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人民日报里没有新闻,只有作文素材,妥妥的满分作文模板!

发布于 2021-09-05 14:40 ,所属分类:初中作文学习资料

*作为官媒中的官媒,《人民日报》当然不会错过每一个时代热点,而且它一出手往往就意味着权威和经典。今天整理了一批《人民日报》的精彩时评和人物素材,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精彩时评


话题一:文化自信

高中语文(id:gzyw11)编辑整理
文化,可喻之为河。有源头活水,有支流汇入,一路奔腾向海,会穿行峡谷掀起巨浪,也会途经平原静水深流,沉淀下河床,滋养出沃野,哺育出勃勃生机。理解文化,就需要理解其水有源、其流有势、其去有向,才能在大浪淘沙中赓续文化的基因。
文化,可喻之为山。壁立万仞,挺拔巍峨,为地之锁钥,为天之柱石。山中既有大树参天,也有溪流边野花烂漫,可曲径通幽,更可登临远望。把握文化,就需要把握其高远之处、其仰止所在,才能在高天厚土间树立文化的坐标。
文化,也可喻之为海。万川涌入,涓流汇集,因包容而成其大,因丰富而成其广。可载大舟,亦可浮一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发展文化,就需要发展其多元、多样,其宽容、宽广,才能在兼容并蓄时更新文化的血脉。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长河浩荡,在时间的轴线上,把握住历史、现实与未来;高山巍峨,在精神的维度中,把握住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核心价值;大海空阔,在世界的尺度上,把握住文化的交锋、交流与交融,才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让当代中国大踏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摘自《“文化自信”三喻》

话题二:英雄


普通人眼中的英雄,不一定要有惊天地泣鬼神的丰功伟绩,也不一定要如“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彩祥云”那般灿烂夺目。可能只是一个略显萧索却顶天立地的背影,可能只是一句略显简单但正义凛然的话语,可能只是一段略显寻常却执着坚定的守候,可能只是一次危急关头时挺身而出的果敢,都赋予普通人英雄的高贵,让那些平凡的人、普通的事,散发出英雄的光芒。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一个时代拥有一个时代的英雄,他们可能是亲密的邻居亲友,可能是陌生的路人过客,可能一身尘土、一脸朴实,但他们用寻常的言行、真挚的情感,书写了属于当下、属于我们的英雄史诗。这才是最真实的、最动人的“真人版”英雄。
——摘自《“平凡英雄”构筑精神基座》

话题三:时代青年


一位青年在签名里写道,“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也正是敢于克服那些“不容易”,勇于挑战“不可能”,不怕走泥泞的道路,青春的底色才足够闪亮,青春的意义才不会褪色。事实上,无论收获如何,不管经历什么,那些与激情相伴,向着梦想曙光进发的日子,永远是人生最宝贵的记忆。即便是曾经的失败,不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铺路石吗?人生走的每一步都算数,你流下的每一滴汗水,终将成为浇灌未来的雨露。
有人说,人年轻的时候很容易有梦想,但是当青春消失还能坚持梦想,才能叫做伟大。这话或许只说对了一半。青春并不仅仅是年华,更是心境。有三岁之翁,也有百岁之童。青春与否,无关乎年龄,而在于心态是否年轻。用意义定义人生,以奋斗礼赞时间,这不仅是年轻人应有的追求,也是每一个与时代同行之人该有的姿态。以梦为马,不负韶华,青春正当时。
——摘自《奋斗是青春最高的礼赞》

话题四:家国情怀


“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对于中国人而言,家国一体、家国同心,始终是每个人内心不变的家国情怀,始终是流淌于血脉里的文化基因,始终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战胜困难的文明逻辑。过去一年,面对疫情,正是因为这样深厚的家国情怀,无数普通人挺身而出、义无反顾,生死较量不畏惧、千难万险不退缩,或向险而行,或默默坚守,以各种方式为疫情防控操心出力。也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家国担当,亿万中华儿女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今天,许多人与远方的亲人道一声保重,退掉早已订好的车票机票,就地过年,这同样是家国情怀的深刻体现,是对疫情防控的大力支持。
——摘自《心在一起,就是团圆》

话题五:三牛精神


古往今来,中国人民爱牛、敬牛、颂牛,或咏之、或绘之、或塑之。在唐朝诗人柳宗元看来,牛是“日耕百亩”的勤劳符号;在宋代名将李纲眼中,牛代表的是“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的牺牲精神;在现代诗人臧克家笔下,牛具有的是“深耕细作走东西”的开拓品格。体悟牛的品格、弘扬牛的精神、激发牛的干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国人民精气神的具体体现。
——摘自《像牛一样耕耘 像牛一样奋发》

话题六:德与才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传承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大义,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抑或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修身立德强调的从来不只是在私人领域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做到“独善其身”,更要立志报效祖国、用实际行动服务人民、追求“宽仁大义”。从五四运动中“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爱国青年,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垦荒青年,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的航天科研团队,可以说,广大青年立什么样的德,既是个人选择问题,更彰显着一代人的胸怀与境界,决定了整个国家和民族选择怎样的道路、坚守怎样的价值、成就怎样的事业。
青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最活跃、最富朝气,拥有开风气之先的力量。广大青年坚持修身立德,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第一步台阶,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影响着一个时代的底色和基调。广大青年都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就一定能让清风正气、蓬勃朝气遍布全社会,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
——摘自《修身立德走好人生路》

话题七:脱贫攻坚


“新愚公”李保国,35年扎根太行山,用科技为荒山带来苍翠;“燃灯校长”张桂梅,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把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他们千方百计“拔穷根”,付出真情,带来感动,唤起“同心干”的心劲儿。也正因如此,在反贫困的史诗画卷中,亿万中国人都堪称“编外”扶贫干部。无数滴汗水,凝结成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数字;一双双手臂,托举起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摘自《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

话题八:工匠精神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摘自《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话题九:美育


成功的美育,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什么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什么是中国画的“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什么是诗词书画背后的人生际遇、家国情怀。也正是在这种可感可知的审美中,引导孩子领略古今中外的艺术瑰宝,让美进入日常生活,进而在审美中感受我们的历史与文化。
从细处说,美育是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从大处说,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近代以来,从王国维将美育和智育、德育并举,到鲁迅写就《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再到蔡元培发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思想家们从来都是在民族兴盛、文明赓续的高度看待美育。
哲学家以诗意的语言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人格的养成、灵魂的塑造。
——摘自《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
高中语文(id:gzyw11)编辑整理


精彩人物



红色艺术家蓝天野


红心向党热心从艺(暖闻热评)

李忱阳

2021年08月20日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物】“红色艺术家”蓝天野

  【故事】蓝天野,“七一勋章”获得者,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他毕生致力于人民文艺事业,青年时期就投身进步文艺活动。1952年,蓝天野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第一批演员。他出演或导演了《茶馆》《家》等数十部优秀文艺作品,塑造了众多经典人物形象。蓝天野传承艺术艺德,为中国话剧艺术繁荣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点评】

“蓝老,你的很多戏我都看过。难得你这么大岁数,还在工作。”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看到94岁的蓝天野,微笑着说道。“我这两年还在演戏、导戏。”蓝天野自豪地向总书记汇报。70多年的从艺道路,正如蓝天野自己所言,“只要党需要我、观众需要我,我就要发好光和热”;这颗“人民艺术为人民”的初心,始终滚烫。

  时光回到1945年,18岁的北平艺专油画系学生王润森参加革命、光荣入党。他在抗战烽火中涉险送信,担当地下尖兵;在进步浪潮中登台演出,投身戏剧战线。1948年,在前往解放区的路上,他为自己改名“蓝天野”。1949年10月1日,蓝天野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开国大典。回首当年,他感慨颇多:“我知道这新中国和旧中国不一样,新中国得来不易。”如同翻开新的一页,蓝天野开启了他新的艺术人生。

  自1952年起,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上,蓝天野演戏、导戏,几十年如一日,把“最好的生活”留给话剧。从《北京人》里沉默寡言的曾文清,到《茶馆》里意气风发的秦仲义,到《王昭君》里孔武有力的呼韩邪单于……蓝天野从真实的生活提纯出彩的艺术,用扎实的功底表达丰富的层次,让鲜活的人物形象直抵观众心灵。他执导的话剧《吴王金戈越王剑》彰显家国情怀、《大讼师》歌颂人间正义,以穿透时空、烛照现实的魅力,启迪观众、引发共鸣。

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排练场里,“戏比天大”四个字格外醒目。对艺术永怀敬畏之心、在表演上精益求精,以蓝天野为代表的一代代“人艺人”创造着一段段艺术佳话:出演、执导《雷雨》《李白》等保留剧目的苏民,将《茶馆》里的王利发塑造成一代经典的于是之,饰演蔡文姬、武则天等众多女性角色的“一代青衣”朱琳……时代有更迭,经典永流传。一部部炉火纯青的戏剧鸿篇,一幕幕灌注心血的表演传奇,历经岁月积淀和观众检验,在匠心独运中传承与弘扬,成为不朽的经典。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广大文艺工作者应以前辈为榜样,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创作出在群众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努力为筑就新时代文艺高峰作出新的贡献。


【高考角度】文化,奉献。



奥运冠军全红婵


在翻腾跳跃中继续成长

张近山

2021年08月26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物】“三跳满分”勇夺冠军的全红婵

  【故事】全红婵,中国国家跳水队队员。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三十二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14岁的全红婵首次参加奥运会,就以“三跳满分”的惊艳表现,勇夺跳水女子10米台金牌,并以466.20分的总成绩拿到女子10米台历史最高分。在赛场外,她质朴纯真、坚强懂事,赢得了无数人的喜爱。8月9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全红婵等39名青年运动员“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点评】

  将男子100米亚洲纪录带入9秒90内的苏炳添,在总成绩落后11公斤的情况下拼尽全力实现反超的谌利军,4次出征奥运会终于收获首枚奥运金牌的巩立姣……在第三十二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奥运健儿的精彩表现,令无数人印象深刻、热血沸腾。这其中,跳水小将全红婵的惊艳亮相,定格为人们心中难忘的记忆。

  第一次出国比赛、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5个动作有3个满分、奥运跳水比赛历史最高分、本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年龄最小的奥运冠军……一系列闪光点,配合“天赋惊人”“跳水奇才”等赞美,让全红婵“一跳成名天下知”。

为表现出彩、成绩优异,人们不吝将“天才”等称谓送给全红婵。然而,全红婵的故事,本质上仍以拼搏与奋斗为主题。当被问到:“你是怎么做到把水花压得那么好的?”她回答:“练的。”没有一块奖牌来得容易,简单两个字“练的”,意味着多少日复一日的付出!体校硬件设施没有那么好,训练很苦,她从来没有退缩;有的动作不标准,她就主动加练。“我不是天才,我很笨的”,小姑娘率真质朴的话语令人动容。优雅的起跳、漂亮的翻腾、轻盈的入水,完美表现的背后,是每天陆上、水上300多次的专注刻苦训练,是每一次比赛时“想好每一个动作”的全神贯注、全力以赴。事实证明,成功没有捷径,是勤奋让天赋显现。
赛场上夺金,赛场外“想去玩抓娃娃”“特别想吃辣条”——沉稳淡定与懵懂烂漫之间的“反差萌”,也让全红婵“圈粉”无数。而一句“我的妈妈生病了”,更是让人感动。人们记住了勇敢懂事的全红婵,也给了她充分的支持、鼓励与关爱。全红婵的故事,无疑也是一个关于成长励志的故事,给人带来暖意。
“希望这几天所有赞美过妹妹的人,在未来她如果未能满足各位的期待时,也能抱有同等善意,鼓励保护她。”一位网友这样写道。对于全红婵来说,除了鼓励与赞美,我们还需要给她一个安静的空间,让她能够在翻腾跳跃中继续成长。当然,我们还应该把目光投向更多在赛场上挥洒汗水、拼搏挑战的体育健儿,在他们乘风破浪的道路上,持续、鼓励支持。希望更多的暖意、善意和,能够为他们逐梦前行注入更多正能量。

【高考角度】青春奋斗,追求梦想。


火箭心脏钻刻师何小虎


钻研创新勇追梦

周珊珊

2021年06月07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物】火箭心脏“钻刻师”何小虎

  【故事】何小虎,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7103厂高级技师。他独创了微小孔高效加工法、极限加工稳定性控制法、首件标定参数法,有效提升了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动机喷注燃烧系统工作可靠性,在长征五号、天问一号、北斗组网、探月工程等任务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前不久,何小虎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点评】

  嫦娥揽月、北斗组网、天问奔火……每一次脚踏实地的航天实践,都让我们离星辰大海的梦想更进一步。我国航天事业的累累硕果,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辛勤努力和接续奋斗。被称为火箭心脏“钻刻师”的何小虎,正是其中一员。在他的成长历程中,我们看见当代中国青年用奋斗书写的新时代答卷。

  从高职学校毕业的农村娃,到航天事业中的普通技术工人,再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何小虎一路走来,靠的就是磨砺技能、下苦功夫。机械加工工作往往很枯燥,很多时候一个动作,每天就要重复300遍。但正是日复一日的训练,让何小虎夯实了基本功,为技能精进打下了坚实基础。“我要穷尽一生磨砺技能,以工匠之心,苦干实干,实现智造梦。”如今的何小虎,依旧没有放松。“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初心,推动他潜心钻研技能,在奋斗追梦的路上步履不停。

航天事业少不了矢志创新。何小虎从事的工作,直接影响火箭发动机能否精准入轨。在某型号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过程中,有项关键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公差仅为0.008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1/10,初期试加工合格率仅有20%。但何小虎不畏难、不认输,最终开创了超精密加工和测量流程,使产品加工合格率达到100%。敢啃、能啃“硬骨头”,靠的正是这股子创新的精气神和执行力。秉承矢志创新的追求,何小虎多年来解决了火箭发动机加工难题65项。“我深刻体会到,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依然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前路漫漫,创新为伴,无论是何小虎,还是中国航天事业,定能继续攻坚克难、书写精彩答卷。
在科技创新前沿,像何小虎这样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青年还有很多。从青藏高原“土”中获得东亚首例灭绝古人类DNA的付巧妹;放弃国外知名大学邀请、回国从事核能发展相关研究的王殳凹;为胜利油田发现新增2.7亿吨储量的春晖和阿拉德等油田提供重要技术支撑的秦宁……他们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价值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在奋斗中增长才干、实现人生价值、升华理想境界,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风采。
如今的何小虎,除了自己奋斗外,他还在向“90后”“00后”的团队传授技能经验,带领他们攻克一个个新的技术难关。心怀“国之大者”,奋勇建功立业,千千万万个像何小虎一样的青年正奋斗在祖国的各行各业,勇做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创新者,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高考角度】科学创新,中国梦

高中语文(id:gzyw11)编辑整理

红军战士向轩


靠着信念一路向前

桂从路

2021年07月14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物】长征路上年龄最小的红军战士向轩

  【故事】向轩曾被解放军总政治部确定为中国年龄最小的红军。7岁那年,他几经辗转找到了红军,9岁跟随红二、六军团开始了伟大的长征。一路枪林弹雨、一路艰难跋涉,向轩和红军将士一起爬雪山、过草地,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抵达陕北。为了革命胜利英勇战斗,他曾身负重伤,至今身体里仍有未取出的弹片。

  【点评】

  7岁义无反顾加入红军队伍,9岁参加艰苦卓绝的长征;南征北战、进军大西南,立下赫赫战功;如今95岁高龄依然牵挂国家发展和部队建设……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向轩老人用一生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令人肃然起敬。

  在很多人眼中,9岁正是天真烂漫的年龄。然而年幼却懂事的向轩毅然走上革命道路,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成长为一名“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的战士。面对频繁的战斗、高强度的行军,面对疾病、饥饿以及雪山草地等残酷环境,长征路上的向轩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孩子看。身为通信班副班长的他,总是把马让给其他人骑,轮流站岗时,也主动要求多站一些时间。回忆起那段经历,向轩老人坚定地说,“我有一股心劲,再苦再难也要走下去,就是靠这个信念撑下来一路走到陕北。”朴素的话语,道出了一个红军战士的坚毅、执着,更传递出理想信念的坚韧、强大。

“再苦再难也要走下去”,正是长征精神的写照。“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不论是年仅9岁的向轩,拽着马尾巴走完长征的老红军徐特立,还是克服了难以想象困难的红军女战士,这支英雄的队伍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坚韧不拔的意志,突破生命的极限,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抵达了胜利的终点。这种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崇高精神,成为激励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值得铭记和发扬。
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靠的正是强大的精神力量。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仍然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只要我们赓续红色精神血脉,发扬长征精神,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没有什么目标不能实现。
“现在我身体里还有当年负伤的弹片,看到今天中国人站起来了,中国富强起来了,受伤也是值得的。”向轩老人的一席话令人感动。铭记先辈的付出,接续他们的事业,传承革命的精神,走好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这是对先辈最好的致敬。

【高考角度】不忘初心,革命精神,崇敬英雄。


生命守护神吴天一


做高原生命守护人

贾乾

2021年08月16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物】高原上“生命的保护神”吴天一

  【故事】吴天一,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原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我国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国际标准,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藏族群众上万名。青藏铁路建设期间,他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创造了高原铁路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被称为“生命的保护神”。

  【点评】

  坐在青藏铁路的列车上,一本《青藏之旅健康行》使乘客在进入高原之前能够对高原病防治有科学的了解。这本书的主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为了高原医学事业,吴天一倾注了全部心血,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青藏高原,成为高原上的生命守护者。

  上世纪50年代末,吴天一响应党中央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毅然来到青海,扎根高原。巍巍昆仑、皑皑雪域,自然景观绝美壮丽,然而缺氧、乏力、头痛等高原反应症状接连出现,有人患上了严重的疾病,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吴天一认定这是一种高寒低氧环境的特发性疾病,必须要找到高原病的应对之策。也正是从那时起,吴天一开始了高原医学研究。“一个决定,走了一生”。在一切几乎都要从头开始的情况下,在常年与缺氧环境相伴的日子里,吴天一凭借着坚忍执着的精神、对科学真理只争朝夕的追求,成为我国高原医学事业的“拓荒者”,推动中国高原医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

  高原医学研究与一般医学研究不同,其研究场所不仅在室内,更在风云多变、险象环生的崇山峻岭之中。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吴天一不仅要克服自身头痛、胸闷、失眠等高原反应,还要频繁出入高寒地带,爬冰卧雪,为牧民治病、收集生理病理数据。从事田野调查多年,在强烈的紫外线影响下,他40多岁时双眼就罹患白内障,后来做手术植入了人工晶体;他和战友们一起在“生命禁区”坚守,曾经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全身有14处骨折……吴天一对这些经历却十分淡然:“不这么拼,怎么能攀上高原医学的山峰?”从容的话语,透露着勇毅和坚忍,更体现着医者仁心、无疆大爱。

  青藏铁路二期路段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施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工人们时刻面临着急性高原病的威胁。为了应对高寒缺氧,确保铁路顺利施工,作为专家组组长的吴天一数次带队奔波于青藏铁路沿线,研究确定了一整套健康保障措施和急救方案。他们在青藏铁路工程全线配置了17个制氧站、25个高压氧舱,保障工人们氧气需求,创造了14万筑路大军急性高原病“零死亡”的奇迹。

  年过八旬,吴天一还在继续“跟高原病较劲”,带着心脏起搏器的他仍坚持在高原上开展医学研究工作。他说:“青藏高原是我生命的根,青藏高原是我科学的根,所以我毅然留在青藏高原。”如今,越来越多人追随着吴天一的脚步,一批批高原医学研究团队进驻喀喇昆仑、雪域高原。他们一棒接着一棒,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继续守护着高原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高考角度】坚持奋斗,不怕困难。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