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 | 感动中国系列【序】

发布于 2021-11-25 20:01 ,所属分类:初中作文学习资料

前言
又是一个新系列,要说作文素材最佳,莫过于国手文案,而国手聚集之地,一个是人民日报,另一个是央视栏目,而其中,最具实用价值,最具完成形态,当属“感动中国”系列!
或许,有同志看出我的一贯理念——向最优秀者学习。
看看文笔最优秀者,在哪聚集,就在那扎根,向着高纯思想源泉,汲取写作精华,他们一定是最好的老师。
正如多年前,对于该问题的看法【圆规理论总结:一种一劳永逸的方法,一种追求人本质的途径】(点击了解,大熊本熊最初的想法!太……)
部分原文选摘:
以考试的目标为最终目标,以考试方公布资料为最佳资源,如考试大纲、教科书、真题,围绕目标以时代发展主题相符合公开文件为核心资源,或来自政府或来自出题群体。
这是对现在二手三手资料过于泛滥、低质的反应,抓住思想资源,抓住实践和实体资源,你可以写出,比标答更完美的答案。这是可以实现的,因为处在时代与社会的出题人,受到政府和时代的双重限制,加上主观意识和客观环境的互动逻辑,他们的考试内容,也基本是有边界的、是可控的。
考试试卷就是一个意识实体而已。从语言学着手分析语句,从现象学上把握社会思维,从哲学上划定考试内容,从历史上理解时代逻辑,以此确认超于出题人的意识的广大试题库,平时从社会和艺术中不断演练,在考场则从容淡定,所谓的小应试教育的功利倾向问题,自然被忽略。
只是,目前基础知识研究还比较落后,在时空互动中的个人意识现在还难以准确把握。但是这个方向走,在我看来,确实可行的,也是极有意义的。因为这是一个一劳永逸的途径。大道至简,就是研究出最大的人类知识题库,回到了人的本质这一种终极命题。只是,这个可行吗?
哈哈,回想起来,这条路,难行,但收获颇丰,值得探索。可是,当时行文风格,真有点意思(佶屈聱牙……)!估计没看太懂!我也没看懂!哈哈哈~
结合最近几年的感悟,总结如此:
当你认为,我在教你提分,其实我在帮助你,体验各类问题的设定、还原与解决;
当你发现,我在教你思考,其实我在帮助你,理解各种现实的无奈、舍弃与妥协;
当你回过头,讲过的小说、古诗词和文言文,逐步被感知,其中美丑之辨,正变或已变成萦绕在身旁的是非善恶, 你会发现,我教的仅仅只是“语文”,只是这里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语文,而是——“语文即生活”!

后语:
说点题外话,痛苦与绝望,困惑与迷茫,曾经一直挥之不去,甚至发觉自己,时常陷入无尽黑暗,无法自拔!每次,都借着对粗浅文学的审美,对鄙陋哲学的通达,来疗愈自身,尤其在不断阅读、内观、实践中,探索自身,寻求个人价值和未来发展之路。
后来,找到了,并打算为此,而奋斗终生!非常感谢中国传统文化,也感谢西方古典哲学!其中,尤推崇先秦汉唐文学。
后续,会找时间出个书单,谈谈那些曾经给予我精神力量的那些书,而且越发觉得,这项梳理工作,不可或缺!
此时,脑海浮现,苏轼的“雪泥鸿爪”,还有那首曾触动我心弦的诗。于是,立马搜索,细细品读起来。读罢,我想,这条必行之路,像我一样的人,应该不少吧,况且现在,还会时常迈入,那无尽的“人困蹇驴嘶“的崎岖路呀!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
其实,人生不就如飞鸿雪泥,转瞬即逝,倘若沉溺怀旧,陷入虚无,则难求解脱。而所罗门在《传道书》中也告诫道:”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就像过去历经的苦闷与辛酸,必以不同形式,存在往后生命中,而今短暂欢愉,尚不能保全自身。此时,尚有余力,何不背起行囊,拾起笔端,用脚踏遍青山,用笔写尽沧桑,待他日、他人、自己,适时回望,给予力量,伴彼此,携手向远方!
“生命的最美姿态,就是以风的姿态行走,以云的姿态卷舒。”我希望,做事情尽力但不刻意,随缘但不随意。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踏实走好脚下路,让每一步都走出一个脚印。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对了,对了,下面,我们走进正题——2020年感动中国,铛铛!!

相关资源