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本解读《娜娜》的中译本 | 路周新语

发布于 2021-08-31 12:25 ,所属分类:中小学阅读学习资料

写在前面
这是一篇多年前的旧文。但是,旧文不旧一贯是我的风格,因为,我时常会把旧文翻新。重新与大家分享。很多年前的我和现在的我,除了风格上(不怎么靠谱,像风一样,一阵一阵的)没什么大变化之外,不论是所经过的,还是所见到的,都不太一样了。
之所以,又想起这本书来,是因为最近在读张爱玲的《小团圆》,那是一本,我读着读着就会联想到很多旧上海的事情,又会联想到这部发生在普法战争时期的传奇故事。就好像日本人来了,日本人来了,可似乎又没有来,又确乎来了。很多相关的人死了,战死的,被打死了的,被暗杀的。说不清楚,究竟是什么魔力。反正,觉得有的必要在现在这个时刻,把这篇文章拿出来,好好地再读一读。
当然,如果感兴趣的话,把《娜娜》和《小团圆》做一个比较阅读也是可以的。

《娜娜》是法国自然派作家左拉的长篇巨著《卢贡·马卡尔家族史》中的第九部作品。它从一个妓女的沉浮兴衰中,剖析了整个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娜娜“像酵素一样渗进上流社会的肌体,使之发酵腐烂。”——可以说,是一份法兰西第二帝国的死亡鉴定报告书。至于其中的每一个人物:新闻记者、地位显赫的伯爵、银行家、末代贵族、老古董、皮条客、演员、年轻的军官......他们就像是法兰西第二帝国那个巨大而腐朽的肌体里一个个的组成部分,接二连三的被娜娜俘获并消灭,而最终毁灭了他们的娜娜也迎来了自我的毁灭。


故事的内容与结构分析

细细的阅读这份报告书,我们可以发现有两个致命的因素:其中一个正是前文所提到,因为娜娜;另一个,则是只被隐约提及,暗中出场的普鲁士铁血首相——俾斯麦。因而整篇报告也随之可以被分为两个重要的章节:第一章节,自起首一章至第八章止;第二章节,从第九章到第十四章末尾,分别详述了娜娜短暂一身中的两次沉浮的经历。

在第一章节中,可以看到两个并存的小章节,分别是缪法伯爵对待娜娜态度的转变——自冷傲不屑转而臣服在娜娜的石榴裙下;缪法伯爵夫人,从一个端庄并略带有性冷淡的贵妇转而变成沉湎堕落于爱欲中的福什里的俘虏。值得一提的是,左拉仅仅使用了四个聚会,出现于第二章和第五章中,就完成了这样一个戏剧性的转变。地点分别为:缪法伯爵沉重幽暗的府邸、娜娜的寓所(两次)、于贡夫人的乡间别墅。

这四次聚会中,第一个大冲突便是伯爵夫人的小型聚会和娜娜成名后邀请众人参加的自宅中的宵夜。期间环境的色彩、氛围,人们的语言、情态等等,无一不营造出强烈的对比,一个是传统所带来的厚重与压迫,一个是暴发户式的奢靡与粗鄙,一个让人无不感到约束与沉闷,一个却又太过活跃而随便。这一切却又隐隐透射出某一种殊途同归的暗示——她们会变得一致的。

次一个大冲突就是第二章里娜娜家中几位常客的聚首和第五章中于贡太太家众人的相聚。一方面,娜娜努力尝试去和分开已久的小儿子生活在一起;另一方面,于贡太太却使得自己的儿子远离自己。而“仔仔”——娜娜的某位爱人在两个不同地点的不同态度,也预示着某种可悲结局的到来。

此外,在起初的两章中,娜娜和俾斯麦——这两个毁灭法兰西第二帝国的恶魔以几乎相同的方式登场。在游艺剧场,人们因为一个新演员的名字——“娜娜”而争吵、猜测,直到戏剧的第二场里这个“金发爱神”以令人难以置信地出格的姿态与同样令人难以置信的破锣般的嗓音登场时才告完结。在伯爵府中,大家同样对即将到来的普鲁士首相“俾斯麦”而争论不休,直到某人说出“俾斯麦要打仗”这样可怕的传闻而结束。不能不说,这样的安排不是作家的刻意为之。

最后,在这个章节里还有两个相对称的小章节,其一是缪法伯爵莫名其妙的对“娜娜”疯狂的爱,最终却被娜娜拒之门外;其一是娜娜同样莫名其妙疯狂的爱上了丑角冯丹到最后被无情抛弃,左拉写到:“这次轮到娜娜被关在门外了”。

在第二个章节中,我们也可以找到几个被巧妙安排的小章节。

在缪法伯爵垂涎于娜娜的美色而忘乎所以、伯爵夫人因迷恋福什里而最终精神失常的情节内,穿插着一场伯爵为女儿订婚而举行的舞会。同样的地点,同样的人物,情况却大不相同了。“是华尔兹舞曲敲响了一个古老家族的丧钟,将长期聚敛的财富付之一炬,化为灰烬;此刻,无形的娜娜柔软的肢体在舞场的空中伸展,她身上的香味飘溢在暖烘烘的空气里,和着音乐放荡的旋律,像酵素一样渗进上流社会的肌体,使之发酵腐烂。”

除此,娜娜的出场也大不相同。虽然地点还是在游艺剧院,但已是昨日黄花。娜娜的角色也因为自己的意志和伯爵的命令从荡妇变成了一个正经女子——公爵夫人,虽然最后这位“公爵夫人”还是像风尘女子般被引诱了。此外,这次的演出也不像之前一般连演数场,而是在三场过后就不了了之了。

在全篇的最后,与出场相呼应,娜娜与“俾斯麦”又以同样的方式退场。在各种有关于娜娜去向的传言过后,人们最终看到的是娜娜那死于天花的尸体。而在“进军柏林、进军柏林、进军柏林”的反复中,俾斯麦即将揭开他的神秘面纱,并最终使已然腐朽的第二帝国走向终结,当然,这已是小说之外的事情了。

人物简析

1、缪法伯爵夫人

缪法伯爵夫人是一个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虔诚的天主教信仰的、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的、冷面的美女,如无意外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将是的正经女人,似乎连她的丈夫她也没有“性”趣。与其相反,娜娜打从一出场便是一个荡妇的形象,甚至可以毫无顾忌的在任何人面前脱得一丝不挂,对她来说,一切都是虚伪的,“这一切都是教养的问题”,可笑、荒谬。

可是故事的最终,这两个女人的结局却惊人的相似,娜娜死了,伯爵夫人精神错乱和人私奔了。而这个结局——正经女人变成荡妇——如前所述,存在着某些暗示。还记得娜娜第二次出演的歌剧——《小公爵夫人》吗?其中,公爵夫人发现自己的丈夫在情人面前和自己面前截然不同,她意识到,应该用自己丈夫情人说话的口吻来对自己的丈夫说话。这一切就像《哈姆雷特》里那个著名的剧中剧。所不同的是,缪法伯爵早就从娜娜的口中了解了这件事的全部,而排演这出剧的正是他自己妻子的情人,女主角则是他自己的情人,荒唐。

那么,是什么改变了缪法伯爵夫人这样一个正经女人呢?在第七章中,娜娜曾这样对伯爵说:“你们这些男人如果不是没有教养的家伙,就会在你们的妻子面前和在我们面前一样可爱:你们的妻子如果不是蠢货,就会想方设法拴住你们,就像我们千方百计把你们勾引到手一样......”长期失调的女人,终于抵挡不住外界的诱惑,崩溃了。正如她们的祖先违背耶和华的意志,受到蛇的诱惑,偷食了智慧果实。

2.缪法伯爵

左拉在描写缪法伯爵时,写到:“他也是一个郁郁寡欢的人,但他却以诚实,正直著称。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些古老陈腐的观念,对他在宫廷里所担任的职务,他的尊严和德行都认为了不起,把头昂得高高的,俨然是个圣人。是缪法老太太给他以良好的教育:他每天必须作忏悔,不许逃学,不许犯青年人易犯的过失。他参加宗教仪式,他有一种多血质型的强烈的宗教狂热,发作时就像热病一样。”

多血质,作为气质类型之一,表现为:感受性低、耐受性搞、不随意反应性强、具有可塑性、情绪兴奋性搞、反应速度快而灵活等特点。而这一切便是导致缪法伯爵在最初见到娜娜时,表现出外在的冷淡和内心的向往。并最终,不断加深为那种疯狂的爱。而显然,在他身上,抑郁质的特点也显露了出来。即使是在知晓了自己夫人和新闻记者私通的事实,也只是表现为在大街上漫无目的的游走,任由自己内心挣扎,却不去关心。最终仍旧回到娜娜的住家。并最终为了维持娜娜的贵妇人生活,而四处举债、变卖田产,并容忍她与萨丹的同性恋,容忍她的荒淫而不去干预。

其实,他对于娜娜,其实是看的很清的,“那那就是魔鬼,她的笑、她的乳房和她充满罪恶的臀部,都显示她是一个魔鬼。”而且,他也意识到,自己如果不从娜娜这个魔鬼的身边离开的话,那么旺朵夫、于贡兄弟等等人的下场(自焚、自杀、入狱、破产、漂泊海上),就是自己的前车之鉴。但是,正如那些沉湎于魔鬼的浮士德们,他还是为了娜娜不惜将自己家族长期聚敛的财富挥霍殆尽。丧钟,已经敲响。

3、娜娜

这是一个纯粹的荡妇吗?显然不是,在她身上有母爱,有对于正常家庭生活的渴望,有演出正经女人的要求,自尊心强烈。不经要问,这一切和她的所作所为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她的放荡起初是来自年幼无知,十五岁不谙世事。但是,当十八岁怀上孩子后,一切似乎是为了孩子。大家都知道,女人会为了孩子不惜一切。并无一技之长的娜娜,除了出卖身体,别无选择。这一点可以从她谋划接回儿子一起甚或,到为了儿子身染天花而死。母爱,毋庸置疑。

第八章中,与冯丹短暂的家庭生活,曾使娜娜无比的幸福。为了维护这份幸福,她不惜忍受冯丹的暴力、贪婪,并再次沦为下等妓女以便使冯丹可以吃上一顿羊腿。而当冯丹的朋友提出无礼要求时,断然拒绝。这一切表现出娜娜强烈的自尊心和对爱的义无反顾。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在巴黎风月场中的使许多社会名流身败名裂的女人竟会忍受如此残酷无比的家庭生活。“孩子,女人和耳光是分不开的,”老博克斯如是说。最终,娜娜还是免不了被抛弃的命运,于是,复仇女神回来了。娜娜,那个缪法伯爵严重的魔鬼,回来了。这一次,魔鬼是真正到来了。

在“爱”的名义下,一个又一个上层人物付出了财产、名声和性命的代价。然而,即便如此,娜娜的那种自尊心更加强烈了。她认为自己比任何一个正经女人都要正经,虽然被伯爵供养着,但是,她依旧坚持保留一切可以维护自己自由的权利,并最终迫使伯爵接受自己的同性恋伙伴以及其他男性。

正如她所说的——这一切都是教养的问题——荒谬,与教养无关,这一切都是人性的体现。至于肉欲,也许是多年养成的习惯,也许是纯粹的儿戏,既不能作为判定的标准也无关紧要。


论略

左拉的这部小说,以娜娜这样一个法兰西第二帝国首都巴黎风月场中的妓女为角,从内部剖析了整个第二帝国时期所谓上层人物和小人物间的种种联系。为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灭亡开具了一份死亡报告书。堡垒总是从内部先开始崩坏的。正如俾斯麦和他的普鲁士军队,不过是压垮第二帝国的那根稻草,而他们所击败的第二帝国早已从内部腐烂不堪了。

为什么法兰西第二帝国会灭亡?这也许是当时每一个法国人所共有的疑问吧?虽然他们可能因为地域或语言的原因而彼此敌视。左拉的这部小说——法兰西第二帝国统治下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无疑告诉了我们:其实法兰西第二帝国所依靠的那些法国的旧势力早已踏向坟墓,而资本主义使得道德沦丧、物欲横流。善良的人得不到所向往的善,被恶所侵蚀;而恶虽然猖狂一时,却最终也难逃被摧毁的命运。

这是一个篇关于“人”的死亡鉴定书,也是一篇关于社会的死亡鉴定书。娜娜的死由于社会的黑暗,而社会的黑暗却也因娜娜而走向灭亡。正如某人所说,上帝欲消灭一个人或事,必先使他疯狂。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