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6课《藤野先生》知识点

发布于 2021-08-26 12:50 ,所属分类:中小学语文学习资料


统编初中语文学习资料


6 藤野先生

字词

烂熳màn:颜色鲜明而美丽,现在写作“烂漫”。

fēi红:鲜红。

wǎn如:正像,好像。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传说或故事。文中指学校里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

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文中指考试不及格。

jī形:①生物体某部分发育不正常;②泛指事物发展不正常,偏于某一方面。

不逊xùn:傲慢无礼。

nì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

jié责:责问。

教诲huì:教训,教导。

油光可鉴: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yǎo无消息: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

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

深恶wù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华盖集》等。

作品梗概

1902年,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这篇散文写于19261012日,当时鲁迅正遭受北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从北京南下,来到厦门大学任教,作此文予以怀念藤野先生。

主题概述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通过记叙“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歌颂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洋溢着对藤野先生的敬重、怀念之情。同时交代了自己先学医后弃医从文的原因,反映出那个时代的进步青年所特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写“我”在东京的见闻感受,交代转到仙台学医的原因。

第二部分(4~35):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处的经过以及弃医学文的原因。

第三部分(36~38):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

课文解析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描写了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流露出作者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情绪,反衬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

2.文章开头为什么要描写在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生活?

“清国留学生”不思进取,在东京过着奢靡恶浊的生活,“我”对这些极为反感和失望,因而才会想要离开东京,前往仙台。表现出“我”强烈的爱国之情,同时为下文和藤野先生相识做铺垫。

3.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究其原因是“大概是物以稀为贵”,说说你对句中的“大概”的理解?

“大概”表示推测,作者推测了自己在仙台受到优待的原因是当地没有中国的学生,“物以希为贵”,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

4.请赏析第段中破折号的作用。

破折号起补充说明的作用,补充藤野先生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之间的原因,突出表现藤野先生专注、执着的医学研究精神。

5.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用“所以”表示因果关系,用“当然”加以强调,突出了这句话逻辑之荒谬。这种出于偏见而武断作结论,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作者极大的愤慨,这种愤慨不仅是因个人的人格遭受侮辱,更是因民族衰弱在列强面前遭到歧视而产生的悲哀。话中体现了作者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忧盼祖国强盛的愿望。

6.导致鲁迅弃医从文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这表现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在课堂上看电影时,看到国人那种麻木、不觉醒的精神状态,他认为学医只能医其身体上的痛苦,而不能医其心灵上的疾病,只有拿起笔写文章,才能唤醒国人的麻木的意识。

这是鲁迅崇高的精神境界的反映,表现了他总是站在国家与民族利益的高度想问题与做事情,将自己的人生与祖国和民族联系起来,具有极强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尊心。

7.文章的结尾有何作用?

这一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精神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题

①离开东京之缘由;②仙台求学受优待;③初识藤野先生;④添改讲义;⑤纠正解剖图;⑥关心解剖实习;⑦了解女人裹脚;⑧匿名信事件;⑨看电影事件;⑩“我”与藤野先生惜别。

第二题

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教学认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他是一个对来自“弱国”的学生及其贫弱的祖国抱着同情与尊重,而又矢志于医学事业的正直学者。所以,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日本人,但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第三题

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第一,从整篇文章的结构看,全文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人物来组织材料的。写对东京学习环境的厌恶,离开东京到仙台,是写与藤野先生结识的前因,接下来写仙台的学习生活,基本上都与藤野先生有关。而且,作者着力正面描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写“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所受到的刺激,这些事或与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或衬托出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诚在那种环境下的难能可贵。可以说,作者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也都与写藤野先生有关联。

第二,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便是时时处处都有“我”的存在,表现“我”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这篇散文的另一条线索,就是“我”的爱国之情,具体表现为“我”弃医从文的心路历程。从东京到仙台留学的这段经历在鲁迅的一生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思想在这一阶段也发生了重要转变,而藤野先生与“我”的交往,是这段经历中最让“我”感怀的片段,也为“我”这段经历增添了一抹亮色。可以说,“我”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感受是本文的“底色”和“背景”,聚集点则是藤野先生。没有这份“底色”和“背景”,藤野先生的形象不会如此突出、如此动人,文章的内涵也不会如此深刻。从某种意义上说,本文写的是作者“以藤野先生为中心的一段人生经历”,而非简单的“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回忆对象与叙事者经历的交织,是回忆性散文的一个重要文体特点。

第四题

1.加上“花下”,表意更准确,且使“清国留学生”的形象增添了一份轻薄、浮华的意味。加上“成群结队”,更表明不是偶然、个别的行为,而是他们的普通行为,更加表现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讽刺。

2.在“地板”前加上“有一间的”,表达更准确。“咚咚”改为“咚咚咚”,更加形象地烘托出当时那种喧闹、浮华的气氛。“精通”比“熟识”程度更深,凸显“清国留学生”的不务正业、腐朽堕落。

3.增加“而且增加勇气了”一句,坚定地表现出作者在严酷的国内政治环境中,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斗争的勇气和继续战斗的决心。“于是点上一枝烟”,增添了形象感,表现出作者对“正人君子”们的蔑视。

第五题

参考答案:

鲁迅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从本文看,是因为他厌恶东京的学习环境,厌恶“清国留学生”的浑浑噩噩,厌烦他们把环境搞得乌烟瘴气。联系鲁迅的人生经历和其他作品看,其实有更为深刻的内在原因。他在《〈呐喊〉自序》中做过解释:“我的梦很美满,豫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可见他是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选择学医的,可就在医专学医时,看电影事件使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促使他萌发“弃医从文”的思想。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候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由此可以看出,鲁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又从仙台“弃医从文”,这一过程无不深深浸透着鲁迅强烈的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实践着他“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鲁迅的人生选择告诉我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要树立爱国主义理想,勇于承担复兴中华的责任,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好书推荐



《统编语文教材与文本解读(初中卷)》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对其中的新篇目和经典篇目进行解读,对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参考,有直接的意义。尤其是面对新收入教材的一些陌生文本,教师因缺少教学参考资料而感到困惑,本书可以为消解这些困惑提供帮助。詹老师的解读抽丝剥茧,鞭辟入里,为读者理解和语文教师教学这些文本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且在导读中对文本解读的一些误区做了澄清。本书可作为一线教师的备课参考书,适用于全国初中语文教师。


作者简介


詹丹: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著有《重读<红楼梦>》《<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小说再阐释》《语文教学与文本解读》《阅读教学与文本解读》《诗性之笔与理性之文》等。

目录

自序/1

导论:文本解读的误区和我的思考/1


结构、冲突和基调/1

——老舍《草原》解读

叙事的逻辑性和描写的想象力/8

——铁凝《盼》解读

深度阐释的可能/14

——苏轼《书戴嵩画牛》解读

有待斟酌的教材改编/21

——老舍《北京的春节》解读

深化理解的不同路径/30

——鲁迅《好的故事》解读

是文字删改,也是形象的改变/43

——周晔《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解读

意象与语言/49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解读

文本细读的缺憾/57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解读

时间、游戏和记忆/63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解读

言说和言说的语境问题/71

——《穿井得一人》解读

对困难的克服/78

——杨振宁《邓稼先》解读

一个走向他者世界的奇女子/85

——《木兰诗》解读

反讽及其他/89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解读

理解文章的系统性/96

——宗璞《紫藤萝瀑布》解读

旁批的一处失误引发的问题/103

——贾平凹《一棵小桃树》解读

辩证思维的发展/110

——纪昀《河中石兽》解读

关于《与朱元思书》的结尾及其他/116

——从赵昌平等先生的解读谈起

淡淡的情味/122

——汪曾祺《昆明的雨》解读

《教师教学用书》对语言特点的误判/130

——吴伯箫《灯笼》解读

新奇效果的追求及其不足/139

——阿来《一滴水经过丽江》解读

“我”看和看“我”/145

——穆旦《我看》解读

问题的发现/151

——张岱《湖心亭看雪》解读

鸭子的描写/159

——曹文轩《孤独之旅》解读

谈文本细读的一些失误/166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解读

被忽视的一些形象特征/174

——吴敬梓《范进中举》解读

不可忽视的几个问题/181

——曹雪芹《刘姥姥进大观园》解读

解读《刘姥姥进大观园》的一些失误/188

把感觉写得更有感觉/196

——阿城《溜索》解读


附录/204

这只“鹅”不是那只“鹅”/204

——从《咏鹅》谈诗歌鉴赏的整体关联性

古诗词教学必须用对、用好背景知识/210

——从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一份教学实录说起

语文课,我们如何教鲁迅作品/216

文本解读:回到语言学、文献学的起点/229


后记/241

《探索文本解读的路径》

该书聚焦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着力研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思考路径,揭示初中阅读教学中常见的几类文体的体式特点、阅读目的、解读路径、阅读策略等,提供了近六十篇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文本解读案例,阐释了这些文本的思想内容、结构特点、语言特色,以“问题链”的形式呈现了解读这些文本的思考视角、思考路径,分析了思考视角、思考路径中隐含的语文阅读策略,探讨了这些文本的教学价值,为广大基层教师在运用统编教材的过程中进行教材分析、教材设计、阅读策略指导提供了相关的教学建议。


曹 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初中语文教研员,语文特级教师。曾获第七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活动一等奖,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语文教学之星”。出版专著《课文可以这样读》,主编《上海市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上海市初中语文学科单元教学设计指南》、《语文综合学习》(中小学拓展教材初中部分)、《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语文练习部分》(初中部分),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 录:


记叙文的解读方法



问题的层级 ——解读《月光曲》

题目中的情感冲突 ——解读《阿长与〈山海经〉》

叙述与描写之间的转换——解读《老王》

分析材料之间的关系 ——解读《猫》

选材、审视的角度及材料之间的关联——解读《邓稼先》

梳理行文思路 语言个性——解读《安塞腰鼓》

自个儿忏悔 自个儿安慰——解读《一棵小桃树》

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冲突——解读《我为什么活着》

错过后的觉醒——解读《秋天的怀念》

定格的画面 演进的思绪——解读《笑》

语言转换 文体比较——解读《小站》

借助关联词 搭建思维支架——解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破解题意 重组语言——解读《青山不老》

扣紧一个“讽”字——解读《邹忌讽齐王纳谏》

以民为本 把握战机——解读《曹刿论战》

调整后的比较——解读《两小儿辩日》

字数、句子结构、句式等的变化——解读《答谢中书书》

从“以”字切入考究章法布局——解读《周亚夫军细柳》

紧扣一个“诚”字——解读《愚公移山》

品味两个“乐”字——解读《小石潭记》

借助行为归因 梳理情感脉络——解读《记承天寺夜游》


说明文的解读方法


三个层次的问题——解读《中国石拱桥》

捕捉关键因素 探究推理过程——解读《被压扁的沙子》


议论文的解读方法


捕捉核心观点 梳理推理过程——解读《为人民服务》

事实 看法 指示——解读《纪念白求恩》

把握论辩文字中的核心观点——解读《富贵不能淫》

借助关联词 梳理推理过程——解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隐含的核心论点如何概括——解读《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逐层批驳 直击要害——解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句式与语序的变化——解读《爱莲说》

整句与散句的转换——解读《陋室铭》


小说的解读方法


反常中的共识——解读《变色龙》

叙述视角——解读《孔乙己》

梳理叙述者思想认识的变化——解读《带上她的眼睛》

摄像式视角产生的效果——解读《在柏林》

探究双层叙述结构中“我”的情感倾向——解读《我的叔叔于勒》

分析多层叙述——解读《驿路梨花》

留心时距与视角 ——解读《灯光》

探讨人物命运变化的成因——解读《二十年后》

推断作者的文化观念——解读《三顾茅庐》


诗歌的解读方法


美的交融——解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以实代虚——解读《乡愁》

画面的构建 节奏的变化——解读《天上的街市》

从象征体到自我——解读《我爱这土地》

三个时间点的慨叹——解读《未选择的路》

寂寞者的倾诉——解读《萧红墓畔口占》

两节之间的异同——解读《断章》

把握“愁”的四重意蕴——解读《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三重虚幻境界——解读《好的故事》

几个转折词——解读《风筝》


借助语言学知识解读文本


喻体及与喻体相关的辅助话题链——解读《精神的三间小屋》

本体隐喻与追问——解读《匆匆》

分析喻体之间的关系——解读《济南的冬天》

贫乏的映射与丰富的映射——解读《咏雪》

分析隐喻及隐喻表达所产生的意义——解读《紫藤萝瀑布》

从对话的六个结构维度切入——解读《唐雎不辱使命》

提炼段落话题 转换语言形式——解读《永久的生命》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