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作文素材:思辨主题及示例
发布于 2021-11-25 17:55 ,所属分类:初中作文学习资料
思辨类主题归类
个人与国家
一、名言警句积累
1、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李大钊
2、我怀着比对我自己的生命更大的尊敬、神圣和严肃,去爱国家的利益。
——莎士比亚
3、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科学家是属于国家的。
——巴斯德
4、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肯尼迪
5、人不仅为自己而生,而且也为祖国活着。——柏拉图
6、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7、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用不着等待什么特殊机会,他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苏步青
8、最大的荣誉是保卫祖国的荣誉。
——亚里士多德
9、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毛泽东
二、人物素材
1.“中国诺贝尔”王泽山:
一生以身许国科研60余年,他不搞科研就会“犯瘾”;立志复兴中国火炸药,他80多岁仍奋战在科研一线,一年有一半时间在出差;外出度假,他会和老伴“约法两章”——“你正常出去玩,我正常在房间工作”……他就是于2018年1月8日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比炸药发明者诺贝尔晚出生约一个世纪的王泽山,因火炸药研究方面的贡献被称为“中国诺贝尔”。王泽山之所以选择了冷门的火炸药专业,并且一干就是一辈子,跟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1935年,王泽山出生在东北,他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你是中国人,你的国家是中国。”“不做亡国奴,就必须有强大国防。”父亲的话让王泽山从小就暗下决心报效祖国。1954年夏天,王泽山以第一志愿报考了哈军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因校址在哈尔滨被简称为“哈军工”),并成为班上唯一一名自愿学习火炸药的学生。64年时光飞逝,从翩翩少年到耄耋老人,王泽山强军报国的初心始终没变。
2、富贵不淫男儿志:
1919年,23岁的茅以升成产美国匹兹堡加里基工学院第一个工科博士,于是荣誉、金钱、地位等接连而来,但他不为所动,怀着为祖国桥梁事业献身的满腔热情回到了祖国。
3.贫贱难移赤子恋: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早年留学日本,1931年获得博士学位。日本不少名牌大学以高薪聘请他,但他想到出国留学是为了祖国掌握科学,就一一辞谢,毅然回国。回国后,他在浙江大学执教,竟一连四个月领不到工资,穷得连饭都难吃饱,而当时日本的帝国大学还答应他保留半年的工资。贫贱难移爱国心,苏步青毫无再去日本之意。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大学又打电报,请他前去任教。出于民族大义,他一口回绝道:“我要留在自己的祖国。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
三、优秀语段及范文
不久前,公益短片《家国与边关》在全国上万家影院播出,感动了无数观众。在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最低气温达零下60摄氏度的伊木河,边防战士与恶劣环境、枯燥孤寂搏斗,哪怕过年不能回家、难与爱人相聚,也无怨无悔,只因脚下站立的地方是祖国。他们用青春证明:最浪漫的不是花前月下,而是忠诚信念;最感人的不是卿卿我我,而是以身许国。现实中,边防战士、执勤交警、电力工人、外卖小哥……一颗颗普通的“螺丝钉”、一块块寻常的“铺路石”,坚守平凡岗位,守护万家灯火。而这,何尝不是对家国情怀的有力诠释。
我和我的祖国
70个春秋,70载风雨,当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当九州大地在齐欢共庆,我们知道,东方的那条巨龙已然苏醒、腾起、啸彻长空。哦,中国,你何以从千疮百孔走到如今的强盛?是因“我”吧,是千千万万个“我”引你从黑夜走向黎明!而如今“我”的存在,不也是因着你吗?是的,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有我,我有中国。
国有民方强,是千千万万个“我”造就了强盛的中国。百年前,神州大地硝烟弥漫,战火纷飞,是中国的每一份子、千万个“我”前仆后继,才使得这华夏大国得以保存;数十年前,当饥荒连连、哀鸿遍野,当人心荒唐、民不聊生,是中国的先进分子,千万个“我”日夜不辍、废寝忘食地为中国奔走效劳,才使得中国走向理性化社会;而今天,国家渐入佳境,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生产总值增速稳居世界第一,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173项扶贫政策;高速公路网总里程世界第一;全国银幕数量稳居世界第一……每一个数字,每一份成绩,都是奋斗的缩影,述说着这个庞大而又强大的国度五年来蒸蒸日上的功绩。是爱国奉献的每一位中国人,千万个“我”为这个国家的强盛献计出力,才使国家更加繁荣富强。正如梁启超所言:“少年强,则国强。”我深知,中国因“我”而强。
民有国才立,是强盛的中国造就了千千万万个“我”。当导弹的尾焰撕裂长空,照亮漆黑的叙利亚,我庆幸我生在了和平的中国,还能拥一床暖衾、静观一本闲书;当某个国家又有很多人饥寒致死,我庆幸我活在了一个强盛的国家,不必为了温饱而苦恼;当欧美各国又因金融危机而叫苦不迭,我庆幸我生在一个伟大的社会,尚可坐观世界变迁……若非有中国,又怎会有我?
国与民同在,民与国共存。时代仍旧翻涌,现今,国与民的关系日益牢固,我离不开国,国也离不开我。于是才有了宋玺为国作战,接回巴厘岛遇困国民;才有陈卓禧霸气怼港独,祖国派人援助震后的台北花莲……正如宗立冬所说:“国家是我们的国家,未来是我们的未来。”我说:“中国是我的中国,我是中国的我!”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方此之际,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启人深思:历经“四十载惊涛拍岸”,我们该如何接续奋斗、创造新的更大奇迹?有希望,还要和勤奋做伴,才能如虎添翼。五星红旗又飘起,熟悉的歌谣又被唱起:“四十年风雨路程,几十里万家灯火,应该有我!当然有我……”
物质与精神
一、名言警句积累
1.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黑格尔
2.酒是一餐中的精神部分,肉仅是物质而已。——小仲马
3.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一定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一定是一个只做物质的主人而不做物质的奴隶的人。——陶铸
4.一个人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是不行的;而有了充实的革命精神生活,就算物质生活差些,就算困难大些,也能忍受和克服。——陶铸《理想情操精神生活》
5.劳动使一个人的道德变得高尚,使他习惯于小心地对待劳动的工具、器械和产品,重视书籍及其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物品,尊重任何一种职业的劳动者,仇视那些寄生虫和剥削者、二流子、怯懦者和懒汉。
——凯洛夫
6.艺术是精神和物质的奋斗。
——现代哲学家、美学家、诗人宗白华
7.物质的贪婪愈烈精神的空虚愈重。
——洪富强
8.科学不但能给青年人以知识,给老年人以快乐,还能使人惯于劳动和追求真理,能为人民创造真正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能创造出没有它就不能获得的东西。
——门捷列夫
9.幸福分成两种,一种是看的见的幸福,一种是看不见的幸福,前者是物质的感观,后者是精神的感受。你选择了何种幸福,就决定了哪一种人生。——朱德庸
10.物质的财富只是伴随着创业的一种附加品,真正的成就感在于你的行动真正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所以真正的财富在于人的精神生活。——施正荣
二、素材积累
1.颜回: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写出了《马丁伊登》后,声名鹊起,财源滚滚,不仅在加利福尼亚建了别墅,而且在大西洋海滨购置了豪华游艇。然后,当他拥有了这一切后,厌倦,空虚,失落和无聊也接踵而至,最后他被这些金钱所带来的客人给弄疯了,开枪自杀却成了他解脱的最好方法。
三、优秀语段及范文
1.物质财富对我们来说,是生存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我们就无法生存,开门7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看起来很平常,确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但是仅仅如此却是不够的,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除了这些物质的需求还有精神的需求,在基本的物质需求保障以后,精神的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人幸福指数的最重要的指标。一般来讲物质的需求可以有个限度,但是精神的需求是永无止尽的。很多伟大的人物都是在物质保障相对匮乏的情况下,追求着高尚的精神境界。当然物质的丰富,对精神的追求也有推动保障和提升作用。
2.莲的“出淤泥而不染,灌清连而不妖”一向为君子所标榜,可今日有多少人能面对诱惑而毫不动摇,面对名利钱财而无半点动心的呢?我少听说过,就算有,在如今可能也算是“异类”了吧。但我的心灵深处确实有这样一位“异类”,他就是一生致力于人类生存的科学家袁隆平,他如同国家瑰宝。由于他的辛勤研究,不知道造福了多少国人。他拥有许许多多至上的荣誉,曾经有人作过评价,说袁隆平的身价已经超过了几十亿。面对这样的夸赞,袁隆平显得十分淡然,他说并未在找这样一些东西。钱财乃身外之物,最重要的是能为别人做点什么。无欲无求的他80岁高龄仍奔走于田间,为人类的粮食事业不倦地奋斗着。人生在世,应当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自己的幸福。然而,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些人常常把物质上的富有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以富为乐,以富为,甚至为了发财致富而不择手段,那么,是否一个人在物质上富有,就真正实现了其人生价值?答案是否定的。江流宛转,日照花林。在踏遍千山万水,尝遍世情风霜之际,执水仙一枝,心间筑城,不为物质繁华而优虑,观水仙花开万盏,至为充盈精神。
愿心中水仙常开
“秋风吹走了落叶,把我们的思念纷纷挂上枝头。”
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常说的那样:“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其中的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水仙,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精神追求。
人们不可一味追求物质生活而忽视精神生活的需求,谁都清楚,只有有了物质生活的保障,才能让精神的美好代代相传。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水仙的盛开,于是,才会有一种声音,让我们不觉间泪流满面;总有一种情愫,不留意间,已被轻轻唤起。
或是纳兰“谁念西风独自冻”的淡淡哀愁,或是卞之琳的《断章》中的意味深长;或者,是沈从文笔下湘溪流水间让人扼腕叹息的伤怀;有时,又是鲁迅笔下让人顿觉泪潸潸而汗涔涔后的沉思……或嗟叹,或感慨,或大笑,总是让思绪的潮水在感受中荡涤着我们的思想,升华着我们的感情。
然而,不知何时,满街喧哗的音响把我从悠悠的“高山流水”中拉回,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赤壁中拉回,林立栉比的高楼大厦袭击了我的“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梦想,忽然看见,人们步履匆匆,仿佛在与时间做着永恒的赛跑。
是啊,现代社会的信息铺天盖地,人们再也无暇顾及心灵对美的追求,人们心中的那朵水仙花在慢慢地枯萎着。房子越来越大,在家的时间却越来越少;赚钱越来越多,幸福的感觉越来越少;身价越来越高,自由的空间却越来越小……
现代化的图书馆大楼门可罗雀,游戏光碟铺前却车水马龙,人们对低俗文化的一味追捧,是否都可以用“省时间”和“没时间”作为借口?现代人,在追求着物质享受的同时,是否可以静下心来,给心灵一点空间,浇灌一下心中的水仙花?
洛克菲勒早年吝啬狭隘,垄断市场后仍是抑郁难舒,物质的享受并未带来片刻的欢愉,医生断定他活不过60岁,可之后他捐款助人,借帮助他人丰富自己那早已枯竭的心,不久他开始活的饱满,充实。用一颗温暖,善感的心去味这世间的美好。谁又会忧愁满腹呢?
梅令人傲,荷令人香,菊令人清,莲令人洁,水仙令人雅,松令人刚……在创造物质条件的时候,不忘对美的追求,不忘精神世界的纯净,那心中的水仙才会常开常香!
情、理、法
一、名言警句
1.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空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反之,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胡适
2.如果没有约束,人的情感就不会听从理智和正义的指挥。——美国思想家汉密尔顿
3.只有情感,而且只有大的情感,才能使灵魂达到伟大的成就。——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 狄德罗
4.只有理性才能教导我们认识善恶,使我们喜善恨恶。良心尽管不依存于理性,但没有理性,良心就不能得到发展。——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卢梭
5.在人类中,秩序起着支配作用,这就证明了理性和道理最为强大。——法国作家 沃夫拿格
6.没有情感的理智,是无光彩的金块;而无理智的情感,是无鞍镫的野马。——作家、革命烈士郁达夫
7.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淮南子
8.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康德
9.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二、素材积累
1.商鞅刑及太子:
商鞅变法之初,许多人感到不习惯,太子驷带头违犯新法。商鞅认为,新法之所以难以推行,是由于朝廷大臣首先违法。他想对太子驷以法论处,又考虑太子是君位继承人,不可以对他施刑。于是,商鞅下令将太子傅公子虔判刑入狱,将太子师公孙贾处以黥刑。朝野上下看到商鞅执法严格,为之畏惧,使秦国得以变法成功,由衰弱走向强大。
2.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三国战乱,在各势力割据与争夺江山的境况下,每一处山口都是国家要坚守的要地。然而诸葛亮的心腹大将马谡却在此时失掉了对蜀魏皆颇为重要的街亭。孔明为守住得力助手,国家忠臣,大可以推责于“天公不作美”,地无利而人不和,然而他没有。孔明挥泪斩马谡,淋漓的鲜血洒在将士身上,洒在军纪的明文上,浇灭的是高傲自大的狂气,激起的是将士们严于律己的责任心。
3.包拯执法,铁面无私:
他曾说:“后世子孙做官,有犯贪污之罪的,不得踏进家门,死后不得葬入大墓。不遵从我的志向,就不是我的子孙。”彭水县的交警王小兵,他的十多位亲戚、二三十位同学、朋友以及上百位同事及其亲友,因为交通违法被他处罚过。这些正是法大于情的彰显。
4.2017年2月22日,湖北宜昌一位新郎在迎亲时,交警发现一辆黑色加长林肯轿车涉嫌套用他人号牌,该车当时正作为婚礼头车去接新娘。迎亲车队的头车因涉嫌套牌被交警查获。在新郎家属和交警沟通后,当地交警人性化执法,先“开道护送”,迎亲结束后才扣下套牌车,车主的具体信息和真实号牌待进一步调查后做出相应处罚。
5.遂宁市交警在遂宁御景山小区外发现一辆违停的小车,前挡风玻璃放了一张小纸条:“交警叔叔:您好,上楼接病人,耽搁10分钟,请勿抄牌,谢谢!”在留言结尾,车主还留下了联系电话,并画上了一张笑脸。交警真等8分钟,见一名女司机,扶着一名老太婆打开了车门。交警并未处罚。
6.沈阳的潘先生开车送因高烧引发肺炎的女儿到儿童医院就诊,但由于医院内地面正在施工,停车位特别紧张。情急之下,潘先生只好把车临时停在医院外的路边,先送女儿就诊。他在车上留下了“警察叔叔,孩子急病,停车场没位了,请不要贴我。碍事我就移车,谢谢了”的字条。交警看到后,就没开罚单,还留言说:“祝早日康复,以后尽量按位停车。”
三、优秀语段及范文
1.情与理,还可以是两条平行线,不论在不在同一个平面内,都没有交点。有些人重“情”,很感性。会因“梦里花落知多少”而默默伤感,会因“黄河之水天上,奔流到海不复回”而联想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豪情壮志,悲喜之情,溢于言表,倒也活得了无羁绊,潇潇洒洒。有些人重“理”,很喜欢侃侃而谈大道理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就是尊重客观规律,自然发展,潜心修学之事,满腹经纶,也是过得充实啊。情与理,依社会现状来看,常人偏重于其一,贤者两者兼修,然得一者且知晓,已实属不易,得两全者,内外兼修,可成大器哉。
2.法在左,同情在右,一路花开,一路芬芳。法在左,所以纵使路旁枝繁叶茂杂草丛生,行人也可免去穿枝拂叶之苦;情在右,所以纵使路上阴风怒号泥泞难行,行人亦可感受阳光普照之温暖。
道是无情却有情
管子曰:“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衡量人们行为的客观标准,是普遍适用的社会规范。法律的本质在于永恒的、普遍有效的正义原则和道德公理。所以法律,不仅仅是白纸黑字的条文,还包含一种正义、自由、秩序的精神。
安提戈涅说,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法不容情的“情”指的是个人私情和物欲;是阴暗角落的腐败与关系。而法也容情的“情”指的是公情,也系大众之情,恰恰是阳光下的真情厚意,是法律无处不在的人性光芒。就是说法容公情而不容个人私情。
事物是变化的,社会是发展的。法律也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当某项法律或法律条文不能适应大多数人意愿,我们的立法部门就应该迅速组织做出修正,使其时刻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法律必须公正,它要时刻体现大多数人的意愿,体现其“公情”性。
法律的最终目的不是惩戒犯罪,而是达到指引、评价、预测和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法律在执行中充分体现了情的因素,它对罪犯进行惩罚,符合公平原则,合乎情理;它查明事实,据情裁量,是对违法者的有情,合乎情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法律给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希望他们重新做人。
但是法律有情不是滥情,不是徇私情,它作为一条准绳,是一种社会意识,它的情是公正的理智的情。
法律有情,是指它使正义得以声张,她对对犯法者有情,闪烁着人文关怀的光芒。法律不是高高在上的国家机器,它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举起这杆天平,你会感受到法律蕴涵着深深的情感。作为一位公民,我享受着法律温情的呵护;更应该深谙法律情意的真谛。
法律的最高境界不是无情,却是情与法的完美结合!从西周“明德慎罚”的法制思想,到现在“以人为本”的立法原则,法律无一不承载着立法者的情感和人性的温暖;从民诉的证明责任倒置,到刑诉的“未成年人不公开审理”,法律体现的恰恰是人文关怀和对人格尊严的维护。当看到几个死有余辜的极刑犯被绳之以法,而大叹法律无情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恰恰是法律对被害者的告慰之情;当对方因为又一批罪大恶极的不法之徒受到法律正义的审判,而大呼法律无情的时候,我们想到的恰恰是法律对更大多数人们的呵护之情。
于欢辱母案,昆山宝马案阳光下终结,邪不压正,显示了法律与公情的完美结合,法顺民情民心。法律具有动态性,蕴含人情味,使之成为守护正义的倚天长剑,在这昭彰公允剑锋之下,处处将是一个充满真情的美好人间。
其实在现代法制理念中,恰恰要做到“人有情法亦有情”。法与情的结合减少了法律的滥用,柔化了法条严酷的外貌,便于民众接受。以德化民使民心向善,遏制了犯罪的动机,有利于避免法繁刑酷的虐政。德法情互补互用,使道德法律化,遵守法律的义务和遵守道德规范的义务相一致,既止恶,而又劝善同时,德法情互补又使法律道德化人性化,使法律具有稳定性和权威性。
道是无情却有情,有情的人岂能创造出无情的法?
传统与现代
一、名言警句积累
1.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2.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毛泽东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习近平
4.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习近平
5.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习近平
6.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习近平
二、素材积累
1.600岁的故宫成为新晋网红,你知道它有多努力吗?
2016年,故宫推出《穿越故宫来看你》火爆朋友圈,获得347万点击量。故宫真正成为超级网红,还归功同年的爆款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播出后大热,豆瓣评分达9.4分,超过了热播剧《琅琊榜》,还超过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成为国内纪录片第一。随后的《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节目的播出,让这座有着将近600年历史、看上去庄重高冷的故宫,开始接地气了。
2017年,故宫挂历、锦色系列记事本、中秋限量香囊等文创产品突破1万种,产品收益达15亿。2018年,相继推出6款国宝色口红,以及“故宫美人”面膜,引发市场一片哄抢。
2019年,近600岁的故宫上演了一场万众瞩目的灯光大秀,数千名观众进入紫禁城,在宫中观灯赏月,欢度良宵。故宫《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运用高科技手段,使人们参与到清明上河图的意境中来,身临其境,体验更震撼的感官享受。故宫的系列活动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火起来、热下去。
2.《经典咏流传》作百般新曲,唱千年词章。
2018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吟唱古诗词的节目“燃”遍朋友圈。把古诗词唱出厚重的文化情感,也注入磅礴的现代风范。节目中古诗词联翩而来,喷珠溅玉;学者、明星、主持人绝活迭出,回清倒影,让观者听者心魂俱醉。难怪开播次日就拿下豆瓣9.4的高分。弹幕上,年轻人纷纷点赞,“听了想哭”。
而清代诗人袁枚的《苔》并不知名,却一夜爆红,相关视频全网播放突破4000万。“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被乡村教师梁俊和贵州大山的孩子们天籁般唱出,平凡的、哪怕被太阳照拂不到的微弱生命,也有怒放的能量,给了观者最深的感动。一次吟唱,让一首“孤独了几百年”的小诗,被世人牢记。这让我们恍然:现代传播并非国学天敌,反而能让古典文化插上更有力的翅膀,让更多人分享。当网络罩住全球,当AI炫目登场,人们曾经忧虑国学传承之难,仿佛一触即溃。
三、优秀语段
屠呦呦在研究青蒿素的过程中,反复温习中医古籍,不断思考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并从中获得灵感和启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青蒿素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贡献,屠呦呦能获得诺贝尔奖也是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可。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启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它将照亮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往期内容回顾】
2022届山东潍坊市高三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2作文素材:“三牛精神”解读及精彩时评
2022作文素材:《功勋》最新精编版
作文素材主题阅读:人生、细节、时间
突出渐进式思维,彰显思辨性立意
小说阅读:高考考点及选择题解题步骤
小说阅读:探究标题意蕴
小说阅读:理解句意与品味语言
小说阅读: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说阅读:赏析环境描写的手法
小说阅读:概括环境描写的特点
小说阅读:分析情节作用
小说阅读:概括小说情节
小说阅读:分析形象的作用
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特点及塑造形象的手法
新高考考点:逻辑的力量
高三,总有人逆风翻盘,最真实的故事讲给最好的你
部编语文选择性必修上、中名句默写
部编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名句默写
作文素材 | “神舟十三号飞船”:筋骨句+题目+人物素材+时评+范文
高考备考家长和学生容易出现的几种疑惑及应对策略
高考中为什么有些“中等生”能成为“黑马”?
答疑:为什么我那么努力,却还是不够优秀?
高考作文如何运用热点素材
新高考:现代文阅读探究性思考创新题指导
作文素材: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
新高考:古诗鉴赏之语言赏析
新高考:诗歌鉴赏考点突破专项指导
2021年新高考1卷优秀作文
高考语文经典议论文示例
新高考:“躺平”作文素材与训练
高三应有的意识形态
新高考: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总
古诗鉴赏之一题多练
新高考作文提升训练
新高考(部编版)情境默写
语段语境下的语言表达策略
新高考:散文常考知识点
新高考:高中语文部编版要求背诵篇目
信息类阅读——梳理行文思路
信息类阅读——理解分析题解题方法
信息类文本阅读方法
部编语文选择性必修上、中名句默写
部编40首古诗词情境默写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