会让读者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受。

个人的成长节奏,我们祝福是知行合一的;城市的发展节奏,我们期待是日新月异的;社会的变迁节奏,我们憧憬是稳步向前的,万物的生长节奏,我们希望是欣欣向荣的……

“节奏”既有静止的思索,又有变化的蓬勃,在一静一动中我们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最好模样,取寻找属于这个时代的最好的脉搏。

总之,此题目写作需要透过表象悟理性内涵,在个性体验里绽放时代魅力,这样才会寻到属于自我的作文“节奏”。

此文发表于2021年6月《教师报》


作者简介:李洁,汉中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师。陕西省第七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陕西省技术标兵,汉中市学科带头人;中国教师研修网培训授课专家,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培训专家库成员,陕西省“名师大篷车”行动计划授课专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封二人物,在《中学语文教学》《教师博览》《中小学班主任》《陕西教育》《教师报》《新校园》等刊物发表文章数十篇;主持参与多项省级规划课题。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